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发展特点是总体平稳、稳中求进。中国经济发展正在从以往过于依赖投资和出口拉动向更多依靠国内需求拉动转变。我们不再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而是强调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立足点。
如果我们硬性定一个,那着眼点就会变成强刺激、抓增长率了,这样不符合我们经济社会发展的宗旨,我们一直在讲不以GDP增长率论英雄。‘六稳’‘六保’,我们追求的是经济的科学发展、是贯彻新发展理念,追求的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美好生活。其实在追求这些的时候,也会间接推进国内生产总值降幅尽可能减少,但着眼点着力点不能放在GDP增速上。
作为一个将近二十年的老党员,我和中央保持一致,这就是我对这条新闻的看法,谢邀。
天津没什么好讨论的。大家去天津看看当地人的消费能力就知道了。
其实有点“贼”的是山东。
山东制造业那么强,从重工业到轻工业、从高科技的到劳动密集型的都有,农业条件也不错,矿产资源也相当可以,又沿海,又是南北交通要道。
山东的GDP绝对不会低。
不厚道啊。
注:山东的人口流入流出基本处于平衡状态。在大省里面算是很优秀的。
结论:十强城市只剩下作为北方城市的帝都,孤独而一骑绝尘的帝都纯碎是行政资源的堆积,事实上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过程,从东晋十六国开始持续至今一千多年,已经接近尾声,北方经济大城纷纷被南方城市挑落。
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可以从长安自隋唐时期不再作为中国国都的现象中看出。秦汉时期,关中气候宜人、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为天府之国,关中及中原地区是中国的经济中心,所以秦汉可以以关中一隅为根据地进而统一全国。
秦汉以前,中国江南地区开发程度低的原因在于江南植被覆盖率高,土壤黏重,秦汉以前的生产力代表青铜工具,无法有效开发这一地区,而随着铁制农具的普及,使得大规模开发江南成为可能,而铁器的普及正是在秦汉时期(最早发明铁器是在战国时候)。
到隋唐时候,关中的资源还可勉力支持长安作为国都,只是需要运河从鱼米之乡的江南地区运入粮食,给关中超载的人口输血,反映了隋唐时期江南经过魏晋南北朝第一波开发,已经小有成效,而关中的资源人口承载力相对于秦汉,已经有所下降。
唐朝中后期,运河中心的洛阳的经济区位优势逐渐取代长安,所以自武则天定都神都洛阳以来,关中长安地区渐渐模糊了其历史上辉煌的地位,到了北宋时候,洛阳运河河段日益阻塞,地理位置更东且离江南更近的汴梁成为全国经济的中心。
靖康年间,兵祸连年,北方地区长期遭受战争破坏,只有偏居江南的南宋政权继续为江南经济开发提供稳定安逸的社会政治环境,经过两宋的开发,中国江南真正取代北方,成为中国的经济中心,所以明末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在手工业发达的江南地区发端。
如果南宋的统治持续到今天,中国南北经济差距拉大的历史进程将会比今天更严重,但北京成为政治中心之后的一些列事件,无疑干扰了这一过程。北京需要行政手段堆积资源是明清以后任何明智的统一政权不得不进行的一个操作,于明朝而言,北京是统领整个北方长城防线防范游牧民族侵扰的前线核心城市,类似于南方割据政权需要南京统领长江防线的意义;到近现代,北京是维系中原政权对东北和内外蒙古地区控制和整合的中继城市。
上海、南京、苏州、无锡、杭州、宁波、武汉、长沙、成都、重庆等一票近年来经济活跃、市场程度较高的南方城市均位于北纬29度-31度这个区间,均属于传统的南方地区。
而由于北纬31°与长江大致平行,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将其称为“长江防线”。
东北曾经是整个20世纪东北亚地区经济增长的亮点,清末民初的闯关东充实了大量东北劳动力,彼时沙俄和日本在东北争夺相关权益、竞相投资,日本独占东北后更是将东北作为日本征服中国的后勤基地建设,新京(长春)作为将来日本移民大陆的新国都的标准进行建设。
但是日本战败后,东北成为冷战对抗的前沿,虽然在计划经济时代,东北依靠其重工业基础,长期傲视国内其他城市,但市场经济的风向在南方吹响,宣告了东北至今在没有终点的衰败中一路滑行。
东北的衰落,是多种原因造成的,既有其产业结构与国民经济发展方向相背离的原因,也与俄罗斯因为国力、人口持续衰落导致俄远东地区经济、城市收缩有关,北朝鲜的落后更导致东北地区周边都是欠发达的国家,使得东北无法通过国际贸易获取财富积累,而同时期的南方地区通过密布的水网、便捷的海运,将广大内陆腹地地区与整个世界联结在一起,成为整个世界的加工工厂。
人类有逐水草而居,向气候温暖湿润的地区迁居、生活的规律,在美国完成其重化工业的工业化以后,美国东北的五大湖地区逐渐没落,成为今天所熟知的铁锈地带,类似于中国东北地区。其原来巅峰时期的人口逐渐向阳光地带(西南角的加利福利亚洲和东南角的佛罗里达州)迁居生活,这两个地区渐渐发展出了航天工业、微电子半导体产业等高科技新兴产业,一如今天的东北居民喜欢迁居海南岛、往南方跑。
其实加拿大的人口和城市也主要分布于最南边较低纬度的边境地区的魁北克、温哥华(人类喜爱温暖气候的天性是一样的),如果加拿大拥有和佛罗里达同纬度的国土,相信加拿大人也会愿意迁居那里。
很多人会问,为什么西欧国家、日本的城市分布没有呈现这种往低纬度地区集聚的规律,其实初高中地理已经解答的很详细了,因为西欧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受海洋暖流(北大西洋暖流)影响较大,即使纬度比中国东北更北的地方,但温差其实更小,日本也是同理,日本纬度包含中国华北、东北,但日本的气候和中国江南差不多,俄罗斯莫斯科地区气温比俄罗斯远东地区更宜人。而中国、美国的东北部地区受大陆性质影响,冬季温度远比同纬度的西欧要冷。
单从数据上来看
中国经济东强西弱的格局正逐渐朝南强北弱演化
年初山东天津GDP大幅挤水,北方多省GDP呈塌陷之势
而与这一进程相伴相生甚至是由来已久的是南方媒体刻意抹黑北方的浪潮
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但凡涉及到城市、大学之类的问题,评论往往比赞同要多
尤其重庆广州、南京苏州、南京杭州、南方北方、北京上海、南大科大、人大华五之类的敏感话题,评论区里互相攻讦,好不热闹
要么是皈依证狂热,要么是吃饱了撑的
窝里斗不算本事
以前东北支援过全国,现在东部支援西部
以前山东是孔孟之乡,现在是唯一的全工业种类省份
以前江浙是天下文枢,现在是市场经济明珠
…
以前是一家人,现在是一家人,以后还是一家人
闲着没事去关心一下这十个城市和纽约东京的差距
比关心广州和重庆谁更强有意义
一个“你们不就是靠外贸吗?”
一个“你们不就是人多地广吗?”
合着这两个不都是优点吗?互相提携不好吗?
大家都在转型,都在创新,都在发展科技,有什么好怼的
重庆进步了值得表扬,广州要再努力一点嗷
天津GDP注水了挨打要立正,南京拿出点省会的样子继续给我冲!
话又说回来了,就像杭州某大妈说的
整这些排名,吸引眼球,赚取流量,一堆人各个角度去分析,对普通老百姓有什么实惠吗?
尤其是某自媒体提出的新一线城市概念,纯属民间人士的自嗨,每次一发布一群人在底下吵吵
城市说到底是一个符号与象征
它是人吗?是地吗?是建筑物吗?指的仅仅是市区还是行政区?
它是所有的总和
据我了解,南京房价排名相比于GDP来说
后者一直在追赶,前者从未被超越
所以就是有人宣布它全国第一了
对我身边那些被生活压抑的喘不过气的人来说又算得了什么呢?
它GDP涨一千亿也没有房价降3k对他们有意义
前几天导师聊天说到以前在广告公司的时候经手过一个红酒品牌,销量不好
她半开玩笑地说“南京没有有钱人,大家房子都买不起哪来的钱喝这种红酒”
所以在哪里过的快乐才是最重要的
而快乐与否,不是GDP一些简单的数据能衡量的
愿再无不同城市的人之间互相攻讦
李雪琴离开了北京,回到老家铁岭,别人就问她:“你离开北京不遗憾吗?”
李雪琴说:说得跟我得到过北京一样。
对北京来说,我连个备胎都不是
我是 @朱雀桥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