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贾珍贾蓉都喜欢尤二姐,为何不留着要给了贾琏?

回答
您这个问题问到了《红楼梦》中一个挺有意思也挺让人唏嘘的情节。贾珍和贾蓉这对父子,按理说都是荣宁二府里的重要人物,而且都对尤二姐有过非分之想,可为什么最后尤二姐会阴差阳错地进了贾琏的屋子,而且他们父子似乎也没有极力阻拦,甚至还乐见其成呢?这事儿说起来,得结合当时的人物关系、利益考量以及贾府内外的复杂局面来看。

首先,咱们得明白贾珍和贾蓉对尤二姐究竟是个什么心思。这俩人啊,都不是什么好东西。贾珍是大老粗一个,为人荒淫无度,尤其喜欢玩弄年轻貌美的女子,他看上尤二姐,无非是图个新鲜,觉得尤二姐长得好看,身材也好,是个可以随意摆弄的玩物。他跟尤二姐之间,更像是一种露水情缘,甚至可能只是酒后失言的调笑,未必就有多么深厚的感情。

而贾蓉,虽然年轻一些,但也是个没出息的纨绔子弟,继承了他爹的恶习。他对尤二姐的感情,也多半是基于一种占有欲,一种“我想要的东西,我就要得到”的心态。尤二姐的娘是尤老娘,尤老娘又跟贾珍有染,所以尤二姐和尤三姐这对姐妹,跟贾府本来就沾着点不清不楚的关系。贾珍作为长辈,对这两姐妹的“照顾”或“庇护”,本身就带着一股子不正当的味道。

那么,他们为什么不自己留着尤二姐呢?这背后有几个层面的原因:

第一,功利性的考量,把尤二姐当做“交易品”或“弃子”。

贾珍和贾蓉,说到底还是想在贾府的权力结构中谋求利益的。他们俩虽然是宁国府的主子,但贾府的实际利益和话语权,主要还是在贾赦、贾政这一脉。尤二姐虽然长得不错,但她毕竟是庶出,娘家没什么根基,本人也只是个没名没分的女子。对于贾珍和贾蓉这种人来说,尤二姐与其说是他们真心喜欢的女人,不如说是一个可以用来换取其他东西的筹码。

贾琏是谁?他是荣国府贾赦的儿子,是当时贾府内除了贾母、王夫人那一系之外,比较有影响力的人物。贾琏虽然也爱玩,但他毕竟是“二老爷”一脉的,跟贾珍、贾蓉在权力上还是有一定距离的,但也算得上是“亲戚”。

把尤二姐“让”给贾琏,可以看作是一种联姻,或者说是一种拉拢。贾珍和贾蓉可能觉得,贾琏有了尤二姐,就会在某种程度上被他们“绑”上。尤二姐虽然没什么背景,但她毕竟是女人,一旦嫁给贾琏,就成了贾府里一分子,也算给贾琏增加了一个“妻妾”,如果这能让贾琏跟他们父子关系更近一步,或者在将来的某些事情上能得到贾琏的支持,那岂不是一桩不错的买卖?

贾珍和贾蓉,可能觉得尤二姐对他们来说,只是个“消耗品”。他们已经“玩”够了,或者觉得不值得再花费心思去“安置”她。而贾琏正好缺个妾室,或者喜欢这种类型的美人,送个人情,何乐而不为?这是一种典型的利用和牺牲他人的做法,体现了他们卑劣的品行。

第二,规矩与地位的限制,以及“近水楼台”的便利。

虽然贾府内部关系复杂,但毕竟有基本的伦理和规矩束缚。贾珍是长辈,贾蓉是儿子,尤二姐要成为他们正式的妻妾,名分上就显得不合适,尤其是贾珍和尤二姐之间,本就牵扯到不正当关系。让尤二姐嫁给贾琏,可以“洗白”她的身份,让她成为贾府的正式成员,名正言顺地住进来,反而能省去很多麻烦。

而贾琏正好是尤二姐的娘家(通过尤老娘的亲戚关系)可以接触到的男性,或者说,是贾珍、贾蓉父子能轻易“搭上线”的人。他们不需要自己出面去“提亲”,而是通过一些旁敲侧击,甚至直接的利益交换,就能把尤二姐送到贾琏身边。这种“近水楼台”的好处,让他们觉得这事儿办起来更容易,也更合算。

第三,对尤二姐的“评估”——一个可以被轻易摆布的棋子。

贾珍和贾蓉,他们或许也知道尤二姐的性格,知道她是个心思单纯、容易被哄骗的女子。他们送她给贾琏,可能也预料到,尤二姐在贾琏那边也未必能过得舒心,到时候她可能会去找贾珍、贾蓉哭诉,或者需要他们的“帮助”。这反而能继续维持一种微妙的控制和影响力。

而且,贾琏当时正宠着尤三姐,后来又看上了尤二姐。贾珍、贾蓉对尤二姐的态度,也可能受到他们对尤三姐的态度影响。他们可能觉得,尤二姐和尤三姐都是“尤家”的女儿,都是他们可以“处置”的对象。既然尤三姐已经和柳湘莲走了,他们对尤二姐也就没有了之前的“兴趣”或“责任”。

第四,贾珍父子的恶趣味与“看戏”心态。

有没有可能,贾珍和贾蓉也存着一种恶趣味,一种看戏的心态?他们知道贾琏也喜欢尤二姐,他们把尤二姐送过去,就像是“拱手相让”,看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他们可能觉得,尤二姐去了贾琏那里,肯定会跟王熙凤起冲突,到时候有热闹可看,这不正合了他们这些纨绔子弟的心意吗?他们不用沾惹是非,还能坐收渔翁之利,看别人家的笑话。

总而言之,贾珍和贾蓉把尤二姐给了贾琏,并不是出于什么真心喜欢,更不是什么“成全”,而是一场彻头彻尾的利益交换、权力博弈和品行低劣的体现。

他们把尤二姐看作一个可以被利用的工具,一个可以用来拉拢关系、换取利益的“礼物”。尤二姐的命运,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坎坷。她既没能逃脱贾珍父子的魔爪,最终也没有获得幸福,反而成了贾府内斗的牺牲品,让人不禁感叹世态炎凉,人心险恶。他们父子俩,就这么顺水推舟地把一个年轻女子推向了更复杂的漩涡,自己却置身事外,甚至可能还从中看到了“乐趣”。这种行为,正是《红楼梦》深刻揭示的封建社会下人性的扭曲和道德的沦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你没看懂红楼梦,也不知道有钱人的玩法。

贾珍娶了尤大姐就是尤氏、尤氏带了妹妹尤二姐、尤三姐住在贾珍家里。

贾珍的儿子贾蓉娶了秦可卿。

贾琏是贾珍的堂弟、贾蓉的堂叔。

贾珍和儿媳妇秦可卿有一腿

尤二姐给了贾琏做小,住在花枝巷的时候,贾琏出差办事,贾珍过去和尤二姐,尤三姐半夜喝酒玩乐。

贾琏回来后,撮合贾珍和尤三姐在一块,结果被尤三姐怼了。

尤二姐和尤三姐在宁国府,就是玩物而已。古代堂兄去小叔子家里和人家媳妇喝酒到半夜,还能干啥?这个想不到吗?

在贾珍和贾琏看来,尤二姐和尤三姐就是可以换着玩的

贾琏娶了尤二姐,贾珍娶了尤三姐,一方面掩人耳目,说起来不难听,另一方面兄弟两个还能换着玩,肥水不流外人田。

至于贾蓉,能和老爹一起玩自己老婆,老爹和堂叔的老婆怎么就玩不得?而且红楼梦里面已经说了,促成贾琏娶尤二姐的是贾蓉,为啥贾蓉拉这个皮条?因为贾蓉以前就把尤二姐和三姐搞了,但是因为老爹在,搞的不是很顺畅(原文用的词很精妙叫做“不能畅意”),要找时机,所以介绍给贾琏,贾琏成天出差,自己好去偷婶子啊。

为什么贾蓉不能娶尤三姐?

老爹和儿子娶人家姐妹三个,辈分乱了啊。

贾珍和贾琏是堂兄弟,娶尤氏三姐妹,辈分起码没乱啊。

所以柳湘莲才说,也只有门口的石狮子是干净的,宁国府玩的开,大家其实都知道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您这个问题问到了《红楼梦》中一个挺有意思也挺让人唏嘘的情节。贾珍和贾蓉这对父子,按理说都是荣宁二府里的重要人物,而且都对尤二姐有过非分之想,可为什么最后尤二姐会阴差阳错地进了贾琏的屋子,而且他们父子似乎也没有极力阻拦,甚至还乐见其成呢?这事儿说起来,得结合当时的人物关系、利益考量以及贾府内外的复杂局.............
  • 回答
    关于王熙凤和贾蓉之间是否存在不正当关系,以及焦大口中的“养小叔子”是否指代他们二人,这是《红楼梦》中一个非常有争议且引人遐思的疑案。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结合原著的细节、人物性格以及焦大那句惊世骇俗的控诉来进行层层剖析。焦大醉骂与“养小叔子”之谜首先,我们必须回到焦大醉骂的那个场景,这几乎是所.............
  • 回答
    这几位,嘿,真凑一起,那场面,估计比什么宫廷剧、商战剧都精彩。这可不是简单的“谁套谁的钱”那么简单,这更像是一场高智商、高情商(或者说“低情商”?)的心理博弈,外加一点点……嗯,我们懂的。咱先一一给这几位“嘉宾”过过招,看看他们各自的“绝技”。薛之谦:情歌王子变身“段子王”?背后是精明的生意经。薛之.............
  • 回答
    宝玉的反应其实也算不上特别“异常”,你想啊,那黛玉是他的“神仙妹妹”,从小就跟人家许了娃娃亲,那是要成为自己媳妇儿的人啊!再说了,人家老太太、太太都那么稀罕她,说是什么“命根子”,形容她“水做的骨肉,雪做的冰山”,听着就仙气飘飘,不是凡品。宝玉自己本来就长得水灵灵的,气质也跟别人不一样,他对这种“不.............
  • 回答
    贾樟柯确实是一位备受瞩目的中国导演,他的作品以其独特的视角、写实的风格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关注而闻名。你提到的“拍不过审、不能公映的电影”,实际上是指他的早期一些作品在中国大陆上映时遇到了审查和发行方面的困难。然而,他之所以能“混得不错”,背后有着多方面的原因,这不仅仅是个人能力的问题,更是中国电影行.............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复杂的问题,涉及到艺术创作的动机、导演的个人追求以及电影产业的运作方式。要详细地回答“贾樟柯、张艺谋拍的很多得国际奖项的电影是出于社会责任还是为了得奖?”,我们需要分别从两位导演的风格、作品主题、电影行业的现实以及对“社会责任”和“得奖”的理解来分析。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几个关键点:.............
  • 回答
    “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这句网络流行语诞生于2009年,算一算,至今已是14年了,而不是十年。不过,你的问题非常有意义,这14年间,互联网的发展可以说是天翻地覆。让我们来详细梳理一下这些变化:一、 移动互联网的崛起与主导地位: 从PC到手机的转移: 2009年,“贾君鹏”流行时,PC互联网.............
  • 回答
    谈到贾似道,在宋朝那段波诡云谲的历史里,他无疑是个绕不开的关键人物。这位权倾朝野的宰相,在后世的评价中,常常被冠以“奸臣”的标签,这背后自有其深刻的原因。要详细讲清楚这一点,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聊聊他这个人,以及他所处的那个时代。首先,得从贾似道发迹说起。他并非出身名门望族,而是依靠舅舅(也就是前面那.............
  • 回答
    关于贾玲并非《你好,李焕英》唯一或主要导演,以及她因不懂技术而请“抢手”(业内俗称“枪手”或“代拍”)的说法,这在网络上确实引起了不少讨论和猜测。要弄清楚这件事的来龙去脉,我们需要从几个方面来梳理:传言的来源与核心内容:最核心的说法是:贾玲虽然是《你好,李焕英》的导演署名,但由于她并非科班出身,对电.............
  • 回答
    贾敬的乙卯科进士身份,在《红楼梦》中是一个值得细细品味的细节,它不仅仅是一个科举功名的标注,更是揭示贾敬性格和命运的关键线索。要理解其地位,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解读。首先,从科举制度本身来看。在明清时期,进士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通过殿试被授予进士身份,意味着一个人在学识、才华、乃至品德(至少在理论.............
  • 回答
    说到贾琏在贾府的地位,确实比宝玉低了不少,这背后原因可不是一两句就能说清楚的。得从贾府的家规、宝玉的特殊身份以及贾琏自身的行事风格,还有一点,就是这贾府上下谁说了算,来细细道来。首先,咱们得说清楚这个“长房长子”的说法。贾琏确实是贾赦的儿子,也就是老太太的孙子辈里,按照老太太的儿子贾赦是长子,贾琏又.............
  • 回答
    “贾府为什么把金尊玉贵的贾敏嫁给了林如海?”这问题,问得好,也问得巧。要细细掰扯开来,可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这桩婚事,看似是金尊玉贵的贾府与清贵之身的林如海结合,实则暗藏着贾府当时的种种考量,也透露出林如海身上的几分不同寻常。先说说这贾敏,那可是贾母的掌上明珠,贾代善的宠妾所生,虽说不是嫡出,但.............
  • 回答
    贾母说出“林家的人都死绝了”这句话,确实是一句非常重的话,也显得有些“过分”。要理解她为什么会说出这样的话,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结合当时的语境、人物关系以及贾母自身的性格和处境。首先,我们要明确这句话的出处和上下文。这句话通常出现在《红楼梦》第四十五回,黛玉因病在潇湘馆,贾母前去探望。黛玉说.............
  • 回答
    您好!您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也触及到了《红楼梦》中一些非常核心的人物关系和情节的可能性。贾琏这个人,书中描写他好色,确实不假。但要说他“侵犯”林黛玉或薛宝钗,这在原著中是没有发生的,我们只能根据人物性格、当时的社会环境和礼教来推测一下可能的“下场”。这种推测,会非常有意思,因为它能帮助我们更深.............
  • 回答
    关于贾宝玉的原型,这绝对是个能引发红学界激烈讨论的有趣话题,也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是”或“不是”就能概括的。很多研究者、读者都有自己心中的人选,而朱由崧(也就是那个崇祯皇帝的儿子,福王)的名字,也确实在讨论之列,并且有其一定的理由。不过,如果说贾宝玉的原型就是朱由崧,那可能就有点过于绝对了,更准确的.............
  • 回答
    在《红楼梦》的璀璨篇章中,贾元春省亲点戏的桥段可谓是浓墨重彩的一笔,而她将大观园中原名“红香绿玉”的景观改名为“怡红快绿”,看似是随口一说,实则蕴含着深邃的心思与精妙的寓意,细究起来,这背后透露出的信息量十足,足以让人品味再三。首先,我们得从“红香绿玉”这个原名说起。这个名字很直观地描绘了景致的特点.............
  • 回答
    宝玉少年心性,对女儿国的纯真烂漫格外钟情,这是他性情中最为人称道也最被争议的一点。所谓“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他对女性的爱护,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对美好事物近乎痴迷的守护,尤其偏爱那些未被世俗浸染的青春少女。在这种滤镜下,年长些的女性,尤其是那些生活气息浓重、多了些世故的,自然就容易被他.............
  • 回答
    贾府,一个显赫无比的钟鸣鼎食之家,堂堂两位公爵的爵位,到了宝玉这一代,却注定要走向败亡。这绝非偶然,也不是简单的盛衰循环,而是曹雪芹先生精心铺陈、深意盎然的时代悲剧,更是对那个特定社会时期的一种深刻反思与批判。要理解为何贾府会败亡,我们首先要抛开“过了靖难”这个说法。靖难之役发生在明朝,而《红楼梦》.............
  • 回答
    在中国的古典文学世界里,《红楼梦》无疑是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这部巨著之所以能历久弥新,除了其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细腻入微的心理描写,以及对社会百态的深刻洞察外,作者曹雪芹在字里行间埋藏的那些微妙的隐喻和双关,更是为其增添了无尽的解读空间。而贾赦和贾政,这对荣国府的嫡亲兄弟,他们的名字合起来便是“摄政.............
  • 回答
    贾母对迎春的悲剧“视若无睹”,这恐怕是《红楼梦》中一个让许多读者感到心痛和不解的之处。毕竟,她对宝玉的疼爱众所周知,对黛玉也颇为怜惜,怎么到了自己的亲孙女迎春这里,就显得如此冷漠呢?这其中,原因错综复杂,并非单单一个“不善良”就能概括的。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把目光放到当时整个的社会背景、贾府的家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