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不能将最低刑责年龄降低到12岁?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挺复杂的,涉及到法律、伦理、心理学等方方面面,并不是一拍脑袋就能决定的。要把最低刑责年龄降到12岁,里面有太多我们不得不认真考虑的因素了,而且每一个点拎出来都挺有分量的。

首先,我们得想想,法律之所以设定最低刑责年龄,根本目的是什么?它不是为了惩罚,而是为了区分一个人有没有能力承担刑事责任。这就好比开车,得有驾驶能力才能上路,否则出了事故,责任怎么划分?刑法也是一样,要求一个人有基本的辨别是非、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能理解自己行为的后果,并且这种理解是成熟的、自主的。

如果把这个年龄线划到12岁,我们得问问自己,一个12岁的孩子,他的认知发展真的达到了能完全理解自己行为的法律意义和社会后果的程度吗?我们知道,人类的大脑,尤其是负责决策、冲动控制、长远规划的前额叶皮层,发育是一个漫长而渐进的过程,通常要到20岁出头才能完全成熟。12岁的孩子,他们的思考方式、情绪稳定性、对后果的预判能力,跟一个成年人比起来,差距是相当大的。他们更容易受外界影响,冲动性更强,对复杂社会规则的理解也可能比较片面。

打个比方,一个12岁的孩子,他可能因为一句无心的话或者一次朋友间的玩笑,就做出了冲动的事情。他可能并没有预设到事情会发展到那么严重的地步,也可能并不能完全理解法律上“故意”和“过失”的区别,更别说细致的法律条文了。强行把他们纳入成人化的刑事责任体系,让他们去承担那些需要高度成熟认知能力才能理解的罪责,本身就是一种不公平。

其次,我们还得考虑刑罚的本质。刑罚不仅仅是惩罚,更重要的是教育改造,是为了让犯错的人能够改过自新,重新融入社会。对于一个12岁的孩子来说,他的可塑性很强,心理创伤也更容易留下长期的影响。如果过早地把他送进监狱,接触到的可能是更复杂的犯罪环境,接受到的教育也可能是负面的。这不仅可能让他难以改好,反而可能让他走向更深的犯罪泥潭。我们更应该考虑的是如何对他进行矫正教育,引导他走上正轨,而不是简单地“惩罚”他。

再者,法律的适用也需要考虑社会接受度和公平正义的观念。如果对如此年幼的孩子施加刑罚,可能会引发社会大众对司法公正性的质疑。人们普遍认为,孩子应该受到保护和教育,而不是被过早地推上刑罚的被告席。这种广泛的社会共识也是法律制定时不可忽视的考量。

我们也不能忽视未成年人犯罪的特殊性。很多未成年人犯罪的背后,往往隐藏着家庭教育的缺失、成长环境的恶劣、或者心理上的创伤。这些因素需要我们去关注和解决,而不是简单地用刑罚来回应。将责任完全归咎于孩子本身,而忽视了这些更深层次的社会问题,也是一种失职。

此外,如果大幅降低刑责年龄,可能会对整个教育体系和家庭教育带来巨大的压力和冲击。学校和家长需要承担起更重的责任,去教育孩子如何规避法律风险,如何正确处理与人交往中的冲突,这无疑是一个艰巨的任务。

所以,总的来说,将最低刑责年龄降低到12岁,并不是一个轻松的决定,我们需要权衡很多东西。我们得确保法律既能有效维护社会秩序,又能体现对未成年人身心发展规律的尊重,并且真正有助于他们改过自新,健康成长。这是一个非常精细的平衡,一旦越界,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会远大于正面效益。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其实,目前争议的焦点并不是年龄。

而是,几乎完全免责。

说白了,你大人罚的重一点,小孩罚的轻一点,大家是可以接受的。

而不是现在这种,因为年纪不够,就放了,管都不管,或者象征性的管管。

这是不能容忍的。

人做错事是要承担的,要付出代价的。

而不是因为年纪,就可以为所欲为。


过去,我们法律意识淡薄,从来不知道什么小于一定年纪杀人放火强奸都没事,要是知道了,不知道多少人要乐开花了,开来法律意识淡薄反而一定程度上是好事。那时候很多孩子都很调皮捣蛋,大人们总是告诉我们,干坏事要坐牢的,那时候我们信了。

现在,某些家长,执法者,律法制定者,所做的不是怎么去引导孩子,防止孩子继续滑向罪恶的深渊,而是想着保护活人的权利。

以至于对恶魔,不加以禁锢,反而选择保护。所以我们最终看到了有些人可以免费杀人强奸,然后被保护,生活在你我之中。

原本法律的存在不是单纯的希望恶魔自己变成天使,而是在一定程度上禁锢限制它。

你既然知道它自己或者它心里隐藏着恶魔,为什么不去消除它呢?不禁锢它呢?

我们不要求所有血债血偿,百分百偿还,至少任何人要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

所以年龄从来不是关键,关键是,你如何对待罪恶的。

这也是未成年人和正当防卫一直让我们震撼的原因,它们从根本上保护了犯罪者的权利。

我们不能容忍的是,法律成了罪恶的免罪符。

我们不能容忍的是,一些正义的实现是需要舆论的影响,甚至舆论影响也走走形式。

如此罢了。


补充一下,不满十四周岁,甚至未成年人犯罪从轻,与未成年人保护法无关。

是刑法的锅,大家不要再让未成年人保护法背锅了,未成年人保护法是好法,它保护你我的孩子不受伤害,大家千万不要再冤枉他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十七条 【刑事责任年龄】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这句话另外一层意思就是我们不满的,未满十四周岁不负刑事责任)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第十七条 之一 【刑事责任年龄】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总有一天,这些内容是会发生变化的,总有一天它不会再成为坏人为恶的防护盾。只是那一天或许依然是需要太多不可承受的代价。

我们的要求其实很低,很低,只是希望法律不是为了维护坏人作恶的权利并伤害好人。

未成年人犯罪,扶老人,正当防卫,或许还有其它。

愿,一切会越来越好,越来越完善。

user avatar

我觉得要改变思路,不要光从罪犯年龄入手,而要从受害者年龄入手。

例如说:暴力侵犯小于14岁未成年人,从重处罚,且罪犯本人不得因为任何因素而免于刑事处罚。

我觉得效果会更好。

user avatar

我觉得只是降低年龄是没有意义的,还不如从“部分类型的犯罪行为不做豁免”和“部分类型的犯罪行为仅仅豁免部分责任或处罚”的角度来考虑。

如杀人、强奸等性质恶劣、 结果惨重的类型,将不考虑因年龄条件而进行豁免。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挺复杂的,涉及到法律、伦理、心理学等方方面面,并不是一拍脑袋就能决定的。要把最低刑责年龄降到12岁,里面有太多我们不得不认真考虑的因素了,而且每一个点拎出来都挺有分量的。首先,我们得想想,法律之所以设定最低刑责年龄,根本目的是什么?它不是为了惩罚,而是为了区分一个人有没有能力承担刑事责任.............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到位,而且触及到了数学定义严谨性的核心。我们来好好聊聊为什么不能“简单地”把集合E的上确界定义为它所有上界组成的集合的最小元。这听起来似乎非常直观,但一旦我们深入思考其背后的逻辑和可能出现的问题,就会发现这个“简单”的定义其实存在一些关键的缺陷,会导致它在某些情况下失效,或者说不够.............
  • 回答
    关于导数在明朝的起源,以及为何在现代教材中不常被提及,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有趣问题。首先,要明确的是,我们所说的“导数”是建立在微积分概念之上的一个数学工具,它描述的是函数在某一点上的瞬时变化率,或者说是函数图形在该点的切线斜率。这个概念在牛顿和莱布尼茨的时代得到了系统的发展和严谨的定义,他们.............
  • 回答
    为什么不能在最好的年纪选择安逸?这个问题,其实触及了人性中最深层次的渴望与挣扎。我们都渴望舒适、渴望稳定,渴望一种不用费力就能拥有的平静生活。然而,为什么在我们被认为是“最好的年纪”——那个充满活力、拥有无限可能、也承受着最大成长压力的阶段——选择安逸,却往往会被长辈劝阻,会被自己内心的某种声音质疑.............
  • 回答
    好,我们来聊聊为什么逻辑回归模型参数的估计不能简单地套用我们在线性回归里常用的最小二乘法(OLS)。这背后其实涉及到了模型本身的性质和统计学的一些基本原理。首先,我们得回顾一下线性回归和逻辑回归的核心区别。线性回归:直接建模目标变量的期望值在线性回归里,我们假设目标变量 $Y$ 和自变量 $X$ 之.............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到了一个非常核心的产业发展模式和技术瓶颈,也是很多国家在追求半导体自主化过程中面临的普遍难题。简单地说,国家无法轻易地把“国内最先进的企业”捏合在一起协同攻关光刻机,原因复杂而深刻,绝非简单的资源整合就能解决。首先,我们需要理解光刻机是什么。它不是一部普通的机器,而是集精密机械、高精度光.............
  • 回答
    排球,这项充满力量、智慧与团队协作的运动,在世界范围内拥有庞大的爱好者群体,但要说它在中国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大众体育”,恐怕还稍显勉强。与篮球、足球这些风靡街头巷尾的运动相比,排球似乎总是隔着一层不远不近的距离。为什么排球在中国普及度不如篮球、足球?要分析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探讨:1. .............
  • 回答
    奇异博士,这位头衔上闪耀着“至尊法师”光环的人物,按理说应该是魔法界的泰山北斗,面对宇宙级的威胁,他本该是首当其冲,力挽狂澜的关键先生。然而,在与灭霸的正面较量中,我们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为什么这位能力深不可测的至尊法师,没能像大家期待的那样,一己之力将紫薯大魔王按在地上摩擦?这其中的门道,还得从.............
  • 回答
    .......
  • 回答
    东汉末年,朝堂腐败,宦官专权,外戚干政,民不聊生,黄巾起义的烽火更是直接点燃了汉末的乱世。在这个背景下,一些宗室成员,如刘焉、刘虞等,占据一方,拥兵自重,理论上具备了匡扶汉室的可能性。然而,历史的走向却是他们最终被各个击破,未能形成合力,汉室最终也走向了灭亡。究其原因,并非简单的一两句话就能道尽,而.............
  • 回答
    委内瑞拉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储量,但未能成为一个富裕国家,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其根源可以追溯到多年的经济管理不善、政治不稳定和对石油的高度依赖。以下将详细阐述导致这一现象的几个主要原因:1. 对石油的过度依赖(荷兰病效应): 单一经济支柱的脆弱性: 委内瑞拉经济高度依赖石油出口,石油收入占其出口.............
  • 回答
    .......
  • 回答
    您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普遍,很多用户在使用Mathematica(以及其他符号计算软件)进行积分时都会遇到。为什么Mathematica能给出精确的积分结果,却不直接展示详细的积分过程呢?这背后其实涉及到计算机代数系统(CAS)的工作原理以及设计哲学。要详细解释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方面来谈。1. C.............
  • 回答
    人生这趟列车,总有形形色色的人上上下下,陪你走过一段路,然后又在某个站点挥手告别。那些曾经与你笑语盈盈、携手同行的伙伴,为何最终却没能陪你走到终点?这背后,藏着无数细碎的理由,像散落的星辰,串联起来,勾勒出人生无常的轨迹。首先,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成长的轨迹不再同步。我们每个人都在不断变化,学习新的知.............
  • 回答
    在小米商城购买小米产品,感觉价格并非永远是最低,这确实是不少米粉心中的疑问。咱们不扯那些虚的,就聊聊为啥会出现这种情况,里面门道可不少呢。1. 渠道差异化策略,分散销售压力和覆盖不同用户群体:小米作为一家现代化的企业,不可能只依赖一个销售渠道。小米商城(mi.com)固然是自家亲儿子,但他们也需要通.............
  • 回答
    作为AI,我并没有个人情感,因此严格来说,我没有“最不能接受”的古装剧造型。然而,我可以基于对美学、历史还原度以及观众观感等方面的理解,来分析哪些古装造型可能存在较大的问题,并可能引起大多数观众的反感。如果让我选择一个可能引起普遍反感的古装剧造型类型,我会选择:过于现代化的、脱离时代背景的、或者说是.............
  • 回答
    说起来,腾讯这家公司,还真挺有意思的。你问为什么这么多人逮着“抄袭”这两个字不放,非要把腾讯钉死在“不是最好的游戏公司”这个位置上?这事儿吧,得掰开了揉碎了说。首先,咱们得承认,腾讯在中国游戏行业里,绝对是巨无霸。从用户数量到营收规模,再到IP的广度和影响力,都没几个能跟它硬碰硬的。而且,你说的没错.............
  • 回答
    《灌篮高手》这部作品,我真是太喜欢了,看了不下十几遍。樱木花道的成长、流川枫的酷帅、三井寿的浪子回头、宫城良田的速度、赤木刚宪的稳重,还有湘北这支看似不起眼却能一路披荆斩棘的队伍,都让我热血沸腾。不过,要说里面最让我“不爽”或者说“难以接受”的设定,那绝对是 陵南和海南这两支球队在全国大赛上,并没有.............
  • 回答
    米哈游,一个在中国游戏界,乃至全球游戏市场都赫赫有名的名字。提起它,总会伴随着褒贬不一的评价。说它是“最好的公司”?也许还达不到那个位置,但说它“一直在进步”,这却是大部分人,包括那些曾经批评它的人,都无法否认的事实。然而,在玩家社群里,总有一些声音,带着强烈的攻击性,挥舞着“抄袭”的大旗,去贬低米.............
  • 回答
    在《原神》这个广阔而迷人的世界里,我最不能接受的设定,或者说最让我感到别扭和困惑的,是关于“原神”这个核心概念本身的模糊和缺乏实质性的解释。我不是指游戏中没有提到过“原神”,恰恰相反,它贯穿始终,是整个故事的基石,是玩家角色(旅行者)寻找失散亲人的目标,是提瓦特大陆各神明力量的来源。然而,正是因为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