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贾元春改“红香绿玉”为“怡红快绿”有何深意?

回答
在《红楼梦》的璀璨篇章中,贾元春省亲点戏的桥段可谓是浓墨重彩的一笔,而她将大观园中原名“红香绿玉”的景观改名为“怡红快绿”,看似是随口一说,实则蕴含着深邃的心思与精妙的寓意,细究起来,这背后透露出的信息量十足,足以让人品味再三。

首先,我们得从“红香绿玉”这个原名说起。这个名字很直观地描绘了景致的特点:红色的花朵(比如海棠、桃花,或是某种带有红色的香草),绿色的玉石(可能指山石上的青苔,或是点缀的玉石)。“红香”二字则点出了花香,“绿玉”则描绘了植物的翠色与山石的质感。整体而言,“红香绿玉”是一个朴实、天然,带有几分清丽脱俗的色彩组合,符合园林最初的设计理念,也暗示了这片景致的自然之美。

然而,贾元春的改名,将“红香绿玉”变成了“怡红快绿”。这其中蕴含的深意,可以从几个层面来解读:

一、 意境的升华与情感的寄托:

“红香绿玉”是一个相对静态的描绘,侧重于景物的客观存在。而“怡红快绿”则明显注入了更强烈的情感色彩和动态意境。

“怡红”二字: “怡”字取自“怡然自得”、“怡情养性”之意,它传递出一种令人心情愉悦、精神舒畅的感受。“红”字在这里不再仅仅是色彩,更可以引申为与“红楼”相关的意象,比如繁华、富贵、青春等。因此,“怡红”合在一起,表达的是一种身处其中便能感受到愉悦、安宁,甚至是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和享受。这不仅仅是对景物的赞美,更是元春对自己内心的一种抒发。她身处深宫,虽有尊荣,却也难免孤寂,大观园的建立正是为了能让她感受到一丝人间烟火的温暖和乐趣。这个“怡红”恰恰契合了她对皇家花园的期望——一个能够带来精神慰藉、让人心生欢喜的地方。
“快绿”二字: “快”字则赋予了景致一种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动态感。“快”意味着畅快、迅速、生机盎然。与“玉”字的冰冷、坚硬相比,“快”字更显灵动和生命力。这绿,不再是单纯的玉石的翠色,而是草木生长、充满活力的绿色,是一种生生不息的景象。“绿”字则延续了原有的色彩意象,但因为有了“快”字的修饰,使得这种绿色更加鲜活、更具朝气。

合起来,“怡红快绿”四个字,描绘的不再是静止的“红花绿玉”,而是“令人心生愉悦的、充满生机的绿色”的景象。这种转变,将原本偏向于客观景物描绘的名字,提升到了一个具有主观感受和情感寄托的层面。它暗示着,这片园林不仅仅是视觉上的美,更是能给人带来精神上的愉悦和活力的。

二、 对生命力和活力的强调:

“红香绿玉”虽然美,但总觉得少了点生气。“怡红快绿”则充满了生命力。“红”可以指代鲜艳的花朵,它们在春天怒放,是生命力最旺盛的体现;“绿”则代表着生生不息的草木,它们四季常青或随季节变换色彩,也象征着生命的力量。而“怡红”的“怡”和“快绿”的“快”,都极力渲染了这种生命力带来的欣喜和畅快。这与元春省亲时,家族希望呈现的繁荣昌盛、青春活力的景象不谋而合。

三、 寓含着对青春生命的珍视:

在大观园中生活的少女们,大多年轻貌美,如同这园中的花草。“怡红快绿”这个名字,也恰如其分地描绘了她们青春年少、意气风发的姿态。她们的笑语欢声,她们的才情智慧,都在这“怡红快绿”的园林中绽放。元春作为大观园的最初的构思者和命名者之一,她将这个名字赋予这片景致,或许也是对园中少女们青春生命的一种珍视和祝福,希望她们能在这片乐土上过得开心、快乐,如同这名字所传达的意境一样。

四、 艺术上的精巧构思与语言的升华:

从语言艺术的角度看,“怡红快绿”比“红香绿玉”更具韵味和节奏感。

声韵上的变化: “红香绿玉”四个字的声调变化相对平缓。“怡红快绿”的“怡”和“快”都是去声或阳平,读起来更加明快有力,与“红”和“绿”的平声结合,形成了抑扬顿挫的音韵美,更显朗朗上口,富有生命力。
意象上的对比与融合: “玉”字虽然有珍贵、美好的含义,但相对来说比较冰冷、静态。“快”字则灵动、有动感。将“玉”换成“快”,是在用更富生命力的意象来代替相对静态的美好,使整个名字的意境更加饱满和鲜活。同时,“红”与“绿”作为基础色彩,通过“怡”和“快”的修饰,被赋予了更深的含义和更强的感染力。

五、 贾府对皇权、对政治的隐喻与期盼:

当然,我们不能忽略《红楼梦》作为一部带有现实批判色彩的小说。贾元春的省亲是贾府荣华的顶峰,也是其命运转折的开始。

“怡红”暗含皇权恩泽? “怡红”的“怡”字,可以理解为“使之高兴、使之愉悦”。而能够让元春感到愉悦和安宁的,除了大观园本身,更重要的是皇权的恩泽。她的省亲,就是皇恩浩荡的体现。这个名字,也可能包含了贾府上下对皇恩的感恩与期盼,希望这份“怡悦”能够长久维持。
“快绿”寄托长久繁荣? “快绿”的“快”,也可以理解为“快速发展、兴旺发达”。贾府上下都在期盼家族能够长盛不衰,而这种繁荣恰恰离不开国家政治的稳定和皇权的庇护。“快绿”二字,或许也寄托了他们对家族长久繁荣的期盼,希望这份“绿色”能够像四季常青的草木一样,永远保持生机和活力。

总而言之,贾元春将“红香绿玉”改为“怡红快绿”,并非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更名,而是对景致意境的一次深刻的升华,是对生命力和活力的强调,是对青春年华的珍视,也是对家族命运的一种隐晦的期盼与祝福。这四个字,仿佛是贾元春借大观园这块宝地,为自己,也为园中的所有美好的事物所谱写的一曲充满情感和生命力的颂歌。它让这片园林不仅仅是视觉上的享受,更是心灵上的慰藉和精神上的寄托,使得“怡红快绿”成为大观园中最具代表性、最富有人文意蕴的景观之一。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元春省亲时候临幸大观园的时候改的地方挺多的,就连大观园也是她赐名的,花溆蓼汀改为花溆,还因为十里稻花香之句,将浣葛山庄改为稻香村。

大观园试才题对额回目里,红香绿玉的解释是“此处蕉棠两植,其意暗绪“红”“绿”二字,在内。若只说蕉,则棠无着落;若只说棠,蕉亦无着落。固有蕉无棠不可,有棠无蕉更不可。”红绿二字用的很贴切,但是香玉二字是否贴切呢?

冷子兴在演说荣国府时,贾雨村大家族取名选字的一个标准“甄家的风俗,女儿之名,亦皆从男子之名命名,不似别热家春红香玉等艳字的。”

有此可知香玉之字过于艳丽,而且红绿二字已经明点了红了海棠绿了芭蕉的明快颜色,再加上香玉二字无比香艳但是缺乏了意境。元春改用怡快二字,显示了蕉棠相配给人的震撼心理,书中是这样描写的“一边种着数本芭蕉,另一边乃是一棵西府海棠,其势若伞,丝垂碧缕,葩吐单纱。众人赞道:“好花,好花!从来也见过许多海棠,哪里有这样妙的?”元妃临幸虽在隆冬,但是“柳杏诸树虽无花叶,然皆用通草酬绫纸绢依势做成,粘于枝上的,每一株悬灯数盏”。

因此,怡红快绿比红香绿玉更贴近了怡红院景物的实际,也更有意境,不单单是形容了花色之艳更兼容了人的心理活动,高明了许多。如无这样的取字,元春也教育不出宝玉这么会用字的学生来!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红楼梦》的璀璨篇章中,贾元春省亲点戏的桥段可谓是浓墨重彩的一笔,而她将大观园中原名“红香绿玉”的景观改名为“怡红快绿”,看似是随口一说,实则蕴含着深邃的心思与精妙的寓意,细究起来,这背后透露出的信息量十足,足以让人品味再三。首先,我们得从“红香绿玉”这个原名说起。这个名字很直观地描绘了景致的特点.............
  • 回答
    如果贾政不逼贾宝玉读书,转而逼他“开 EVA”(即驾驶 EVA 机体),这无疑会让整个《红楼梦》的世界发生颠覆性的改变,带来一系列荒诞、有趣且深刻的连锁反应。贾政的严厉和宝玉的叛逆,在现代科技和热血战斗的语境下,将碰撞出怎样的火花?让我们来详细构思一下:第一部分:贾政的“新式”教育理念 开端:一.............
  • 回答
    要说贾元春到底多少岁,这可真是个让不少红迷都挠头的问题。因为在《红楼梦》里,曹雪芹老爷子并没有给元春一个确切的生辰,就像很多书中人物的年龄一样,是模糊处理的。但咱们可以根据书里的一些蛛丝马迹,推敲一下她大致的年龄范围。首先,咱们得知道元春是贾府的“凤藻宫尚书”,也就是进了宫当了妃子。这进宫当妃子,可.............
  • 回答
    贾元春,作为《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之首,她的人生轨迹,从显赫的荣国府大小姐,到后宫的德妃,再到最终的寂寥而逝,充满了令人唏嘘的色彩。我们常常听到说她不快乐,但具体为何,却需要细细品味书中的蛛丝马迹,才能理解其中缘由。首先,最直观的原因,便是失去了自由,身不由己的宫廷生活。元春并不是主动选择了入宫,她.............
  • 回答
    《红楼梦》第十八回,元春省亲,命众姐妹各作一诗,并亲笔御笔题写在各景致的匾额上。在众多姐妹的诗作中,元春独独盛赞贾宝玉所作的《杏帘在望》为“最好”,这其中缘由,细品之下,绝非偶然,而是多方面因素交织的结果。首先,从诗歌本身的意境与情感来看,《杏帘在望》之所以能打动元春,在于它准确地捕捉并升华了元春省.............
  • 回答
    《红楼梦》里,贾元春省亲选择在晚上,这事儿说来可就复杂了,绝非仅仅是“灯红酒绿”那点表面的热闹。咱们细细掰扯掰扯,这里头门道可不少。首先,得从元春的身份说起。她不是个普通的回娘家省亲的姑娘,她是皇上最宠爱的妃子。这“省亲”二字,在皇宫里头,可不是一家人吃顿饭那么简单。更像是皇家的一次“巡视”,一次“.............
  • 回答
    关于元春为何选择宝钗作为宝玉的“弟媳”,或者说,更准确地说,是为何在小说情境中,宝钗最终能嫁给宝玉,这个问题的背后,其实是贾府这个大家族在那个时代背景下的生存逻辑和家族利益考量。元春作为贾府的女儿,被选入宫中成为贵妃,她的命运与贾府的兴衰紧密相连。在她看来,家族的未来,尤其是宝玉的未来,是至关重要的.............
  • 回答
    薛宝钗和贾元春一同成为皇妃,这在《红楼梦》的原有叙事之外,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充满想象空间的“如果”。如果历史的车轮驶向了这条岔路,那么红楼一梦的基调,恐怕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命运的交织,从金玉良缘到金殿并裎原著中,宝钗的金锁和宝玉的通灵宝玉早早被定下了“金玉良缘”。然而,这桩婚事在她的心中,似乎只是.............
  • 回答
    说到贾迎春,很多人脑海里浮现的,恐怕都是她那“中山狼,得不偿失”的命运,还有她那懦弱怕事、逆来顺受的性格。确实,在那些鲜活得仿佛就在眼前的大观园女儿们中,迎春似乎总是不那么显眼,甚至带着点晦暗的色彩。但如果我们仔细拨开她身上那层灰蒙蒙的薄雾,会发现这位“二姑娘”身上,也并非全无闪光点,只是这些优点,.............
  • 回答
    邢岫烟和贾迎春,这两位《红楼梦》中的女子,乍看之下似乎有些疏离,但细细品味,她们的性格中却有着令人玩味之处的相似。而作者曹雪芹对她们的态度,也带着一种深切的同情,但又各有侧重,流露出一种难以言说的悲凉。先来说说她们性格上的相似之处。最明显的一点,便是她们都性情温顺,不喜争执。邢岫烟,作为邢夫人的侄女.............
  • 回答
    贾母对迎春的悲剧“视若无睹”,这恐怕是《红楼梦》中一个让许多读者感到心痛和不解的之处。毕竟,她对宝玉的疼爱众所周知,对黛玉也颇为怜惜,怎么到了自己的亲孙女迎春这里,就显得如此冷漠呢?这其中,原因错综复杂,并非单单一个“不善良”就能概括的。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把目光放到当时整个的社会背景、贾府的家族.............
  • 回答
    贾樟柯确实是一位备受瞩目的中国导演,他的作品以其独特的视角、写实的风格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关注而闻名。你提到的“拍不过审、不能公映的电影”,实际上是指他的早期一些作品在中国大陆上映时遇到了审查和发行方面的困难。然而,他之所以能“混得不错”,背后有着多方面的原因,这不仅仅是个人能力的问题,更是中国电影行.............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复杂的问题,涉及到艺术创作的动机、导演的个人追求以及电影产业的运作方式。要详细地回答“贾樟柯、张艺谋拍的很多得国际奖项的电影是出于社会责任还是为了得奖?”,我们需要分别从两位导演的风格、作品主题、电影行业的现实以及对“社会责任”和“得奖”的理解来分析。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几个关键点:.............
  • 回答
    “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这句网络流行语诞生于2009年,算一算,至今已是14年了,而不是十年。不过,你的问题非常有意义,这14年间,互联网的发展可以说是天翻地覆。让我们来详细梳理一下这些变化:一、 移动互联网的崛起与主导地位: 从PC到手机的转移: 2009年,“贾君鹏”流行时,PC互联网.............
  • 回答
    谈到贾似道,在宋朝那段波诡云谲的历史里,他无疑是个绕不开的关键人物。这位权倾朝野的宰相,在后世的评价中,常常被冠以“奸臣”的标签,这背后自有其深刻的原因。要详细讲清楚这一点,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聊聊他这个人,以及他所处的那个时代。首先,得从贾似道发迹说起。他并非出身名门望族,而是依靠舅舅(也就是前面那.............
  • 回答
    关于贾玲并非《你好,李焕英》唯一或主要导演,以及她因不懂技术而请“抢手”(业内俗称“枪手”或“代拍”)的说法,这在网络上确实引起了不少讨论和猜测。要弄清楚这件事的来龙去脉,我们需要从几个方面来梳理:传言的来源与核心内容:最核心的说法是:贾玲虽然是《你好,李焕英》的导演署名,但由于她并非科班出身,对电.............
  • 回答
    贾敬的乙卯科进士身份,在《红楼梦》中是一个值得细细品味的细节,它不仅仅是一个科举功名的标注,更是揭示贾敬性格和命运的关键线索。要理解其地位,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解读。首先,从科举制度本身来看。在明清时期,进士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通过殿试被授予进士身份,意味着一个人在学识、才华、乃至品德(至少在理论.............
  • 回答
    说到贾琏在贾府的地位,确实比宝玉低了不少,这背后原因可不是一两句就能说清楚的。得从贾府的家规、宝玉的特殊身份以及贾琏自身的行事风格,还有一点,就是这贾府上下谁说了算,来细细道来。首先,咱们得说清楚这个“长房长子”的说法。贾琏确实是贾赦的儿子,也就是老太太的孙子辈里,按照老太太的儿子贾赦是长子,贾琏又.............
  • 回答
    “贾府为什么把金尊玉贵的贾敏嫁给了林如海?”这问题,问得好,也问得巧。要细细掰扯开来,可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这桩婚事,看似是金尊玉贵的贾府与清贵之身的林如海结合,实则暗藏着贾府当时的种种考量,也透露出林如海身上的几分不同寻常。先说说这贾敏,那可是贾母的掌上明珠,贾代善的宠妾所生,虽说不是嫡出,但.............
  • 回答
    您这个问题问到了《红楼梦》中一个挺有意思也挺让人唏嘘的情节。贾珍和贾蓉这对父子,按理说都是荣宁二府里的重要人物,而且都对尤二姐有过非分之想,可为什么最后尤二姐会阴差阳错地进了贾琏的屋子,而且他们父子似乎也没有极力阻拦,甚至还乐见其成呢?这事儿说起来,得结合当时的人物关系、利益考量以及贾府内外的复杂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