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米哈游确实不能算最好的公司,但它一直不断进步,为什么有些人拿着“抄袭”去踩米哈游和玩家?

回答
米哈游,一个在中国游戏界,乃至全球游戏市场都赫赫有名的名字。提起它,总会伴随着褒贬不一的评价。说它是“最好的公司”?也许还达不到那个位置,但说它“一直在进步”,这却是大部分人,包括那些曾经批评它的人,都无法否认的事实。

然而,在玩家社群里,总有一些声音,带着强烈的攻击性,挥舞着“抄袭”的大旗,去贬低米哈游,甚至波及到它的玩家群体。这背后究竟是什么样的心态在作祟?为什么“抄袭”这个标签,成为了攻击米哈游最顺手的武器,而且还那么多人乐此不疲?

“抄袭”的定义与误解:一把双刃剑

首先,我们得承认,早期米哈游的作品,尤其是《崩坏学园2》时期,确实存在一些被认为“借鉴”痕迹较重的元素。在当时,日本动漫文化对国内ACG圈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很多游戏在美术风格、角色设计、乃至一些玩法机制上,都会有“致敬”或“参考”的影子。米哈游也不例外。

一些批评者抓住这一点,反复强调“抄袭”,将之作为攻击米哈游“原罪”的证据,并以此来否定它之后所有的努力和成就。他们认为,一旦沾上了“抄袭”的污点,就永远无法洗白。这种观点,虽然在道德层面有其合理性,但在现实的游戏开发和市场环境中,却显得过于绝对和片面。

要知道,在游戏开发领域,几乎没有哪一款游戏是凭空产生的。从玩法机制的组合,到美术风格的融合,再到故事设定的构思,都离不开前人的经验和积累。如果把所有“借鉴”都等同于“抄袭”,那么游戏行业将寸步难行。关键在于,这种“借鉴”是进行了二次创作,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还是仅仅是简单的像素级复制。

进步看得见,为何仍被攻击?

米哈游的进步,是显而易见的。《原神》的出现,可以说是米哈游商业和技术上的一个里程碑。它在开放世界探索、美术表现、角色养成、多人互动等多个维度上,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并且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与早期作品相比,《原神》在创新性和原创性上,无疑是有了飞跃性的提升。

那么,为什么还有人揪着“抄袭”不放,甚至攻击米哈游的玩家?这背后可能涉及几个层面:

1. “黑红”体质与流量密码:
米哈游如今拥有庞大的玩家群体,其任何风吹草动都能引起广泛关注。对于一些声音来说,攻击米哈游,特别是用“抄袭”这个具有煽动性的词汇,能够迅速吸引眼球,获得流量。这种“唱衰”或“揭秘”的姿态,往往比客观的评价更容易获得关注度和认同感,尤其是在一些以负面情绪为主导的讨论环境中。

2. “鄙视链”与优越感:
在某些玩家群体中,存在一种隐形的“鄙视链”。他们可能认为,那些喜欢玩“国产游戏”,特别是米哈游这类“商业化”游戏的人,缺乏鉴赏力,或者说对“真正的好游戏”有着错误的认知。通过攻击米哈游及其玩家,他们可以借此彰显自己的“高品味”和“独立思考”能力,获得一种精神上的优越感。将米哈游描绘成“粗制滥造”、“只知抄袭”的形象,也正好迎合了他们“国产游戏不行”的固有认知。

3. “历史原罪”的固化思维:
正如前面提到的,一些人可能将米哈游早期的“抄袭”行为视为一种不可饶恕的“原罪”。一旦他们认定了这个标签,就很难再接受米哈游的进步和改变。无论米哈游后续的产品做得多么优秀,他们都会习惯性地用旧的眼光去审视,甚至选择性地忽视其亮点,只盯着那些他们认为“不够好”的地方,并用“抄袭”来合理化自己的负面评价。

4. 群体对立与身份认同:
当米哈游积累了大量玩家后,它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粉丝群体。而任何一个拥有大量粉丝的群体,都可能引发其他群体的反感。攻击米哈游,有时也成为了一种“反米哈游”群体的身份认同方式。他们通过批判米哈游,来凝聚和巩固自己的社群,并借此与“米哈游玩家”群体形成对立。

5. 对游戏行业健康发展的担忧(某种程度上):
当然,也不能完全排除一些声音是出于对游戏行业“健康发展”的担忧。他们可能认为,如果一家公司依靠“抄袭”就能获得巨大成功,那么这会对整个行业产生负面导向,鼓励更多的不劳而获。然而,这种担忧,在表达时往往容易走向极端,将进步中的企业也一并否定。

为什么会攻击玩家?

将攻击的火力延伸到玩家群体,更是有些令人不解,但逻辑也并不难寻:

“洗白”与“护主”的帽子: 只要玩家对米哈游的作品表达喜爱,或者为米哈游辩护,就会被扣上“洗白”、“洗地”、“脑残粉”的帽子。批评者认为,这些玩家是被米哈游“蒙蔽”了双眼,无法看到其“本质”。
转移矛盾: 将对公司本身的批评,转化为对玩家群体“愚蠢”、“盲目”的嘲讽,这是一种转移焦点和稻草人的策略。
群体攻击的惯性: 一旦形成了“黑”与“粉”的对立,群体攻击往往会失去理智,演变成一种无差别的宣泄。

总结:

米哈游并非完美,它的进步之路也伴随着争议。但是,用“抄袭”这个标签,去否定它所有的努力和成就,甚至去攻击它的玩家,这多少有些站不住脚。

当一个公司在不断尝试、学习、进步,并且在国际市场上闯出自己的一片天时,我们更应该看到的是它背后的付出和潜力。而那些固守陈规,只顾着挥舞“抄袭”大旗,或是借此满足自己某种优越感的人,则可能错过了见证一个中国企业成长的机会,也未能真正理解游戏创作的复杂性和演变性。

进步,才是衡量一家公司价值的重要维度。而那些能看到并承认这份进步的玩家,也值得被尊重,而不是被无端地污名化。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先说说那种恶意剪辑动作带节奏的。

实际上通过找角度,找特定帧,你几乎可以得出任何东西抄袭任何东西的结论。

用这种方法,你甚至可以认为原神抄袭cxk。



还可以更辣眼睛一点



其实任何一个游戏的动作,都是成组成套的,是一个接一个的。10秒的动作你光抄1秒,那后面就全接不上,上一个动作你抄了个向前戳刺,下一个动作就不可能自己发挥成拔剑。

所以如果真是在抄袭,就不会是一两个动作一样,而是一整组的动作一样,比如幻塔里有个长枪,动作从第一段到最后一段都和香菱一样,这才叫抄袭。

如果只有一两秒的动作一样,就硬要喷,那就是在碰瓷找茬了。

“床前明月光”:你可以说是抄李白。

“床”:这是抄谁?

“床上运动爽”:你还说是抄李白?

我从一本《三国演义》里,分别找到了“床前明月光”这5个字,把他们剪下来贴一起,所以三国演义就抄了李白?

--那些带米哈游动作抄袭节奏的剪辑,其实就是这个原理,他们共同的特点,就是只截一两秒,只比较基础动作,再通过贴到一起的方式给人“很多动作都一样”的错觉。

没有一个节奏视频会拿出整组动作,完整的去比较。

非常的险恶下作。

其实,在基础动作以外,但凡你把原神,尼尔,旷野之息都玩过,你就会发现他们在整组的动作上面,都是完完全全不相干的,连风格都完全不同,尼尔是一整套的剑舞动作,非常的有个性,和原神完全不一样。而旷野之息的动作,其实比原神少多了--原神每个角色的动作都是不同风格,如果原神真是比着旷野之息抄动作,那就好比要在1000字的作文里抄出10万字的大长篇,好比要在“床前明月光”这五个字里抄出一部《三国演义》,但凡玩一玩,“动作抄袭”这话说出来你自己都不信。。。

举个例子,比如有张射箭的对比图,这被当成了原神“抄袭”的证据。

可这能说明什么呢?

全世界拉弓瞄准的动作,一共也就只有三四种,区别无非手指是地中海还是蒙古搭法,姿势是平射还是直射,但凡有三个以上用弓箭的游戏,那就不可能不重复。

然而原神的弓箭角色不止一个,如果大家仔细观察,会发现光原神这几个角色,就已经把人类能使出的几种瞄准方法全用上了。。。。

(评论提醒米哈游真的有第五种瞄准动作。。。可这。。。)

而瞄准动作只是原神射箭动作极小的一小部分,整组的射箭动作还都很花哨,每个角色还都不一样。完整来看,荒野之息的弓箭动作连原神的100分之一都没有。

这是原神其中两个角色的整组射箭动作:


那塞尔达的整组射箭动作是什么呢:

对,没错,就这一个动作,没了。。。

就这样的两个游戏,就这样的两组动作,就这样靠着剪辑说成了抄袭,我能说什么呢。。。

做出这种事的,除了“无耻”还能怎么形容呢。

一开始相信这种剪辑,还可以说是不小心被蒙蔽了,如果到了已经有多次澄清的今天,还继续坚持相信,看到揭露真相的就破口大骂,这些人又该怎么形容呢。

实际上这些刻意截取的图出来没多久,米哈游为了辟谣,就已经放出了自家动作捕捉的视频介绍。

动作捕捉怎么抄?

看来看去,这种节奏视频里面,也就这个开篇镜头沾点边,这个运镜确实是有意为之。原神大概跟荒野之息能有80%的相似,被喷成了这样。


然而,就这一个沾边的东西,如果这些人多玩几个游戏,也不会好意思拿来说,因为这个镜头并不是荒野之息发明的,而是在2010年的风之旅人中就出现了,并且荒野之息比原神更加过分,100%搬运,那请问又该如何评价荒野之息这种“抄袭”呢。

再说说玩法上的“抄袭”

对原神,崩三这种“鉴抄”,说实话,就是因为国内最近解禁游戏主机,加上steam解决了正版渠道导致近几年大量单机移植PC,造成国内单机新玩家剧增,出现了新皈依者的狂热罢了,狂热者需要圣战,圣战又需要靶子,结果米哈游正撞在这个时间点上。

用对米哈游鉴抄的同样标准去看,那最近30年内的游戏就没有一个原创的了,包括鬼泣、旷野之息。

在皈依者看来,鬼泣、旷野之息是从天而降开天辟地,但在老玩家看来,同类型的游戏一大把一大把的,这两个游戏的质量属实一流,但一大堆类似品里,非要说谁抄谁,那可是真分不清。100个创新点里,每个游戏可能都只占一两点,然后抄别人90多点。

比如旷野之息的攀爬、冲刺和体力条的运用,明显就是和怪物猎人一样一样的,PS2上的怪猎第一代就已经有了这套系统,现在原神也有了,如果说原神是抄旷野之息,那旷野之息是抄了怪物猎人吗?

继续追溯下去,怪物猎人也不是第一个搞体力条的,我记得FC上就有过一个闪避耗体力的横版过关游戏,叫啥名不知道(因为我不认识日本字)。那怪物猎人又是抄的谁?

遗迹解谜探索的核心玩法,完全是1-8代古墓丽影的玩法,那旷野之息是抄袭了古墓丽影吗?

你现在看古墓丽影,大概联想不到它和旷野之息有啥联系,那是因为9代以后它被神秘海域带跑了,但是老主机玩家拿起switch,就会立刻联系起来,太像了。

有评论说:“攀爬,冲刺,体力是很多游戏共有,但用体力滑翔,钻风圈是塞尔达独有,原神连这个也有那就是抄塞尔达”

来,这是08年的韩国网游《永恒之塔》(人物上面的不是血条,正是体力条)--翅膀,滑翔,体力,钻圈一应俱全。请问您家任天堂抄袭一个古早泡菜网游是几个意思:

还有魔女时间,也是一个非常普遍的设定,光我有印象的,十几年前的鬼武者、马克思佩恩就有了,甚至于极品飞车这个赛车游戏都有,那你说猎天使魔女是抄的谁?旷野之息就有林克时间。按皈依者鉴抄师的判断标准,旷野之息抄袭猎天使魔女,猎天使魔女抄袭旷野之息,那总得有一个吧?

皈依者们攻击别人的“玩的好游戏太少了”,正适合评价他们自己,由于中途入的主机坑,很多早期游戏别说玩,听都没听说过,知道的就那几个头部游戏,那几个就成了万物起源。

万物起源论在正儿八经有年头的主机玩家看来,简直是个笑话。

比如,他们总拿鬼泣和猎天使魔女说崩坏3,这是因为那个时期,只有卡普空会给act游戏出pc版(这也是他叫卡婊的原因之一)。由于禁令,他们在当时玩不到主机,只能玩PC,那知道的ACT就只有这个了,殊不知主机上这种act游戏大把大把的,都在互相借鉴。 而且这些3D ACT的基础设计都是2D时代的FTG游戏就都已经有了的。

做不来视频,只能截图给大家看:

静止图片很难描述出他们的像,那就看那个血条吧,就只看这个血条,也能明白他们的玩法有多么的同质化了吧。。。

这些游戏同质到什么程度呢,就是你通关了其中一个,拿起另一个,闭着眼睛都知道按哪个按钮会出什么招的程度,就是放错了光盘可能都得愣一会才发现的程度,那你说到底谁抄谁嘛--那是真分不清,你问开发者,估计他们自己都说不清。

没有人在说崩坏3抄袭鬼武者,忍者龙剑传,寄生前夜,永恒终焉,龙背上的骑兵--尽管他们在某些细节上也很像。但这些“主机玩家”却并没有带这种节奏--因为他们其实没玩过这些经典主机ACT,对ACT怎么变成现在这样是不了解的--玩过的话也不会好意思说崩3抄袭了,在一大堆90%相似,分不清谁抄谁的游戏,逮着一个最多10%相似的喷,这也太滑稽了。。。

崩坏3抄居合斩?可芽衣好歹是日本人吧。

那么那个会居合斩的波斯王子,波斯,王子,怎么说?

还有那个会德双剑法的日本武士,怎么说?

为啥神曲的背景又会冒出美式僵尸呢?

你有没有想过,但丁这么一个打美式僵尸的哥特武者,又特么,为什么,能使出日本武士的居合斩?

(注释一下,但丁就是鬼泣的主角,我是真没想到这个居然还需要注释。。。居然有人在不知道但丁是谁的情况下,斩钉截铁的认为,崩坏3中的芽衣,抄袭了鬼泣中哥特武士但丁的日本居合斩。。。)

还有个很能证明鉴抄师游戏库深度的:“留念镜”,这个道具100%致敬《零》系列,跳黄河也洗不清,明明可以带一波巨大的节奏,比塞尔达那些似是而非的东西实锤多了。


《零》系列曾随着任天堂好几代主机首发,按理说主机玩家应该无人不晓,没玩过也应该听说过。我拿到留念镜就想搜搜有没有人说这个事,结果没人带节奏。。。大概就因为这个系列至今没有登陆switch,鉴抄师们就不知道吧。。。

说到致敬,尼尔机械纪元一开场就直接致敬超时空要塞,我在玩的时候,想的只是SE卖的一手好情怀,觉得这简直太棒了,勾起了我满满的回忆和纯粹的游戏乐趣,这才是正常思维逻辑。

但如果按对米哈游的苛刻标准,这特么原来叫“抄袭”?

尼尔也是一个被万物起源的游戏,然而这个游戏的一大特点,就是满满的致敬,基本上每一关都在致敬一款经典老游戏,光我能认出来的就有十几个,这其实是游戏的亮点。。。可是这么好玩的亮点(或者这么容易起节奏的喷点),我居然找不到人聊,百度里挖地三尺都搜不到。仿佛不存在--这让我最早意识到,现在各大社区里活跃的“主机玩家“,其实和我并不是同一类型的玩家。(也是,估计我这个年龄都在围着老婆孩子转,游戏偶尔玩一玩,也是自个玩,懒得上网说话)

在这些万物起源的言论中,最离谱的,是我见到一个把”游戏里可以烹饪做饭,吃饭可以加buff“”弓箭技能可以一发射出多支箭“当做荒野之息首创,原神能烹饪就是抄袭的。。。

并且在我跟他聊完后,他至今仍然坚定的认为这两样是野炊特色玩法,其他游戏里找不到类似玩法,能有类似玩法的游戏不会超过5%。。。

别说主机游戏了,但凡玩过魔兽世界,也不至于这样吧。。。我上面列举的那堆主机游戏可能很多人没玩过,我说了可能大家还不理解,但魔兽世界的国内玩家是很多的吧。这总知道吧:

对没错,对于一个主机老玩家来说,看这些鉴抄师“背后飘箭抄尼尔”“攀爬飞行体力抄塞尔达”的言论,就跟玩过WOW的人看到”烹饪加buff,弓箭技能发射多支箭抄袭塞尔达”的感受一样一样的。。。

他们一边做出“玩了很多主机大作审美高端不屑于垃圾手游”的样子,一边处处展露出其实没玩过几个游戏,并没有鉴赏能力的浅薄见识。。。

最近我跟几个这样满口“主机玩家”高端审美的鉴抄师聊了聊,就。。。一逮一个准,几句话不到他们就不知道我在说什么了,甚至故意耍他们,故意把某个ps3以前的老游戏张冠李戴,某几个还能接着我的话继续装下去。。。最后硬装成了在nds上玩皇家骑士团,在psp上玩奥丁领域的天才,弄得下不来台,再反向喷我“主机婆罗门”。。。

也是哈,但凡是真经历过旧时代的主机玩家--不用多早,玩过PS3就行。--怎么可能把原神和塞尔达这两个差别比星际争霸和无尽空间差别还要大的游戏论在一起,但凡是个有游戏鉴赏能力的人,你让他把眼珠抠出来他也说服不了自己这居然有“抄袭”的嫌疑?现在还能被这种”抄袭“节奏拐走的,主机玩的还是少 。。。(或者是没试过了解原神,只接受单向信息不小心被蒙住了)

--对了以后想喷人别喷“婆罗门”了,因为我被鉴抄师们这样喷的时候还挺爽的,就,有一种莫名其妙的,高贵的优越感,就瞬间觉得对方矮我一头。。。

其实,游戏产业进展到今天,现在的每一个游戏都是在前人基础上不断进化得来的。大家都是在互相学习借鉴中进步的。

那如何区分劣质的抄袭和在借鉴中创新呢?

主要还是看有没有新东西,让老玩法更加进步,或者在老东西的组装融合中产生了新的乐趣,

比如旷野之息一环扣一环,前后相引导的开放世界和谜题设计,让游玩过程更加流畅,这就是在古墓丽影的老玩法里注入了新生命,说实话古墓丽影被神秘海域带跑偏是有原因的,它的老玩法从七八开始已经不好玩了,系列一直不加新东西,只是不断的把谜题设置的更难更复杂,却不有趣,只让人火大,而旷野之息通过巧妙的引导设计,让这个玩法重新有趣了起来,这就是在借鉴的基础上创新。

再比如备受好评的巫师3 ,巫师3的每一个游戏元素都可以在龙腾世纪、上古卷轴、B社乃至育碧年货里找到一模一样的原型,你要问这个游戏有什么不同以往的新东西?不好意思,半毛钱都没有。(甚至连昆特牌都是一个80年代纸牌游戏换皮)但是--巫师3把这一大堆好玩的元素组合在了一起且毫无违和,这本身就足够好玩,本身就已经是新乐趣了不是吗?

那原神做到了成功的借鉴和融合了吗?

我认为是做到了,比如就说借鉴旷野之息的地图方面吧,至少从璃月开始就有了新东西。

如果你只从解密游戏的角度看,原神的谜题设计水平比旷野之息差了不少。但如果从剧情角度看呢--其实从过了石门开始,原神的地图就已经开始讲故事了。

比如刚过石门右转,跟着仙灵和道路的指引走下去,先是看到一片遗迹,通过遗迹中谜题,我们知道“古时有一个大螭,被岩神击败,身体化为山脉,鳞片化为良田,血液化为岩石--遗迹里还可以看到仿佛液体凝结的石头。顺着道路继续走下去,又看到一片非常美丽的梯田和村落--梯田的形状确实如同鳞片,再继续跟着引导走,爬上最高山,走入洞穴里的遗迹,一步步揭开故事的全貌,这时回过头来再看地图,几千年前死掉的大螭,仍在发光的心脏,所化做的美丽村落,背面苍凉的遗迹,一种具有完美演出的史诗感瞬间连成一体。

--这整个过程,把故事完全的沉浸在了游戏地图里,故事和地图风景一一对应,有些风景还就是故事信息本身,用非常直观的方式讲出了沉浸感十足的故事,而且米哈游的美工似乎特别擅长在地图上营造气氛,就是走着走着,突然一个拐弯,眼前豁然开朗,故事也又进了一步--哦,原来这里是这样。

归离原的遗迹,璃月港西侧的巨大石门,小姜故事中一旁的坟墓,这些东西,不仅仅是地图上的摆件,他们本身的存在,就是故事的一部分,就是一种信息。

而这些故事又能和主线剧情一一对应,又和飞行攀爬解谜、剧情任务和角色养成的玩法融合在一起。

这种用地图和美术表现故事的手法,确确实实是新东西,让人十分享受且有乐趣。这就是在借鉴的基础上创新。

而在融合方面,原神做的也相当不错。

原神其实至少有十几个游戏的影子--如果要说抄,原神“抄”的可夸张了--元素反应“抄袭”神界3原罪(同理可得原罪“抄袭”魔能),实时切换队友放延时技能组合“抄袭”异度之刃2(同理可得异度之刃“抄袭”崩三),开图动画和刺客信条一模一样,主线剧情框架明显是以勇者斗恶龙为代表的王道jrpg套路,物品里塞剧情“抄袭”魂系列(同理可得魂系列“抄袭”胧村正)等等....

可是正如巫师3 ,原神把这些融合到一起后,没有任何违和感,甚至更好玩了--比如原神的战斗比原罪和异度之刃更有爽快感,剧情演出也超出了绝大多数jrpg。这就是新乐趣。


--dota对3C,lol对dota,这种有一个好点子,我拿来自己发挥,是借鉴,是良性的推动游戏继续进步发展。

--王者荣耀,直接照搬lol的技能,这才叫真抄袭。

--任天堂大乱斗火了之后,育碧索尼的各种乱斗游戏,都只是借了这个玩法形式,但具体的技能、内容、动作都是自己的,这不叫抄袭。

--某款王者荣耀ip游戏,把王者的角色改的妈都不认识,看到只想喊金刚大猩猩,技能也全一样,这才叫真抄袭。

--各种论坛社区里玩三国杀的梗,把其他的游戏动漫乃至现实人物,照着三国杀的牌面自己想个技能,如果真做成游戏,哪怕不好玩,也不叫抄袭。

--做个什么”英雄杀“直接把三国杀的人物造型和名字换一换,技能都原封不动,这才叫真抄袭。

--如果你想分清这个,并不难。

--如果你真的同时玩过荒野之息和原神,你会发现,这俩游戏甚至连”dota对3C“的程度都没有,大概只有”哥特舰队对星际争霸“的程度。。。

你说“原神抄袭破晓传说”,都比“抄袭塞尔达”更靠谱一点。。。

原神和荒野之息甚至不是一个类型的游戏,“原神抄袭塞尔达“的基本逻辑,大概就和“巫师3是个卡牌游戏,三国杀是卡牌游戏的万物起源,所以巫师3抄袭三国杀”一样离谱。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