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贾琏出差,王熙凤每日与平儿胡乱睡下,脂砚斋为何说“奇”?

回答
脂砚斋说“奇”,并非单指贾琏外出,王熙凤与平儿“胡乱睡下”这件事本身,而是这件事情所折射出的,隐藏在这三个人,以及当时贾府深层的一些复杂情感和人物性格。

首先,我们要明白,“睡下”在古代很多时候,并非仅仅指生理上的需求,它还包含了生活起居的照料、精神上的陪伴,甚至是亲密关系的某种象征。贾琏是贾府的实际掌权者之一,是王熙凤的丈夫,也是平儿的主子。在他外出的时候,王熙凤作为他的妻子,本该在内宅处理事务,而平儿作为王熙凤的贴身丫鬟,也是贾琏的通房丫头,她本该在王熙凤身边伺候,在某些时刻也扮演着连接夫妻关系的桥梁。

那么,为什么脂砚斋会说“奇”呢?这“奇”字,就好像是拨开了表面的平静,看到了底下暗流涌动的不寻常。

“奇”在何处?

一种可能,是这“胡乱睡下”并非寻常的同床共枕,而是其中暗含了不同寻常的情感交流。贾琏不在,王熙凤与平儿“胡乱睡下”,这其中可能有互相依慰的成分。毕竟,贾琏的缺席,会让王熙凤感受到某种程度的孤独,而平儿作为她最亲近的人,在这种时刻,或许会成为她情感的寄托。而平儿,作为夹在王熙凤和贾琏之间的女性,她本身就处在一个微妙的位置。贾琏外出,她本应顾及到王熙凤的感受,同时又可能带着对贾琏的思念。在这种环境下,她们“胡乱睡下”,也许是一种无声的慰藉,一种在共同的孤寂感下的互相取暖。

另一种“奇”,则可能指向了更深层次的、难以言说的关系。贾府中的“规矩”森严,而王熙凤和平儿,一个是有夫之妇,一个是丫鬟,她们之间的界限本应是清晰的。即便平儿是贾琏的通房,但她毕竟是王熙凤的丫鬟,是她名义上的下属。在贾琏不在的情况下,王熙凤和平儿“胡乱睡下”,这种“胡乱”二字,就暗示了可能打破了某种规矩,或者是在规矩边缘游走,甚至是在规矩之外,产生了一种更为复杂的情感联系。这种联系,可能超出了主仆关系,甚至模糊了夫妻与丫鬟之间的界限。

脂砚斋说“奇”,或许是在暗示,在这种看似简单的“睡下”背后,隐藏着人性的复杂,情感的纠葛,以及对当时贾府等级制度和人际关系的一种洞察。这“奇”字,就像是对读者抛出的一枚引子,引导我们去思考:王熙凤在贾琏不在的日子里,她是如何排遣寂寞的?平儿在她身边,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她们之间的“胡乱睡下”,是否仅仅是简单的同榻而眠,还是有更深的含义?

这“奇”字,并非简单的惊叹,而是一种带着洞察力和批判性的评价。它告诉我们,在《红楼梦》这样一部描绘大观园内外风云变幻的宏大叙事中,每一个细节,每一次人物互动,都可能蕴含着不为人知的深意。王熙凤与平儿的“胡乱睡下”,就是这样一个看似微小,却能引发无限联想的“奇”事。它让我们看到,即使在等级森严的封建大家庭里,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尤其是女性之间的情感,也能产生出意想不到的联结和复杂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因为这里隐藏着王熙凤和平儿间的一个巨大秘密,脂砚斋的批注,正是在提醒看官们千万要注意此处。

脂砚斋这条批注,非常突兀,显得极为古怪,历来红学界便有各种猜测,虽然各家看法不同,却一致认为脂砚斋作此批注,必有其深意。

先看第十三回原文:

话说凤姐儿自贾琏送黛玉往扬州取后,心中实在无趣,每到晚间,不过和平儿说笑一回,就胡乱睡了。【甲戌侧批:“胡乱”二字奇】

我们看到此处,大都摸不着头脑,不知这“胡乱”两字究竟有何出奇之处。

解谜的真正关键,不在王熙凤,而是在平儿身上。

平儿是贾琏之妾,与凤姐共侍一夫,深明大义,又极富同情心,是红楼梦里一个极好的女儿家,深受红楼读者的喜爱。

只是,平儿身上,却隐藏着一件不为人所知之事,不把红楼梦来回读上几遍,是很难发现的。

平儿,书中曾多次暗示,她可能是个同性恋者。

奴才兴儿曾说:“平姑娘在屋里,大约一年两年之间两个(平儿和贾琏)有一次在一处,他(凤姐)还要在口里掂十个过子呢。”

从兴儿这番话语,可见贾琏和平儿之间,夫妻生活过得极少,“一年两年”才会有一次“在一处”。贾琏这等风流之人,和鲍二家的还有多姑娘都偷过情,居然和平儿一两年才有一次,岂非怪哉。

是平儿不够美貌吗?不是,刘姥姥进大观园“见平儿遍身绫罗、插金带银,花容玉貌的,便当是凤姐儿了”,可见平儿是极美的,贾琏平常,更是对平儿垂涎三尺。



平儿剧照




第二十一回原文摘录:

......贾琏见他娇俏动情,便搂着求欢,平儿夺手跑了出来,急得贾琏弯着腰恨道:“死促狭小娼妇儿!一定浪上人的火来,他又跑了!”

注意贾琏的话,“他又跑了”说明平儿跑过不只一次。

平儿和贾琏这种奇特的关系,既有王熙凤醋意之故,也有平儿自身不愿让贾琏碰的原因。

平儿虽然经常躲着贾琏,但平儿与其他人,却是大有故事。

红楼梦第三十九回螃蟹宴上。

原文摘录:......众人又拉平儿坐,平儿不肯,李纨拉着他笑道:“偏要你坐。”拉着他身旁坐下,端了一杯酒送到他嘴边。平儿忙喝了一口,就要走,李纨道:“偏不许你去!显见得你只有凤丫头,就不听我的话了。”

注意黑体字,这一段李纨和平儿很是暧昧,尤其是李纨的动作,完全是女子撒娇之举,李纨话语中提到凤姐时,更有隐隐的醋意在内。

接下来后文,还是螃蟹宴上,平儿一面和宝钗、湘云等人吃喝着,一面回头对李纨笑道:“奶奶别这样摸着我,怪痒痒的。

这段李纨摸平儿,是极有名的一个情节,红迷们包括专家在内,各种猜测极多,不少人认为李纨寡居太久,寂寞之下,便对平儿下手了。

一个巴掌拍不响,李纨与平儿之间,并非是李纨的一厢情愿,平儿,确实与李寡妇有些不清不楚。

中秋夜宴结束后,妙玉作了一首诗,在诗中,作者就对李纨和平儿的关系进行了暗示。

七十六回中秋夜宴结束后,妙玉和林黛玉、史湘云一同做诗,妙玉所作诗中,有一句“箫增嫠妇泣,衾倩侍儿温”,嫠妇即寡妇,诗中指李纨。

这句诗的意思是:原来李纨半夜在房中因思念亡夫哭泣,后来又因被窝里的丫鬟巧笑倩兮。

诗中表明李纨因耐不住寂寞,而与丫鬟假凤虚凰,对照之前李纨和平儿在螃蟹宴上的情景,所以这位“被窝里的丫鬟”,多半是平儿无疑。

由此可见,贾琏出行后,王熙凤“心中实在无趣”,与平儿胡乱睡下中的“胡乱”,指的便是二人相互排遣寂寞之事。

脂砚斋批注为“奇”,是因为二人的身份。

王熙凤是贾琏的正妻,平儿是贾琏小妾,妻妾之间,因男主人不在家,做此假凤虚凰之事,确实也算是件奇事。

书中不只一次写到王熙凤是个醋坛子,尤其爱吃贾琏和平儿在一起时的醋。只是不知这醋意,究竟是对贾琏的,还是对平儿的,或者,兼而有之吧。

红楼梦里,关于同性恋的描写内容不少,书中既有男同,也有女同,明清大族,此类事情并不少见,性取向不同的人,自古就有。

脂砚斋的批注,是读红楼梦的一把钥匙,但是,脂批常常是惜字如金,有时甚至前言不搭后语,如果不是深入研究,确实很难理解脂砚斋到底想说什么。

但偏偏又不能忽略脂批,批注中有时看似平常的一句,却往往隐藏着重要信息。比如此处,脂批短短几个字,就暗示了王熙凤和平儿之间的关系。

当然,脂批中也有少部分是长篇大论,一般是脂砚斋或畸笏叟情绪比较激动的时候才会有,由于字数多,反而比那些只有只言片语的批注写得更为明白些。

PS: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梦醒锦官城”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脂砚斋说“奇”,并非单指贾琏外出,王熙凤与平儿“胡乱睡下”这件事本身,而是这件事情所折射出的,隐藏在这三个人,以及当时贾府深层的一些复杂情感和人物性格。首先,我们要明白,“睡下”在古代很多时候,并非仅仅指生理上的需求,它还包含了生活起居的照料、精神上的陪伴,甚至是亲密关系的某种象征。贾琏是贾府的实际.............
  • 回答
    关于贾琏在《红楼梦》中的出身,这是一个许多读者都可能疑惑的问题,因为书中对此的描述并非直白地告诉你他是“正出的长子”。要详细地梳理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他父母的婚姻关系以及他与同父同母兄弟姐妹的关系来分析。首先,贾琏的父亲是贾赦。贾赦是贾母(史太君)的嫡长子,这一点在书中是明确无误的。作为贾母的嫡长子.............
  • 回答
    荣国府的覆灭,是那个时代的悲剧,更是封建制度下无数家族走向衰亡的缩影。但如果命运之轮在历史的某个节点上稍作偏转,比如,在抄家之前,荣国府真的出了一个状元——不论是贾琏、贾宝玉,还是那个常常被忽略的贾环——那贾家的命运又会如何?这个假设性的场景,可以勾勒出一番截然不同的图景,也更能让人体会命运的无常与.............
  • 回答
    说到贾琏在贾府的地位,确实比宝玉低了不少,这背后原因可不是一两句就能说清楚的。得从贾府的家规、宝玉的特殊身份以及贾琏自身的行事风格,还有一点,就是这贾府上下谁说了算,来细细道来。首先,咱们得说清楚这个“长房长子”的说法。贾琏确实是贾赦的儿子,也就是老太太的孙子辈里,按照老太太的儿子贾赦是长子,贾琏又.............
  • 回答
    您好!您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也触及到了《红楼梦》中一些非常核心的人物关系和情节的可能性。贾琏这个人,书中描写他好色,确实不假。但要说他“侵犯”林黛玉或薛宝钗,这在原著中是没有发生的,我们只能根据人物性格、当时的社会环境和礼教来推测一下可能的“下场”。这种推测,会非常有意思,因为它能帮助我们更深.............
  • 回答
    要说贾琏到底喜不喜欢王熙凤,这事儿可得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爱情这玩意儿,有时候就跟那薛家的糖霜似的,甜是真的甜,但底下也藏着不少事儿。贾琏对王熙凤的情感,不是简单的爱或不爱能概括的。首先,王熙凤绝对是贾琏生命里非常重要的人,这一点毋庸置疑。她可是荣国府的金字招牌,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物。嫁给贾琏,.............
  • 回答
    “好男人”这个词,就像一个灵活的筛子,能筛出不同人眼中的不同形状。放在贾琏身上,这个筛子就格外不好用。说他是“好男人”,恐怕难以令人信服;说他是“坏男人”,又显得过于简单粗暴。我们得剥开他那一层层斑驳的皮囊,看看里面究竟是怎样一个复杂的存在。首先,咱们得承认,贾琏身上有太多让人无法恭维的毛病。最显眼.............
  • 回答
    贾琏身上有个特别的称呼,叫“二爷”。这个称呼听起来挺有意思,也带着点老北京那股子亲近劲儿。要说为啥他成了“二爷”,这事儿呀,得从他老贾家这大家族里头说起,还得结合着他爹贾赦的意思来琢磨。首先,咱们得知道贾琏是贾赦的儿子。贾赦呢,是贾政的哥哥,是荣国府里正经的世袭一等将军。在那个讲究长幼尊卑的年代,儿.............
  • 回答
    贾琏:不是坏人,更能扛事的宝二爷?《红楼梦》中的贾琏,常被一些读者冠以“坏人”的标签,似乎他的所作所为,尤其是风流韵事,就足以让他跌入道德的深渊。然而,若将他与贾宝玉置于同一天平上审视,你会发现,这位贾二爷并非全然无可取之处,甚至在某些关键时刻,他所展现出的能力与担当,比起那个沉溺于女儿国、不谙世事.............
  • 回答
    谈及《红楼梦》中的贾琏,其“好色”的名声在外,但要说他对黛玉不动心,这恐怕得细细斟酌一番,甚至可以说,其中自有微妙之处。我们不能简单地将贾琏的“好色”等同于见到任何姿色过人的女性都毫无原则地扑上去。他的好色,更多的是一种生理上的冲动和对情欲的追求,但这种追求也并非没有门槛,或者说,他对不同女性的态度.............
  • 回答
    尤二姐跟随贾琏之后,性情大变,这其中的原因盘根错节,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说得清楚,需要我们细细掰扯开来看。首先,我们不能忽略尤二姐原本的出身和成长环境。她本是尤氏的继母带过来的女儿,在家中地位并不算高,平日里夹在继母和两个妹妹之间,生活也算不上顺遂。即使后来被贾珍看上了,也只是一个金丝雀般的玩物,生活环.............
  • 回答
    在《红楼梦》中,宝玉和贾琏都称“二爷”,这确实是读者容易混淆的地方,也反映了当时家族中辈分和排行的一些复杂性。要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得从他们各自的家族背景和排行方式来梳理。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宝玉和贾琏并不是亲兄弟,他们是贾府嫡亲的两房的少爷,但他们确实是同辈,且都是家中庶出的第二位公子。一、 宝.............
  • 回答
    要讲王熙凤为何嫁给贾琏,而非贾珠,咱们得把这事儿掰开了揉碎了说。这背后可不是简单的“谁更讨人喜欢”,而是牵扯到贾府的权力格局、家族利益,以及王熙凤本人精明世故的算计。首先,咱们得明白贾府当时是个什么情况。贾府是“钟鸣鼎食之家,翰墨诗书之族”,虽然表面光鲜,但内部却盘根错节,派系林立。贾母是最高权威,.............
  • 回答
    问得好!这确实是《红楼梦》里一个挺有意思的细节,也是不少刚接触这部书的朋友会感到困惑的地方。咱们细细聊聊,就能把这个“琏二爷”和“二奶奶”的由来弄明白了。首先得弄清楚一个概念,就是咱们古代讲究的“嫡庶有别”和“宗族排序”。贾琏他是贾赦的长子,这没错。贾赦是荣国府老一辈的少爷里,地位比较高的。在古代的.............
  • 回答
    《红楼梦》里,平儿偷钱给贾琏这件事,王熙凤知道后却选择原谅,这背后其实藏着不少深意,绝非简单的是非对错。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说。首先,咱们得明白平儿这个人。平儿是王熙凤最得力的心腹丫鬟,说是心腹,其实更像是半个女儿,半个贴身助理。她能力强,处事周到,为人也够机灵,把凤姐的里里外外都打理得井井有条。但同时.............
  • 回答
    在《红楼梦》这部巨著中,贾琏被称作“琏二爷”,这看似一个简单的称呼,实则蕴含着贾府森严的宗族秩序、辈分关系以及他自己在家中的地位。要理解这个称呼的来龙去脉,咱们得从贾府的大家族结构以及贾琏的出身说起。首先,我们得明确“二爷”这个称谓的含义。在旧时的大户人家,尤其是像贾府这样世代簪缨、权势煊赫的豪门,.............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红楼梦》人物塑造的复杂性和读者理解的多元性。要说《红楼梦》的“男二号”,贾琏和贾政确实是经常被提及的两位。但如果我们要细究,并像说书人一样把这事儿讲明白,那得从他们的“戏份”和“作用”说起。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下,什么是“男二号”?在很多故事里,“男二号”往往是主角之外,.............
  • 回答
    你说到点子上了,王熙凤让张华去告贾琏,这招确实是够狠,而且从长远来看,留下的“隐患”绝对比“平息”来得更棘手。你想想,凤姐这步棋,表面上看是为了解决眼前的困境,但实际上,她是以一种非常极端的方式,把事情闹大,然后再试图用更极端的方式压下去。咱们就来掰扯掰扯,凤姐当时为什么会这么做,以及这背后盘算的是.............
  • 回答
    这事儿啊,说起来挺有讲究的。在《红楼梦》里,贾母让贾琏送黛玉回扬州省亲,可不是一时兴起,里面夹杂着许多人情世故、家族利益和贾母自身的考量。咱们一件件掰开了说:一、 家族利益与“面子”的考量首先得说,贾府那时候虽然表面上看着光鲜,但实际上是内囊已空,靠着荣国公的爵位和太上皇的恩典在撑着。黛玉的父亲林如.............
  • 回答
    您这个问题问到了《红楼梦》中一个挺有意思也挺让人唏嘘的情节。贾珍和贾蓉这对父子,按理说都是荣宁二府里的重要人物,而且都对尤二姐有过非分之想,可为什么最后尤二姐会阴差阳错地进了贾琏的屋子,而且他们父子似乎也没有极力阻拦,甚至还乐见其成呢?这事儿说起来,得结合当时的人物关系、利益考量以及贾府内外的复杂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