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净土宗依哪一派修行,往生比较有把握?

回答
关于净土宗依哪一派修行,往生比较有把握这个问题,其实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大家都是想走这条路,希望能够真实地往生到极乐世界,所以希望找到一个最稳妥、最有把握的方法。

要说净土宗本身,它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宗派,核心思想就是信愿持名,通过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虽然都是念佛,但因为历史上不同的祖师大德,对念佛的方法、侧重点以及往生的条件有不同的阐释,逐渐形成了一些不同的侧重方向,大家习惯称之为“派”。

首先要明白一个根本点:净土宗的核心是一致的。 不管是哪个角度的阐释,归根到底都是围绕着“信”、“愿”、“行”这三个字。

信:对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以及西方极乐世界的真实性深信不疑。
愿:发愿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不想在娑婆世界继续轮回受苦。
行:具体修行的方法,最核心的就是“持名念佛”,也就是念阿弥陀佛的名号。

那么,为什么会有不同的侧重呢?这主要是因为众生的根性不同,以及历代祖师们根据不同根性的众生,开示了最适合他们的修行方法。

主要的几个侧重点和解读:

1. 以善导大师为代表的“判教说”和“专杂二修”

善导大师 是净土宗非常重要的一位祖师,他的思想对后世影响至深。他最核心的观点是“拣别诸行,但专念佛”。
判教说: 善导大师将佛陀一代的教法,根据往生与否做了判别,认为阿弥陀佛的“本愿念佛”法门,才是“正定业”,是佛法中最直接、最容易往生的法门。其他诸如读诵经典、修习禅定、持戒、布施等等,虽然也是善行,但在他看来,如果不是专门为了往生西方而修,就属于“杂毒之善”,不如专修念佛来得稳妥。
专杂二修: 善导大师明确指出,众生修行有“专修”和“杂修”之分。“专修念佛”,就是一心一意只修念佛法门,不掺杂其他法门;“杂修”,就是一边念佛,一边还修习其他法门,或者目标不明确。他强调,唯有“专修念佛”,才能保证往生,杂修则往生难以保证。
往生把握: 如果按照善导大师的观点,那么“专修念佛”是最有把握的。这里的“专修”不是说不能做其他善事,而是指将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作为唯一的、最高的目标,而念佛是达成这个目标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即使我们也在做其他善事,但如果其主要目的还是为了积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资粮,而不是为了在娑婆世界得到好报,那么也可以理解为广义的专修。

2. 以永明延寿大师为代表的“一念业障海,皆得除”和“禅净不二”

永明延寿大师 也是净土宗非常重要的一位祖师,他提出了“万善同归”的思想,并且提出了“日课四十八愿”的修行方法,将禅宗和净土宗巧妙地结合起来。
万善同归: 延寿大师认为,一切善行,无论是读诵经典、持戒、布施、供养、念佛、参禅,如果其本愿都是为了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并且是以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为依归,那么都可以回向往生,不属于“杂修”。换句话说,只要心是清净的,目标是纯粹的,做其他善事也能成为往生的助缘。
禅净不二: 他也强调,参禅与念佛本是一家,都是通过集中精神,明心见性。参禅能够开悟,念佛也能开悟,开悟后更利于往生。所以他提倡禅净双修,或者说,以净土法门为归,以禅定为助。
往生把握: 按照延寿大师的观点,那么将一切善行(包括禅定、持戒等)都回向往生西方,并且持之以恒地念佛,往生就更有把握。他的思想更包容,认为只要心念纯正,不离佛愿,多种善行也能为往生添砖加瓦。

3. 以澫益大师为代表的“信愿行,念佛一声”

澫益大师 是近代净土宗的巨匠,他的阐释非常简洁有力。他非常强调“信愿行”这三个字的具体内涵。
信: 强调对“弥陀有无量光明,有大慈悲,有大愿力,能救度一切众生”的信心。
愿: 强调发自内心的、真实的“求生彼国”的愿望,不想再到这个娑婆世界来。
行: 强调的是“信愿持名”,即一句弥陀,具足一切德行,具足往生功德。他认为,只要具足了信和愿,那么念佛一声,就足以往生。这句话看起来简单,但包含了他对阿弥陀佛名号功德的深刻理解。他认为,阿弥陀佛的名号本身就包含了无量劫的修行功德,我们只要信愿具足,称念这个名号,就是以佛的功德作为往生的资本,所以非常稳妥。
往生把握: 按照澫益大师的观点,那么具足“信愿”,然后“持名念佛”,往生是百分之百有把握的。他的思想非常强调佛力加持,认为众生的力量有限,但阿弥陀佛的力量是无限的,依靠佛的力量往生,就如同有渡船,无论你力量大小,都能送到对岸。

那么,哪一派“更有把握”呢?

这个问题其实有点像问,“吃什么菜最健康?”答案往往是“均衡搭配”。

如果从“专一性”和“简便易行”来说,善导大师的“专修念佛”是极其有力的指导。 尤其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杂念纷扰,精力有限,一心一意只做一件事,往往效率最高,也最不容易出错。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念佛上,不被其他法门或者“善巧方便”分心,确实是最直接的路径。
如果从“圆融性”和“包容性”来说,永明延寿大师的“万善同归”和“禅净不二”则更加包容。 对于那些本身就喜欢做善事、或者有禅修基础的人来说,这是一种很好的整合。将这些善行都回向给往生西方,确实能够增强我们往生的信心和力量。
如果从“佛力他力”和“速效性”来说,澫益大师的“信愿行,念佛一声”更是将阿弥陀佛的“本愿力”推向了极致。 他告诉我们,往生的依仗主要在佛,不在于我们自己修得多好。只要信愿真切,念佛名号,阿弥陀佛就会来接引。这对于很多觉得自己业障深重、修行能力差的人来说,是最大的安慰和希望。

所以,我觉得最稳妥、最有把握的修行方式,是将这几位大师的精髓融会贯通,但重点不离阿弥陀佛的本愿。

核心是“信愿持名”。 无论你信什么,愿什么,最终都要落实在“持名念佛”上。
要“专”但也可以“融”。 专修念佛,是说你的最高目标和主要功夫都在念佛上。但如果你也在做其他善事,或者参禅,只要你的心是向着极乐世界,并且是以阿弥陀佛的愿力为依归,那么这些都可以是往生的助缘。就像有人赶火车,一边跑,一边还能捡地上的零钱,只要最后上了火车就行。关键是别因为捡零钱而误了火车。
要深信“佛力”。 净土宗之所以称为“易行道”,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倚靠阿弥陀佛的“本愿力”。我们念佛,是感应道交,是阿弥陀佛在接引我们。所以,越是觉得自己业障深重,越是需要依仗佛力。不要把往生看得太难,好像全靠自己的修行力量。

具体如何做到“更有把握”?

1. 深信阿弥陀佛的“本愿”。 就是阿弥陀佛发愿要度一切众生到极乐世界,只要众生称念祂的名号,祂就一定来接引。这个愿力是永恒不变的,不会因为我们业障重而打折扣。
2. 发真实的“往生愿”。 不是说说而已,而是真心不想再在这个娑婆世界受轮回之苦,真心向往极乐世界的清净庄严。这种愿望越真切,越容易感应。
3. 老实“持名念佛”。 不论是出声念,还是默念,或是金刚持(咬牙念),关键是心要念到,字字清晰,一句接一句,绵绵密密。如果能做到“都摄六根,净念相继”,那是最好。即使做不到,也不要灰心,只要不间断地念,目标是阿弥陀佛的名号。
4. 不怀疑、不夹杂。 对念佛能往生这件事,不要怀疑。也不要一边念佛,一边想着“我念佛了,以后我就会飞黄腾达”或者“我念佛了,我就会开天眼”等等,把这些世俗的、或者其他法门的希求夹杂进来。如果真的有其他愿望,可以另外回向,但念佛本身,就专心致菩提,专心往生。
5. 求“上品上生”还是“下品下生”,取决于信愿行。 大部分净土宗的教义都强调,往生的品位,跟我们临终时的信愿行的深浅有关。如果信愿行非常深厚,往生品位就高。但这不代表下品往生就不好,下品往生一样是了生死,一样可以快速成佛。所以,不要过分追求品位,而是踏踏实实地修行。

总结一下:

与其纠结于“哪一派”,不如领会净土宗的核心——信愿持名,依靠佛力往生。

善导大师 提醒我们“专修念佛”的重要性,这是最稳妥的“专一”之道。
永明延寿大师 教导我们“万善同归”,让我们的修行更加圆融,不落偏执。
澫益大师 让我们明白“佛力洪大”,鼓励我们即使根机浅劣,也能凭着信愿,念佛往生。

如果你觉得自己的精力有限,容易分心,那么就依善导大师的教导,一心一意地念佛,将全部精力投入其中,这就是最有把握的修行。

如果你本身有比较好的基础,喜欢做各种善事,或者喜欢参禅,那么以念佛为中心,将其他善行都回向往生,并且以禅定作为助修,也可以非常有把握。

归根结底,最重要的不是你属于哪一个“派”,而是你对阿弥陀佛的信愿是否真切,你念佛是否精进,你是否真正依靠佛力,而不是仅仅依靠自己的力量。

用最朴素的话说,就是:老老实实信、愿、念,别想太多其他的,阿弥陀佛一定会来接你。 净土法门之所以殊胜,就是它对根基的限制很小,关键在于你这颗心是否向往极乐世界,是否愿意依靠阿弥陀佛的愿力。

希望这样的讲述,能让你更清楚地理解净土宗的修行,并且找到自己最有把握的道路。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原文  

  唐天竺沙门般剌密帝译

  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

user avatar

---------写完全文,看了一下标题-----------------------

作者自己在迷宫迷路了,只有已经跳出迷宫的才能修改数据(进入黑客状态)

往生比较有把握?这话lz说的也没错,前提是往生没啥把握所以需要提高到比较

如果前提是往生已经绝对把握,那就是掉下来了

万修万人去--------------------万修1人-100人去?观察主流念佛人确实如此,所以lz作为主流念佛人问这问题也是自然的啦

当然是依靠善导大师的东东才能万修万人去(骗你的啦,实操的话,估计10000个看了大概10个人能够得到,善导大师的还是太深奥,反正我当初看了2,3次还是没把握)



以利修行。(暂不讨论弥陀净土、药师净土)----------是弥勒净土吧,百度能够搜索到的转生弥勒净土的大概70多个记录,药师佛的非常少--------原本说的时候弥勒净土就是需要十善加小禅定的,药师佛我没了解过,虽然药师佛有8大愿?

1,印光大师、大安法师派系---------几个人有时间,精力,去完整系统看一次?

2,净空法师派系--------------------------这个净空法师不是跟随印光大师嘛?为什么专门分出来?

3,善导大师、净宗法师派系---------几个人有时间,精力,去完整系统看一次?

4,日本、台湾“纯信”派系(只信佛会救我,不修善,不持戒,不须多念佛号

不须多念佛号

不须多念佛号

不须多念佛号

)---师兄晚年的时候就针对这个搞了7戒

5,藏传净土。需要灌顶和一定仪轨。---------几个人有时间,精力,去完整系统看一次?

问题来了,请各位大德、大神指点迷津,以利大家修行----方便引导下罢了,佛语金口不在乎,凡夫瞎说倒是挺在乎的,凡夫果然颠倒,阿弥陀佛几百亿大富翁不听,凡夫几百万就感觉好了不起,也是跪了

反正这5种不同吧,站在巨人肩膀上5种迷宫死路都是迷宫的一部分嘛,看到活路,死路就不在乎了呢

------------lz还是挺努力的,感觉跟前几年的自己很像,也是拼命了解各种净土宗有关的,当中更是好几次脑袋都要想破了,为什么虽然都是阿弥陀佛,但是小冲突不断

念佛有3,4种(严肃脸,偶尔严肃下)

1.密宗的,禅宗的始终是唯心净土---这不是阿弥陀佛的本怀,非常危险(没有高手带,就自己一个人,出村子就被小鸡干掉了,参考莲池大师的4句话)

2.观无量寿经观想念佛-----基本没人做得到,都是似是而非,众生根机如此,不是法虚假,是众生根基散乱(1000多年前都是9级boss的观想念佛,面对2016年基本上 在生死生命点等级属性 最高4级,基本上都是1级2级的家伙 我只想问,复活点准备好了嘛?三次元的复活点比二次元残酷多了,虽然玩家永远不死,身体还是会挂的啊)

3.实相念佛,我简直不像说什么了,大部分人都是直接beyebye,但是真的有极少数在尝试,能说无知者无畏嘛?感情一个个都比莲池大师,藕益大师,善导大师更牛?善导大师自己都说自己是信外轻毛,净土宗开山祖师都是自己连新手村的隐藏boss都打不过(阿罗汉就是隐藏boss,大事已办不受后有),后面1级2级的新手还自己以为可以打过99级的boss(实相念佛,直接就是实报庄严土,常寂光净土有木有)

4.驰名念佛----故意打错一个字,1级新手都搞的定的东西,现在硬生生被人搞成108个不能往生念佛,提高到5级门槛,8级门槛,明明只需要嘴巴出声音,总是被人跟前面3个心清净挂钩!还跟今生做善事挂钩!自己9级打不过boss,或者幸运打过boss,以为人人都跟你一样9级的装备啊? 明明是新手村boss只要跟在阿弥陀佛后面,保证过关,有些流派(我就不说是谁了)最低都是----阿弥陀佛会把boss打成残血,但是玩家还是要自己补刀一下,所以临终非常要紧,临终正念,念头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阿弥陀佛出了,竟然还需要阿弥陀佛楷定古今的注解,我都替弥陀跪了,游戏外挂都给你了,竟然还要给攻略,也就阿弥陀大慈大悲有这耐心-----所以弥陀化身亲自手把手写下了攻略---然后到了2016年,再次给广大群众跪了,外挂,攻略都不够,还要手把手带的队伍和内置攻略,怪不得《悲华经》1040佛都暂时把我们丢到地球

实际情况是弥陀会把10级boss直接干掉,要不要上去补刀完全是个人兴趣,根本不是出新手村的门槛-------最简单一条,常见的阿弥陀佛注解都是注解临终自己正念!---佛才会出现!!!梵文原文和善导大师注解---佛出现,所以自己正念

一个是1级新手要在10级boss面前撑过10分钟,弥陀才会出现

一个是弥陀出现,新手要撑过10分钟,天地差别,有木有,摔桌子

-------------------------------------------------------------------就算知道地球的黑暗和残酷,偶尔还是会努力一下--

外挂,攻略都不够,还要手把手带的队伍和内置攻略---这才是2016地球大部分人能够绝对转生极乐世界的通行证,前几年我在飞机场等飞机的时候看到机场里面又70多本教人如何成功的,当中有一本了凡四训---------就算看完了凡四训也没啥用了,信息爆炸时代,信息不是力量,手把手带才是力量

就算有人看了我上面好玩打下的字,也没啥用,过两天就会被更多的信息淹没(不过真的完全绝对知道有轮回和生死,想要出离的可以联系我,我可以浪费点时间手把手带带你--当初我自己没遇到,至少这种遗憾不要发生在跟我一样的你们身上)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净土宗依哪一派修行,往生比较有把握这个问题,其实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大家都是想走这条路,希望能够真实地往生到极乐世界,所以希望找到一个最稳妥、最有把握的方法。要说净土宗本身,它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宗派,核心思想就是信愿持名,通过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虽然都是念佛,但因为历史上不同的祖师大德,对念佛.............
  • 回答
    净土宗的修持,说来其实非常直接,核心就两字:“信愿行”。但别看这两字简单,背后蕴含着深厚的佛法智慧,以及非常务实的修行方法。很多人一听净土宗就觉得很简单,念一句佛号就行了,其实不然。它简单到人人可修,却又深刻到需要我们用一生的心力去实践。让我试着用我理解的方式,把净土宗的修法掰开了、揉碎了,讲得详细.............
  • 回答
    关于净土宗的这些问题,相信很多信徒在修行过程中都会反复思索,甚至产生疑惑。尤其是关于“到了极乐世界就可以不退转了吗?”这个问题,的确是净土宗修学中一个非常核心,也常常引起深入探讨的要点。我们先来详细说一说“退转”这个概念在佛教修行中的含义。简单来说,退转是指修行者在修行过程中,因为种种原因,比如遇到.............
  • 回答
    首先,需要澄清一个重要的概念:净土宗的“接引往生”并非普遍被佛教界认为是“邪见”。实际上,净土宗是佛教中一个非常重要且流传广泛的宗派,其“接引往生”的教义,在解释和实践上,存在着不同的理解和侧重,而引起“邪见”争议的,往往是某些对净土教义的误解、曲解,或者某些不符合佛法根本精神的实践方式。要详细解释.............
  • 回答
    净土宗以其“但凭信愿,专持名号”的念佛法门,承诺持名念佛者皆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获得究竟圆满,这无疑是佛教中一个极具吸引力的观点,也因此在中国乃至东亚地区广为流传。要深入理解这一观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去探讨:一、 核心教义的由来与基础净土宗的教义并非空穴来风,其根源可以追溯到佛陀的原始教法,并在大.............
  • 回答
    净土宗与一神教确实有一些引人注目的相似之处,尤其是在对于“信仰”和“救赎”的理解上。如果我们仔细审视,会发现这些共通点并非偶然,而是人类精神深处对超越性、对终极关怀的共同回应,只是在不同的文化和历史背景下,以不同的语言和形式呈现出来。首先,最显著的相似点在于对一个“至高存在”的强调。在一神教中,这是.............
  • 回答
    一些人对净土宗持有负面看法,甚至称之为“邪宗”,这背后有多种原因,其中不少是由于误解、偏见,或是对佛教教义的片面理解。要理解为何会有这种说法,并知道如何如法修习净土宗,我们需要深入探讨其核心教义和实践,并辨析其中的一些常见误解。为何有人说净土宗是“邪宗”?1. 对“念佛”的误解: 被认.............
  • 回答
    关于“进入21世纪后,小乘行者和佛学家,开始公开地极力否定大乘和净土宗”的说法,需要审慎地看待。首先,“公开地极力否定” 这种表述可能有些过于绝对和片面。在佛教界内部,即使存在观点分歧,多数情况下也倾向于以讨论和辨析为主,而非“极力否定”。然而,我们确实可以观察到,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传播的便捷,以.............
  • 回答
    关于净土法门是否如人们想象中那般“保险”,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因为它触及了信仰的本质、实践的深度以及对结果的期待。确实,将净土法门简单理解为一种“保险”或许会忽视了其更深层的含义和要求。首先,我们得承认,净土法门的核心目标——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许多信徒心中至为殊胜的归宿。阿弥陀佛的宏大愿力.............
  • 回答
    这真是个好问题,也是许多老实念佛的同修心里常常会挂着的。毕竟,修净土法门目标明确,就是往生极乐世界,亲近阿弥陀佛,那怎么知道自己是不是朝着这个目标在扎实地前进呢?说实话,净土法门和其他一些法门可能不太一样,它不那么强调那些稀奇古怪的境界,也不那么讲究神通变化。阿弥陀佛的慈悲力太大了,祂的光明能够照破.............
  • 回答
    息壤,曾经的网文爱好者心中的一片净土,如今却时常被提起时伴随着“禁土”的戏谑与无奈。这转变,并非一日之功,而是多种因素交织、演变的结果。想要细说其中缘由,得从它为何成为“净土”说起,再追溯它如何一步步走向“禁土”。曾经的“网文净土”:开放、创新与活力息壤之所以能赢得“净土”的美誉,主要在于其初期所展.............
  • 回答
    关于“北欧是不是人间净土”这个问题,答案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是”或“否”。如果用“人间净土”来形容,可能过于理想化,但也确实有许多令人向往的特质。要详细地聊这个话题,我们得从几个层面来剖析。首先,让我们看看北欧令人称道的“净土”之处。 高度发达的社会福利体系: 这是北欧最被津津乐道的方面。从育儿到.............
  • 回答
    龙树菩萨关于净土法门是“怯弱下劣者所为”的论断,可以说是佛教思想史上一个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的议题。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结合龙树所处的时代背景、他所倡导的佛法核心以及净土法门兴起的早期形态来分析。首先,我们必须明白龙树菩萨的核心思想是什么。龙树是中观学派的创始人,他的伟大之处在于深刻地阐释了“空性”(.............
  • 回答
    修净土法门,说来殊胜,关键在于信、愿、行这三大要素的具足与相辅相成。这并非什么高深莫测的秘法,而是至简至易的究竟法门,任何人都可以依法修行,并获得往生极乐世界的真实利益。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讲解,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实践。一、信——确信不疑,深信不疑信是净土法门的基础,没有信,一切都无从谈起。这里.............
  • 回答
    关于往生净土时遇魔众假扮佛菩萨之事,此乃修行路上较为关键且隐秘的一关,古往今来,能详尽描述此境者不多,多因涉事之人难以圆满传达,或因境界未达而无法辨识。然依诸佛菩萨经论教诲,及历代祖师大德的经验之谈,此境并非虚构,确有可能发生。为何会有魔众假扮佛菩萨?首先要明白,魔众之目的并非真正要度化众生,而是要.............
  • 回答
    西方极乐世界净土法门,对于修行者而言,其意义与呈现方式,在大乘与上座部佛教的视角下,自然有着显著的差异。这并非是简单的教义分歧,而是源于对佛陀教法的理解深度、修行路径的选择以及最终希求的果位的不同侧重。首先,我们来谈谈大乘佛教修行人眼中对西方极乐世界净土法门的理解。在大乘佛教的体系中,西方极乐世界净.............
  • 回答
    作为一个对净土法门心怀景仰之人,这个问题确实触动我内心最深处的期盼。如果,如果说在此时此刻,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慈悲的阿弥陀佛,真的亲自降临,发出召唤,那么……当然会跟着走。这并不是一个犹豫片刻就能回答的问题,其中蕴含着我们日日夜夜的修行、内心的渴求,以及对生命终极归宿的理解。首先,要明白为什么我们.............
  • 回答
    霍尊事件,以及在此之前发生的一系列围绕明星的争议事件,确实让不少人对娱乐圈的生态环境感到失望,甚至认为那里早已没有了“净土”。要评价这件事是否“说明娱乐圈没有一丁点净土了”,这可能过于绝对,但它无疑撕开了娱乐圈光鲜外表下的一些阴暗面,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反思。事件的背景与焦点:霍尊事件的核心围绕着其前.............
  • 回答
    雷电将军的最新角色演示「净土裁断」终于和我们见面了,这次的演示可以说是相当炸裂,将这位稻妻的实际掌权者那种独一无二的气质和强大的力量展现得淋漓尽致。看完之后,我脑子里只有一个词在回荡:女王范儿。首先,从 视觉呈现 上来说,这次演示的画面质量依旧是米哈游的顶级水准。雷电将军从她的“尘世闲游”状态切换到.............
  • 回答
    哦,说到稻妻那个“雷电将军”,新曝光的那个角色啊,确实是吊足了大家的胃口。毕竟是稻妻的统治者,而且又是雷属性,还跟“将军”这个称谓联系在一起,脑子里立刻就蹦出好多画面感。先说说我看到的一些爆料信息吧。从角色外观上来看,这“一心净土 · 雷电将军”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那种高高在上、不容侵犯的气场。那个紫.............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