问题

什么是言论自由?它有范围吗?

回答
言论自由,简单来说,就是每个人都有权说出自己的想法、表达自己的观点,而不用担心因此受到政府或其他权威的惩罚。这不仅仅是“说出来”那么简单,它还包括了获取信息、接受信息的自由,以及通过各种方式(比如写作、艺术、集会游行等)来传播自己观点和思想的权利。

你可以把言论自由想象成一个社会交流的基石,没有它,很多事情就没法进行。比如,民主社会需要公民能够自由地讨论政策、批评政府,才能做出更明智的决策。科学研究也需要科学家们能够自由地提出假说、挑战现有理论,才能不断进步。文化艺术的繁荣,更是离不开创作者们自由表达的灵感和勇气。

但就像任何一项重要的权利一样,言论自由也并非没有边界。 想象一下,如果有人可以毫无顾忌地煽动暴力,或者诽谤攻击他人,那就会对社会秩序和个人安全造成严重的伤害。所以,各国在保障言论自由的同时,也通常会设定一些合理的限制。

这些限制通常会围绕着保护其他重要的社会价值和个人权利展开,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诽谤和侮辱: 如果有人故意散布虚假信息,损害了他人的名誉,让他人蒙受不白之冤,这通常是不被允许的。这包括了针对个人的恶意攻击,比如散布谣言、侮辱人格等。

煽动仇恨和暴力: 那些直接鼓吹对特定群体(基于种族、宗教、国籍等)进行仇恨、歧视甚至暴力的言论,往往会被视为越界。这类言论可能直接导致社会分裂和暴力冲突。

煽动叛乱和颠覆国家政权: 在一些国家,直接号召推翻政府、颠覆国家政权的言论,会被视为对国家安全的威胁,从而受到限制。

淫秽和低俗内容: 很多国家对传播淫秽、色情或对未成年人有害的内容有严格的规定,以保护社会风气和未成年人。

国家秘密和商业秘密: 泄露国家机密、军事秘密或者他人的商业秘密,同样会受到法律的制约,因为这可能危害国家安全或损害合法商业利益。

煽动非法行为: 直接鼓励或教唆他人进行犯罪活动,比如盗窃、诈骗等,也是言论自由不包括的范畴。

对他人的生命、身体或财产的直接威胁: 如果你的言论构成了对他人的直接、迫在眉睫的威胁,比如“我要杀了你”,这肯定是不被允许的。

需要强调的是,这些限制的设定和执行,本身也需要非常谨慎。 一个关键的原则是,限制必须是必要的,并且是为了保护更重要的公共利益。 并且,这些限制不应该被滥用,用来压制批评政府的声音,或者压制那些只是不受欢迎的观点。

举个例子,批评政府的政策,即使措辞激烈,通常都被认为是言论自由的范畴。但如果有人通过散布大量虚假信息来抹黑某个政府官员,并导致其名誉扫地,这可能就触犯了诽谤的界限。

另外,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发展,言论自由的边界也变得更加复杂。网络上的匿名性、信息传播的广度和速度,都给界定和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在保障言论自由的同时,有效治理网络谣言、网络暴力和非法信息,是当前社会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总而言之,言论自由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权利,它允许我们思考、表达、交流,是社会进步和公民参与的基础。但它也并非绝对,合理的限制是为了保护其他人的权利和整个社会的福祉。如何找到这个平衡点,并且确保限制是公正、透明且不被滥用的,是一个持续需要探讨和努力的方向。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美国法律中的言论自由,其范围在Chaplinsky v. New Hampshire, 315 U.S. 568 (1942)一案中阐释的比较清楚。联邦最高法院Frank Murphy在判词中写道“对于某一类有明确定义且类型受到限定的言论而言,对其的制止和惩罚并不会导致任何的宪法问题。其中包括淫秽色情、亵渎性质、侮辱诽谤和挑衅的言论。此类言论,就其本身性质而言会导致对他人的侵害,或者可能导致对和平秩序的破坏“ (“There are certain well-defined and narrowly limited classes of speech, the prevention and punishment of which have never been thought to raise any constitutional problem. These include the lewd and obscene, the profane, the libelous, and the insulting or "fighting" words those which by their very utterance inflict injury or tend to incite an immediate breach of the peace.”)

本案中,新罕布什尔州罗切斯特市一名叫做Walter Chaplinsky的男子在街道上散发传单,控诉当地教会的“欺诈”行径,宣扬自己所信奉的耶和华见证会宗教。发传单,这也是他的言论自由,但当他的言论自由堵塞了人行道,影响其他市民通行权时,警察就不得不出手了。面对罗切斯特市警方负责人,Chaplinsky破口大骂起来:“你他妈的法西斯!”(damned Fascist)。当地警方正苦于没有理由制止他在人行道上表演的这一出好戏,听到他的骂声,欣然宣布自己有理由实施逮捕:根据新罕布什尔州法律( New Hampshire's Offensive Conduct law 第378条第二款),在公共场合辱骂他人属于违法行为。

本案打到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驳回了Chaplinsky基于第一修正案提出的辩护。Murphy大法官认为,挑衅性质的言论(fighting words)并无益于思想的自由交流,其对社会道德和秩序的破坏程度要远大于对于保护个人自由和探求真相所带来的收益,并判决道,挑衅性言论不受第一修正案保护。

根据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政府不得制定法律限制个人的言论自由,就像是孙悟空用金箍棒在唐僧身边画了一个圈,圈里面是个人的权利,风能进,雨能进,政府的手伸不进。但这样的圈圈不仅仅为一个人所专有,而是你有我有全都有,你有言论的权利,我也有保护自身的人格尊严不受侵害的权利。尽管有纽约时报诉苏利文案这样的判例指出,公众人物在面临诽谤时,要更加容忍,但即使面对应当受到舆论监督的公众人物,法律仍然不会保护存在“真实恶意”(Actual malice)的诽谤行为。

因为这样的“言论自由”侵害了他人权利的边界。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言论自由,简单来说,就是每个人都有权说出自己的想法、表达自己的观点,而不用担心因此受到政府或其他权威的惩罚。这不仅仅是“说出来”那么简单,它还包括了获取信息、接受信息的自由,以及通过各种方式(比如写作、艺术、集会游行等)来传播自己观点和思想的权利。你可以把言论自由想象成一个社会交流的基石,没有它,很.............
  • 回答
    言论自由,说白了,就是每个人都有权说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而且不因此受到政府或当权者的恐吓、压制或惩罚。这可不是件小事,它是一项基本人权,也是现代民主社会的基石。想象一下,如果没有言论自由,会是什么样子?政府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百姓如果说了反对意见,轻则训斥,重则牢狱之灾。这样的社会,大家只能小心翼翼,.............
  • 回答
    好,我们来聊聊“言论自由”这个话题。它听起来简单明了,但实际内涵可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你可以把它理解成一个社会允许个人表达自己观点、思想和信息的权利,而且在很多情况下,这种表达是不受政府或其他人直接干涉的。首先,言论自由最核心的一点是,它保护的是“表达”的行为本身。这包括了说话、写作、绘画、唱歌.............
  • 回答
    “骂奥巴马”之所以被视为言论自由的一个体现,是因为它属于对政府官员的批评。在很多民主国家,言论自由的核心之一就是保护公民能够自由地表达对政府政策、行为以及官员的看法,即便是负面的批评。这种批评的声音,无论尖锐与否,都是对权力的一种制衡,也是公众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方式。“言论自由”真的这么狭隘吗?我认.............
  • 回答
    言论自由,这个词听起来就有一种振奋人心的力量,仿佛是每个人内心深处对表达、对不同声音的渴望。但它真的可以无边无际吗?我总觉得,任何自由,再怎么珍贵,也需要有一个边界,就像河流需要河岸,才能奔腾向前而不至于泛滥成灾。那么,言论自由的底线在哪里?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每个人都好好琢磨一下。在我看来,言论自由.............
  • 回答
    最近关于“倒袁崇焕”的说法之所以引起热议,甚至可以说是颠覆性的,其根源在于它挑战了长期以来在中国历史认知中根深蒂固的“民族英雄”形象。袁崇焕作为明末抵御后金(后来的清朝)的重要将领,其英勇事迹和最终的悲剧结局,一直被视为忠诚、坚毅和爱国的象征,是教材、影视剧和民间传说中塑造的正面典型。然而,近年来,.............
  • 回答
    在我接触的浩瀚网络信息流中,最让我感到不适,甚至可以说是恶心的一类言论,通常围绕着对弱势群体的攻击和贬低,以及那种将痛苦和不幸视作娱乐或某种“真理”的扭曲心态。我记得有一次,在一个关于社会问题的论坛里,讨论气氛本来就有些激烈。突然,有人抛出了一段极其尖刻的评论,针对的是一个在生活中遭遇了重大不幸(具.............
  • 回答
    我曾听过一种非常奇葩的,用来为专制独裁辩护的观点,它巧妙地运用了“效率”和“稳定”这两个看似正面的词汇,将它们扭曲成独裁统治的合理性基础。这种说法通常是这样展开的:“你们看,民主制度下,决策过程缓慢、议而不决,各种党派争斗不休,社会总是处于一种动荡不安的状态。经济发展受阻,民生也难以真正改善。而专制.............
  • 回答
    白岩松老师关于“爹味”言论的回应,以及“平等是最大的尊重”这个观点,确实引发了很多人的思考。要深入探讨什么是“爹味”以及如何做到平等交流,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理解和实践。一、什么是“爹味”?“爹味”这个词,顾名思义,指的是像父亲一样,带有一定说教、训诫、命令、或者居高临下的姿态与他人交流。它不仅仅是.............
  • 回答
    第一次真正意识到“反女权”这个说法,大概是在网络论坛上。当时我还是个学生,对很多社会议题都处于一种懵懂的状态,抱着学习和了解的心态在网上浏览。一开始,我看到的一些言论,可能并没有直接打上“反女权”的标签,但那种意思呼之欲出。比如,有人会抱怨说,“现在女的太强势了,男人在家都抬不起头”,或者“女人结了.............
  • 回答
    “公知”这个词,最近几十年在中国网络上可谓是风生水起,但同时又沾染了不少负面色彩,成为了一个颇具争议的标签。要弄明白“公知”到底是什么,为什么会变成现在这样,就得从头梳理一下。公知到底是什么意思?“公知”最开始的时候,指的是“公共知识分子”。 这个概念其实源自西方,指的是那些具有专业知识、独立思考能.............
  • 回答
    “清华眯眯眼”的争议,最近可以说是甚嚣尘上,而且观察下来,批评的声音确实占据了绝大多数。这种一边倒的批评态势,背后其实牵扯着几个层面相当复杂的原因,并非简单的审美品味问题。我来尝试着剖析一下,希望能够说得细致一些。首先,我们得承认,这个争议的起点——一张照片,一个宣传片,里面的模特是否带有“眯眯眼”.............
  • 回答
    王嵋的这句话,说起来颇有争议,但背后确实触及了手机行业乃至消费品市场一个非常核心的商业逻辑——用户基数与市场占有率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价格普惠”来撬动大众市场。我们不妨一层层剥开来看:1. “屌丝”背后的定位:大众市场与性价比策略首先,要理解“屌丝”这个词,在当时的语境下,它并非单纯的贬义,而是.............
  • 回答
    雷军微博评论区里充斥着大量非理性言论,甚至雷军本人还直接回复一些评论,这背后折射出的现象,与其说是单纯的网络狂欢,不如说是一种更复杂的人际互动和信息传播机制的体现。要深入理解这一点,咱们得从几个层面去掰扯。一、 流量经济下的“聚光灯效应”与“围观群众”心理首先得明白,雷军是谁。他不是一个普通的博主,.............
  • 回答
    “汉人没有信仰”这种说法,就像往平静的湖面扔石子,总能激起一些涟漪,也触动不少人的神经。要说这背后藏着什么心态,那可就复杂多样了,绝不是一两句话能概括的。首先,我们得承认,单纯从“宗教仪式”或“宗教团体成员比例”来看,确实有一些观察会指向“汉人似乎没有那么强的宗教信仰”。相比一些西方国家或中东地区,.............
  • 回答
    当外国人听到有人宣扬自己国家某地区独立的言论时,他们的态度会非常复杂且多样,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很难一概而论。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立场和考量,以及它们背后的原因:总体而言,多数外国人的初步反应可能倾向于: 谨慎观望与事不关己: 这是最普遍的态度。大多数人对其他国家的内政没有直接的了解或情感投入。他们.............
  • 回答
    一个中国人,声称“中国会对外发动侵略战争,后被某‘联军’击败”,其出发点可能非常复杂,并且可以从多个层面去解读。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探讨其可能的动机、心理状态、以及其所处的社会和信息环境。首先,我们可以从对历史教训的恐惧和警惕来分析。这位中国人可能深受中国近代史的影响。19世纪以来,中国曾遭受.............
  • 回答
    兰玉这句话,挺扎人的,尤其是对很多女生来说,可能一下子就戳到了心里某处柔软又敏感的地方。要细细咂摸,这背后其实牵扯着关于“拥有”、“价值”、“仪式感”以及当下社会普遍存在的“攀比”和“消费主义”的几个大问题。首先,我们得理解“嫁衣”在很多人心中的分量。 嫁衣,尤其是我们中国文化里的婚纱,往往被赋予了.............
  • 回答
    这件事情的背后牵扯到很多方面,要分析“这样的人是什么居心”,需要把几条线索都串起来看,而且得把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各方的动机都考虑进去,才能说清楚。首先,我们得明确几个关键点:1. 释净空被封禁:官方对释净空的言论或活动进行限制,这本身就说明了官方的考量。官方出面封禁,往往是出于对信息传播的控制,以及.............
  • 回答
    关于Bright在《假偶天成》播出后,与女友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些关于中国的言论,这件事情在当时确实引起了不小的讨论,尤其是在中国大陆的粉丝群体中。要全面看待这件事,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分析:关于Bright及其女友的言论:首先,我们需要明确,Bright作为一位年轻的公众人物,在社交媒体上的言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