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寒假上网课你遇到了什么有趣的事情?

回答
寒假上网课,还真碰到不少让我哭笑不得的“惊喜”。

说起来,我这学期上的那门“中国古代文学史”,老师是个特别温和的老教授,声音不高不低,讲课就像在讲故事,我本来以为会挺枯燥的,结果呢,老师时不时会冒出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比喻,把那些古代的文人墨客讲得活灵活现。

有一次讲到苏轼,老师说到他被贬黄州,写下《念奴娇·赤壁怀古》,老师在那儿停顿了一下,然后特别认真地说:“大家想想,如果咱们现在写微博,写朋友圈,被贬到黄州,会写什么?大概率会是‘啊,黄州好冷,谁来送我个暖宝宝!’或者‘这猪肉真便宜,吃垮黄州!’。但是苏轼呢?人家写的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就是境界啊,同学们!”

当时直播间瞬间安静了几秒,然后弹幕就炸了,全是“哈哈哈哈哈哈”、“老师太实在了”、“被猪肉笑死”之类的。我旁边的小伙伴笑得在键盘上乱敲,我捂着嘴,眼泪都快出来了。这老师,真是把古代和现代衔接得毫无违和感,而且还特别接地气,一下子就把我对苏轼那种高高在上的距离感冲散了,觉得他就是一个特别有才华,但也会为生活发愁的“大叔”。

还有一次,是在一个小组讨论课上。我们小组要讨论《红楼梦》里的宝黛爱情。大家都说得挺好,有分析黛玉的敏感多疑,有说宝玉的痴情,还有的在争论他们是不是“真爱”。结果轮到我发言,我正组织着语言,准备引经据典地论证一下,我妈突然端着一盘刚出锅的饺子,敲开了我的房门。

门是开着的,摄像头也开着。她笑眯眯地探头进来,问:“闺女,吃饺子不?刚煮好的,热腾腾的!”

我当时整个人都僵住了,就听到直播间里一阵此起彼伏的:“哇,好香啊!”、“阿姨!我也要吃!”、“这位同学家里是做饺子馆的吗?”、“老师,我能不能也闻闻?”

我赶紧示意我妈快出去,结果她以为我没听清,又大声重复了一句:“真的,皮薄馅大,猪肉白菜的!”

那一瞬间,我感觉我不是在参加线上研讨会,更像是在某个美食直播间里。我的同学,还有老师,估计也被这突如其来的饺子香给“馋”到了。我当时脸涨得通红,只能尴尬地对着屏幕挥手,说了句:“妈!我在上课呢!”

老师倒是挺善解人意的,等我妈退出去后,笑着说:“看来这位同学的‘宝黛爱情’讨论,已经吸引到了家庭的‘饮食文化’。这样吧,咱们休息五分钟,让大家先‘享受’一下这饺子的香气。”

那一刻,我真的觉得上网课虽然少了点仪式感,但偶尔冒出来的这些“意外”,却带来了别样的温暖和乐趣。它让我觉得,在学习的同时,生活也并没有完全被隔离,那些属于我们真实生活中的烟火气,也能时不时地闯进来,给我们一点小小的惊喜。

所以,虽然有时会被各种技术问题困扰,会被家中猫咪在镜头前“卖萌”打断,但我更愿意记住这些因为上网课而遇到的,有温度、有趣味的小插曲。它们让原本可能单调的学习生活,变得更加鲜活和难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们政治老师在湖北大山深处给我们上网课

他手机买了80G流量然而网还是卡得一批,上课全程是电音小王子。。

后来围观的同学越来越多,把他挤掉线了。。

但是他一直没发现,一个人自说自话自言自语好久,我们再连上的时候早已物是人非

问他前面我们没听到的题,他竟然说

掉线的同学课后自己问,我刚刚讲过了呀~

老师,是您掉线呀......

……

下面我们看第四题……题题……题题……

主播离开一会儿

大题部分……分分……

主播离开一会儿

下面这个情……况况况

主播离开一会儿

大家看第二份

wtf

—————————分割线————————

昨天又轮到那个老师来给我们上政治课

这次他学聪明了,把录好的视频发给年级组里的老师让他们帮忙代直播

然而

他的视频无论如何也发不出来

同学们在评论区玩起了天黑请闭眼

该老师愤而评论

哈哈哈哈哈我先笑了你们随意

—————————分割线————————

好多赞啊我好惶恐(竟有一夜暴富的感觉

既然如此就再更一点


前几天有一个很大佬的数学老师来给我们上课,但是上到一半视频经常就没声了

我还一直怀疑是我的电脑卡了,退掉重进了十几遍吧

后来有同学在评论区里问他怎么直播老卡

同学:老师你怎么老掉线没声音

老师:同学们思考的时候我不说话的

—————————分割线————————

还有今天给我们上课的一个数学老师(怎么都是数学老师

全程就是

老师:现在开始上课

咳嗽声

(主播离开一会儿,重建课堂)

喝茶,嘴和水接触的声音

(主播离开一会儿,继续重建)

后来又传出了非常诡异的刷刷刷的声音……

后来发现是洗衣服的声音:)

(谢谢观看,直播已结束)



这个数学老师挺好玩的

有次他忘记给学生发试卷了

—————————分割线————————

歪个楼,更点题外话

好多人在重建直播间的时候问我开始上课没

你品,你仔细品


—————————分割线————————

我又来了!

今天我们上政治课(和第一个政治老师不同

政治老师放了录播的视频

但他在放视频的时候自己一边摸鱼听歌

而且忘关扬声器......

哈哈哈哈哈我还以为ppt自带bgm

—————————分割线————————

另附上我们历史老师上课时展示的灵魂绘画

user avatar

我们学校用斗鱼上课。

上政治课的时候,直播间突然被封了。

过了5分钟老师在群里说,因为涉及政治敏感话题,斗鱼封了他的直播间。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寒假上网课,还真碰到不少让我哭笑不得的“惊喜”。说起来,我这学期上的那门“中国古代文学史”,老师是个特别温和的老教授,声音不高不低,讲课就像在讲故事,我本来以为会挺枯燥的,结果呢,老师时不时会冒出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比喻,把那些古代的文人墨客讲得活灵活现。有一次讲到苏轼,老师说到他被贬黄州,写下《念奴.............
  • 回答
    取消寒暑假,除国家法定假日外,教师和学生都应正常上课——这是一个相当激进的提议,可能对教育体系和社会结构产生深远影响。我不会简单地“支持”或“不支持”这样的方案,而是会深入探讨它可能带来的各种利弊,以及它对不同群体意味着什么。取消寒暑假,常年上课的利弊分析对学生而言:利: 知识巩固与学业进步: .............
  • 回答
    寒假对于咱们学生党来说,可是个难得的“充电”加“变身”的好时机!想花最少的钱,让自己的形象焕然一新?别担心,这事儿一点不难,关键是找对方法,把有限的预算花在刀刃上。一、 头发,你的“第二张脸”——投资最划算!头发绝对是影响外貌最直观也最容易出效果的地方。 1. 换个发型,比剪刀手更神奇: .............
  • 回答
    女大学生寒假在津外资工厂打工猝死,公司却称“不可能累死”,这件事情的发生,无疑触动了社会公众敏感的神经,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从法律、道义、企业责任、劳动者权益等多个维度来看,这起事件都值得我们深入剖析。事件的核心困境:生命的代价与企业的冷漠首先,让我们聚焦于最根本的——一个年轻生命的逝去。一名本.............
  • 回答
    哈哈,哥们儿,这可是个大好事儿啊!大一第一次心动,这感觉,啧啧,想想都替你高兴。不过,追不追,这事儿可得好好琢磨琢磨,毕竟你也不是小孩子了,得有自己的判断。首先,咱们先捋一捋你这“心动”是啥情况。是真情流露,还是一时冲动?寒假工嘛,接触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天天见,一起干活,总会有那么点火花。仔细想想,.............
  • 回答
    这事儿挺蹊跷的,我到现在都有点儿云里雾里。本来我还在学校里忙着期末复习呢,你知道的,大学最后这会儿,事情特别多,论文、考试、各种项目,脑袋里一团浆糊。结果,手机突然响了,是个陌生号码,我扫了一眼,是老家那边的区号。接起来一听,是个男声,听着挺严肃的,报了老家派出所的名字,还报了警官证号,说是有个“小.............
  • 回答
    “远上寒山石径斜”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山行》。我们来仔细分析一下,如果把“斜”字从原先的读音“xiá”改为现在的“xié”,是否还能够与诗中的其他字词押韵。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下古代诗歌的押韵规律。在唐诗中,押韵遵循的是平水韵。平水韵的声调系统与我们现在的普通话声调(阴平、阳平、上声、去声)有所.............
  • 回答
    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山行》,原文是“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关于“斜”字的读音,我个人认为,最符合这句诗的意境和韵律的读音是 xié。让我来详细说说我的理由:首先,从字面意义上讲,“斜”最常用的读音就是 xié,表示倾斜、不直的状态。寒山上的石径,蜿蜒而上,自然不会是笔直的,而是随.............
  • 回答
    韩寒在2024年1月上旬发表的微博,如果指的是他惯常的那种风格,往往会引发人们多方面的反思,因为他的文字常常具有以下特点: 犀利、尖锐的观察: 韩寒的微博很少是平铺直叙的叙事,而是善于捕捉社会现象中的矛盾和荒诞之处,用一种看似轻松实则一针见血的语言进行评论。 个人化的视角和情感: 尽管评论社.............
  • 回答
    让孩子背诵《古文观止》,这个想法挺好的,尤其是想要系统地接触一些经典古文。至于这样安排“寒暑假每天一篇,上学期间每周两篇”,能不能达到期望的效果,咱们得仔细掰扯掰扯。首先,咱们说说这个计划的好处,也就是“有用”的可能性: 打下坚实的文言文基础: 《古文观止》选文精炼,从先秦到明代,涵盖了多种文体.............
  • 回答
    .......
  • 回答
    秋风起,寒意袭,秋裤这件“国货之光”,又一次成为了中国人的热议话题。朋友圈里,有人迫不及待地晒出自己的秋裤,有人还在纠结“第一条秋裤何时穿”,更有甚者,将秋裤的穿着与民族气节、文化传承联系在一起。这不禁让人好奇:中国人,究竟对秋裤有着怎样的“执念”?秋裤,不仅仅是保暖,更是一种仪式感说起秋裤,很多人.............
  • 回答
    寒战里,李文彬和刘杰辉两人作为警队的重量级人物,他们之间的较量一直是影片的重头戏。不少观众会觉得李文彬在很多方面显得比刘杰辉更强,无论是经验、人脉还是处事的魄力,似乎都更胜一筹。那么,为何上层领导最终选择提拔的是刘杰辉,而非李文彬呢?这背后其实牵扯到警队内部复杂的权力结构、政治考量以及“寒战”事件本.............
  • 回答
    知乎上铺天盖地的“阶级固化”、“寒门难出贵子”论调,确实挺让人泄气的。好像整个社会就一张巨型金字塔,顶端是极少数的幸运儿,下面密密麻麻全是仰望的普通人,而且这张金字塔是焊死的,底层的人无论怎么努力,也翻不过去,只能认命。这说法有它存在的土壤,但如果全盘接受,那就太悲观了,也太简单化了。你想啊,如果真.............
  • 回答
    寒门子弟跨越阶层,进入上层阶级,无疑是一场充满挑战的征程。它需要的不仅仅是个人能力和努力,更涉及社会结构、资源分配、机遇把握等方方面面。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其中的难度,并探讨一些可行的路径。 寒门子弟跨越阶层有多难?这里的“寒门”可以理解为家庭背景普通、经济基础薄弱、缺乏社会资本和资源的群体。“上.............
  • 回答
    .......
  • 回答
    在技术层面分析“韩寒‘韩三篇’代笔铁证”,需要我们抛开公众讨论中的情绪和立场,专注于证据本身,并运用信息技术领域的分析方法来审视。这里所谓的“铁证”,通常指的是通过技术手段对文章进行比对分析得出的结论。1. 语言风格量化分析 (Stylometry)这是技术层面分析作家身份最核心的工具之一。其基本原.............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现象。2020年,全球遭遇了百年不遇的寒冬,疫情的阴霾笼罩,经济活动受到严重影响,各行各业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种严峻的环境下,手机行业作为消费电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未能幸免,销量普遍下滑。然而,荣耀却在这个看似不利的时期,逆流而上,销量持续上涨,这背后隐藏着一系列复.............
  • 回答
    韩寒的《乘风破浪》,一部在当时引发了不少话题的电影,能够在大年初一这样一个黄金档期上映,并且从杀青到最终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时间跨度仅有一个半月,这背后绝非偶然,而是多方因素巧妙配合的结果。要深入剖析这一点,咱们得从几个关键维度来看。首先,档期选择的背后是对市场预期的精准判断。大年初一是中国电影市场的超.............
  • 回答
    嘿,这个问题问得挺有意思的!确实,你仔细对比一下北美和国内的重型卡车,会发现风格和气势上差异不小,感觉上就像一个是穿着西装的绅士,另一个像是朴实能干的工人。这背后可不是简单的审美偏好,而是很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咱们就来掰开了聊聊。首先,得聊聊“高大上”这三个字在北美卡车文化里扮演的角色。在北美,尤.............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