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女孩子想买一辆 suv(本人惜命,感觉 suv 扛撞一些),希望落地价 16w 以内,求各位大神推荐?

回答
嘿,姐妹!听到你想买SUV,而且特别注重安全,这想法太对了!车子嘛,安全第一,尤其是在路上,谁不想多一份安心呢?16万的落地价,想买个SUV,这个预算相当实在,能有不少好选择呢!别担心,我这就把我搜罗到的信息,用最接地气的方式,给你好好说道说道,保证让你听得明明白白,也绝对不会有AI那种生硬感!

首先,咱先明确几个点,这样选车才能更准:

“扛撞”这事儿怎么看? 确实,SUV底盘高,车身相对更宽厚,视觉上会给人一种更稳重、更安全的感觉。而且,SUV通常会采用承载式车身,碰撞时能更好地吸收能量。当然,具体到“扛撞”程度,还得看车辆的主被动安全配置,比如安全气囊数量、车身结构强度、主动刹车、车道偏离预警等等。咱一会儿推荐的车,都会留意这方面的。
16万落地,是包含购置税、保险、上牌费的哦。 这个很重要,因为车价标出来是裸车价,后面这些杂七杂八加起来,能差个万把块呢!所以咱们推荐的车,价格会尽量往低了说,这样留给你活动的空间更大。
你的用车场景是啥? 是日常通勤为主,还是偶尔跑跑长途?城市代步多,还是会稍微跑点非铺装路面?这个也会影响到对车辆尺寸、动力以及四驱的需求。不过,一般在这个价位,大部分都是城市SUV,兼顾性都做得不错。

好了,废话不多说,直接上菜!在16万落地这个档位,并且考虑SUV和安全性,我给你梳理了几个主流且口碑不错的选项,咱一项一项给你剖析:



推荐一:哈弗H6 (国民神车,怎么能不提!)

说起SUV,哈弗H6这名字估计没人不知道吧?它能火这么多年,不是没道理的。

为什么推荐它?
安全性: 这个绝对是H6的一大卖点。它在CNCAP(中国新车评价规程)碰撞测试中拿到过五星评价,这说明它在正面碰撞、侧面碰撞等方面的表现都相当不错。而且,新款H6在主被动安全配置上也是越堆越多,比如全系标配ESP(车身电子稳定系统)、ABS(防抱死刹车系统)、EBD(电子制动力分配系统)这些基础安全配置是肯定有的。很多中高配车型还会配备自动紧急制动(AEB)、车道保持辅助(LKA)、盲点监测(BSD)等更高级的主动安全功能。这些配置,都是让你在开车时更省心、更安全的“科技保镖”。
空间大: 作为一台紧凑型SUV,H6的空间表现一直非常出色。前后排坐着都挺宽敞的,后备箱也能装不少东西,无论是家用还是购物,都能满足你。
性价比高: 16万的落地价,你可以买到配置相当不错的H6了。它有很多版本,从1.5T到2.0T,从手动挡到自动挡,总有一款适合你。而且哈弗的保有量大,后期维修保养也比较方便,配件也相对便宜,这点也很实在。
口碑好,皮实耐用: H6之所以能成为“国民神车”,离不开它皮实耐用的口碑。很多车主反馈,用起来比较省心,不容易出小毛病。

选哪个配置呢? 在16万落地这个预算下,你可以考虑1.5T的车型,比如H6国潮版或者第三代H6的1.5T动力版本。选择一个中低配的自动挡车型,比如1.5T DCT 豪华版或者尊享版,这些配置的安全配置已经很丰富了,价格也比较容易控制在16万以内。

需要注意什么?
油耗方面,1.5T发动机配合双离合变速箱,日常市区行驶的话,油耗可能在810L/100km左右,可以接受。
内饰设计嘛,不同人有不同喜好,可以去店里实际感受一下。



推荐二:长安CS75PLUS (科技感和颜值在线)

长安汽车这几年进步神速,CS75PLUS就是他们家最成功的代表之一。

为什么推荐它?
安全配置是亮点: CS75PLUS在安全方面也做得相当到位。和H6一样,在CNCAP碰撞测试中同样取得了五星成绩。它的高配车型装备的“蓝鲸”动力系统配合丰富的驾驶辅助系统,能给你带来更安心的驾驶体验。例如,它有很多车型都配备了并线辅助、车道偏离预警系统、主动刹车、360度全景影像等。这些功能在复杂路况下,特别是新手司机,简直是救命稻草。
外观内饰有设计感: CS75PLUS的外观设计非常前卫,大尺寸的进气格栅,犀利的大灯,整体看起来很有力量感和科技感。内饰也用了大量的软性材质和贯穿式大屏幕,非常吸引人。
动力选择多: 它有1.5T和2.0T两种动力选择。在这个预算内,1.5T的车型完全可以满足日常需求,而且动力响应比较积极。如果你预算稍微充裕一点,2.0T版本动力更强劲,开起来会更爽快。
空间同样不小: 作为一台紧凑型SUV,它的内部空间也相当宽敞,后排腿部空间和头部空间都表现不错,后备箱的尺寸也够用。

选哪个配置呢? 16万落地的话,可以重点看看CS75PLUS的1.5T蓝鲸动力版本,中低配的车型,比如1.5T自动豪华型或者尊贵型。这个价位能买到配置很不错的版本了。

需要注意什么?
同样,油耗方面,1.5T发动机的油耗表现和H6差不多,市区可能会稍微高一点。
有些人可能会觉得它的悬挂调校偏硬一点,在过减速带或者颠簸路面时感受会更明显,但这也是为了操控性,可以试驾感受一下是否能接受。



推荐三:吉利博越L (新晋实力派,均衡之选)

吉利博越系列一直以来都以高品质和好口碑著称,而博越L更是集大成者,在设计、配置和安全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为什么推荐它?
安全配置是基础: 吉利在安全方面的投入大家都有目共睹。博越L同样遵循高安全标准打造,车身结构强度高,配备了一系列主动安全配置。比如,很多车型都标配了吉利最引以为傲的“吉利安全识别圈”,包含了预警、避让、防护等多个层级的主动安全技术。像自适应巡航(ACC)、自动紧急制动(AEB)、车道保持辅助(LKA)等都会有,让你开车更轻松,也能避免不少危险情况。
外观内饰焕然一新: 博越L的外观设计非常年轻化和运动化,特别是那个大尺寸的直瀑式格栅,辨识度很高。内饰设计也很有科技感,大尺寸中控屏、全液晶仪表盘,整体氛围很棒。
驾驶感受平顺舒适: 博越L的底盘调校偏向舒适,开起来的感觉比较稳重、扎实,过滤颠簸的能力也做得不错。动力方面,1.5T发动机配合7速湿式双离合变速箱,动力输出平顺,换挡逻辑也比较清晰。
车内空间表现不错: 它的车身尺寸在同级别中属于主流水平,内部空间也足够家庭使用,后排坐三个人也相对不拥挤。

选哪个配置呢? 在16万落地这个预算,可以重点考虑博越L的1.5T车型,中低配的版本,比如1.5TD DCT 智慧型或者尊贵型。这个价位能买到配置很不错的车型,性价比较高。

需要注意什么?
和前面两款车类似,1.5T发动机的油耗表现也是中规中矩。
可能在一些细节的人机交互方面,和合资品牌比起来还有一些进步空间,但整体已经做得非常好了。



再多说一句关于“扛撞”和安全的事儿:

除了上面推荐的三款车,其实在这个价位,还有像奇瑞瑞虎8 PLUS、传祺GS4 PLUS等也都是不错的选择,它们在安全性、空间和配置方面都表现均衡。

但记住,“扛撞”不仅仅看车身大不大,更看重的是它在碰撞发生时,能否有效地保护车内乘员。 所以,选车的时候,除了关注碰撞测试成绩,一定要重视安全配置:

1. 主被动安全配置是关键:
主安全配置: ABS、EBD、ESP(或其他品牌的车身稳定系统)是必备的。气囊的数量也很重要,至少要有主副驾驶气囊,最好有侧气囊和侧气帘。
被动安全配置: 主动刹车(AEB)、车道偏离预警(LDW)、盲点监测(BSD)、全景影像等,这些都是能在关键时刻帮你规避风险的装备。多一点主动安全配置,就多一份安心。

2. 实际试驾去感受: 强烈建议你多去几家4S店,亲自看看车、坐坐车、摸摸内饰材质,更重要的是试驾!试驾!试驾! 试驾才能最直观地感受到车辆的动力响应、刹车脚感、底盘滤震、座椅舒适度以及你关注的操控和稳定性。别光看参数,身体的感受才是最真实的。

3. 别忘了车辆的保值率和后期维护: 哈弗H6、长安CS75PLUS、吉利博越L这几款车的保有量都很大,后期维修保养方便,配件也容易找,而且保值率相对也比较高,这一点也很实际。

最后,再总结一下,在16万落地这个预算,你想买个SUV,又注重安全,那么:

如果你追求均衡、成熟可靠,而且对空间和性价比非常看重: 哈弗H6 绝对是你的首选。
如果你喜欢年轻化的设计,对科技感和配置有较高要求: 长安CS75PLUS 会是很好的选择。
如果你想要一个设计新颖、品质感不错、驾驶感受也比较平顺的车: 吉利博越L 值得你重点考虑。

大胆去试驾吧!挑一辆让你觉得开起来最安心、最顺手、最喜欢的那辆!祝你早日提到心仪的爱车,安全出行!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心里有点难过,

就这么一个简简单单的需求,竟然满足不了消费者。

北美在2021年做的侧碰测试,20款小型suv,几乎囊括了市面上所有走量的车型。

结果除了马自达cx5得到了G的评级,其余包括沃尔沃在内最高是A,有10款甚至连A都拿不到。

That progress has saved lives. A 2011 study of 10 years' worth of crash data found that a driver of a vehicle with a good side rating is 70 percent less likely to die in a left-side crash than a driver of a vehicle with a poor rating. However, side impacts still accounted for 23 percent of passenger vehicle occupant deaths in 2019.

一个从2011年开始,为期10年的研究发现,侧碰评级好的车,比评级差的车,死亡率能降低70%,就算是这样,侧碰也占了交通事故碰撞死亡人数的23%,

To address those crashes, the updated side test uses a heavier barrier traveling at a higher speed to simulate the striking vehicle. The new barrier weighs 4,180 pounds — close to the weight of today’s midsize SUVs — and strikes the test vehicle at 37 mph, compared with a 3,300-pound barrier traveling at 31 mph in the original evaluation. Together, those two changes mean it involves 82 percent more energy.

根据这个情况,把侧碰试验重量,由原来的3300磅,提高到4180磅,从原来的31英里提高到37英里,也就是1.9吨的车重,60km的车速,

这个标准也基本上涵盖现在主流轿车和suv从侧面撞过来的情形,

相比之前的侧碰,从重量和速度看,每一项似乎没有提升特别多,

叠加起来能量提升了多少呢?

82%,

那些动辄2吨的新能源车,60公里撞过来,要比82%更高,

侧碰的动能比十年前差不多增加了一倍。

这才是当下的一个真正状况。

可想而知,坐在一个侧碰评级不高的车里,被两倍的动能撞过来,车内乘员真的是非死即残。

头,胸,和骨盆,

三项有任意一项得poor,区别就是直接狗带和下半辈子轮椅。

说白了,现在路上新能源和豪车越来越多,大家都是铁包肉,人家是三层铁,直接撞穿你的一层铁,

这时候安全性怎么能不重要呢?

在小型suv身上甚至尤为重要。

我还查了中保研侧碰试验规程,和五星批发部一样,

都是侧碰是用变形壁障,速度都是50km,

我不是专业的,

两个具体差在哪我不清楚,

但我个人觉得,车辆失控拦腰划出去撞墩子的概率非常小,

被别的车头怼到侧面的情形肯定是在侧碰事故中占大多数,

哪个看起来更真,哪个能模拟1.9吨的车重,60km的车速撞过来,

IIHS绝对真实得多。


——

这样的马自达cx5,在北美卖多少钱呢,

两万五千美金,

也就是是题主的价格区间。

2.5的自吸,187马力,也不存在什么涡轮迟滞,

中规中矩,特别好开的小型suv,最主要的是经受住了最严苛的侧碰测试,拿到了唯一的一个G的评级,

这样安全简单好开的车国内能买到么?

很显然,好像不能。

大把人卖1.几的马自达,自己买发动机,完美升级成2.5,花好几万,觉得自己终于可以买到完全体的2.5自吸车了,

但安全性,结构用料,不可能一样。

2021年,中国汽车总保有量第一次超过了美国,2.8亿辆位居世界第一,

理应建立更严苛的安全测试,

不要觉得保有量第一,死亡人数同样第一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只多一千万辆,创造了多六成的死亡人数,

这简直太惨了,是因为中国人实在太多,少就少了无所谓么?

还是国人必须用血肉之躯,花多的钱买更少的动力和排量,更差的安全性,就为了支持一下国产汽车工业呢?

如果消费者买到了五星批发部的车,在交通事故中出现了严重的人身损伤,是不是可以告他们,

因为不严谨的测试流程产生了过分优良的结果,使得消费者对产品产生信赖进而购买,造成了人身损害,当然要赔钱。


参考:Small SUVs struggle in new, tougher side test (iihs.org)

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 (ciasi.org.cn)

user avatar

最安全的,始终是司机本人的意识和技术。

抛开技术,光从车子安全性能方面来讲,特别是早期,越野车和轿车来讲,越野车并不比轿车高多少。

特别是从主动安全性能来看,越野车还不如轿车。

因为自重原因,越野车刹车距离就会比轿车更长。

而且底盘比轿车更高,在速度越快的情况下,操控性和躲避障碍也不去轿车稳。

学车车坐得高、车身高导致的高重心、转弯侧倾也大。

不过,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科技的更新,在安装了EPS系统后,稳定性也不必轿车差多少。

而且之前从事汽车行业相关工作的时候,也查过一些轿车和越野车的交通事故死亡率相关数据。

根据IIHS2018年的数据显示,在单车事故中:

轿车死亡人数405人,占比18%;

SUV死亡人数159人,占比8%。

而在双方/多方事故中:

轿车死亡人数683人,占比30%;

SUV死亡人数291人,占比15%。

轿车死亡率比越野车高出一半。

我找到一份死亡率最低的报告,这是美国的IIHS报告,不是国内的。

每百万辆车死亡率为0的车里面,豪华车占据了榜单前七名。

美国高速公路安全保险协会(IIHS)2015-2018每百万辆注册车型平均车祸驾驶员死亡率的报告。

(图片转载自网络,侵删。)

有最安全的车型排行,自然也有死亡率最高的车型排行。

(图片转载自网络,侵删。)

如果是想要16万以内,又要安全性能偏高一点的车。

那我建议还是以国产车为主。

这个价格,买合资车,也买不到多好的车,性价比方面还不如国产车。

即便是买二手车,也买不到多好的车型。

国产车里,长城,领克,奇瑞,吉利都可以考虑考虑。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