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有些厂家用原厂机油,而有些厂家直接使用市场上的产品?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牵扯到汽车厂商在车辆保养方面的一些商业策略和技术考量。简单来说,厂家使用“原厂机油”和“市售机油”的原因,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我尽量把它们说得更透彻一些:

一、 “原厂机油”的由来与优势:

1. 量身定制的匹配度(最核心的理由):
发动机设计是关键: 汽车厂商在设计一款发动机时,会考虑其运行的各种工况、材质、加工精度、散热能力、工作温度区间等等。这些因素都会直接影响到对机油性能的要求,比如粘度、抗氧化性、抗磨损性、清净分散性、高温高剪切粘度(HTHS)等等。
目标性能的极致追求: 为了让发动机达到最佳的性能表现(动力输出、燃油经济性、排放控制)、最长的使用寿命以及最稳定的工作状态,厂商会与机油供应商合作,共同研发或指定一款机油配方。这款机油经过无数次测试,能够精准匹配发动机的各项参数,比如在高转速下的保护、低温启动的顺畅性、涡轮增压器的润滑需求等。
举个例子: 某款发动机可能对低粘度机油有特殊需求,以降低摩擦,提高燃油经济性。但低粘度机油在高负荷、高转速下可能导致油膜强度不足。厂家就会要求机油在低粘度的同时,具备出色的高温高剪切粘度来弥补这一不足。这种“量身定制”的配方在市面上普通的机油产品中并不常见,或者说,要找到完全符合的极其困难。

2. 品牌形象与质量保证的背书:
信任的基石: 对于很多消费者而言,“原厂”两个字本身就代表着一种信任和品质的保证。他们相信厂家既然推荐使用自家品牌的机油,那一定是对自家产品最了解,也一定是最优的。
责任与风险承担: 如果发动机出现问题,而消费者恰好使用的是非原厂机油,厂家在推卸责任时会更有底气,可能会将问题归咎于机油不匹配。但如果使用的是“原厂机油”,厂家在处理相关问题时会更加主动,也更愿意承担责任,这有助于维护品牌声誉。

3. 销售与利润的联动:
附属产品线: 机油、滤清器等保养件是汽车厂商重要的利润来源之一。通过推广和销售自家品牌的机油,厂家可以增加收入,形成一个完整的汽车后市场服务链。
捆绑销售与客户锁定: 在很多授权的4S店,如果不在那里进行保养,可能会影响到车辆的质保。而4S店则会优先推荐甚至强制使用原厂机油。这是一种锁定客户、确保销售和利润的方式。

4. 技术保密与标准制定:
独有配方: 一些厂家为了保护其技术优势和配方秘密,会选择与特定的机油供应商合作,使用独有或经过特殊调配的机油。这些机油可能包含一些 proprietary 的添加剂,这些添加剂的功效和细节是不对外公开的。
行业标准的引领者: 汽车厂商往往也是汽车行业标准的制定者之一。他们推荐的机油规格(如API、ACEA、ILSAC等级,以及更细分的OEM认证号)就是他们对发动机润滑要求的具体体现。

二、 部分厂家直接使用市售机油的原因:

这方面的情况相对复杂,主要取决于厂商的市场策略、成本控制以及对第三方品牌的认可程度:

1. 成本控制与市场竞争:
降低生产成本: 在汽车制造的初期,大量采购标准化的市售机油,可能比委托定制专用的原厂机油在成本上更具优势。尤其是一些经济型车型,成本控制是重要考量。
避免过度依赖: 依赖单一供应商定制机油,可能会面临价格谈判的被动局面,或者供应商产能受限影响生产。使用市售机油可以分散风险,获得更多价格选择。

2. 对供应商的信任与合作模式:
知名机油品牌的品质保证: 很多知名的机油品牌(如美孚、壳牌、嘉实多等)本身就拥有强大的研发能力和稳定的产品质量,并通过了各种国际和汽车制造商的认证。一些厂家会选择与这些实力雄厚的机油品牌合作,直接采用其满足特定规格的产品。
OEM(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认证体系: 大多数汽车制造商都会制定一系列的机油规格要求,并允许第三方机油品牌进行送检和认证。通过了厂家认证(例如某个特定的OEM号码),意味着这款市售机油已经经过测试,能够满足该厂家的基本要求。
举个例子: 比如某款德国车可能需要符合“VW 504 00/507 00”认证的机油。市场上很多知名品牌都推出了符合这个认证的机油产品。厂家在一些市场或车型上选择使用这些已获认证的市售机油,也是一种常见的做法。

3. 市场细分与用户选择的多样性:
满足不同需求: 并非所有用户都追求极致的原厂机油。一些用户更看重性价比、便利性或者对某个品牌的忠诚度。允许使用符合规格的市售机油,可以满足更广泛的市场需求。
避免过度品牌绑定: 长期强制使用原厂机油,可能会让一些消费者觉得被“绑架”,增加其对品牌的负面印象。提供更多选择,能提升用户体验。

4. 技术进步与标准化:
行业标准的成熟: 随着汽车技术的进步,机油的性能指标和标准也越来越成熟和统一。一些通用性较强的规格,市售的高品质机油往往能够满足。
技术共享与协作: 在某些情况下,汽车厂商可能与机油供应商在基础技术上存在合作,或者认可第三方供应商的某些关键技术,从而允许使用其市售产品。

总结一下,为什么会有这种区别?

原厂机油的倾向: 更多是为了 极致的匹配度、品牌控制、利润和责任规避。厂家希望通过提供“最适合”的机油,来确保车辆的最佳表现和自己的品牌形象,同时获得后市场的利润。
使用市售机油的倾向: 则更多是基于 成本效益、供应商多元化、对第三方品牌实力的认可,以及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通过成熟的OEM认证体系,厂家也能够相对放心地将部分市场或车型交给市售机油。

需要注意的是:

即使是“市售”机油,也要 严格按照汽车厂家推荐的规格和认证来选择。如果你的车辆说明书里明确要求使用带有特定OEM号码的机油,那么就不能随意使用任何市售的普通机油,否则可能会对发动机造成损害,并导致质保失效。

总而言之,这是一个技术、市场、成本和品牌策略综合考量的结果。对于消费者来说,最明智的做法是仔细阅读车辆的保养手册,了解厂家推荐的机油规格,然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预算、对品牌的偏好等)在符合要求的前提下进行选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问题问的不太清楚,究竟是大牌机油瓶子上有汽车的logo的那种机油,还是瓶子上就一行字的,某某车辆品牌专用机油。

如果是前者,比如0w20的嘉实多极护,有某汽车品牌印在上面的,和没品牌的大路嘉实多极护,

浊点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PAO含量不一样。

说明汽车品牌会指定机油生产商的配方,同样是0w20,中间从好到坏可能有五个档,

汽车品牌4s专供的那种,会设定到第2档,市售的同级别的0w20,可能在第4档。

看着差距挺大,放在整个机油领域,可能差别是93%和95%那么点差别。

我也见过硕大的机油瓶子上,直印了中文,上汽通用什么什么机油,

这种机油很可能就像三只松鼠零食的代工商一样,

你去查这些厂家的供货商,总会找到更便宜的本厂出品的,但是有可能人家不出小瓶的,或者干脆直接和大汽修厂大4s点对接,找不到零售渠道。

这种就好比贴牌零食,或者1688和淘宝之间的区别了。


这就是为什么那些很贵一升的机油还有很大市场空间了。

对于豪车来说,就算是嘉实多极护这样的机油,只有印着本品牌logo,符合本品牌机油标准的定制款,才能达到厂家那个所谓的标定,

这东西要一分为二的看,

一方面确实,加了logo,放在4s店里,卖的就是贵,这是车企和机油商商量好的。

另一方面,他又确实改了配方,加了PAO,测出来参数和大路货有那么些差距,

把球踢给消费者,看消费者怎么选。

有钱怕麻烦,要完美,那就乖乖4s店保养,用加logo款的指定机油。

没钱肯折腾,也要完美,就去自己淘换机油,找测试报告,查厂家的认证标准,挑一个机油自己换吧,

没钱又不想折腾,也不图完美,那就挑个同粘度,同品牌的市售款就行了,

只有这么以上三种情况。


所谓的“原厂”机油,主要是看主机厂自己的想法。

主机厂对性能有要求,工程师对参数有要求,对机油厂商有话语权,他就能制定出来带logo的越级品,当然也能享受高溢价,

如果主机厂没要求,就是把供应商来的机油进行二次封装,或者直接告诉供应商打自己的logo,那就看他自己的良心程度了,

有良心的就平价一点,

没良心的就割韭菜,割那些迷信原厂机油的韭菜。

不知道我讲明白没。

user avatar

机油都是机油厂家做的,没有一个汽车厂能自己生产机油。

一般所谓的原厂机油就是机油厂家生产出来之后贴个汽车厂家的标,有的汽车厂家有自己的机油认证标准,贴标的机油都是符合厂家自己标准的,这就是宣传上说的原厂机油更适合原厂车辆的根据。这个所谓更适合没必要过分解读,并不是说这家的车只能用原厂机油不能用别的机油,任何一个汽车厂家的发动机都是可以添加API认证过的合格产品。

汽车厂自己做的机油标准是最符合自身需求的,有的厂家产量很大(大众丰田什么的)机油厂家会开发专门的产品以取得订单。有的厂家产量就很小,做了标准也不会有厂家理会。

汽车厂家是没有能力做机油研发的,所以真正优质的功能性强的机油都在专门的机油厂家手里(嘉实多啦美孚啦之类的)。想要给车换点儿好机油完全没必要纠结原厂不原厂的问题,大厂家的旗舰级机油性能肯定好于4S店同价位的原厂机油。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