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个是正确的废话,因为99.9%的小孩都谈不上什么真正的天赋。
那些家长砸钱也不是为了卷赢那0.1%,是要卷赢剩下的99.9%。
这就类似于你和鲤鱼精说:“真正的致富只能靠投胎和命”一样。
我同意鸡娃没有什么意义,但是你要劝解焦虑的时候起码要能明白别人为什么这么干,而不是自己在那边自说自话。
这种思维就是典型的“偷懒型”思维。
因为这种思维模式可以用来一句话杀死所有很值得讨论的谈话。
真正有天赋的孩子不怎么花钱,类比到平时的学习上就是,真正的好学生根本不需要课外辅导,就能次次考第一!
这事儿平移到房价问题上就是,不管房价再怎么涨,总有人买得起,否则房子卖给谁?所以,当你想要抱怨房价高的时候,不要总找理由证明房价太高了,而要多想想,自己怎么不能成为前百分之几的那些靠自己收入就能买得起房子的人呢?
你还别惊奇,很多涉世未深,有一些社达思维,同时还有点“林盛儿”病的人,都会这么想。
尤其是在十几年前,高房价还没成为全国人民共识的时候,更是有很多人就是这么看的。
但这种,总有人买得起的言论,和只要你足够努力/聪明,就算只招一个人,你也能考得上,这样的言论一样,都是只能占个嘴上便宜,却不解决任何问题,而且说出来还惹人烦的话,这种话说多了,轻则会搞得自己到处惹人烦,没朋友,别人看见你就不想说话了,重则会被搂不住火的人当场一顿爆打。
真正的天赋,是无需金钱来维持的。
天赋即天分,是成长之前就已经具备的成长特性。在某些的事物或领域具备天生擅长的能力,而使其可以在同样经验甚至没有经验的情况下以高于其它人的速度成长起来,而且有它的独一性,特殊性。
如果这个人具有的成长潜力和可能性已经在他的人生中表现化了的话,那么他就具备了该方面的天赋器量。
有天赋的孩子,往往比没有天赋的孩子付出同样的精力,却能收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人说,天才是百分之一的智慧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但我想说,如果没有那百分之一的天赋,充其量你也只是一个努力到感动了自己或其他人的普通人。
在《小舍得》这部剧中,米桃就将天赋展现的淋漓尽致。米桃的家庭并不富裕,她没有像颜子悠家庭一样从小报班,城市报班花销往往在几万以上,何况是年年报班,但她的成绩却不差,这个从乡下转班来的小女孩入学成绩惊艳了所有人。你能说她没有天赋吗?我挺喜欢剧中钟老师讲给颜子悠妈妈的话,“米桃考奥数卷,能考100分,是因为卷子只有100分,而你家孩子考95分,是因为他只能考那么多。”这话很伤人,但的确如此。
生活中,我们往往会艳羡那些有天赋的人,总感觉他们往往没做多少却进步神速,但却忽略了有天赋并且努力的孩子才是最可怕的。
米桃有天赋,她并不因为自己的成绩而骄傲,而是懂事的让人心疼,努力的让人不得不喜欢这个自强的小女孩。颜子悠没有像米桃一样的数学天赋,但他却有对生物的喜爱,这种爱好如果能得到家庭好好培养的话,我相信,他必定会成为颜子悠的一大天赋。
当一个人在某方面有了天赋,他是等同于拥有了在这方面减少金钱投入的权利,也拥有坚持深造的权利,关键在于自己如何利用自己的天赋,来达到提升自我的目的。
其实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有特意去看了下伊能静舌战鸡娃家长《2021有一说一》的视频。
我反对的其实是有一些家长他一味的要求孩子按照他的想象去发展。
这句话其实我也是很深有感触的,很多家长为了满足自己的一些想法就逼迫孩子去报各种班,学习各种他并不喜欢并不擅长的技能。这样无形当中给孩子也增加了许多的压力,虽然负担加重,但是并没有学习到很多内容,因为被迫学习是一件非常痛苦的过程。
其实伊能静很多教育孩子的观点还是非常独到新颖的,打破了一些传统的定式思维,我把视频链接放在这里了。你可以点进去看看完整版,里面有非常很多的教育观点。
当我们看到别人的天赋时,可以羡慕,但别攀比,找到自己心中所热爱的事物,永远是比一直追赶别人的步伐要轻松的多。
对于伊能静的言论,我是支持的,历史上以及我们身边的某些人,在某些方面真的是天赋异禀。
比如印度的数学家拉马努金,只活了32岁,给人类留下四千多个数学公式,从小就表现出来特别的聪明。
瑞士数学家欧拉,13岁入读巴塞尔大学,15岁毕业,16岁获得硕士学位,在数学物理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平均每年能写出八百多页的论文。
前苏联的科学家朗道,被称之为世界上最后一个全能的物理学家。从小也是天赋异禀,四岁的时候就能阅读书籍,七岁的时候学完了中学的整个课程。12岁的时候已经学会了微积分,13岁的时候学会了积分。1962年的时候被授予了诺贝尔物理学奖。颁奖地点不是斯德哥尔摩,而是选择了莫斯科,这是历史上的首次。
而且更加有意思的是,1962年的1月份,这位大师正在思考物理问题,不小心发生了一起车祸。昏迷了四十多天,等到睁开了眼睛。
朗道惊讶的发现:自己已经看不懂自己曾经发表的学术研究了。
智力退化为正常人。
这一点,让人感觉很好笑。
普通人脑袋受伤,就会智力下降。而这位大师受了车祸脑袋受伤,居然智力变成了正常人??????
只能说老天爷是不公平的。
天赋异禀真的是天生的,但是如果后期没有发觉,或者培育不当,天才的结局往往很悲惨。
在我国的湖南省华容县,有一个神童叫做魏永康,13岁的时候上了大学,17岁考入中科院。由于母亲的溺爱,把他所有的该做的,不该做的都替他做了。比如洗衣服,如何和同学之间交流,以上种种,都由做母亲的一手掌握。
后来考上了中科院,在他20岁的时候却被中科院强制劝退。
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生活不能够自理!
他表示特别的恨母亲,虽然说他的母亲替他遮风挡雨,做了一切。
好在母亲改变了教育方式,魏永康逐渐的学会了在常人看来很平常的待人接物什么的,又重新考上了北京工业大学研究生,最后转行为软件开发,日子过的还不错。
看什么方面的天赋了。要是学习能力方面的,不要死做题就能考第一,那确实不需要金钱。要是艺术或者体育方面的天赋,那家长得跟着花老多钱了
鸡同鸭讲,这些家长问天赋自由的时候,其实问的是,我家娃干啥都能出成绩的前提是不是财务自由?而不是真的以为自家娃有什么天赋,他们只是单纯的觉得自己有好多的天赋,然后被万恶的资本主义埋没了……
其实说的残酷点儿,他们就是没机会去试一试自己那天赋,如果有机会,就会发现其实啥也不是……
当然,伊能女士本身也是不食肉糜的主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