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邢岫烟和贾迎春的性格是否相像,作者对她们的态度如何?

回答
邢岫烟和贾迎春,这两位《红楼梦》中的女子,乍看之下似乎有些疏离,但细细品味,她们的性格中却有着令人玩味之处的相似。而作者曹雪芹对她们的态度,也带着一种深切的同情,但又各有侧重,流露出一种难以言说的悲凉。

先来说说她们性格上的相似之处。

最明显的一点,便是她们都性情温顺,不喜争执。邢岫烟,作为邢夫人的侄女,寄居在贾府,她是个极有分寸的姑娘。书中描写她“模样又比迎春、惜春略强些”,但也绝无半分娇纵之气。她低眉顺眼,说话细声细气,从不轻易招惹是非。即使面对贾母的喜爱,她也表现得十分谦和,不像宝钗那样善于笼络人心,更不像黛玉那样锋芒毕露。她就像一朵含苞待放的荷花,默默地积蓄着力量,却从不张扬。

贾迎春,人称“二姑娘”,她的温顺更是达到了近乎麻木的程度。她性格懦弱,沉默寡言,面对欺凌时,往往选择退让和忍耐。她的“老好人”作风,使得她成为贾府中最容易被忽视、最容易被牺牲的一员。她不像探春那样有锐气,敢于和王熙凤较量;她也没有史湘云那样豪爽,能与男儿共饮;她更没有宝黛那样敏锐细腻的心思,能洞察人情世故。她就像温吞的水,无声无息地流淌着,似乎对世事漠不关心。

这种“不争”的性格,是她们相似之处的根源,也正是她们悲剧的伏笔。在那个等级森严、人情复杂的大家族里,不争不抢,往往意味着被忽略,被边缘化,最终也更容易成为牺牲品。

其次,她们都对外界的变化显得较为迟钝,缺乏主动性。邢岫烟虽然不像迎春那样完全封闭自己,但她也并非一个积极参与家族事务的女性。她更多的是在观察,在适应,在小心翼翼地生存。她似乎也没有什么远大的理想或抱负,更愿意安分守己。

迎春就更不用说了。她对家族的衰败,对姐妹们的命运,甚至对自己的婚姻,都表现出一种“事不关己”的态度。她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对周围的险恶浑然不觉。她被自己的父亲贾赦随意许配给孙绍祖,而她本人对此竟毫无反抗之力,只是默默接受了命运的安排。这种被动的接受,也是她性格中“不争”的极致体现。

再者,从某种程度上说,她们都渴望安稳的生活,但又无力改变自己的命运。邢岫烟虽然在贾府受到礼遇,但她终究是个寄人篱下的孤女。她需要依靠自己的才情和品德去争取一个好的归宿。当她嫁给薛蟠之后,她的生活也并非一帆风顺,但她依然努力维持着体面,用自己的温柔去化解薛蟠的粗鲁。她展现出一种在逆境中默默坚守的力量。

迎春则完全是被动地被推向了命运的深渊。她所渴望的安稳,只是一个美好的幻象。她的婚姻如同烈火焚身,最终香消玉殒。她没有能力,也没有勇气去改变这个悲惨的结局。她的悲剧,恰恰是她性格中最“软弱”的部分被无情地放大和利用的结果。

现在我们来谈谈作者对她们的态度。

曹雪芹对邢岫烟的态度,是一种“怜其才,惜其德,忧其命”。他笔下的邢岫烟,是一个有教养、有才气的姑娘。她会写诗,有自己的见解,但又懂得收敛锋芒。作者对她的才华表示肯定,也赞赏她的品德。但他同时也看到了她作为孤女在贾府的处境,以及未来婚姻的不确定性。

作者对邢岫烟的笔墨虽然不如黛玉、宝钗那样浓墨重彩,但字里行间都透露着一种温和的关注。他没有严厉的批评,也没有过度的赞美,而是以一种近乎旁观者的视角,静静地观察着她的成长和命运。他似乎在暗示,这样一个品行兼优的姑娘,本应有一个更美好的未来,但时代和社会环境,以及她自身的性格,都注定了她要在夹缝中求生存。

而对贾迎春,作者的态度则是一种更为深沉的同情和无可奈何的叹息。迎春是典型的“悲金悼玉”的群像中的一员,但她的悲剧,有着更深刻的根源,那就是她性格中的软弱和对现实的逃避。

作者用“冷月葬花魂”般的笔触来描绘迎春的命运,她的“金锁”象征着她被束缚的命运,她的“懦弱”则是她无法挣脱枷锁的原因。作者对迎春的同情,不仅仅是怜悯她遭受的苦难,更是对她这种性格形成原因的洞察。在贾府那样一个极端压抑、充满算计的环境中,迎春选择了一种“藏拙”式的生存方式,殊不知,这种藏拙最终变成了自我毁灭。

作者并没有对迎春进行道德上的评判,他并没有苛责她的懦弱。相反,他用一种悲悯的目光,揭示了这种性格在特定环境下是如何被孕育和放大的。迎春的悲剧,是封建社会制度下女性悲剧的缩影,也是个人性格与环境相互作用下必然产生的恶果。

总而言之,邢岫烟和贾迎春在“温顺”、“不争”、“被动”这些性格特质上有着明显的相似之处,这使得她们在命运的洪流中都显得格外脆弱。而作者曹雪芹对她们的态度,虽都有同情和怜惜,但对邢岫烟更多的是一种温和的关注和对她未来命运的隐忧,而对贾迎春,则是一种更为沉重、更为深入骨髓的同情,是对她性格悲剧的深刻揭示和对那个无情时代的血泪控诉。她们的命运,都是对那个时代女性命运的无声叹息,是曹雪芹笔下永恒的悲歌。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邢岫烟是安贫乐道,她可不是包子,至少她在家穷不能读书的情况下,主动结交脾气古怪不好相处的妙玉,求学之心何其不易?一个人有求学之心,就是个有渴望的人,是个希望活的明白的人,是希望摆脱自己的阶级,获得更多的自由和快乐的人。

而迎春呢?这么大的家族,这么好的条件,她喜欢什么?太上感应篇?一个被欺负而不反抗却沉迷于宗教的人,她更多的是在宗教中寻找慰藉以此安抚自己麻木自己,她说难听点,就跟在家暴中还要自己给自己定罪“必定上辈子欠他的这辈子来还”这种差不多,给受害的自己定罪来摆脱精神上的痛苦。

邢岫烟,可真没受啥气,你觉得她把棉衣当掉贿赂婆子是受气,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迎春常年被欺负却无人知道,邢岫烟刚来被欺负就人尽皆知了?因为迎春丢的都是值钱不起眼的小物件(首饰玩具之类),她怕丢人。

邢岫烟是在大雪天,在一众大袄子中间,独自穿单衣鹤立鸡群一样,看不到的除非眼瞎。所以,探春送她玉佩,宝钗送她钱,连王熙凤都送她几件冬大衣。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邢岫烟和贾迎春,这两位《红楼梦》中的女子,乍看之下似乎有些疏离,但细细品味,她们的性格中却有着令人玩味之处的相似。而作者曹雪芹对她们的态度,也带着一种深切的同情,但又各有侧重,流露出一种难以言说的悲凉。先来说说她们性格上的相似之处。最明显的一点,便是她们都性情温顺,不喜争执。邢岫烟,作为邢夫人的侄女.............
  • 回答
    在我看来,邢岫烟在《红楼梦》里就像一缕清风,悄悄地吹过,留下淡淡的痕迹,却又有着不容忽视的韵味。她不像宝钗那般世故圆滑,也不是黛玉那样灵气逼人,她更像是红楼女儿们中一个安静的旁观者,却也用自己的方式,书写着属于自己的命运。咱们先说她的出身和她进贾府的缘由。邢岫烟是荣国府邢夫人的娘家侄女,没错,就是那.............
  • 回答
    咱们来聊聊薛姨妈为啥没看上邢岫烟这个儿媳妇吧。这事儿要是细说起来,里面门道可不少,不能光看表面。首先得明白薛姨妈是什么样的人。她这个人吧,虽然对薛蟠这唯一的儿子疼得不得了,但也毕竟是见过世面,娘家又是皇商,多少有点眼光的。她自己不是正经大家闺秀出身,而是靠着薛家这棵大树才有了今日的体面。所以,对于儿.............
  • 回答
    说起《红楼梦》里的邢岫烟,我心里总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复杂感受。她不像林黛玉那样惊才绝艳,也不像薛宝钗那样圆融周全,更不像王熙凤那样泼辣精明,但她身上却有一种别样的清冷和隐忍,像是大观园里一株不引人注目却又坚韧生长的草,风吹雨打,却总能挺直了腰板。初见邢岫烟,是在元春省亲的点翠头上,她作为邢夫人的侄.............
  • 回答
    关于“邢立达团队在四川发现肉食性恐龙足迹并用‘野比大雄’命名”的说法,目前并没有可靠证据或权威科研论文支持这一消息。以下是对相关背景和可能误解的详细分析: 1. 邢立达及其研究团队的背景 邢立达是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古生物学家,专注于恐龙足迹化石的研究,尤其以在亚洲地区发现的大量恐龙足迹而闻.............
  • 回答
    “邢道荣,一个在三国演义里名字响当当的人物,你说他是不是顶流武将?这事儿啊,得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道说道。”首先,咱们得明确啥叫“顶流武将”。在我看来,顶流武将,那得是战场上能一呼百应,个人武力能打出名堂,并且能对战局产生决定性影响的那种。比如吕布、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这几位,他们出场自带BG.............
  • 回答
    邢立达团队在《自然》杂志上发表的关于琥珀中发现世界上最小恐龙的重磅研究,无疑是古生物学领域的一项里程碑式的发现。这项成果的意义深远,不仅填补了我们对恐龙演化和生物多样性认识的空白,更在多个层面引发了深刻的思考和广泛的讨论。一、对恐龙生物多样性认识的颠覆性拓展:一直以来,我们脑海中对恐龙的印象多是体型.............
  • 回答
    说到邢夫人,这位荣国府长房的当家人,大家对她的印象恐怕是“有夫万事足”,或者说是“一问三不知”。有趣的是,她身为长房媳妇,本该是家族事务的掌舵人,可现实却是,荣国府大小事务,从账房先生汇报到丫鬟婆子打理,都与她似乎没什么直接关系。她为何就这么“超然物外”了呢?这事儿,咱们得从头说起,得掰扯掰扯这背后.............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邢台市一位局长在工作群中发送不雅信息一事,引起了广泛关注。目前,邢台市委书记已明确表态,将把此事转交市纪委进行核实,并依规依纪进行处理。从事件发展的可能性来看,后续的处理通常会遵循以下几个步骤,并可能产生以下几种结果:一、初步核实与调查阶段:1. 信息固定与收集证据: 市纪委在接到邢台市委书记的转.............
  • 回答
    邢台为了防止空气污染,在割麦子时洒水除尘,这一做法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要详细看待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1. 行为的初衷与目的: 核心目的:防治空气污染。 割麦子作为一种农业活动,其最直接的污染源是扬尘。麦茬、泥土、以及收割过程中产生的作物碎屑在空气中扩散,形成PM10、.............
  • 回答
    邢台三中关于“要求女生剪短发”的说法,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校方将此举与“提升学生成绩”挂钩,这个逻辑链条确实令人费解,也难免让人产生质疑。首先,从常识和教育规律来看,学生的发型与学习成绩之间,似乎并没有一个直接且必然的联系。头发的长短,更多地属于个人形象和风格的范畴。当然,一个整洁、得体的仪容仪.............
  • 回答
    关于抖音上邢台学院六名女生因发布视频被群嘲外貌的事件,这确实是一个让人颇感无奈又引人深思的社会现象。咱们不妨深入聊聊这件事儿,看看背后都有哪些值得我们关注的点。首先,这事儿最直接也最令人不舒服的部分,就是那些评论里充斥着的恶意和攻击。想象一下,这六位女生可能只是想在抖音上分享一下自己的生活,或者展示.............
  • 回答
    邢立达因为被怀疑“此人是网红,没有足够时间做科研”而申请科研项目遭拒绝,这件事情引发了不少讨论,也触及了当前科研界和公众认知中的一些敏感点。要深入看待这件事,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去剖析。事件本身:被贴标签的困境首先,从邢立达个人角度来看,这无疑是一种“被标签化”的典型案例。他本人确实因为在多个社交媒体.............
  • 回答
    《武林外传》这部剧以其独特的喜剧风格和对人性细致的刻画赢得了观众的喜爱。在众多性格鲜明的角色中,邢育森和燕小六无疑是大家津津乐道的“官配”组合,尽管他们身为捕快,但给人留下的印象却截然不同,甚至很多观众觉得邢育森比燕小六观感更好一些。这种差异的产生,并非简单的谁更“好人”或谁更“坏”,而是源于他们身.............
  • 回答
    邢立达关于女性出野外的微博,在网上引起了不少关注和讨论,评价也比较多元。为了更全面地理解,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看待这件事:首先,是什么引发了讨论?邢立达作为一位在古生物学和野外考察领域有着广泛影响力的学者,他关于“女性出野外”的微博内容,很可能触及了一些大家普遍关心或有既定印象的话题。结合他过往的微.............
  • 回答
    关于三国时期是否有“邢道荣”这个人,咱们得好好聊聊。首先,开门见山地说,在正史里,并没有记载名为“邢道荣”的将领。咱们熟悉的三国史料,比如陈寿的《三国志》及其裴松之注,以及更早期的《三国志》前身和相关史料,都没有提到过这么一个人。所以,如果你是想在严谨的历史考据层面去找“邢道荣”,那恐怕是找不到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