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爸爸举高高失手导致一岁半儿子摔进 ICU?带娃需要避免哪些危险动作以及安全隐患?

回答
听到这个消息,心里真的非常沉重。作为父母,我们都希望给孩子最好的爱和呵护,但意外往往就在不经意间发生。爸爸举高高失手导致一岁半的儿子摔进 ICU,这样的悲剧,说实话,作为过来人,真的能体会到那种心痛和自责。这不仅仅是一次失误,更是一种警示,提醒我们在带孩子这件事上,容不得一丝一毫的懈怠和侥幸心理。

如何看待爸爸举高高失手导致一岁半儿子摔进 ICU?

首先,我想说,这件事情的发生, 最重要的是要理解和支持这位父亲。 在很多文化中,“举高高”是表达父爱的一种方式,它代表着一种亲密、玩乐和力量。这位父亲一定也是出于爱和想要逗乐孩子的心情才这么做的。在突如其来的意外发生后,他承受的压力和痛苦,绝不仅仅是孩子身体上的伤害,还有心理上的自责、内疚和无助。这时候,他最需要的不是指责,而是理解、支持和一起面对。

其次, 这绝不是“不负责任”的爸爸的错,而是“意外”的发生。 我们不能因为一次意外就否定一个父亲的全部。育儿过程中,谁能保证自己从来不犯错?谁能保证每一次操作都万无一失?我们都是凡人,都会有疏忽,都会有判断失误的时候。重要的是,我们能从中学到教训,并且努力避免再次发生。

但是, 这件事情也必须引起我们所有家长的警醒。 “举高高”这个在我们看来很普遍、很寻常的亲子互动,在不经意间就可能变成一个极度危险的行为。一岁半的孩子,骨骼、肌肉、神经系统都还在发育中,头部占身体比例较大,颈部力量还不够支撑快速的旋转和颠簸。任何不稳定的受力或者突然的失控,都可能对他们造成严重的伤害。

最后,我想说, 这件事的教训是惨痛的,但它也是一个非常宝贵的警示。 它提醒我们,带孩子这件事,看似简单日常,实则充满了各种潜在的危险。我们需要不断学习育儿知识,提升安全意识,把孩子的安全放在第一位,并且永远不要低估意外发生的可能性。

带娃需要避免哪些危险动作以及安全隐患?

这真是个太重要的话题了,因为很多我们习以为常的动作,其实都暗藏杀机。我们来好好梳理一下,尽量说得细致些:

一、 互动游戏中的危险动作:

“举高高”变“飞机”等大幅度抛甩: 这是最直观的危险。孩子颈部和脊椎的支撑力不足,突然的抛高、旋转、颠簸,很容易导致颈椎扭伤、脱位,甚至更严重的脊髓损伤。很多时候,摔下并不是直接撞击地面,而是身体在空中不受控制地甩动导致的内部伤害。
避免方法: 尽量选择平稳的互动方式,比如坐在地上让孩子坐在你膝盖上,或者轻轻地抱在怀里互动。如果一定要有“飞起来”的感觉,可以将孩子抱紧,身体靠近自己,缓慢、轻柔地将孩子向上稍微提起一点点,同时保持身体的稳定。绝不能大幅度抛甩或旋转。
“蹬自行车”/“踢球”等脚下动作: 有些家长喜欢抓住孩子的小脚丫,帮助他们模仿骑自行车的动作,或者在他们脚边放球让他们踢。但孩子身体重心不稳,如果家长用力不当,或者孩子突然用力,很容易失去平衡,导致摔倒。
避免方法: 等孩子能够站稳,甚至能够独立行走时,再进行这类鼓励性的脚部运动。在孩子站立或坐着玩耍时,家长要时刻在旁看护,确保他们周围没有硬物,地面柔软。
过度的挤压和挤捏: 逗弄孩子时,有时会忍不住轻轻挤压孩子的胳膊、腿或者肚子。但孩子的身体非常脆弱,尤其是新生儿和婴儿,他们的内脏器官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过度的挤压可能会造成内伤。
避免方法: 多用轻柔的抚摸和拥抱来表达爱意,避免用力捏、拽孩子的肢体。
在不稳固的平面上玩耍: 比如床沿、沙发边、摇摇晃晃的推车上,让孩子玩耍或睡觉。
避免方法: 确保孩子在安全的、有围栏的区域活动,比如婴儿床、游戏围栏、或者地面铺设了爬行垫。沙发和床除非有人时刻看护,否则不适合放任孩子独自玩耍。

二、 日常起居中的安全隐患:

换尿布或抱孩子时的姿势不当: 尤其是在给孩子换尿布时,如果孩子在地板上或者较高的地方,并且家长没有完全固定住孩子,孩子一旦扭动,就有可能滚落。
避免方法: 换尿布时,最好将孩子放在专门的尿布台或者铺有柔软垫子的安全地面上。双手要时刻不离开孩子身体,尤其是在孩子趴着或坐着的时候,确保孩子不会失去平衡。抱孩子时,要用双手稳稳地托住孩子的身体,特别是头部和颈部。
从高处坠落: 这是婴幼儿意外伤害中最常见的,也是最危险的。婴儿床围栏不够高、窗户没有安装防护栏、桌子上的物品被孩子拉扯下来等等,都可能导致孩子从高处坠落。
避免方法:
婴儿床: 选择符合安全标准的婴儿床,围栏高度要足够,确保孩子站起来时也无法翻越。床垫要与床边有一定空隙,防止孩子卡住。
窗户: 所有窗户都要安装儿童安全锁或防护栏。即使是低楼层,也不能掉以轻心。
家具: 避免将孩子放在桌子、沙发等高处,或在孩子能够到的地方放置危险物品。家具边缘最好加装防撞角。
楼梯: 如果家里有楼梯,必须安装结实的楼梯门,并在孩子能够独立行走后,时刻看护。
误食和窒息: 孩子的好奇心很强,喜欢把东西放进嘴里。小颗粒的食物、纽扣、硬币、塑料零件等都可能被孩子误食,造成窒息或食道堵塞。
避免方法:
环境清理: 保持地面和孩子可以触及的区域干净整洁,及时清理掉落在地上的小物件。
收纳: 药品、清洁剂、化妆品、电池等危险物品务必放在孩子够不到的高处或锁好的柜子里。
食物: 给孩子吃生的食物时(如胡萝卜、苹果),一定要切成小块,或者蒸熟切碎。花生米、坚果等硬质食物,一岁半的孩子还不适合直接吃,要磨成粉末。
玩具: 购买玩具时要注意是否有小零件脱落的风险。
教导和看护: 告诉孩子不要随便把东西放进嘴里,同时也要时刻关注孩子在玩耍时的动向。
烫伤和灼伤: 热水、热汤、热菜、蒸汽、充电器、暖炉等都可能造成烫伤。
避免方法:
厨房安全: 热水壶、电水壶放在孩子够不到的地方。做饭时,锅柄朝内,避免孩子拉扯。
用餐: 给孩子喂食时,一定要先试温度。不要让孩子接触热源。
电器: 充电器、插头等要做好防护,避免孩子玩耍。
溺水: 即使是浅浅的水,对婴儿来说也是致命的。浴缸、水盆、水桶、甚至马桶都可能存在溺水风险。
避免方法:
洗澡: 洗澡时,家长必须时刻看护在旁边,绝不能离开。浴盆中的水不宜过深。
其他水源: 任何装有水的水桶、水盆,用完后都要立刻倒掉,并放在孩子够不到的地方。马桶盖要盖好,最好安装马桶锁。
交通安全: 抱孩子过马路、在车内不正确地使用安全座椅。
避免方法:
过马路: 抱孩子过马路时,一定要将孩子抱紧,并且观察好交通状况,走人行横道。
汽车安全座椅: 一岁半的孩子,乘坐汽车必须使用适合其年龄和体重的安全座椅,并正确安装,系好安全带。绝不能抱着孩子坐在副驾驶座或不坐安全座椅坐在后座。
被宠物伤害: 家中有宠物,特别是大型犬,即使宠物很温顺,也需要对孩子进行引导和看护。
避免方法: 不要让孩子去打扰正在进食或休息的宠物。不要让孩子去拽扯宠物的尾巴或耳朵。在孩子和宠物互动时,一定要有大人在旁边监督。
粗糙的表面和尖锐的角落: 地面不平整、家具棱角尖锐,都可能导致孩子磕碰受伤。
避免方法: 尽量为孩子提供一个平整安全的活动区域,给桌角、椅子角等加装防撞保护套。

总而言之,带孩子需要的是一种“时刻警惕”和“未雨绸缪”的心态。

1. 永远不要低估孩子的行动能力和好奇心。 孩子的发展速度很快,昨天他们还只能爬,今天可能就已经能站起来甚至蹒跚学步了。他们的身体素质和判断能力是跟不上他们的行动能力的。
2. 将孩子的安全视为首要任务。 任何“一时的方便”、“觉得不会出事”的想法,都可能带来难以挽回的后果。
3. 不断学习和更新育儿知识。 很多潜在的危险,是需要我们主动去了解和学习的。阅读育儿书籍、参加育儿讲座、向有经验的父母请教,都是很好的方式。
4. 给孩子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并且时刻做好监护。 这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所谓的“监护”不是说像“老鹰抓小鸡”一样寸步不离,而是要有意识地观察孩子的状态和周围环境,及时预判潜在的危险并加以制止。
5. 家人的支持和分工也很重要。 在带孩子这件事上,不应该只有一方承担压力。夫妻双方或者家庭成员之间要多沟通,共同承担起监护和照顾的责任。

这次的事件,对于这位父亲来说,无疑是一场噩梦。但希望通过这样的警示,能让更多的父母引以为戒,更加细致、更加审慎地对待育儿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孩子是家庭的希望,他们的安全,是我们无法推卸的责任。愿那个孩子能够早日康复,也希望这位父亲能够从这次巨大的打击中走出来,重新找回面对生活的勇气。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以下内容都是真人真事,希望能给您带来警示:

1、背对着孩子,从身后拉着孩子倒退。

父亲背对孩子,与孩子拉手玩,孩子往后拉父亲,结果父亲失去重心,直接跌坐在孩子身上,造成孩子死亡。这样的案例上过新闻。

2、抱着大孩子(超过20斤)行走

孩子大了遮挡视线是其一,其二是重心上移,再有个磕磕绊绊很容易摔倒。如果是老人腰腿不利索就更要当心。孩子大了,尽量少抱,能静止抱就不要抱着走。

3、关汽车门(任何门)的时候,不看孩子手是否在门缝里。

潇洒关门,夹到孩子手。

4、从婴儿车里抱出孩子,没有观察环境。

婴儿车边正好有向内打开的窗户,正好把孩子头磕到窗户尖角。

5、家有学步儿,父母却在家“身手敏捷”

一个猛回头就可能和孩子撞在一起,轻则撞倒在地,重则头破血流。

6、拉着孩子的胳膊,把孩子提起来

孩子4岁以前,肘关节还没发育好,所以承受不了自己身体的重量。如果用力扯孩子胳膊,孩子会肘关节脱位。这非常常见。

7、在孩子吃饭时逗笑

极易引起孩子呛咳,甚至窒息。

8、给3岁以下孩子吃完整的圆形食物(花生、葡萄),还允许他边吃边跑。

很多孩子因此窒息,失去生命。身边就有。

9、给学步儿穿|脱裤子,或者整理鞋的时候没有搂住孩子腰部以上

孩子迈步必摔

10、开关家里木门的时候,不注意门和地板间有条小缝隙,有可能顶伤孩子脚。

很多孩子在家都不爱穿鞋,很容易被门的边和底部顶到。

11、留长指甲|戴首饰

都会在无意间伤到孩子。

以前写过一篇排除有孩子家庭安全隐患的文章,可以看一看

让孩子一个人在家有什么安全隐患?

关注孩子安全的家长可以买一本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里面详细介绍了孩子在不同年龄段会遇到的安全问题。

@知乎亲子


我是妇产科医师、二孩妈 @白衣二崽 ,如果您想看更多孕育内容,欢迎点赞+关注

高赞|第一次听到宝宝叫「妈妈」时,你什么心情?安全隐患只剩6个月生命,给孩子留下些什么?|备孕和不备孕区别大吗?|孕检主要是检查什么

二胎|二胎关系如何处理?|二胎之后对老大愧疚|二胎后大宝越来越叛逆,总和我对着干,怎么办?|一胎和二胎相差几岁比较好?

养育经验|养育孩子,你踩过多少坑?|孕期什么事让你后悔?|宝宝多大会好带?|应不应该打孩子?|无痛苦断奶|生娃后的生活有哪些改变?

隔代养育|孩子5岁之前交给爷爷奶奶带后果有多严重?|宝宝给婆婆带,带的好吗?|孩子不亲妈妈,只要奶奶?

夫妻关系|两个人明明很喜欢很相爱,为什么还经常吵架?|老公不理解你在婆家的委屈

良心回答| 提高阅读效率的干货文

user avatar

这种事情见多了,之前我在NICU和癫痫科见了很多这样的例子。

举几个我映像比较深刻的

第一个

一个10岁左右小男孩(具体年纪记不清了),左侧大脑半球因为小时候出血坏死萎缩,并且一直异常放电,继而影响右侧大脑功能。导致患者反复发作癫痫,智力发育迟缓,不会说话,而且服药效果不佳,最终做了大脑半球切除术。原因就是在一岁的时候,他的舅舅把他抱起来丢在空中玩,结果失手了,头着地,颅内大出血,直接干废了。

一定要提防那些年轻的舅舅啊叔叔啊这类亲戚,他们没有带娃经验,根本不知道小孩子的脆弱,有时候可能造成惨剧。我在微博发这个话题回答的时候,就有不少粉丝回复自己小时候有被舅舅啊这些亲戚伤害的事情。

第二个

把八九个月大的小孩子独自放在沙发上,结果小孩子会爬了,直接从沙发上跌落,脑出血,后遗癫痫。

第三个是听同学讲的

母亲带小孩睡觉,她盘腿玩手机,小孩就趴在她腿上睡觉,结果手机没有拿稳,直接砸在小孩头上,结果颅骨骨折了。。。现在手机都有点扎实。

第四个

我自己有天干的傻事

我小孩坐在地上发脾气,我脾气也来了,就给他屁股上轻轻一脚,结果他刚好爬起来,一脚把他踢了个狗吃屎,牙齿摔出血,头上一个包。我当时差点自杀。。。。

刚刚学会走路的小孩重心不稳,千万不要去整他,哎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