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未尝不畏死,至知必死乃不畏。至不畏死,则无事不可为矣。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注意,违法哦,是违法不是犯罪。所以按照违法一律死刑来说,意味着违反了宪法、法律、法令、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的行为都是死刑。
所以你可以看到以下情形:
情形一:张三喜欢吃狗肉,某冬天前往东莞出差一个月。结束了出差任务后开开心心地前往附近饭店吃狗肉,期间因为觉得拥挤,将自己的桌子挪到了大厅外的空地。酒过三巡时出现了一名执法者,指着大厅大门告诉张三:大厅内属于东莞,大厅外属于深圳,由于你在深圳的辖区内违反深圳市人大规定的不得吃狗肉的规定,和现代人类文明相冲突,how dare you!于是将张三击毙。
啥,你问我为啥不审判?那时候还有啥侦察机关、公诉机关和审判机关啊,反正一律死刑,抓到就枪毙呗。
情形二:乔治和大乔是一对情侣,某日乔治购买了二手宝马640跑车,随后和女友大乔一起将现款宝马M6发动机更换到二手640上。后开车时感受到动力变强的大乔对乔治高呼:“你好坏,我好喜欢。”二人在兜风过程中偶遇王老鼠,发现王老鼠购买了老款桑塔纳2000之后将丰田出品的2JZ发动机移植其中,三人遂感遇到知音,就更改发动机畅谈甚欢。
此时执法者出现,以三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六条:已注册登记的机动车,如跟换发动机,机动车所有人应当向登记该机动车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申请变更登记为由,将三人枪毙。
情形三:某日吴六六驾驶自己的某品牌敞篷跑车外出,后因倒车技术不过关,将跑车违停在某禁止停车路段。后执法者以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六条将其击毙。
情形四:何正正是一名烟花设计师,某日散步途中发现某地的井盖很像自己2017年时,在西雅图获得第七届烟花设计国际邀请赛冠军时的冠军奖章。于是乎将井盖偷走并且刻上自己的网名“inflame”,在此过程中被执法者发现,于是执法者以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三十七条将其击毙。
情形五:艾斯是一名军刀爱好者,某日从网上购买军刀之后准备向其朋友小鸡头和聪明豆炫耀一下。遂携带此五十厘米长,双刃匕首形状军刀乘坐公交车抵达当地某商场,向其朋友展示。此时恰逢执法者经过,于是以违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三十二条将其枪毙。
情形六:椭椭在旧冠肺炎疫情期间,散布谣言,谎称文汉市感染人数众多,目前疫情已经不可控。并且谎称目前文汉市中心医院死者无数,到处都是无人认领的日记本,且有大量医护人员过劳逝世。此言一出造成了文汉市市民的恐慌,甚至引发了一系列群体事件。
随后执法者以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为由将其枪毙。
情形七:狗剩和翠花情窦初开时就相识,早恋几年后家里默许了这种关系。后二人先举办婚礼,后前往民政局办理结婚证。此时民政局工作人员发现二人均不满二十岁,于是乎和执法者协商后先根据婚姻法第十条第四款:未到法定年龄,婚姻无效,宣布二人婚姻无效,后因违反婚姻家庭法第六条为由将二人击毙。
情形八:狗剩和翠花是二婚组合家庭,二人婚后生一女小小翠。翠花和前夫有一子阿强,现年十二岁与自己共同生活。狗剩认为这个继子有自己的亲生父亲和翠花抚养,自己没有抚养义务,且不是自己亲生所以和小小翠有些许区别对待。阿强的亲生父亲大壮则认为阿强随翠花和狗剩生活,自己没有抚养义务,于是拒绝支付阿强生活费。
这一情况被居委会了解后上报给执法者,随后执法者以狗剩违反婚姻家庭法第二十五条“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任何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视。”大壮违反婚姻家庭法第三十六条“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和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将二人枪毙。
情形九:狗剩和翠花交往三年,二人准备结婚。此时翠花父母提出狗剩家买房子,翠花家买车,除此之外狗剩家还要给10万块彩礼。这时门外恰逢两位“执法者”经过,听到此话破门而入,直接以违反婚姻家庭法第三条中“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将二人击毙。
情形十:狗剩和翠花交往三年,结婚之后生活幸福美满。后来某天二人因琐事发生争吵,狗剩大喊:“我在外面赚钱这么辛苦,回家之后少做点家务多享受一下不行吗,你就不能多干点家务?”这时门外恰逢两位“执法者”经过,听到此话破门而入,直接以违反婚姻家庭法第十三条中“夫妻双方家庭中地位平等”将狗剩击毙。
来来来,按照你的设定,以上十个情形和类似情况会广泛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你觉得这样的世界会怎样?
为脑洞问题提供一个现实视角:这可能导致「起诉交易」(类似美国「辩诉交易」)的盛行,民事赔偿代替刑罚,成为发挥法律威慑力的替代性方案。
用重刑打击犯罪,必然伴随着被量刑人数的急剧增加。上图显示了美国 1950 - 2016 年监狱人口的变化,可见,在随着 80 年代对非暴力犯罪的打击力度加大、司法系统把人们送进监狱的效率加强(辩诉交易的普遍使用,让一个案件从起诉到量刑可能只需要占用检察官不到一小时的精力),监狱人口大幅增加。
但其实,增长更快的是缓刑人口。
这张图显示了 2018 年美国各州监狱人口(蓝色)和缓刑人口(红色)的对比,可以看到,在绝大部分州,在监狱之外服缓刑的人数都要超过实际被监禁的人数。
缓刑人数的增加,是加重量刑趋势下的必然:一方面,监狱装不下,即便允许私人承包监狱,仍会出现监狱不够用的情况;另一方面,大量人口脱离生产工作,对经济的负面影响也是致命的。定罪但不关进监狱,是一种严刑峻法和社会现实之间的妥协。
我们参照这一趋势,将死刑代入监禁的位置,把民事赔偿代入缓刑的位置,就能形成一个合理的假设:对任何犯罪行为都处以死刑,的确会导致死刑执行数量的增加,但同时替代性的惩罚途径,例如民事赔偿,会替代主流的刑罚方式。(这里有一个前提,就是民事侵权并非题目中所说的「违法行为」,死刑只适用于被检察院提起公诉并量刑的情况。)
怎么实现这一转化呢?突破口可能在于检察院的裁量权。检察院可以决定是否对一个案件提起公诉,这就可以做文章了。一个社会肯定存在不想死的有钱人,在他们的推动下,可能会形成于一种类似辩诉交易的「起诉交易」制度:检察院和嫌疑人达成协议,如果嫌疑人能满足检察院所提出的要求(例如对被害人做出经济赔偿、从事社区劳动、参加各种教育课程等),就可不再对此案提起公诉。
到头来,被推进注射室的,可能还是无法满足赔偿要求、不被公诉机关认为有与之达成协议的一群人,针头面前未必人人平等。
毕竟,没有提起公诉,就不算犯罪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