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鼠妇的鳃在水下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鼠妇已经适应终生在陆地上生活,利用附肢基部的体壁内陷形成的“伪气管”和针对空气特化的鳃呼吸:
再前进半步,你可以注意到将“用鳃呼吸”和“在水中存活”联系起来只是被关于鱼的刻板印象所误导。
在自然环境里,水中溶解的氧气的量取决于“温度”和“与水接触的空气的氧分压”。在标准状况下,室外空气每升体积内约有 9 到 9.4 毫摩尔氧气,与这样的空气接触的水则在每升体积内溶解有约 0.38 到 0.44 毫摩尔氧气。随着温度升高,水中溶解氧浓度的下降速度比空气中氧含量的下降速度要快——这意味着单位体积的水中溶解的氧气的量,达不到同样条件下同体积空气所含氧气的二十分之一。
你的肺泡也不是直接接触空气,而是有一层黏液去溶解吸入肺部的空气里的氧气,肺泡毛细血管里的血液通过扩散作用跟这黏液进行气体交换。
你想想,你为什么不能在水中存活呢。
海豹、海豚、鲸等海洋哺乳动物同样不能靠肺去汲取水中溶解的氧气来维持生命,而需要到水面上去呼吸空气。
这和鼠妇的情况是类似的:
鱼能靠鳃呼吸水中的溶解氧来维持生命,是因为鱼的基础代谢远慢于哺乳动物、同样体重下需要的氧气比你少得多,鱼鳃中的鳃丝产生了非常大的气体交换面积,而且鱼让水从鳃上流过来替换跟鳃接触的水,而不像你要靠肌肉去推动充满肺部的物质。一些鱼类的鳃部毛细血管中的血液流向与水流相反,可以增加交换的效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