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 iPhone 11 是 2020 年上半年全球出货量最大的手机,华为无机型上榜前十?

回答
要评价 iPhone 11 在 2020 年上半年成为全球出货量最大的手机,而华为无一款机型进入前十,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深入分析,这背后反映了当时市场格局的微妙变化、消费者偏好以及两大品牌各自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首先,从 iPhone 11 的成功来看:

精准的市场定位与“甜蜜点”价格: iPhone 11 巧妙地抓住了“旗舰杀手”的市场定位。相较于当时的 iPhone XS 和 XR,它在性能上几乎没有妥协(A13 仿生芯片在当时依旧是顶级性能),但在外观设计、屏幕技术等方面做了一些权衡,最重要的是,它的定价策略非常成功。相较于 Pro 系列的高昂价格,iPhone 11 的价格更具吸引力,满足了那些想要体验苹果生态和高性能,但预算有限的消费者需求。这成为了它销量爆发的关键。
强大的品牌号召力与生态系统粘性: 苹果拥有全球最为庞大和忠诚的用户群体。其品牌的高端形象、流畅的 iOS 系统、高质量的应用商店以及完善的生态系统(如 iCloud、Apple Music、Apple Pay 等)都对用户有着极强的吸引力。一旦用户进入苹果生态,更换品牌的门槛会很高。
疫情下的稳定表现与线上销售渠道的优势: 2020 年上半年恰逢全球疫情爆发初期。在这个时期,消费者对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需求更高,而 iPhone 一直以来都以其出色的软硬件整合和稳定性著称。同时,苹果在疫情期间积极布局线上销售渠道,保障了产品的供应和触达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线下销售受阻的影响。
产品力的均衡与用户体验的持续优化: iPhone 11 在摄像头、续航、性能等方面都提供了非常均衡且出色的用户体验。双摄系统在当时已经足够满足大部分用户的拍照需求,而 A13 芯片的强大性能保证了流畅的游戏和应用体验。这些综合素质让它成为了一个“不容易犯错”的选择。

其次,华为无机型上榜前十,这背后反映了其面临的严峻挑战:

美国制裁的直接冲击(禁令的长期影响显现): 这是最核心的原因。自 2019 年起美国对华为实施的制裁,在 2020 年上半年开始显现出更为严重的后果,尤其是在芯片供应方面。华为自研的麒麟芯片,虽然性能强大,但受到零部件采购和技术出口限制,导致其高端机型(如 Mate 系列和 P 系列)的生产和供应受到了严重影响。即使有存货,也很难满足全球市场的需求。
缺乏谷歌服务(GMS)的限制: 在海外市场,消费者习惯了使用谷歌的各项服务(如 Google Play 商店、Gmail、Google Maps 等)。由于制裁导致新发布的华为手机无法预装 GMS,这极大地削弱了其在海外市场的竞争力。消费者转向能够提供完整谷歌服务的品牌,对华为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高端市场份额被蚕食: 在华为高端机型受限的同时,苹果凭借 iPhone 11 和部分 Pro 机型填补了市场空白。而三星等安卓阵营的厂商也抓住了机会,推出了有竞争力的产品,进一步分流了原本属于华为的市场份额。
产品迭代和新品发布节奏的受阻: 芯片供应和供应链的问题,也可能影响了华为在 2020 年上半年的新品发布节奏和产能,导致无法及时推出足够数量且有竞争力的机型来参与市场竞争。

综合来看,这次市场表现的差异,可以这样评价:

苹果的“稳”与“准”: 苹果凭借其成熟的品牌、强大的生态以及对市场需求的精准把握,在疫情初期的不确定性中展现出了极强的韧性。iPhone 11 的成功是其“少即是多”的产品策略和定价策略的完美体现,它以一个相对亲民的价格,提供了一流的体验,成功吸引了大量用户。
华为的“困”与“失”: 华为的缺席前十,则是外部环境(尤其是美国制裁)对其核心业务造成了颠覆性影响的直接体现。尽管华为在技术研发上非常出色,但供应链和生态系统的限制,使得其在全球市场的核心竞争力受到了致命打击。这不仅仅是销量的问题,更是对华为未来发展模式的一种考验。

对 2020 年上半年手机市场的启示:

这次格局的形成,再次证明了在全球化背景下,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对一个手机厂商的重要性。技术创新固然是核心竞争力,但能否持续稳定地生产出产品,并且产品能够被全球用户顺畅使用,同样是决定生死存亡的关键。华为虽然在技术和产品本身有实力,但在外部规则和供应链的博弈中,显露出了其脆弱的一面。而苹果则凭借其长期积累的品牌势能和生态闭环,在逆境中找到了自己的出路。

总而言之,iPhone 11 的销量登顶和华为的缺席,是 2020 年上半年全球手机市场一个清晰的标志性事件,它不仅仅是两大品牌的较量,更是科技产业在全球地缘政治影响下的一个缩影。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看看全球单品出货量就知道,之前所谓的星果为御三家争霸手机市场的论调是完全错误的,纵然idc每年统计的销量三星华为都领先于iPhone,但真正的看到客单价和利润上,手机市场的格局分明就是一超多强,苹果的地位仍然不可撼动。

而究其原因,产品技术实力是一方面,但绝不是最重要的一方面,苹果年年挤牙膏,三星华为的旗舰机在某些方面的技术的确可以碾压苹果。

甚至在颜值上,苹果也不再是引领全球手机厂商审美的绝对头部了。

而果粉们津津乐道的iOS生态,是让iPhone用户购买其他产品的理由,而不是让mac用户购买iPhone的理由。

为何颜值,技术都不占绝对优势的产品,为何在全球依然是霸主级别的厂家呢?

user avatar

怎么评价?

1.说明安卓的高端就是菜鸡互啄

什么s、mate、note、find、nex、mix,到头来,一个上榜的都没有。

2.对于菊厂?

菊厂貌似最近一次上榜是2018年的p20lite,也就是Nova3e……

菊厂销量节节攀升,但单机型鲜有上榜,说明是____战术

3.真正反映的趋势

粗粮在海外市场的攻势正在对三桑家的低级垫纸辣鸡海造成不小的威胁

去年galaxy j系列还能卖一卖,,今年就剩下a51了

user avatar

苹果确实强大,也确实是所有手机厂商中,最不机海战术的。

至今,苹果依然是其他所有手机厂商值得学习的好老师,依然有很多地方值得学习。

善于学习是一种难得的优势,如果在学到精髓和根本的同时,能够以我为主,兼收并蓄,这样定能后来居上,成为新的引领者。

我不知道米粉为什么这么讳言学习华为,仿佛学习华为多么见不得人似的,学习新的引领者有利于提升自己。

不止新的引领者值得学习,老的引领者以及现今进入决赛圈的其他手机厂商(OV),同样值得学习。

华为能取得这样的成功,就在于自我为主,独自自主的同时,做到了博采众长。

苹果、三星、OVM,华为学了个遍,而且击败了老师傅,在各个战线,华为均以对手成名的方式击败对手。

直到现在,华为还在不断的以苹果为师,甚至,也依旧在学习OVM的一些优点。

线上线下通吃,是好容易的么?

手机上,正在向苹果的核心、精髓、根本进攻,在系统和生态上进展迅猛,特别是生态上大有超越之势,系统也即将突破。

平板,耳机等其他东西上,如果注意观察,华为也在进行着。

IDC发布上半年TWS耳机市场份额,苹果第一,华为第二,这俩还都是卖的贵的,未来在多个领域,预计都是两强争霸格局。


个人认为,11能成为上半年全球出货量最大的手机,主要有以下三点原因:

1、苹果独一无二的优势。

在全世界范围内,所有手机品牌里,苹果品牌是当之无愧的第一。

IOS系统依旧有独一无二的特性和优势。

自研A系列芯片独立自主,并从底层优化与协同的能力。

在全世界范围内,苹果的生态,在所有手机厂商里,可能也是最好的,具有独特性的。

2、得益于美国全球霸权,苹果可以自由进入全球任何市场,而主要对手要么拉胯(本来就是由美国控制),要么被制裁。

苹果的两个最大竞争对手中,三星的市场环境,是最接近苹果的,基本上也可以自由进入全球任何市场。

而三星手机,在三者中是最菜的。

芯片自己的不行,高通的失去独特性。

系统拉胯,既不能比IOS,也比不了华为大改安卓底层。

生态上就更不用说了,与华为苹果都不能比。

也就屏幕上有优势,但对大众来说,2K屏幕到底是优势是劣势呢?很难说,这就要看眼睛如炬的消费者多,还是续航焦虑的消费者多了。

华为还有信号的独一无二。

续航的独一无二。

基带的独一无二。

还有影像系统。

三星虽然可以自由进入全球市场,但产品对苹果构不成威胁。

如果能构成威胁,三星就不能自由进入全球市场了,这不难理解。

但是华为就大不一样。

首先,华为从未有机会进入美国市场。

其次,华为正当冉冉上升,成为苹果的强劲竞争对手时,华为在除中国之外的全球市场却遭遇了及其不公正的竞争环境,无法自由地进入除中国之外的全球市场。

美国、苹果在怕什么?

最后,全球三大高端手机市场是中美欧。

中国市场从2018年开始,苹果节节败退;

美国市场,华为从未能进入;

在欧洲市场,正当华为在抢苹果和三星份额的时候,却突然在19年5月16日被制裁,苹果11系列发布于19年9月,这时一个对手没威胁,另一个对手不自由,四肢受缚。

三大高端市场,由于政治原因,华为一个完全失去,一个失去绝大部分,几乎三失其二,只有中国市场一个独苗,现在也岌岌可危。

美国现在连开放台积电都不敢,连开放二传手联发科都不敢,在怕什么?

我们可以让美国很多手:

第一手:不需要美国放开美国市场。

第二手:不需要美国放开GMS禁令。

第三手:不需要台积电直接代工。

只需要能用二传手联发科,在国内依旧能够把苹果打的满地找牙,如果放开禁令,即使已经进不去美国,过几年也会把苹果击败。

所以美国不敢。

现在让美国第四手:二传手也用不了。

我认为从根本上看,这样反而要好于前三手任何一个节点的情况,美国在未来会付出比前三个节点就停止更加惨重的代价。

3、苹果11大幅降价。

有了前两条,再加上大幅度降价,不卖疯才怪。

但是这掩盖不了苹果已经竞争不过华为的事实。

美国敢不敢恢复到禁令之前,给华为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

美国敢不敢在美国放开,让华为进入美国市场?

它不敢,它以前不敢放开美国市场,它现在居然连除中国之外的全球都不敢放开。

相比之下,即使华为全球不自由,但在中国市场,中国依旧敢放开市场让苹果进入,让三星进入,未来属于谁不言自明,不信我们走着瞧。

在中国市场,即使11大降价,也未能挽回败局,不但未能挽回,还败的相当惨。

今年七月,苹果零售额占比为14.9%,华为系占比50.31%

并且,荣耀零售额占比在8%-9%之间,华为零售额份额突破40%,大概在42%-43%

华为单品牌零售额已经接近苹果的三倍,个人猜测7月单单Mate系列和P系列的零售额,应该已经超越了苹果全部,包含11全系和全部老机型。

原因很简单,华为单品牌三大系列,双旗舰高端,nova中高端,畅享中低端,双旗舰的零售额占华为零售额逼近甚至超过一半没啥问题。

对于美国来说,股市是不能崩的;

而要股市继续增长,几个超级跨国公司必须坚挺,作为全球第一高科技公司,苹果是这几个超级跨国公司之一,看看苹果市值涨到哪里了。

而要苹果坚挺,就要保证苹果的业绩,但公平竞争,苹果的业绩保不住,所以美国不敢放开。

最后、现在看,华为机海战术,简直就是胡掐八扯,这种言论该歇一歇了。

一个月前,我梳理今年上半年HOVM四家发布的机型数量,结合市场份额,我对机海战术产生了怀疑。

实际上,无论把华为和荣耀算一块儿,还是分开算,华为都是四家里最不机海战术的。

而且,如果分开算,华为简直一骑绝尘,是精品战略。

华为机海战术,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误导。

截至目前(7月16):

为了防止杠精聒噪,我就把手机列出来。

OPPO系发布了13款手机:

Find X2、Find X2 Pro、Reno4、 Reno4 Pro、ACE2、A92S、A52。

X50 Pro、X50、X50m、X50 Pro玩家版。

一加8、一加8 Pro。

vivo系发布了13款手机。

S6、Nex3S、Y70S、Y50、Z6、Z5x 712版、X50、X50 Pro、X50 Pro+。

iqoo3、iqoo neo3、iqooZ1。

小米系发布了11款手机。(算上黑鲨,也是13款)

小米10青春版、小米10、小米10 Pro。

K30 Pro、K30 Pro变焦版、K30极速版、K30i、10X、10X 5G、10X Pro、红米9。

让小米一手,黑鲨不计入。

华为系发布了22款手机

荣耀发布了12款手机。

畅玩9A、30S、Play4T、Play4T Pro、30、30 Pro、30 Pro+、X10、Play4、Play4 Pro、X10 Max、30青春版。

华为发布了10款手机。

Mate Xs、畅享10e、P40、P40 Pro、P40Pro+、Nova7、Nova7 Pro、Nova7se、畅享Z、畅享20 Pro。

那么,到底谁是机海战术,和销量比对一下就行了。

看哪个品牌的平均每款销量最低,哪个品牌就相对更机海战术。

华为发布机型最少,销量却最高,而且不是一般的高,华为pass,这不是机海战术,这是精品战术。

荣耀发布机型少于OV,但销量也略低于OV,这就不好判断,个人认为总体看荣耀相对来说更机海一点,但基本没啥区别。

不算黑鲨,小米虽然第二少,但小米销量太差,算下来比荣耀OV都更机海。

算上黑鲨,就更惨了,所以小米还是按11款算。

如果更换一种计量方式,把华为和荣耀放在一起(22款),结论没有任何变化。

华为系22款最多,但算上市场份额,平均每款的销量,高于OVM任意一家依旧毫无问题。

OV伯仲之间,考虑到vivo销量更高,vivo应该略胜一筹。

小米依旧垫底,平均每款销量是最低的。

把华为荣耀分列,国产五大品牌,机不机海与市场份额成正比,排序为HVOHM。

把华为荣耀合并(华为按22,小米刨除黑鲨按11款),国产四大家,机不机海与市场份额同样成正比,排序为HVOM。

第三种计算方式,HOVM都是双品牌或多品牌,都分开来算。

米粉醒醒,分开算利于华为OV,不利于荣耀小米 红米 iqoo realme 一加等品牌,这不利里面只有小米是主品牌。

这里用6月的市场份额计算,与上面一致。

如果按7月的计算,OVM只会更低,因为华为荣耀在涨,OVM在跌。

截止到现在,各家又发布了一些机型,有兴趣的大可以加上去算,其实不用算就知道结果,华为和荣耀的市场份额都在上涨,算出来的结果,只会比一个月前更不机海。

华为10款,市场份额31.8%,平均3.18%

OPPO 7款,市场份额14.97%,平均2.14%

vivo 9款,市场份额15.21%,平均1.69%

荣耀12款,市场份额14.2%,平均1.18%

红米8款,市场份额6.99%,平均0.87%

小米3款,市场份额2.15%,平均0.72%

iqoo3款,市场份额1.14%,平均0.38%

一加2款,市场份额0.3%,平均0.15%

realme4款、市场份额0.34%,平均0.085%

user avatar

华为在没有禁GMS,没有海外限制的时候,也在单机榜上不显眼。

华为的型号是最多的。

华为,荣耀分了两个品牌。

华为一个品牌,有P和mate两个高端系列,有nova系列,还有畅玩。

每个系列有众多的产品型号,不同配置能出来七八个价格。

荣耀也是这么玩。

分散了,单款就少了。

现在列的是2020年和2019年的,我们看看2018年的

苹果其实就是型号少,分散的少,所以单款机型总是在前面。

小米虽然型号多,但是红米便宜啊,销量大的单机也能到前面。

而且小米国际化做得不错,印度、俄罗斯、欧洲都有销售,加上国内的总量就上去了。

从经济角度。苹果的供应链是很牛X的。

工业品,量越大,平摊掉研发成本越低。

所以,你会看到华为用过的7.12寸屏幕,过一段时间用到荣耀上面。

OPPO的四摄方案,过几个月就是Realme的四摄方案。

苹果的牛x在于,它的硬件不是用1年,而是能用好几年。

800万摄像头最早是iPhone 4S上面,2011年发布。

2020年现在依然在卖iPadmini5的主摄,还是800万摄像头。

有这个成本控制,苹果的利润就高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