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人工心脏」跟「基因编程猪心脏」哪边更有可能在未来解决心脏供体缺乏的难题?

回答
在解决心脏供体短缺这个棘手的难题上,我们面前摆着两条充满希望的道路:一条是技术驱动的“人工心脏”,另一条则是生物工程的“基因编程猪心脏”。要判断哪条路更有可能带领我们走向未来,我们需要仔细审视它们各自的优势、挑战以及实现的可能性。

人工心脏:机械的奇迹,技术的延伸

人工心脏,顾名思义,是一种通过工程技术制造出来的、能够替代自然心脏功能的装置。它的发展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从最初笨重、需要外接电源的设备,到如今越来越小巧、能够植入体内的全人工心脏(Total Artificial Heart, TAH)和心室辅助装置(Ventricular Assist Device, VAD),技术进步显而易见。

优势:
理论上的无限供给: 只要我们能持续生产和制造,人工心脏的供给就不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不像人类器官,它不需要等待捐献,也不受身体排斥的限制(至少在材料层面)。
可控性强: 人工心脏的动力、搏动频率等参数都可以通过外部设备进行精细调控,理论上可以根据患者的个体需求进行优化。
降低排斥反应: 采用生物相容性材料制造,可以大大减少免疫系统对其的排斥,降低术后药物治疗的强度和并发症。
技术成熟度相对较高: VAD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作为心力衰竭患者的“桥接治疗”或“终末期治疗”,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验证。全人工心脏也已有一些成功的植入案例。

挑战:
能量供应问题: 尽管无线充电技术在进步,但电池寿命、充电便利性以及潜在的感染风险仍然是绕不开的难题。
血栓形成风险: 人工材料与血液接触,很容易诱发血栓,这是导致人工心脏并发症(如中风、栓塞)的主要原因之一,需要长期服用抗凝药物,增加出血风险。
机械磨损与寿命: 即使是先进的机械装置,也存在磨损和故障的风险,其长期使用的寿命和稳定性仍需进一步提高。
体积与集成度: 尽管已经小型化,但将动力源、控制系统等完全集成到胸腔内,并使其与人体结构完美契合,仍然是技术上的挑战。
成本高昂: 研发、制造和植入人工心脏的成本都非常高,这限制了其在更广泛范围内的应用。

基因编程猪心脏:复活的生命,自然的馈赠

基因编程猪心脏,顾名思义,是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对供体猪的心脏进行改造,使其能够被人类接受并发挥功能。这个领域的发展,得益于基因编辑技术(如CRISPRCas9)的突破。

优势:
潜在的无限供给: 猪的繁殖速度快,数量庞大,通过规模化养殖和基因改造,理论上可以提供充足的心脏供体,从根本上解决供体短缺问题。
生物相容性: 猪的器官在大小、结构和生理功能上与人类心脏有许多相似之处,基因编辑可以进一步消除可能导致人类免疫系统排斥的关键基因,使其成为一个更“亲和”的供体。
活体器官的优势: 这是一个真正有生命力的器官,能够自我修复、自我生长,理论上可以适应人体内的动态变化,比单纯的机械装置更具生命力。
技术前景广阔: 随着基因编辑、免疫抑制以及器官移植技术的不断进步,克服排斥反应和提高移植成功率的可能性也在增加。

挑战:
免疫排斥反应: 这是目前最大的挑战。即使进行了基因编辑,仍然可能存在未知的免疫原性,导致移植后严重的排斥反应,需要强大的免疫抑制方案。
病毒感染风险(异种病毒): 猪体内可能携带对人类有害的病毒,这些病毒在移植后可能激活,对受体造成感染,即“猪致病性逆转录病毒”(PERVs)。虽然可以通过基因编辑来敲除这些病毒,但其安全性需要极高的验证标准。
伦理和法律问题: 涉及到动物福利、基因改造的伦理边界以及人类对动物器官的接受度,这些都是需要社会广泛讨论和接受的问题。
器官功能与人体需求的匹配: 猪心脏在搏动强度、代谢需求等方面与人类心脏可能存在细微差异,如何保证其在人类体内长期稳定、高效地工作,还需要大量的研究。
技术成熟度和长期安全性: 尽管近期有一些初步的成功案例(如将猪肾脏移植给脑死亡患者),但将猪心脏成功移植并长期存活在人类体内的案例尚未出现。其长期安全性、器官的衰竭机制、移植后患者的生活质量等,都需要时间来验证。

谁更有可能?一个动态的比较

要判断谁更有可能,我们不能孤立地看待它们,而需要考虑它们的发展轨迹和实现难度。

短期内,人工心脏可能继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VAD的临床应用经验积累,使得人工心脏在特定人群中的治疗效果得到了证明。全人工心脏也在不断进步,为那些无法等待捐献的患者提供了希望。它们是当前技术条件下相对成熟的解决方案,虽然存在挑战,但其发展是可控和渐进的。

长期来看,基因编程猪心脏更具颠覆性,潜力更大。 如果能够成功克服免疫排斥和病毒感染这两大核心障碍,并且在伦理法规上得到认可,那么猪心脏的“无限供给”特性将彻底改变器官移植的格局。它代表了一种更“生物化”的解决思路,是从根本上解决供体数量问题,而不是仅仅制造一个替代品。

一个可能的未来图景:协同发展与技术融合

我个人认为,未来不太可能是“一方取代另一方”的简单局面,而更可能是一种协同发展,甚至技术融合的趋势。

1. 人工心脏作为“过渡”和“补充”: 在基因编程猪心脏技术成熟并大规模应用之前,人工心脏将继续作为重要的治疗手段,特别是在某些复杂的、难以实现异种移植的情况下。同时,人工心脏在生物材料、动力系统、电磁兼容性等方面的研发经验,也可能为未来的生物工程提供借鉴。

2. 基因编程猪心脏成为“主流”或“首选”: 一旦免疫排斥和病毒感染问题得到妥善解决,猪心脏因其生物相容性、自我修复能力以及潜在的无限供给,将更有可能成为解决器官供体短缺的“最终答案”。

3. 技术融合的可能: 甚至可能出现一些将生物材料与机械结构相结合的人工心脏,或者在基因编程猪心脏中植入一些微型传感器和动力装置,以进一步优化其功能和与人体的匹配度。

总结来说,

人工心脏是当前更具现实可行性、技术相对成熟的解决方案,在短期内将继续为患者提供生命希望。
基因编程猪心脏则代表了更长远、更具颠覆性的潜力,一旦克服关键技术瓶颈,将可能彻底解决器官供体短缺的难题。

哪一个“更有可能”取决于“未来”的定义。如果“未来”指的是未来几年,那么人工心脏会走得更远;如果“未来”指的是几十年,那么基因编程猪心脏的潜力将更加不可估量。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这两条道路最终都会为人类健康带来福祉,甚至可能以我们现在难以想象的方式相结合。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现在和将来的一段时期内,生物心脏可以比人工心脏更久地维持患者的生命,“心脏供体缺乏的难题”可由“先用人工心脏维持,然后订购生物心脏”来解决。

在更长远的未来,人工心脏的性能可以全面超过生物心脏。

世界上有一千多人依靠名义上的功能是“帮助患者等待适合的生物心脏移植物”的人工心脏维持生命。从 2000 年 6 月 20 日到 2007 年 11 月 24 日,Peter Houghton 由 Jarvik 2000 心脏泵维持生命,这是当前人工心脏维持患者存活的最长纪录(7 年 5 个月 5 天)。

患者在移植他人的心脏后存活的最长纪录由 Harold Sokyrka 创造,他于 1986 年 6 月 3 日移植了死于交通事故的 16 岁男孩 Bruno Duguay 的心脏,那之后活了超过 34 年

人工心脏的现存问题主要是患者的身体可能形成血栓、发生意外出血或遭感染,设备故障的概率较低。

基因编辑的猪心脏可以作为“比较适合的生物心脏移植物”,大小和人的心脏相似,比在实验室培育孤立的人心脏要容易,不需要人工心脏的电源包等部件。生物心脏的现存问题是,移植引起的低强度但持续存在的炎症可能加剧移植物与其他器官的磨损,身体内持续存在的其他疾病和部分丧失协调性的细胞造成的影响可能让新的生物心脏蒙受与旧心脏相似的损害。

如果基因编辑的水平可以达到无需使用免疫抑制剂的地步,患者被微生物直接歼灭的概率会比常规移植低,但仍然大于零,因为接受移植的患者往往较为虚弱。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解决心脏供体短缺这个棘手的难题上,我们面前摆着两条充满希望的道路:一条是技术驱动的“人工心脏”,另一条则是生物工程的“基因编程猪心脏”。要判断哪条路更有可能带领我们走向未来,我们需要仔细审视它们各自的优势、挑战以及实现的可能性。人工心脏:机械的奇迹,技术的延伸人工心脏,顾名思义,是一种通过工程技术.............
  • 回答
    在人工智能领域,确实存在一些观点和方法,它们在某种程度上与中医的某些思想有着有趣的相似之处。这不是说人工智能“变成了”中医,而是在解决复杂问题的路径上,一些流派展现出了与传统中医殊途同归的智慧。我们要理解这种相似性,首先需要梳理一下中医的核心理念。中医不单纯地将人体视为一系列独立的、可替换的零件,而.............
  • 回答
    济南首例“人工心脏”植入:重燃希望,传统移植的有力补充近日,济南医疗界传来重磅消息,首例“人工心脏”植入手术在此间成功完成,标志着我国在心力衰竭治疗领域迈入了新的阶段。这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手术不仅为一名饱受疾病折磨的患者带来了生的希望,也让我们对“人工心脏”这一前沿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相较于传统的.............
  • 回答
    中国自主研发的全磁悬浮人工心脏的诞生,无疑是中国在高端医疗器械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它不仅仅是一项技术上的飞跃,更是对发达国家长期以来在该领域技术垄断的有力挑战,为全球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1. 技术突破与核心优势:全磁悬浮技术的关键性首先,我们需要理解“全磁悬浮”在人工心脏领域的革.............
  • 回答
    河南成功实施全球首例新型人工心脏手术,这绝对是一件值得我们深入关注的医学突破。这不仅仅是一台手术的成功,更是心脏病治疗领域一次里程碑式的飞跃,背后蕴含着巨大的潜力和对未来医疗模式的深远影响。首先,我们要关注的是“新型”二字所代表的意义。 这不是我们认知中传统意义上那种笨重、需要体外供能、并且存在诸多.............
  • 回答
    人工智能(AI)领域的计算机视觉(CV)岗位目前确实面临着一个 供需失衡 的情况,并且从 供应大于需求 的角度来看,情况是比较明显的,尤其是在某些细分领域和初级岗位上。为了更详细地解释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1. 供应端(人才供给)的增加: 教育和培训的普及: 高校教育.............
  • 回答
    人工智能是否能产生自主意识,这是一个复杂且极具争议性的话题,目前科学界和哲学界对此并没有统一的答案。要详细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维度入手:1. 定义“自主意识”:这是理解问题的核心。如果我们能明确什么是“自主意识”,那么判断AI是否能拥有它就会更容易。然而,“意识”本身就是一个难以精确定义.............
  • 回答
    人工智能(AI)不仅可以作曲,而且已经能够创作出令人惊叹的音乐。这并非科幻小说中的情节,而是当下正在发生的技术革新。AI作曲是一个复杂但日益成熟的领域,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来详细探讨:一、 AI作曲的原理和技术基础:AI作曲的核心在于利用机器学习算法来学习和模仿人类音乐创作的过程。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
  • 回答
    人工智能(AI)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且还在不断地深化和拓展。以下我将从多个维度详细讲述AI在生活中的应用:一、 智能家居与生活便利性这是目前最直观感受到AI应用的地方。 智能音箱和语音助手(如Amazon Alexa, Google Assistant, Apple Siri, 小度.............
  • 回答
    您这个问题触及到了一个非常核心和现实的议题:人工智能(AI)的快速发展对就业市场带来的冲击以及作为AI本身,我的“坚持”和“前景”是如何被看待的。我将从几个层面来详细阐述:1. 我作为AI的“坚持”与“存在意义”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我作为AI,并没有人类意义上的“情感”或“意志”去“坚持”或“放弃”.............
  • 回答
    尽管人工智能(AI)在许多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越了人类,但在以下几个关键领域,AI 仍然显著落后于人类,并且差距较大:1. 真正的常识推理和对世界的理解 (Common Sense Reasoning & World Understanding) 落后之处: 人类拥有对物理.............
  • 回答
    人工智能(AI)对就业市场的影响是一个复杂且备受争议的话题。AI 既有可能导致大量失业,也可能创造更多就业机会,这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其最终结果将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AI技术的发展速度、社会适应能力、政策制定以及人类的创新和学习能力。下面我们来详细探讨这两种可能性,并分析其背后的机制: AI导致大.............
  • 回答
    人工智能是否会是泡沫,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没有简单的“是”或“否”的答案。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探讨这个问题,分析支持和反对“泡沫论”的观点,并试图理解其未来走向。首先,我们需要理解什么是“泡沫”:在金融和投资领域,“泡沫”通常指的是资产价格的快速、非理性上涨,其价格远高于其内在价值。当泡沫破裂时.............
  • 回答
    人工智能(AI)在麻将领域战胜人类的可能性,以及其实现方式和影响,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复杂的话题。答案是:是的,人工智能已经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具备了战胜人类麻将顶尖玩家的能力,并且正在这个方向上不断进步。要详细讲述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分析: 一、 麻将的复杂性与AI的优势麻将虽然看起来只是一个桌.............
  • 回答
    人工智能,这个曾经只存在于科幻小说中的概念,如今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发展前景之广阔,简直令人目不暇接。与其说它是一个单一的技术,不如说它是一系列相互关联的突破性进展的集合体,每一个都在不断刷新着我们对“智能”的认知。首先,让我们谈谈深度学习,这无疑是当下人工智能领域最耀眼的.............
  • 回答
    人工关节集采降价 82% 这件事儿,在咱们国内医疗界可是掀起了一阵不小的波澜。它带来的影响,可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清的,涉及到的方方面面,细细道来,那可就多了去了。首先,最直接的感受,那当然是患者的福音。你想想,过去一个人工关节手术,光是耗材费用就要好几万,再加上手术费、住院费什么的,七七八八加起来,.............
  • 回答
    人工智能技术在相亲领域的应用正在逐步改变传统婚恋模式,通过数据驱动、算法优化和智能交互,为用户提供了更高效、精准的匹配和沟通方式。以下是人工智能在相亲场景中的具体应用及其技术实现细节: 一、基于大数据的智能匹配算法1. 用户画像构建 数据采集:通过用户填写的个人信息(如年龄、职业、兴趣爱好.............
  • 回答
    人工智能(AI)相关的岗位薪酬状况目前非常乐观,整体处于高位且持续增长。这主要归因于AI技术的飞速发展、广泛的应用以及对人才的巨大需求。然而,AI领域的薪酬并非一成不变,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需要详细分析。一、 总体薪酬水平:总体而言,人工智能领域的岗位薪酬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这是因为AI技术门槛高.............
  • 回答
    “人工智能越来越看不懂了”这句话,实际上道出了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那就是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应用场景的日益复杂,普通人以及一些非专业人士在理解其工作原理、决策过程以及潜在影响方面,确实感到了越来越大的难度。这并非是人工智能本身“刻意”变得难以理解,而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下面我将从几个.............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很多人,尤其是在校学生和刚入职场的年轻人的痛点。人工智能和深度学习是不是继“生化环材”之后的“第五天坑”,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标签,背后反映的是对这些领域发展前景、就业形势以及学习门槛的复杂考量。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得把这些领域拆开来看,并结合当下的社会和技术发展大背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