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红楼梦》里贾元春在皇宫过得不快乐?

回答
贾元春,作为《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之首,她的人生轨迹,从显赫的荣国府大小姐,到后宫的德妃,再到最终的寂寥而逝,充满了令人唏嘘的色彩。我们常常听到说她不快乐,但具体为何,却需要细细品味书中的蛛丝马迹,才能理解其中缘由。

首先,最直观的原因,便是失去了自由,身不由己的宫廷生活。元春并不是主动选择了入宫,她是作为家族的荣耀和政治的牺牲品,被送进了皇宫。一旦进了这高墙,她便不再是那个可以在荣国府自由自在、与姐妹们玩笑玩闹的贾大小姐了。宫廷规矩森严,礼仪繁琐,一言一行都必须谨小慎微,稍有不慎便可能惹来杀身之祸。书中描写的元春省亲场面,虽然热闹非凡,但她本人却显得端庄得体之余,更有一种难以掩饰的疲惫和疏离。她的一番“自然是好的,但只是太苦了些”的感叹,何尝不是她内心最真实的写照?在那些华美的殿宇中,她不过是被装饰起来的皇家花瓶,承载着家族的期盼,却无法拥有属于自己的真实情感和生活。

其次,亲情的疏离和隔阂,是她内心孤独的根源。虽然元春省亲,全家都来叩拜,场面隆重,但那份亲情已经因为身份的悬殊而变得淡漠。她不再是那个和贾宝玉一起玩耍的姐姐,而是高高在上的皇妃。她的姐妹们在她面前拘谨不安,她的父母更是战战兢兢。她试图与宝玉温情相叙,想起了小时候的往事,然而,即便如此,她也只能匆匆一瞥,很多话来不及说,许多情感无法尽情表达。那种隔着无数宫门和身份鸿沟的亲情,注定是无法像往日那般亲密的。她渴望的,是那个无话不谈的亲切感,但在宫廷这个冰冷的环境中,这一切都成了奢望。她省亲时送给宝玉的那个荷包,里面装着一些香料,这看似普通的礼物,或许也寄托着她对过去亲情的怀念,和对当下无法企及的亲密的无奈。

再者,宫廷政治的暗流涌动,让她不得不时刻提心吊胆。元春虽贵为皇妃,但后宫从来不是太平之地。权力的争夺,恩宠的波动,都可能让她身处险境。书中虽然没有直接描绘元春在宫中受到怎样的磋磨,但从她时常“精神略觉有伤”以及最后“失于宫漏”的语焉不详的结局来看,可以推测她的处境并非如表面般安稳。身居高位,反而更容易成为政治斗争的焦点,她可能需要时刻警惕,小心应对,才能保全自身和家族的安宁。这种长期的精神压力,无疑会让她心力交瘁,快乐不起来。

更深层次的原因,可能在于精神上的饥渴和灵魂的无处安放。元春出身于钟鸣鼎食之家,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她是有情趣、有才情的女子。然而,宫廷的生活,虽然富丽堂皇,但却极度缺乏精神的滋养。她不能像林黛玉那样有自己的诗社,也不能像薛宝钗那样有自己的想法去与人交流。她的才情只能在省亲时,勉强展示一下,而这展示,又是为了迎合皇上的需要。她内心深处,或许也有着对自由恋爱的渴望,对真挚情感的追求,但这些都与她的身份格格不入。她就像一株被移植到贫瘠土壤里的名贵花朵,虽然被精心照料,但终究无法舒展根系,无法绽放出最美的姿态。

最后,身体的衰弱,也可能加剧了她的不幸。很多读者认为,元春的早逝并非单纯的“失于宫漏”,而是身体长期得不到调养,加上精神上的双重打击,最终油尽灯枯。即使是皇妃,也难以抵挡无休止的应酬和精神上的损耗。一旦失去了皇上的宠爱,或者在某些政治斗争中失势,她的生命也随时可能画上句号。

总而言之,贾元春的不快乐,不是源于物质的匮乏,而是源于自由的缺失、亲情的疏离、政治的压力以及精神的压抑。她的人生,仿佛是为了家族的荣耀而存在,却忽视了她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情感和需求。她的显赫身份,反而成为了束缚她快乐的最大枷锁。在那个时代背景下,像元春这样的女子,虽然享尽荣华,但往往是命运的囚徒,她们的快乐,是多么稀缺而易碎的东西。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现在被宫斗恋爱剧洗脑的太多了?帝王的修罗后宫怎么可能只是卿卿我我一生一世一双人的浪漫想象?为爱情放弃江山的也就是只有那么一两个传说,何况元春还不是受宠被爱的那一个,多年并无诞下一男半女或可见一斑。

元春入宫时大不过十来岁,却要承载着日渐衰败的家族期望,从最初的女史职位,一步步走到贵妃,在这养蛊般的后宫一耗就是十余年,这其间,有谁能帮她吗?还不是靠一个本性天真烂漫的少女一级级打怪升级?

不用多加猜测,她自己也说过——

省亲一回,落泪六次,还是在太监步步监视下的大胆表露,元春见到贾府众人后,第一句话就是“当日既送我到那不得见人的去处,好容易今日回家娘儿们一会,不说说笑笑,反倒哭起来。一会子我去了,又不知多早晚才来!”

现在让我们一年不回家估计都得难受,何况元春一入宫门深似海,阔别家人十余载。而她十几年后再见到家人的情况是怎样的呢?

此时她心系亲情,但皇家礼仪大过天,身为儿女,却要接受贾政和王夫人的跪拜,还有眼睁睁看着颤巍巍的老祖母给自己下跪,此等心酸,不必亲历,也能感知。

而此后,在欣赏兄弟与众姐妹的诗文和猜谜活动中,是她苦闷宫闱的难得闪光。她惊喜于自小带大的宝兄弟诗文大有长进,风流绰约的姐妹们才华各异。从她们身上元春看到自己缺失的以及最渴望的青春烂漫,为了保护这种珍贵,她下令让宝玉和众姐妹搬到大观园,这无异于不知世事愁苦的伊甸园,保护她们四季美景长伴,镇日诗酒相随,而不必像她一样,过早直面人生惨淡。

家的温暖,才是元春最珍视和最怀念的。元春的成长史我们无从得知,但可以参考另一位贾府小姐贾敏,王夫人提到贾敏未出阁时的尊贵,说,“只说如今你林妹妹的母亲,未出阁时,何等的娇生惯养,何等的金尊玉贵,那才象个千金小姐的体统。如今这几个姊妹,不过比人家的丫头略强些罢了。”从一个千尊万贵众人疼爱敬重的长孙女,瞬间立于无人可援的后宫黑暗森林,如何不心酸?

所以当她父亲贾政只能在帘外问安时,元春再发“大不韪”之言:“田舍之家,虽齑盐布帛,终能聚天伦之乐。今虽富贵已极,骨肉各方,然终无意趣!”

我相信,这是百分之百的真心话。

user avatar

不自由,不得宠。

皇宫里的规矩多到爆炸,从元妃省亲回来的复杂流程,元宵节那天的安排,回来换了三次衣服就能看出来,皇宫里非常不自由,不是自己想怎么样就能怎么样的,不能多说话,不能多吃多睡,不能哭不能笑。跟蹲监狱的区别不太大。

现在普通女孩嫁出去,在婆家生活尚且不自在,处处要看人脸色守人家的规矩,假如嫁的是皇家,那更难混。

越是高攀的婚姻女方越难。


第二就是不得宠。

古往今来的宠妃(皇后)有两类,第一类是政治连姻携手并进式的,比如康熙的原配,雍正的华妃,皇后或者妃子母家、或者个人能为皇帝带来巨大利益的。

第二类是皇帝非常喜欢的宠妃,比如赵氏姐妹,杨妃,国色天香,或者性格和爱好和皇帝投缘。

贾妃的母家已经腐败堕落,只剩下一个空架子不能成为皇帝的臂膀,所以第一条不满足,至于第二条,以元妃进宫多年,且后妃众多她无子,太监来贾家敲诈的种种情形来看,后宫竞争激烈,她也并不是宠妃。

宝钗已经是很美了,待选等了多年还未选上,足以见得后宫不缺美女,谁得宠更多与皇帝的个人喜好相关。

元妃能看出来的特长是琴艺。(四春琴棋书画)但这是否能和皇帝爱好一致就难说了。


元妃在后宫中处境是很艰难的。因为这个母家还要靠她撑着……却不能成为她的助力。

判词里写的:“望家乡路远山高,故向爹娘梦里相告,需要退步抽身早”让人很疑惑,以王熙凤“哭向金陵事更哀”来看,这个家乡可能指的是金陵老家。

至于后面几句,在丢失的情节中,应该有写元春的事(写的涉及到宫廷的一些事,所以才会被“迷失”),以及后宫的争斗。或者元妃生病,引起了贾家的担忧,应该也有给王夫人和贾赦托梦的情节。

结合秦可卿、晴雯托梦的情形,元妃应该也是死得比较惨,而且她的死引起了四大家族的连锁地震,作者不会一笔带过,应该是用了不少笔墨。

十二钗里,秦可卿的篇幅被删掉了一些,但出场次数并不少,在前八十回中出场少的还有元妃,妙玉,巧姐。这三个人在丢失的回目里应该还有不少戏份。

元妃的太监,名字叫夏守忠,大家都知道谐音下手重。

那么到底哪里下手重呢?是指问贾家要钱要得多?

看看其他坏蛋,贾芸的舅舅,不是人(卜世仁),甄士隐的丈人风俗(封肃)都做了什么呢?

脑补这个下手重,应该和擅骗人(单聘仁)类似吧。

user avatar

我其实只是想让自己收集一下红楼梦下有多少奇葩问题。

清宫对后妃的限制我建议题主可以去看一下相关科普,除了初期刚入关政治不稳定出了孝庄太后和末期清朝走向衰落出了慈禧太后的特殊阶段,整个清朝没有再出过女性政治家。

清后宫几乎没有宫斗的土壤,晋升绝大部分按照严格的制度,越级晋升或者快速晋升是极少数的个例,比如顺治宠爱的董鄂妃和乾隆时期的令妃。而即使是后者,从低位嫔妃到皇贵妃也用了二十几年的时间,并不是一步登天的。

在如此严苛的后宫环境下,没有哪一个嫔妃会活得开心,无论受宠还是不受宠,就是熬日子罢了。

回到元春,她只是皇帝施恩的工具,是家族效忠的表率。她的喜怒哀乐不重要,她的所思所想也不重要,安静贞顺的服侍帝后、太后,为家族争取荣光才重要。

元春或者其他妃嫔,都不过是活生生被埋葬在深宫里的冤魂罢了。

user avatar

因为红楼梦是古人写的,曹雪芹这个古人写的宫廷生活肯定比现代人写的真实

现代人的宫廷生活:皇宫就像家一样,是生活的,及时勾心斗角时随时会死,但回到自己宫里就像是回到自己家一样不用拘束

曹雪芹的宫廷生活:宫里没有熟人,皇上不是家人是上司,对所有人都要讲究礼仪,每天生活是端着的,回到自己宫里也有宫女时刻提点自己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元春省亲,在自己家里都会被宫人提醒回位置上坐着,更何况在皇宫)

宫里虽大,但不能出去,每寸土地都有每寸土地的规矩,不能由着自己性子来,所以和我们居家隔离是完全不一样的。

我住校六年完全封闭式管理,一次中午特批和同学出校门买东西,我觉得那3个小时是我六年在学校最快乐的时候,我觉得外面的空气都是清新的,天都比校园里的蓝,到时候回校了我硬是磨蹭着不想回去。

学校有规定的什么时间干什么事,教室有监控,宿舍有人统一管,和皇宫里差不多,我在学校有同学朋友,能一周回次家,尚且都这么向往外面的生活,更别说她一辈子都在那个牢笼里面不能出去。

user avatar

古代贵族真比皇宫妃子过得爽多了,像贾府那样的家庭,简直就是天堂。大富大贵,又没有那么多规律拘束,贾母又宠着小辈,每天变着花样带孩子们玩儿。女孩们整天聚在一起组诗社,赏花游园。冬天吃烤鹿肉,秋天吃大螃蟹,过生日的时候深夜偷偷开party,玩到尽兴再回家。

跟贾府一比,皇宫简直就是华丽的监狱。进了的女人别管背景高低,都套着一副黄金枷锁,被一直锁到死。

咱先不说妃子,就说公主的待遇。皇帝的亲闺女,那也不能养在亲妈身边,每个月见妈妈的日子都是有数的,想看看自己亲妈还得贿赂身边的保姆。

公主出嫁之后,想见驸马一面和自己丈夫同房,也必须经过贴身嬷嬷的允许,得给嬷嬷钱才行。

明朝有一个公主,月圆之夜想和老公浪漫一把,派奴婢去求嬷嬷,结果嬷嬷喝大了,通报的奴婢就只能等着。可公主等不急了,直接让驸马进了自己房间。嬷嬷知道后大怒,对公主破口大骂。

公主气不过去宫里告诉皇上,结果嬷嬷恶人先告状,惹得皇上以为公主不守规矩,当众训斥公主,还打了驸马。

公主活得都这么憋屈,妃子的日子能好过吗?除非是杨玉环那个级别的,皇上捧手心里宠着,能过几天快活日子。

皇上也挺宠爱元春了,还允许她回了趟娘家,有些妃子真到死也见不着家里人。

但皇上那点宠爱也得是用讨好用心机换来的,和在家里那种纯粹的快乐比不了。

所以贾元春肯定不快乐。

在皇宫里,别说吃喝玩乐了,就是笑一下那也得看场合,连吃饭也不能多吃,累死了。

user avatar

1.皇宫并不像看起来那么宽敞,后宫嫔妃们住的地方,经常是一个小院子住好几个人,另外还包括她们的宫女。就跟现在四合院里面住好几户人家差不多的情况。

2.清朝时期,大户人家的未婚妇女不能到处乱跑,已婚妇女还是很宽松的,除了小脚走路不方便基本上以外到哪都行。但皇宫里面,除了自己住的院子,严禁到处走,根本见不到外人。

3.皇宫礼仪繁琐,不但见皇帝、皇后、贵妃有礼仪规范,日常行为也有礼仪规范。每天定时起床、穿衣、吃饭、请安、念佛,日复一日。

4.在皇宫里无事可做,除了养养猫狗鸟鱼,其他啥也做不了,最多做做针线活看看书。吃饱了就是呆着,没事干,还不能到处走、不能歪床上睡着,只能干坐。

5.后宫也有激烈的政治斗争,今天得宠,明天送命。莫名其妙皇后派人来骂你一顿,这都是常事。问题提到了红楼梦,书里面的信息是贾元春没有生育,那么贾元春为什么会提升为贵妃呢?毫无疑问是皇帝想提升贾家的政治地位。但是政治上一旦出了问题,贾元春就突然死在宫里。现实当中,溥仪的生母就是被骂死的,其他的例子就数不胜数了。

6.皇帝嫔妃那么多,不可能天天来艹你,不受宠的一年一次就算差不多了。一旦怀了孕生了孩子,孩子也不能自己抚养,见不着面。不是说不能见,而是见面了也是行礼,问一些今天读书用不用功之类的,不能亲亲抱抱举高高,穿的暖和不暖和吃的饱不饱都不归你管。

7.宫女到老了还可以出宫,嫔妃是一辈子不能出去的。有一些时期,生了儿子且封王的嫔妃可以申请去跟儿子住,但是能生儿子的嫔妃又有几个呢?康熙儿子多,可康熙后宫100多人,有儿子的比例不到三分之一,还有夭折的有罪的没封王的。

我这里说的嫔妃泛指皇帝上过的和看上的,包括但不限于皇后、皇贵妃、贵妃、嫔、贵人、常在、答应。


有些人非特码要跟我杠后宫的居住环境,我就跟你们说说。

我打红圈的地方就是紫禁城嫔妃住的地方,东西六宫,共十二宫殿。这些宫殿最初形制都是一样的,是二进院落,后来有一些改建过了,比如右下角的延禧宫。通常来说,正殿算是各位小主们办公的地方,是不住人的,阴森森的大殿住着也不舒服。又或许康熙朝后宫拥挤的时候,正殿也要隔成一间间的暖阁,其中住着一位或几位妃嫔。前院偏殿也就是厢房,住宫女和值班太监,后院正殿也就是寝殿,住妃嫔,或许宽松的时候还有贵人。而后院两边的偏殿也就是厢房,就一间间的住着贵人、常在、答应。或许有的答应,还不能住在后院,而是要住在前院,和宫女们一起干活。

清朝自嫔以上是定额,一共14个人,当然有些皇帝是用不满名额的。皇后按说是住坤宁宫,但雍正以后多不住了,皇帝皇后都嫌大殿住着阴森。

这14个人住12宫,皇后肯定占的地盘最大,更不用说慈禧这样的太后。所以就算是嫔,都不见得能住上正殿。而贵人以下,就要住在偏殿里,一排屋子一人一间。年幼的皇子、皇女,也在这里居住。

妃嫔多的如康熙,100来号人,算上服侍她们的宫女共300多人,就住在这12宫里,而且康熙子女还多。所以康熙时期应该是清朝后宫最拥挤的时期。

按照古人的居住习惯,房间面积本来就小,就算皇帝也不过住一个几平米的暖阁而已。妃嫔比较惨的是,一般不能出自己居住的宫殿也就是那个二进院子。就算在这个院子里,你也不能到处闲逛。何况在那个院子里也没啥逛的,四面都是房子,中间就是石板地,连特码的草都没有几根。

user avatar

很简单。古代女子出嫁不是为了感情,而是为了生存。

基本上来说,古代女性嫁人的工作性质大于感情性质。"家庭主妇"是一份工作。

所以嫁到什么家庭更多的是决定你以后做什么工作的。

嫁到大户人家,要学的就是怎么样送礼回礼和搞好人际关系。怎么样管理下人。

嫁到小户人家,就是要做饭做菜为鸡喂鸭。

嫁到皇宫,基本上可以看成一份待遇很好,但是需要你二十四小时工作,没什么闲暇的终身职业。

user avatar

拿琼瑶当历史?你怎么不跟着山海经学医术呢?

别的朝代我不了解。单说清朝后宫生活就是很苦闷。对,苦闷。没有什么步步惊心什么勾心斗角。而是苦闷。现在的电视剧为了剧情的可看性可以说塑造的后宫跟清朝没什么关系。首先,制度非常的严苛,官大一级压死人,历史上的敦肃皇贵妃(也就是甄嬛传华妃原型)敢这么跟皇后说话她早死八百回了,还雍正忌惮她哥哥?编剧也是非常不把封建中央集权当回事。清朝,拥有境外势力的博尔济吉特氏皇后都是说废就废,你真的觉得这帮男人会为了哪个妹妹女儿的被废了就造反放弃自己得荣华富贵吗?我告诉你,清一代,你入宫了就跟你娘家没任何关系了,还上请安折子问华妃安好,怕是嫌自己凉的不够快。入宫妃嫔,就是白身入宫,什么陪嫁什么钱财,甚至你连娘家的一件母亲给你做的衣服都带不进去,这也是为什么不受宠的乾隆废后那拉氏行过偷盗之事,因为你进宫了就和外界切断一切联系了,更不会有贾元春省亲的事,顶多你怀孕了你妈进宫一下,但是清一代拥有这个殊荣的非常之少,除了末代的嫔妃比较自由之外,也只有几个蒙古嫔妃和家世极其高贵的皇后贵妃拥有这个权利,所以不悲惨吗?进了宫,你就是这个世界上最孤单的人。你怀了孕,你生了子,你混得不错,可是你没有地位你照样见不到你的任何亲人,而清宫的孩子夭亡率非常之高,成年之后能活的长久的也不多,比如嘉庆的生母孝仪纯皇后,也就是令妃,就是因为孩子接连夭亡有了各种精神类疾病,身体也非常不好,终于在自己又一个女儿英年早逝之后受到打击没几天也去世了。不悲惨吗?情感上千疮百孔,物质上就真的特别富足吗?首先清宫禁止私相授受,也就是你在皇宫领的工资你只能在皇宫用,被赏赐的金银珠宝全部登记在案,你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赶上盛世还好,可刚入关的过得不行,后面嘉庆开始国库空虚,到了道光,后妃都得自己做针线活,过年才有肉,没钱了怎么办?皇帝开始给后妃降位份。皇帝自己都穿带补丁的衣服你还想怎么样?历史上能出几个孝圣宪皇后?寿命长儿子孝顺国库有钱。历史上又能出几个慈禧是个天选之女举国之力让她挥霍?大部分都是被困在孤城里的可怜女人罢了

user avatar

宁可相信产工业糖精的编剧,也不相信曾经跟皇家走得很近的曹雪芹?!

红楼梦是世情小说的代表作,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淋漓尽致地反映了清朝的世间百态。

你觉得曹雪芹跟于正,哪个可信度更高?这问题我问得都不好意思。

user avatar

拿影视剧里的皇宫生活来对比是很可笑的!!别被影视剧误导了。

去过故宫就知道,到处都是高高的墙,到处都是四四方方的,抬头只能看见天。在那个没有wifi那样手机的年代,没有孩子可以操心,大概也只能靠数砖度过漫漫长夜了。

房间小,暗,比影视剧小多了,长这样

这可是慈禧的房间,元春作为一个妃子只会比这个差。

再看看影视剧里的御花园,游园赏花钓鱼对不对?想多了,除非皇帝带你去颐和园,在御花园里你只能看看假山几棵树,皇宫里的御花园小,走几步路就没了。御花园里占着这两建筑,然后树很少,据说是为了防止刺客。


我们现在说看美女心情会好,但是清朝皇帝选秀,美女是要筛掉的,因为认为美女会耽误皇帝治国,所以你想像影视剧里面个个美女,每天姐姐妹妹,那是不存在的。再者这里面,脸上的表情是这样,时间长了集体抑郁,关键那个年代还没有心理医生,也没人了解抑郁症是啥东西,大家都抑郁了=大家都是正常人,疯了除外。

古人说,伴君如伴虎,这句话可不是说着玩的,惹皇帝不高兴了,轻则失宠重则赐死,时时刻刻都得谨言慎行说好每一句话。当然你还不能大笑耍乐,因为妃子要端庄。

而家中的弟弟妹妹是咋样的,吟诗作对,游园赏花,一大家子嬉笑耍乐。元春生活在上面皇宫的恶劣环境中,好不容易回来这么一晚上又得回去,这对比,是我也哭

user avatar

咱先不说小说里啥情况。就说参观过故宫吧?看过后宫妃嫔居住的区域吧?

那是宫殿?!那是狭窄阴暗的牢房好吗?

前面的太和殿,广场如何大宫殿巍峨气派就不用我多说了。

后面妃嫔住的,pi大点面积的小房子,还是贵妃才有资格有那么一个单独的小院子和有客厅东西厢房的房子,所谓的院子还没有现在别墅院子大。院子之间的巷子,狭窄得仅供两人并排…
低等级的妃嫔那就是合租房,大通铺,门口离炕就一步远…

更不要说普通答应、宫女们住的都是啥样的…,基本上就是打地铺了…。所谓的御花园…,我去!那是花园?!

看过之后,才知道优越条件的宫廷生活在横店!

如果是有钱人家官宦世家的孩子,在家里随便嫁个门当户对的不是爽歪歪?住这么个小牢房、说话小心翼翼、见人就要下跪 ‍♀️,这是人过的日子?!难怪妃嫔寿命都不长…。

那些想穿越到古代做王妃的,醒醒吧。坦白说欧洲王宫倒是真的豪华气派还可以花园骑马,国王不找你你就找几个情人,还能成为风流佳话,中国古代的王妃,真不是人过的生活,除了在小房子里等着被叫去那啥,其他时候还不能随便串门,吃的大锅饭,还不是餐餐有肉,她一个从小养尊处优的千金小姐,过这种日子如果快乐才是奇怪了!

user avatar

其他的我不知道,但我去了故宫后尤其是东西六宫的第一感觉是,怎么这么小。

真的是小,每一个宫的活动面积都不一定抵得上现在好一点的独栋别墅,御花园都不见得比普通的城中公园大,每天都是这样的四方天,没有什么事情做,又不像现在有WIFI有手机有电脑,只能看看书(大部分后宫嫔妃还不见得认识多少字)绣绣花,有孩子还能打发打发时间。

这种日子真的换谁都会抑郁。

user avatar

和皇帝差多少岁

做的是大老婆么

有日啖荔枝三百颗的宠幸么

有倾国倾城的容貌么

有永葆青春的本事么

有子嗣傍身么

皇后好说话么

宫女太监给不给脸色看

别的嫔妃好相处么

身边有没有莺莺燕燕等出头

俸例体己够不够花

宫内有没有吃里扒外的奴才

该用什么立场和态度和皇帝相处

敬事房内务府之类想要好处给不给给多少

坤宁宫的那老太监老是色眯眯地看抱琴,我得想个办法

一月后万寿节我送点什么能显得既恪守本分又恰到好处呢

呜呜想念家里做出来的茄鲞鸡髓笋野鸡崽子汤莲叶羹糖蒸酥酪的第N天

这个衣服不会冲撞皇后吧

也年轻也是小女孩也想每天到处玩

今天能不能别练女工了

今天撞破妃嫔偷情我好慌 他们看没看到是我啊

太后让抄的佛经还没抄完怎么办

这身衣服上的花好俗气显老啊

呜呜我也想和姐姐妹妹猜谜作诗玩

沈贵妃的人来暗示我陷害芳贵人我该不该答应

雪花一片片飘下来 栊翠庵的第一枝梅花应该已经开了吧

不错 御膳房的新品芙蓉糕好好恰,怎么才能多吃几次又不暴露出本宫喜好呢

家里又来信暗示争宠好烦啊

今年又来好多新人啊

嘿乾清宫门口那侍卫好像还挺喜欢我的,但我只能板着脸

宫里御赐的胭脂膏子确实颜色上乘,但我如今只想要一盒宝玉亲手腌出来的

贾敬在道观胡羼的事情被皇上知道怎么办会不会怪罪

蓉哥儿媳妇是不是前朝公主 怎么做这个亲 我好怕 东窗事发如何交代

贾珍那档子爬灰的烂事怎么瞒得住

焦大这种忠仆不得善待,如果闹到衙门里

尤氏这个茄子根本做不得当家主母

宁国府就石狮子干净这种名声好难听啊

奶奶现在身体还行,不知道还能撑几年

大老爷天天纳妾要不要脸

就邢氏那样子不整事就阿弥陀佛了

父亲的官还能升么

宝玉每天厮混不考取功名怎么办

兰哥不知道后来如何

凤姐拆人姻缘、逼死下人、收钱办事 瞒天过海那些乌糟被扯出来怎么办

琏哥整日寻花问柳丢不丢人

迎春懦弱我不在家 她不知又受多少欺负

赵姨娘每天惹母亲生气可怎么办

探春有时是太要强了

贾环是不是还毛手毛脚的

宁国府这般光景只苦了惜春

薛宝钗好像心思挺多 应该不会算计什么吧

我也知道黛玉更适合宝玉 但是好难啊

薛蟠强抢民女的事情最好永远不见天日

呜呜今天好像长胖了丑死了

下回省亲是什么时候啊

上回都没说几句话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