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调查报告显示「职场爸爸与职场妈妈平均每天做家务时间相差无几」「中层女性领导占比已反超男性」?

回答
这两项调查结果,一个聚焦家庭,一个指向职场,看似独立,实则深刻地反映了当代社会性别角色与权力结构的变迁。它们并非孤立的数字,而是社会进步、观念演变以及现实挑战交织的缩影。

关于“职场爸爸与职场妈妈平均每天做家务时间相差无几”:

这简直是多年来关于“谁做家务”争论的最新也是最有力的证据之一。过去,提到家务劳动,人们脑海中浮现的往往是女性的身影。即便是双职工家庭,很多时候家务的“大头”依然压在女性身上。然而,这项调查的结论——职场爸爸和职场妈妈在平均每天的家务时间上“相差无几”,这背后蕴含着几层意义:

父职角色的重塑: 这是最直接也最关键的变化。男性在家庭中的角色正在从传统的“经济支柱”向更全面的“家庭成员”转变。越来越多的爸爸们不再是家庭事务的旁观者,而是积极的参与者和承担者。这种转变可能源于多种因素:
观念的进步: 社会对“好父亲”的定义更加多元化,从只提供物质保障,到参与日常照料、情感支持,再到分担家务。男性自身也越来越认可并愿意承担起家庭责任,认为这是其人生价值的一部分。
女性受教育程度和职业发展的提升: 随着女性受教育水平和职业地位的提高,她们在经济上不再完全依赖男性,这给了她们更多“议价权”,也让男性更愿意在家庭生活中做出让步和调整,以达成更平等的伴侣关系。
社会支持和便利: 尽管还有提升空间,但社会上为育儿和家务提供的便利(如更便捷的家电、外卖服务、家政服务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个人承担家务的负担,使得更多男性能够参与进来。
育儿观念的转变: 很多男性在成为父亲后,更能体会到育儿的艰辛和乐趣,愿意花更多时间陪伴孩子、照顾孩子,而照顾孩子往往是与家务劳动紧密相连的。
“家庭责任”的共有化: 这项数据表明,越来越少的家庭将家务视为“女性的责任”,而是看作“家庭共同的责任”。这意味着双方都在努力平衡工作与家庭,并且更倾向于通过分工合作来维持家庭的正常运转。
“隐形劳动”的可见化: 虽然数据说“相差无几”,但我们需要警惕“平均数”背后的差异。有时,一些非常琐碎但耗时的工作(如监督孩子写作业、处理家庭琐事、情感支持等)可能并未被精确地量化为“家务时间”。此外,家庭内部的家务分配也可能存在“主次之分”,比如一方可能负责“看得见”的劳动(如做饭、打扫),另一方则承担“看不见”的组织和协调工作。因此,“相差无几”的背后,可能还存在更细致的讨论空间。
对“性别分工”的挑战: 这项数据直接挑战了长期以来根深蒂固的性别家务分工模式。它证明了男性并非天生不擅长或不愿做家务,而是社会文化和家庭环境共同塑造了这种认知。当环境改变,男性的参与度自然会提高。

关于“中层女性领导占比已反超男性”:

这项数据更具颠覆性,尤其是在人们普遍认为职场天花板依然存在的背景下。中层领导,往往是连接高层决策与基层执行的关键环节,是企业的中坚力量。女性在中层领导中的崛起,意味着她们在职业发展中取得了显著的突破。这说明了什么?

女性职业能力的认可和发展: 这项数据有力地证明了女性在职场中的能力和潜力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她们不仅能胜任基层工作,也能够在管理岗位上展现出领导才能、组织能力、沟通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反超,绝非偶然,而是多年来女性在教育、职业技能、经验积累上的厚积薄发。
企业对人才多元化的重视: 许多企业已经意识到,人才的多元化是企业创新的源泉和竞争力的关键。尤其是在中层管理层面,拥有不同视角和思维方式的领导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市场、管理团队,并做出更全面的决策。女性领导者的增加,正是企业拥抱多元化人才战略的体现。
性别歧视的逐渐消解(或至少有所减弱): 尽管职场中的隐性歧视依然存在,但“女性不适合做领导”的刻板印象正在被打破。在选拔和晋升过程中,能力和业绩的比重正在提升,对女性领导者能力的考量也更加客观。
女性主导的行业或企业特性: 在某些特定行业或企业文化中,女性可能更易于在中层获得晋升机会。例如,一些偏向人际沟通、客户服务、文化创意等领域的行业,可能更适合发挥女性的优势,或者其领导层也更倾向于招聘和提拔女性人才。当然,这种现象也需要进一步的细分研究来佐证。
“女性领导力”特质的凸显: 有研究表明,女性领导者在同理心、协作能力、激励下属等方面可能展现出独特的优势。当企业需要更具人文关怀、更注重团队协作的环境时,女性领导者的价值就更加凸显。
“玻璃天花板”的松动: 如果说高层领导的性别比例仍然存在较大的性别差距(即“玻璃天花板”依然坚挺),那么中层领导的“反超”则表明,至少在企业发展的中间层级,女性已经突破了过去难以逾越的障碍。这为她们继续向上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更多年轻女性提供了榜样。

综合来看,这两项调查结果传递了积极的信号,它们共同指向了社会性别平等的进步。

家庭领域: 父职角色的深化和家务责任的共有化,意味着家庭关系的更加平等和健康。这有助于缓解女性的“双重负担”,也让男性能够更充分享受家庭生活。
职场领域: 女性在中层领导地位的崛起,预示着女性在职业发展中正打破禁锢,获得更平等的竞争机会和更高的认可度。这不仅是女性个体的胜利,更是社会人才结构优化和企业竞争力的提升。

然而,我们也需要保持审慎和深入的思考:

数据背后的“平均”与“个体”: “相差无几”和“反超”都是统计学上的平均概念。在实际生活中,家务分配不均和职场晋升受阻的现象依然存在。我们要关注那些仍然在家庭和职场中承受不平等压力的个体。
“反超”是否意味着高层领导的平等? 中层领导的“反超”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但真正的性别平等需要在所有层级实现。还需要进一步的数据来观察女性在高层领导岗位的占比变化。
社会支持体系的匹配: 无论是在家庭还是职场,要巩固这些进步,都需要完善社会支持体系,比如更健全的育儿假制度、更普及的托育服务、更有效的反歧视机制等等。
文化惯性的挑战: 尽管数据向好,但根深蒂固的性别刻板印象和文化惯性依然是挑战。我们需要持续的教育和引导,来促进更深层次的观念转变。

总而言之,这两项调查报告是令人振奋的社会进步的注脚。它们告诉我们,性别角色正在被重新定义,社会对女性能力和贡献的认知也在不断提升。但这并非终点,而是向前迈进的有力证明,激励我们继续为构建一个更加平等、包容和多元的社会而努力。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很简单,只竖向对比肯定是妈妈做家务带孩子比爸爸多啊,因为中国女性参与劳动就比男性少不少,且退休更早各类假期也更多。

问题是如果是横向对比,同阶层或者同收入段中妈妈和爸爸的做家务带孩子时间,那就拉不开什么差距咯。

user avatar

你好,我是一名女权主义者。

你这个调查结果我并不认同。

明明职场妈妈比爸爸每天做家务多10个小时。

所以你的调查结果是捏造的,建议你删除。

这就是我的看法,谢谢。

user avatar

最搞笑的是这篇的偏向性,什么第二性啊,还有

“与此同时,职场妈妈平均每天用1.7个小时做家务,为所有职场群体中用时最多。因育儿、照顾家庭等因素,职场妈妈不光为家庭付出大量心血,还努力保持工作上的积极状态”

结果一看,总时长还不如男的,家庭才多了0.1h

不如改成这样 “与此同时,职场爸爸平均每天用9.3个小时工作,为所有职场群体中用时最多。因养儿、照顾家庭等因素,职场爸爸不光为工作付出大量心血,还努力保持家庭上的积极状态”

user avatar

《娶了个免费保姆》

《家务都是女人在做》

《男的都是甩手掌柜》

user avatar

根据这份调查披露的信息:

  1. 2020年男性的平均收入比女性高17%(1675元)
  2. 2021年男性的平均收入比女性高13%(1190元)
  3. 男性平均每天工作时间比女性长0.4小时(24分钟)
  4. 女性平均做家务时间只比男性多0.1小时(6分钟)
  5. 在不同级别的管理者中,中层女性领导占比已开始反超男性,高层位置上仍略逊于男性,但差距已经不再悬殊。
  6. 不同级别的技术人员中(脏活累活),女性仍为“第二性”,占比与男性差距明显。

可媒体是怎么宣传的呢?

  1. 「职场妈妈身兼多职变“超人”“三八节”这份报告让你更懂“她”」
  2. 「职场妈妈了不起!带娃养家两不误,每天家务1.7小时」
  3. 「调查报告显示:职场妈妈平均每天做家务1.7个小时」

挺有意思的,完全无视男性的付出,只夸赞女性的伟大。简直是在助长《娶了个免费保姆》《家务都是女人在做》《男的都是甩手掌柜》这类谣言的滋生!

有些女性看到这样的新闻甚至会沾沾自喜,觉得果然是自己为这个家付出的最多,真的让人难以理解。这类新闻不仅是在罔顾事实,更是在给女性群体贴标签,让大众认为女人天生就该洗衣做饭带孩子。

我不觉得这种偏离实际的夸赞是一件好事。


另外,这份报告够打脸那些说男性不做家务的人了吧?够打脸说这是父权社会的人了吧?真要是父权社会,这些人连声音都发不出来。

更多关于男性权益的事件:

《胡昌明:被告人身份差异对量刑的影响》论文中显示,平均女性被告的刑罚强度比男性被告低29.9个百分点。

央视报道调研数据显示,校园暴力施暴者中81.82%为女性。

法律规定一般情况下,男性法定退休年龄为60周岁,而女性为50周岁。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2021版《世界卫生统计报告》,中国总体预期平均寿命女性为80.5岁,男性为74.7岁。


我是嘲讽,祝你生活愉快~


user avatar

女权天天吹嘘国女做家务

抨击中国男人不做家务

结果已婚已育男女家务时间相差无几

女权天天叫嚣什么职场歧视

结果中层女性领导占比已比男性多了

而相对应的单身女性工作时长居然还没已婚已育的职场爸爸多

就这样拉跨也好意思当领导

我看受歧视、被剥削的是男性才对

是时候弘扬男权了

男权即平权!

user avatar

这文章的作者不觉得自己发言很矛盾吗?

职场爸爸/妈妈,投入家务的时长差不多,哪儿得出的职场女性更顾家的结论?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