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有爵位的人如果还考了科举,官途爬的飞快。
清代鼓励有爵位和世职务者科举,可以免童子试直接参加乡试。而且普通旗人甚至包衣如果考上功名,待遇会比普通民人高一级。比如旗人考上举人,直接县令起步。而普通民人中举,只是县丞,中进士才是县令。
像贾敬这种有爵位的人科举还中进士,那么官职就不会低于爵位级别。保底侍郎尚书,很容易就总督或驻防将军。
有爵位又担任封疆大吏的人,攒功让自己儿子继承时不缩水的难度很低。
反过来如果只有爵位,还是传了几代的,和皇帝关系又一般,又没有世袭军职或旗内职务,很有可能拿不到岗位,只能靠那点死俸禄。
索隐派最大硬伤就是红楼梦里的爵位系统。明代爵位以地名为封号,世袭罔替,且不能参加科举。清代顺治以后不再以地名封爵、降等世袭、鼓励有爵位者科举。
而且清代爵位系统很复杂,康熙后期时才逐渐清晰。明朝遗老遗少根本就搞不明白。
贾敬如果不去科举,也有一个世袭爵位,应该是二等将军,可他偏偏要去科举,与天下平民士子争利,还偏偏中了进士。中了进士又如何呢?在官场上毫无作为。
我甚至怀疑贾敬好道都是因为被议论得不堪。你们想想贾宝玉那些话,什么禄蠹之类的,贾敬又有世袭爵位,又要科举做官,保不齐在朝中很多人眼中,这是既要名又要利。贾敬官场人缘不好可能性很大。
至于进士什么地位,在不同阶层那里是不一样的,你要是范进,中了进士那就是从穷秀才到大老爷;你要是年羹尧,中了进士可以得到提拔;你要是像和珅,中了进士就可以把世袭爵位给家里其他人;你要是奉国将军,像启功祖父那样,因为家里经济情况不好而考上进士做官,倒也不错,但是清代乾隆以前这种情况很少。
但是贾敬家里又不穷,爵位也还没有袭到底,也没有兄弟只有一个必定会袭爵的儿子,他科举真是讨民间科举出身官员的厌。
另外,因为《红楼梦》里的爵位制度不明,所以不知道贾敬能袭的爵位到底品级如何,按开国功高的“八公”里其余几家的情况——
那时官客送殡的,有镇国公牛清之孙现袭一等伯牛继宗,理国公柳彪之孙现袭一等子柳芳,齐国公陈翼之孙世袭三品威镇将军陈瑞文,治国公马魁之孙世袭三品威远将军马尚,修国公侯晓明之孙世袭一等子侯孝康
贾敬作为初代宁国公贾演的孙子,至少不是垫底的。他考中进士,冷子兴都懒得和进士出身的贾雨村提,只说了袭爵的事,估计也是不想让雨村听着烦?但也说明进士对于贾敬来说不太重要。
至于乙卯科,以清代论,和曹雪芹比较接近的年份是1675、1735、1795,分别是康熙、雍正、乾隆年间,而前两个年份没有进士考试,后一个年份曹雪芹已经死了,所以有的版本就改了丙辰科。
曹寅入宫做銮仪卫的年份是1674年,而乾隆朝有个1745年的乙丑科是允许宗室参加科举的。可以参考一下这两个年份。
很多人觉得贾敬的进士无所谓也是无语了。
功勋子弟考中进士意味着家族可以分功勋文官两支,不管朝局如何变化,都有一支能传下来。
不过知乎人均处级起步,看不起进士也正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