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志斌 苏大给出了iPhone11系列工业设计的专业解释,这应该是知乎上近期关于iPhone11系列设计解读的最佳文章了,和当初iPhone X的设计解读一样,很有水准,但我依然有一些不同的看法。
第一个观点:
这个观点有一定的道理,等边三角形确实是三个点之间尽可能地彼此靠近,从超广角到长焦,从长焦到广角,以实现无缝变焦。
这段话看着是不是有点别扭?
在实际的变焦过程中,不存在超广角直接到长焦的变焦方式,所以,超广角和长焦之间的距离也就不会影响变焦的问题了。
无论是变焦、人像还是视频拍摄,超广角和长焦之间并不建立联系,我们需要关注的是超广角和广角以及长焦和广角之间的协同,而无需关注超广角和长焦之间的协同,因此,浴霸设计,线性设计,还是iPhone的剃须刀设计,效果似乎是一样的:
所以,这句话无法论证乔布斯所说的:
第二个观点:
这是苏大给出的相机拍摄图,那么,真的是这样吗?
实际上,我们正常的拍照姿势不应该是苏大给出的拍摄方式,而应该是下图这样的:
而即便是按照苏大的拍摄方式,就真的会影响我们进行微距拍摄吗?为此我还在专门找了一台中置相机模组设计的手机试了一下:
好像不影响。因此,浴霸设计,线性设计,还是iPhone的剃须刀设计,效果似乎还是一样的:
很明显,苏大的第二个例子还是无法证明:
苏大的整篇文章说的挺好,但这两点我不认同,这也导致了我不认同苏大的整个分析理念。
对于苹果为什么选择边缘镜头模组设计,我在mate30系列的文章中说过:
2019年,苹果采用了边缘三摄设计,很多人为这个设计做出了很多的解读,从设计上,从功能上,我觉得这都是次要的,对于苹果来说,边缘放置的相机设计是它自发布以来的品牌标签之一,苹果没有勇气和决心放弃这个,但若是采用主流的直线型布局,又会失去设计辨识度。品牌标签和设计辨识度,而非美感,我认为这才是iPhone11系列相机设计选择最核心的考量要素。
https://www. zhihu.com/question/3467 62535/answer/829184169
打造一台一看知道是iPhone的手机对于苹果来说,显然要比打造一台看起来更美的手机来得重要得多。
iPhone11的相机设计,我认为不是为了苏大说的:
而应该是
领导使用了小半年后,经常吐槽手机太大太沉了
——————分隔线——————
家里领导要换手机,买了台iPhone 11,使用了半个月,没出现啥问题,体验还可以,套上个后壳,看上去马马虎虎吧……话说我也终于体验到了iPhone 7,开心
——————以下是原回答—————
还有比这张更贴切的么?
苹果手机背面做的好看的最后一代叫iPhone SE
大屏手机外观已经定型,改动不会太大了。iPhone11的设计你挑不出毛病,没有华为的四摄好看不错,但是三摄这样设计是最优解了。四摄有点太多了,作为一个手机是过度了。以前由于工作的原因我仔细研究过苹果的造型设计,最后我只能得出一个结论:苹果设计在当时的技术条件和外部环境下,设计是最牛逼的,是你能想到的最好的解决方案,而且你没想到的细节都给你想到了。另外就是创新,比如iphone4的玻璃后盖,macbook的unibody,ipodmini的双色注塑,ipod的touch 滑盘,11的cnc玻璃。这些都是苹果这样的产业优势地位才能做出来的东西,咱们一般人一般公司连听都没听过。不要妄自菲薄apple的设计,基本上它是无懈可击的。
apple的设计理念不复杂:至简。然后把剩下的元素设计和谐到极致,材质工艺达到极致。如果你觉得这不对,那不对,那肯定是有原因的。人家每个细微的功能都有一个全球顶尖的团队在搞,比如摄像头,没法比。
如果说库克时代比乔布斯时代的苹果差在哪里的话,那就是乔布斯时代连看上去必要的东西都给你精简掉了。而库克没有那么激进,该保留的还是保留了。另外,库克成本扣的太死,没有乔布斯时代不惜工本的气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