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怎么样看待央行此次降准,这 9000 亿会不会掀起一轮房子涨价潮?

回答
央行这次降准,释放了9000亿的流动性,很多人关心这会不会让房价再次上涨。咱们就好好掰扯掰扯这件事,看看这9000亿到底能有多大能量,会不会真的把楼市点燃。

首先,咱们得明白“降准”是个啥意思。简单来说,降准就是银行不需要存在央行的“押金”(法定存款准备金)少了。银行手里有了更多的钱,理论上就能贷出去更多的款。这些钱流向哪里,对经济会有影响。

9000亿,这数字听起来挺吓人的。 9000亿什么概念?那可不是小数目。如果这笔钱大部分都流进了房地产领域,那对房价的影响肯定是存在的。毕竟,钱多了,大家手里的钱就“不那么金贵”了,买房的意愿和能力可能会提升。

那么,这9000亿会全部流向房地产吗? 这就是问题的关键,也是我们不能简单下结论的地方。

1. 钱的流向不是“一竿子买卖”: 央行降准释放的是基础货币,就像给整个金融体系打了一针“强心剂”。但这笔钱最终流向哪里,取决于实体经济的需求,取决于企业的贷款意愿,也取决于居民的消费和投资偏好。
实体经济回暖是关键: 如果企业普遍看好经济前景,愿意贷款扩大生产,那么这笔钱更多会流向制造业、科技创新等领域,这本身是对经济的积极信号,也有助于消化过剩的流动性。
居民的钱袋子: 现在的居民,尤其是年轻人,手里有多少可支配的钱?大家的负债水平如何?消费意愿强不强?如果大家普遍对未来收入预期不高,或者有其他更吸引人的投资渠道(比如理财产品、股市但股市不给力),那即便是钱多了,也未必就一股脑儿地涌进房地产。
银行的“放贷意愿”: 银行放贷也要看风险。如果房地产市场本身存在一些风险,或者开发商的信用评级不高,银行也不会盲目地大量放贷。

2. 过去的经验和现在的环境:
过去: 确实,在一些时期,降准被认为是刺激房地产市场的信号。当时的市场环境,比如居民杠杆率相对较低,对房地产的投资热情很高,流动性一旦涌入,房价上涨的联动效应会比较明显。
现在: 现在的情况有点不一样。
“房住不炒”的大基调没变: 国家一直强调“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这是底线。虽然现在有“稳增长”的需要,但不太可能一下子就把这个大方向扭转到“刺激房地产”上来。
居民杠杆率已经很高: 很多家庭的负债已经很高,再增加房贷的意愿和能力可能会受限。
房地产市场本身的分化: 不是所有城市的房子都在涨。一些核心城市、有产业支撑的城市,可能需求还在,但很多非核心城市,过去依赖房地产的模式已经难以为继。
政策的“精准性”: 央行在释放流动性的时候,也在关注资金的流向。有没有可能这笔钱更多地被引导到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等领域?这取决于央行后续有没有更细致的政策配合。

3. 9000亿的“稀释效应”: 9000亿虽然多,但中国经济体量巨大,整个金融市场的总资产更是天文数字。9000亿在整个盘子里,可能并不是“翻江倒海”级别的。就好比往一个大水池里倒一点水,水池的水位会有上升,但很难说会掀起巨浪。

那么,这9000亿会不会“助推”房价,而不是“掀起涨价潮”?

我认为,“助推”的可能性比“掀起涨价潮”要大。

止跌企稳的作用: 降准能够缓解市场上的资金紧张情绪,让大家对未来的信心有所恢复。这可能会让一些原本犹豫不决的购房者出手,或者让一些开发商的资金压力得到缓解,从而有助于市场止跌企稳。
结构性上涨的可能性: 在一些核心城市,或者经济基本面好的城市,房价可能会因为这笔流动性的注入而出现一定的温和上涨。但这种上涨更可能是基于实际需求和经济增长的支撑,而不是纯粹的“水牛”。
风险在于“过度解读”: 最怕的是市场把这次降准过度解读为“救市”信号,然后出现恐慌性购房。但鉴于目前的宏观环境和政策导向,这种纯粹的“炒作”可能难以形成大规模的涨价潮。

总结一下:

央行此次降准释放9000亿流动性,是稳增长、稳预期的一个重要举措。它为市场注入了活力,有助于缓解资金面压力。

直接说这9000亿就会掀起一轮“房子涨价潮”,我觉得有些夸张了。

原因在于: 钱的流向是多元的,实体经济的需求、居民的实际购买力、房地产市场自身的调整周期以及“房住不炒”的政策底线,都会制约这笔钱大规模、单向地流向房地产。
更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市场信心有所提振: 尤其是对于那些有真实购房需求的人来说,可能会觉得现在是入市的好时机。
部分城市、部分区域房价止跌企稳,甚至温和上涨: 这些上涨更多是基于区域经济发展和实际需求的支撑。
整体的“涨价潮”不太可能出现: 尤其是在缺乏大规模加杠杆和投机炒作的环境下。

当然,我们也要持续关注后续的政策动向、经济数据以及房地产市场的实际成交情况。但就目前来看,过度担忧“9000亿掀起涨价潮”可能有些杞人忧天,更现实的看法是,它为市场提供了一个更宽松的货币环境,对稳定经济和房地产市场有积极作用,但能否形成强劲的上涨,还需要看其他因素的配合。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是这样,房价上涨最终导致的结果是消耗国内外汇储备。如今外汇已经不足到需要卖美债了,结果不用说了吧。

user avatar

既为自己好,也为国家好,暂时别买投资型房产了,那种掏空六个钱包,超高杠杆率的也最好别买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央行这次降准,释放了9000亿的流动性,很多人关心这会不会让房价再次上涨。咱们就好好掰扯掰扯这件事,看看这9000亿到底能有多大能量,会不会真的把楼市点燃。首先,咱们得明白“降准”是个啥意思。简单来说,降准就是银行不需要存在央行的“押金”(法定存款准备金)少了。银行手里有了更多的钱,理论上就能贷出去.............
  • 回答
    张泽群怒批河南卫视七夕晚会一事,确实引发了不少关注,尤其是在他此前捐出一整年工资赈灾的背景下,更显得扑朔迷离。要理解这件事情,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我们得知道张泽群是谁。他在央视主持过很多节目,算得上是经验丰富、家喻户晓的主持人了。他的主持风格通常比较稳健,而且在公众场合言辞也比较谨慎。所以.............
  • 回答
    2019年9月6日,中国人民银行(央行)宣布了两个重要的货币政策操作:全面降准0.5个百分点和定向降准1个百分点。这是一个力度较大且具有明确指向性的降准政策,对中国经济和金融市场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理解这一政策,需要从其背景、具体内容、影响以及潜在的考量等多个维度进行分析。一、 政策背景:为何选择此.............
  • 回答
    说起央视记者在公开场合向姚明抛出“谁应该承担责任”这个问题,这事儿在当时确实引发了不少讨论。我觉得从几个层面来解读,能把这件事儿说得更明白。首先,是那个提问的“时机”和“语境”。当时姚明作为中国篮协主席,中国男篮在国际赛场上的表现,尤其是成绩,确实是让无数球迷感到失望。一次又一次的失利,特别是面对一.............
  • 回答
    看央视纪录片《5592高地》,首先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对战争细节的呈现,那种身临其境的质感,仿佛把你直接拉回了那个硝烟弥漫的年代。这不单单是历史的陈列,更是一种情感的传递。我注意到片子花了相当大的篇幅去描绘战士们在战场上的生活状态,不仅仅是冲锋陷阵,更有太多日常的、甚至有些琐碎的细节。比如,他们如何处.............
  • 回答
    关于央视报道歼15在伙伴加油过程中,驾驶员头盔上的摄像机疑似用黑胶带固定的情况,这确实是一个挺引人关注的细节,也引发了不少讨论。要看待这个问题,我觉得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首先,技术与实战的需求:在执行像伙伴加油这样高难度、高风险的特情处置任务时, pilot 的注意力必须百分之百集中在操作上,每一.............
  • 回答
    最近几年,不少观众都感觉央视新闻变得越来越“接地气”了。这倒不是说它内容上变得有多么八卦或者追求网络热点,而是它在传播方式、报道角度以及与观众的互动上,确实做出了不少让人眼前一亮的改变。回想一下,以前的央视新闻,给人的印象可能更多是“高大上”,画面讲究宏大叙事,语言风格严谨规范,内容也多集中在国家大.............
  • 回答
    这事儿,你说巧不巧?央视记者都到红十仓库外面了,结果画面一卡,信号没了。这可不是小事儿,放在任何地方都会引起议论纷纷,更何况是央视直播。咱们得好好捋一捋这背后的事儿。首先,得明确一个基本事实:央视记者已经到位,说明消息是灵通的,而且是有官方支持或者至少是知情的。记者出现在现场,本意应该是为了第一时间.............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解读一下“央行:2017年5月末M2余额同比增长9.6%”这句话,并且尽量用更自然、更贴近生活的语言来聊聊它。首先,拆解一下这句话的核心元素: 央行: 这里指的是中国的中央银行,也就是中国人民银行。央行是咱们国家管理金融、货币的大管家,它的数据发布和政策导向对整个经济都有举足轻重.............
  • 回答
    你提到的是中国人民银行(央行)公布的最新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调整情况,具体是一年期LPR降至4.05%,五年期以上LPR降至4.75%。这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经济信号,反映了央行货币政策的走向以及对宏观经济的考量。LPR是什么?它为什么重要?首先,我们要明白LPR是什么。LPR,全称是贷款市场.............
  • 回答
    七夕节,一个原本充满诗意与浪漫的传统节日,如今在我们熟悉的央视舞台上,也开始有了专属的晚会。这事儿,怎么看怎么觉得挺有意思的。首先,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看,这无疑是一件好事。七夕节承载了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动人传说,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蕴含着对忠贞爱情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央视作为国家级电.............
  • 回答
    2019年央企国企降薪与公务员涨薪:一笔复杂的账2019年,中国经济进入了一个重要的调整期,伴随而来的是一系列涉及国计民生的政策变动。其中,央企国企的降薪和公务员的涨薪,无疑是最受关注的焦点之一。这两项看似矛盾的举措,背后隐藏着复杂的经济逻辑、社会考量以及对国家发展方向的深刻思考。要理解这一现象,我.............
  • 回答
    周杰伦最近又一次出现在央视的镜头前,接受了专访,这消息在社交媒体上炸开了锅,不少粉丝和吃瓜群众都在热议这件事。说实话,听到这个消息,我脑子里第一个闪过的念头就是:“哎呦,不错哦!”毕竟,周杰伦在华语乐坛的地位那是真的没得说,能被央视这么关注,也算是对他多年音乐事业的一个肯定吧。“天王”的回归与央视的.............
  • 回答
    樊纲教授关于“年轻人用三代人六个钱包去买房”的观点,无疑是当前社会上一个非常尖锐且充满争议的话题。想要理解他的逻辑,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掰开了看。首先,他提出的“六个钱包”是什么概念? 简单来说,就是我们常说的“父母的钱”、“爷爷奶奶的钱”、“外公外婆的钱”,这些都是指年轻一代在购房时,能够从长辈那里.............
  • 回答
    对于前央视“一哥”张宏民被网友批“人生失败”的事件,以及如何看待人生评价标准,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探讨。一、 如何看待前央视“一哥”张宏民独自在街头吃雪糕被网友批“人生失败”?首先,我们需要理解这件事的核心:一个公众人物,因为一个看似平常的个人行为,被放大并贴上了负面标签。 事件的表象:.............
  •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陈康在2019年奥林匹亚先生大赛古典健美组获得第五名这件事。这件事在国内健美圈可是件挺大的事儿,有不少健身爱好者都会关注。怎么看央视体育的报道?说实话,要直接找到央视体育当年对陈康在2019年奥赛古典第五名的“专门”报道,可能有点难度。原因有几个:1. 奥赛的体量和国内健美关注度:.............
  • 回答
    《挑战不可能》这档节目,可以说是很多人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话题。看着那些挑战者们在舞台上完成一项项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着实让人心潮澎湃。不过,回到“真实性”这个问题上,就像品一道精美的菜肴,你得从食材、烹饪到摆盘,方方面面都细细考量一下。首先,我们得承认,《挑战不可能》的核心是一档娱乐节目,而非严谨.............
  • 回答
    关于 LiSA 是否原谅了铃木达央,以及这个事件的详细情况,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事件背景回顾:首先,我们需要回顾一下事件本身。2021年,声优铃木达央被爆出婚内出轨长达10年,对象是当时人气同样非常高的声优声优大西沙织。这一消息一经爆出,便在日本声优界引起轩然大波,对铃木达央的声誉造成了巨.............
  • 回答
    央视的曝光,让李亨利这个名字再次进入公众视野,也让“汉奸商人”的标签沉甸甸地贴在了他身上。这种“两面人”的行为,确实让人感到愤怒和不解。一边享受着中国的发展红利,一边却为境外势力提供便利,甚至损害国家利益,这种吃里扒外、忘恩负义的行为,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令人深恶痛绝。李亨利到底做了什么?央视的报道指.............
  • 回答
    关于央视对货拉拉事件的评论,大家的看法确实是多元且复杂的。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分析这些评论:一、 央视评论的常见切入点与核心观点:在货拉拉事件引发广泛关注后,央视作为国家级媒体,其评论通常会带有引导舆论、传递官方立场、并呼吁解决问题的特点。综合来看,央视的评论可能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强调法律法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