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女子做 B 超憋尿一次喝 3.2L 水致水中毒事件?日常饮水在多少合适?

回答
近日发生的一起女子因在进行B超检查前大量饮水,导致水中毒的事件,再次引起了公众对饮水健康和医学检查准备的关注。这起事件令人警醒,也促使我们深入探讨日常饮水的合理摄入量以及在特殊情况下的注意事项。

女子B超憋尿喝水致水中毒:一个令人扼腕的案例

这起事件的主角是一位女性患者,为了在B超检查中获得更好的图像效果,遵循了“喝水憋尿”的指示。然而,她可能误解了指示的剂量,或是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偏差,导致一次性摄入了3.2升的惊人水量。通常情况下,B超检查前的饮水建议是为了充盈膀胱,但这个量并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而是根据个体情况、检查部位和医生的具体指导而定。这位女士一次性摄入如此大量的液体,超出了她身体的代谢能力,最终导致了水中毒。

什么是水中毒?为何会发生?

水中毒,医学上称为低钠血症,是指由于短时间内摄入大量水分,导致血液中的钠离子浓度被过度稀释,进而引起身体一系列的生理功能紊乱。钠是维持体内水分平衡和细胞功能的重要电解质。当体内水分过多时,细胞会吸水膨胀,特别是脑细胞。由于颅骨的限制,脑细胞一旦过度膨胀就会产生颅内压升高,引发一系列症状,从轻微的头痛、恶心、呕吐,到严重的意识模糊、抽搐、昏迷,甚至死亡。

在这起事件中,该女子短时间内饮入3.2升的水,远远超过了肾脏在正常生理状态下的排水能力。肾脏每小时大约只能排出800毫升到1000毫升的水。当摄入的水量远大于肾脏的排泄能力时,多余的水分就会在体内积聚,稀释血液中的电解质,尤其是钠离子,从而引发低钠血症。

B超检查前饮水指示的科学性与误区

我们理解医护人员给出“喝水憋尿”的指示,是为了让膀胱充盈,成为一个“透声窗”,从而更清晰地观察盆腔内的脏器,如子宫、卵巢等。对于需要观察膀胱本身、或者需要膀胱作为背景来观察其他器官的检查,充足的膀胱是至关重要的。

然而,这里存在几个关键点需要强调:

剂量并非一成不变: 医护人员给出的饮水建议是基于经验和常规的,但个体差异很大。每个人的胃容量、肾脏功能、身体对水分的吸收和排泄速度都有所不同。因此,“喝多少水”应该是一个相对的、可以根据身体感受调整的范围,而不是一个绝对的数字。
不宜一次性大量饮用: 即便需要充盈膀胱,也不建议一次性将大量的水灌进去。更合理的做法是,在检查前12小时内,分几次,小口、缓慢地饮用适量的水。这样可以给身体一个适应和代谢的过程。
沟通的重要性: 如果患者对饮水量的指导有疑问,或者自身有特殊的健康状况(如心脏病、肾脏病等),在执行指示前,应积极主动地与医护人员沟通,寻求个性化的建议。

日常饮水,多少才合适?

回归到日常饮水,这同样是一个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关于“每天喝八杯水”的说法广为流传,但这其实是一个比较笼统的建议。

科学的日常饮水建议,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个体差异: 这是最重要的一点。每个人的体重、体质、活动量、所处环境(温度、湿度)都会影响其对水的需求量。
2. 一般推荐量: 对于健康的成年人,在温和的环境下,一般推荐每天的饮水量为1500毫升到2000毫升(即1.5到2升)。这不仅仅指白开水,也包括食物中的水分,以及其他饮品(如茶、咖啡、牛奶、汤等)中的水分。
3. 活动量与环境: 如果你从事体力劳动、经常运动,或者生活在炎热潮湿的环境中,身体会通过排汗流失更多水分,此时就需要增加饮水量。
4. 特殊人群:
婴幼儿和儿童: 他们的身体比例和代谢速度与成人不同,需要根据年龄和体重来计算。通常,他们可以通过母乳或配方奶获得大部分水分,辅食添加后也要注意饮水。
老年人: 随着年龄增长,人体的口渴感可能会下降,肾脏功能也可能有所减退。因此,老年人需要有意识地补充水分,但如果患有心脏病或肾脏疾病,则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控制饮水量。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 对水分的需求量会增加,以满足自身和胎儿或婴儿的需要。
疾病患者: 患有某些疾病,如发烧、腹泻、呕吐的病人,会流失大量水分,需要及时补充。而患有心力衰竭、肝硬化、肾脏疾病等需要限制水和钠的病人,则必须遵循医嘱。
5. 观察身体信号: 最好的饮水指南,其实是你的身体。当感到口渴时,就应该及时补充水分。尿液的颜色也是一个很好的参考:正常的尿液颜色应该是淡黄色或无色透明的。如果尿液颜色过深,可能提示身体需要更多的水分。

如何科学合理地饮水?

规律饮水,小口多次: 不要等到口渴难耐才喝水,养成定时定量、小口慢饮的习惯。尤其是在运动前、中、后,以及在干燥或闷热的环境中。
选择白开水: 白开水是最健康、最经济的饮品,不含糖、咖啡因或其他添加剂。
避免含糖饮料: 长期大量饮用含糖饮料不仅不能解渴,还会摄入过多的糖分,增加肥胖和代谢性疾病的风险。
理解“食物中的水分”: 蔬菜、水果含有大量水分,通过饮食也能补充一部分水分。
倾听身体的声音: 口渴是身体发出的信号,及时补充水分是关键。但如果出现不适,比如头晕、恶心等,应立即停止饮水并寻求专业帮助。

总结:

女子因B超前饮水过量致水中毒的事件,是一个令人警醒的案例,它提醒我们在执行任何医学检查前的准备工作时,都应认真对待,并与医护人员保持充分的沟通。日常饮水同样如此,我们需要科学、理性地对待,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养成良好的饮水习惯,而不是盲目追求某种“神奇”的饮水方法。

记住,水是生命之源,但任何过犹不及,适度、科学的饮水,才能真正滋养我们的身体,维持健康。如果你对自己的饮水量或在进行医学检查前如何准备有任何疑问,请务必咨询医生或专业的医疗人员。他们的专业指导,才是你健康最可靠的保障。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个事其实不是注意饮水的问题,实际上平常现实生活中,人很难把水喝过量,喝得水量不够才是主流。科普缺水的知识,比科普喝水过量更有意义。


这件事真正的主因是做B超检查憋尿的问题,没经历过这个情况的人根本不明白那是有多痛苦。


我陪我媳妇做产检的时候,我媳妇就做过憋尿的B超。媳妇平常在上厕所方面的忍耐力非常强,就算想尿尿,如果觉得厕所不干净,可以一直忍几个小时回到家再上厕所。环路或者高速上,她憋一两个小时都是常事。所以在外面一整天她都不怎么上厕所。

但是有次产检做B超的场面极其惨烈,我媳妇正常喝水后,排队到她做B超时,医生认为膀胱还不够充盈,看不清楚,所以要继续喝水。然后在有尿意的情况下,再次大排长队等待做B超。过了很长时间后,才轮到她,这时候我媳妇在两次喝水,又两次排长队后,明显忍耐力已经快到了极限,我看着她的表情都觉得难受,结果到了B超医生那,还是认为不清楚。

结果第三次喝水,这时候我媳妇就已经快不行了,感觉已经要忍不住了,焦躁难安到处走来走去,我从来没有见过她憋尿到这个程度。第三次的时候连队伍都有些排不了,特别难受。

结果到了医生那,竟然还要喝第四次水,我在外面都觉得快崩溃了,可想而知我老婆当时的情况。后来的时间每一秒感觉对我和我媳妇都是煎熬,我已经记不清过了多久,只知道当时我媳妇竟然没尿出来,真是厉害。


其实我陪媳妇做B超憋尿的次数很多,绝大多数情况都是需要重新喝水,在已经有尿意的情况下还要继续忍耐,但是极其惨烈的就那一次,可能那次的医生对情况判断比较慎重。


所以这事其实是B超憋尿的问题,只要问问孕妇,基本都有过类似的遭遇,在医生三番四次嫌你膀胱不够充盈,一直在忍着尿意排长队的时候,为了保证下次排队B超能够得出结果,一次性大量喝水并不奇怪。在那个医生要求你喝水的时候,谁还会考虑水中毒的问题?

我觉得这应该是医生和护士提醒的问题,但感觉照顾病人这方面其实很简陋,没什么人给患者和家属嘱咐为了B超结果也不要喝水过量的问题。

我甚至怀疑这位女士的经历很可能在全国不是独一份,以我媳妇当时痛苦的程度,如果再憋一憋很可能也要出问题了,估计类似因为检查弄出点伤害的情况,没人去关心和管理,只不过这个女的喝得太多,才引起了新闻的关注。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