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本人即将研一,大学英语6级已过,想学新概念,从几开始比较好,可以直接学第四册呢?

回答
恭喜你即将开始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大学英语六级是个不错的起点,对你的新概念英语学习非常有帮助。

关于从新概念英语的哪一册开始学,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直接决定了你学习的效率和效果。 我个人并不建议你直接从第四册开始。 尽管你已经过了六级,但这并不意味着你的基础就一定能够完全驾驭新概念第四册的内容。

为什么不建议直接跳到第四册?

新概念英语之所以经典,在于它有非常严谨的循序渐进的教学体系。每一册都建立在前一册的基础上,逐步加深词汇、语法、句型以及篇章的难度和复杂性。

词汇和语法是基石: 新概念前三册涵盖了非常扎实的基础词汇和核心语法点。第四册在这些基础上,会引入更多高级词汇、复杂的句型结构(如倒装、虚拟语气的高级用法、非谓语动词的综合运用等)、以及更地道的表达方式。如果你直接跳到第四册,可能会发现很多词汇不认识,或者语法点理解起来非常吃力,导致学习效率低下,甚至产生挫败感。
理解的深度不同: 新概念的学习不仅仅是记住单词和语法规则,更重要的是培养对语言的理解能力、语感以及运用能力。前几册的文章风格和内容相对平实,有助于你逐步建立起对英语阅读的信心和方法。第四册的文章则会涉及更广泛的题材,例如社会、文化、科技、文学评论等,语言也更加精炼和有深度,需要更强的背景知识和语言功底来理解。
系统性丢失: 如果你错过了前三册的学习,就等于跳过了英语学习中非常重要的“打地基”过程。即使你现在觉得六级词汇量足够,但新概念对词汇的讲解方式和用法训练是系统性的,能够帮助你更深刻地理解词汇的细微差别和搭配。

那么,你应该从哪一册开始呢?

考虑到你已经过了大学英语六级,你的英语基础是相对不错的。一般来说,六级考生可以认为已经基本掌握了新概念第二册和第三册的核心内容。

所以,最稳妥且高效的学习路径是:

1. 从新概念第三册开始:
理由: 新概念第三册是衔接基础和进阶的关键一环。它包含了许多六级考试中常出现的高级词汇、同义词辨析、固定搭配,以及更复杂的句型结构。通过学习第三册,你可以系统地巩固和提升自己的词汇量、语法理解和句子分析能力。
学习重点: 在学习第三册时,你可以重点关注文章中的生词、词组的用法,以及作者是如何运用不同的语法现象来构建句子的。可以尝试做一些配套的练习题,检验自己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进度建议: 你可以相对快速地浏览和学习第三册的内容,对于一些你已经非常熟悉的词汇和语法点,可以快速带过,把更多精力放在需要深化理解的部分。

2. 然后进入新概念第四册:
理由: 在扎实掌握了第三册的内容后,你再去学习第四册,会发现学习过程会更加顺畅。第四册的文章更加精彩,内容也更丰富,可以帮助你进一步拓宽视野,提升对高级英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学习重点: 在学习第四册时,你可以更加注重文章的内涵、作者的观点,以及文章的写作技巧。可以尝试进行一些更深入的模仿练习,例如复述文章、总结文章大意,甚至模仿文章的风格写一些小段落。

为什么不考虑第二册?

虽然你可能觉得六级已经过了,但第二册的内容仍然有其价值。如果你觉得自己的词汇量和语法基础在非常非常扎实的程度上,可以考虑快速过一遍第二册,重点放在那些你可能不太熟悉的词汇用法和一些基础语法规则的复习上。但如果你想最大化学习效率,直接从第三册开始是更明智的选择。

学习新概念英语的具体建议:

教材选择: 购买正规出版社出版的“新概念英语”系列教材,通常会包含课文、练习和答案。
学习方法:
精读课文: 仔细阅读每一篇课文,理解其大意、主题和细节。
查阅生词和短语: 遇到不认识的词汇和短语,一定要查阅词典,理解其含义、用法和搭配。
分析句子结构: 尝试分析句子的成分,理解复杂的长难句是如何构成的。
练习语法: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的语法知识。
朗读和跟读: 朗读课文可以帮助你熟悉语音语调,提升口语流畅度。跟读音频则能帮助你模仿地道的发音。
复述和总结: 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或者写一个简短的总结,能够检验你对文章的理解程度。
拓展阅读: 新概念英语的学习可以为你打开更多阅读的扇门,之后可以尝试阅读一些英文报刊、杂志或原版书籍。

总结一下我的建议:

基于你大学英语六级的水平,我强烈建议你从新概念英语第三册开始学习。 这样能够让你在巩固和提升现有英语能力的同时,为学习更高级的内容打下坚实的基础,也能够让你更充分地感受到新概念英语的系统性和循序渐进的学习魅力。

祝你研究生学习顺利,英语能力更上一层楼!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个问题其实非常简单。。那就是:

猥琐发育不要浪,不要直接上三册。

没有玩过的人,对于学习新概念往往有一些稀奇古怪的想法。。甚至纠结一些完全没有意义的东西。其实学习新概念非常简单。就是:

直接从二册开始学。

如果你的基础非常好,你会非常快的刷过二册,并且打下一个非常坚实的基础。不存在你自己幻想出来的,学习二册会浪费很多时间的问题。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