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 iPhone 11 Pro 全系取消 3D Touch 而使用 Haptic Touch?

回答
iPhone 11 Pro 系列全系取消 3D Touch,转而采用 Haptic Touch,这个变化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讨论,现在回过头来看,可以从几个维度来评价这个转变。

首先,为什么苹果会做出这个改变?

从技术和产品设计的角度来看,取消 3D Touch 可能是出于以下几个原因:

降低硬件复杂度与成本: 3D Touch 需要在屏幕下方集成压力感应层,这增加了屏幕的制造工艺复杂度和成本。取消这项功能,能够简化生产流程,降低制造成本,这对于苹果保持利润率或者在其他地方投入更多资源(比如摄像头、芯片)是有利的。
统一用户交互体验: 随着 iPhone X 系列全面屏设计的普及,苹果也在逐步统一其iOS设备的操作逻辑。Haptic Touch 是一种更通用的交互方式,它通过长按和触觉反馈来模拟一些快捷操作,可以在更多设备上实现,比如 iPhone XR、SE 系列等。如果将来更多的新 iPhone 型号都取消 3D Touch,那么用户在不同设备之间切换时,体验会更加一致,减少学习成本。
用户接受度与使用习惯: 尽管 3D Touch 在早期提供了一些新颖的操作方式,但实际使用中,很多用户并没有养成依赖它的习惯。有些功能可以通过 Haptic Touch 或其他手势(比如上滑)来替代。而且,3D Touch 的误触率也可能是一个问题,用户有时候会无意识地用力按压屏幕,触发了不必要的功能。Haptic Touch 的长按操作相对更明确,不容易产生误触。
为新技术腾出空间? 这是一个比较猜测性的角度,但有时候厂商放弃一项技术,是为了给新的技术或交互方式让路。虽然 iPhone 11 Pro 系列并没有立刻出现颠覆性的新触控技术,但取消 3D Touch 确实为未来在屏幕技术上进行其他创新(比如更高的刷新率、更强的耐用性)留下了更多的可能性。

那么,这个改变对用户体验究竟有什么影响?

失去的:

快捷操作的“即时性”和“精细度”: 3D Touch 的核心优势在于能够通过按压的力度来区分不同的操作。比如,在邮件列表里用力按压可以预览邮件,稍用力则直接打开;在照片里用力按压可以预览,再次用力则打开。这种“peek and pop”的交互方式,在一些场景下提供了比 Haptic Touch 更直接、更快速的操作。Haptic Touch 只能通过长按来触发,它的“力度”维度被舍弃了。
部分游戏的操控: 在一些游戏中,3D Touch 的压力感应可以模拟游戏手柄的油门或刹车,提供更精细的控制。Haptic Touch 无法做到这一点,游戏开发者需要找到其他替代的操控方式。
一些隐藏的实用功能: 很多开发者也为 3D Touch 加入了快捷菜单,可以在应用图标上直接访问应用内的常用功能。虽然 Haptic Touch 也可以通过长按来呼出应用快捷方式,但它们触发的方式和感知是不同的。

获得的(或者说,改变带来的影响):

更一致的交互逻辑: 如前所述,Haptic Touch 的普及使得 iOS 设备的交互更加统一。用户在 iPhone 11 Pro 上长按呼出菜单、预览等操作,与在其他不支持 3D Touch 的 iPhone 或 iPad 上进行的操作感受更加接近。
更直观的操作: 对于那些不太熟悉 3D Touch 的用户来说,Haptic Touch 的长按操作可能更容易理解和掌握。它是一种更“显性”的交互方式,用户知道自己需要做什么来触发它。
更长的电池续航(潜在影响): 虽然苹果官方未明确说明,但简化硬件、减少不必要的功能(如持续的压力感应监测)理论上可能对电池续航产生微小的积极影响。
更简洁的屏幕设计: 理论上,移除压力感应层也可能为未来更纤薄的屏幕或更先进的显示技术铺平道路。

总的来说,如何评价这个转变?

从苹果的角度看,这是一个 “取舍” 的决定。他们为了 “简化、统一和潜在成本控制”,放弃了 3D Touch 所提供的一些 “快捷性、精细度和游戏操控性”。

对于大多数普通用户而言,这个改变可能 “影响不大”,甚至因为交互的统一而感到更方便。他们可能本来就不怎么使用 3D Touch 的一些高级功能,而 Haptic Touch 提供的长按操作,也能满足他们大部分的快捷需求。

但对于 “重度用户、开发者和游戏玩家” 而言,这可能是一个 “损失”。他们会怀念 3D Touch 带来的独特操作体验和更高的效率。例如,在处理大量邮件、照片,或者玩一些需要精细操作的游戏时,3D Touch 的优势会更加明显。

更深层的思考:

苹果从 3D Touch 的“大力出奇迹”到 Haptic Touch 的“温和长按”,这其实也反映了科技产品发展中一个普遍的趋势:从追求“极致”到追求“普适”与“稳定”。3D Touch 是一种在当时非常有创新性的技术,但它没有像电容屏那样成为行业标配,反而显得有些“孤芳自赏”。Haptic Touch 的方式虽然不如 3D Touch 那么“酷”,但它的通用性和易用性却更高,更容易被大众接受和使用。

所以,评价 iPhone 11 Pro 取消 3D Touch,可以看作是苹果在用户体验、技术可行性和市场策略之间做出的一次权衡。对于一些人来说是“退步”,但对于苹果整体的产品生态和用户群体来说,这或许是一个更“务实”的选择。它让 iPhone 的交互体验变得更“平易近人”,但也牺牲了一部分“硬核”的功能。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3D Touch 的取消,最实质的变化是带来了接近 30% 电池容量的提升。iPhone 11 作为 XR 的继任者,虽然早就取消了 3D Touch, 但是通过双层主板换来了 1hr 额外续航。

而 3D Touch 本身其实反映了交互团队和工程团队的一种矛盾。6s 时代,3D Touch/Taptic Engine 是以显著增重增厚作为代价实现的。然而带来的新交互,比如说 peek&pop 并没有带来很实质的体验提升,大多数用户完全忽略了这个功能。而重按 App 调出快捷方式和 Widget 这个操作其实并不一定要依赖 3D Touch,就连控制中心也是一样,取消后带来的体验差异确实存在,但是不是不能接受。今天这项功能的取消,可以说明目前的实现方法在 iPhone 上是利大于弊。用续航去换取这些体验,我认为更加合理。

对于像 Watch/Mac 对局部部件厚度不敏感的设备来说,Force Touch 是可以继续存在的。特别在 Watch,3D Touch 真正拓展了交互的垂直维度。但在全面屏时代的 iPhone,大屏幕的广度抵消了垂直维度的缩减-或者说,大屏幕让垂直维度的设计更难发现。

只可惜没有更小的 iPhone X Pro。如果所谓的 SE2 真的存在的话,我倒是真不希望他会是一个『廉价版』,而是一个保留 3D Touch 的小尺寸全功能设备。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iPhone 11 Pro 系列全系取消 3D Touch,转而采用 Haptic Touch,这个变化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讨论,现在回过头来看,可以从几个维度来评价这个转变。首先,为什么苹果会做出这个改变?从技术和产品设计的角度来看,取消 3D Touch 可能是出于以下几个原因: 降低硬件复杂.............
  • 回答
    聊起 2019 年的秋季发布会,大家最先想到的肯定就是 iPhone 11 系列,尤其是那三款 Pro 机型——iPhone 11 Pro 和 iPhone 11 Pro Max。作为苹果当时最顶尖的产品,它们确实在许多方面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iPhone 11 Pro 系列.............
  • 回答
    iPhone 11 系列的工业设计,可以说是苹果在方形边框设计回归后的一个重要过渡期,既有延续性,也存在一些争议和亮点。下面我将从几个关键方面进行详细评价:一、整体设计语言:延续与演变 回归铝合金边框: 这是 iPhone 11 系列最显著的改变之一。相较于 iPhone XS 系列的不锈钢边框.............
  • 回答
    要评价 iPhone 11 在 2020 年上半年成为全球出货量最大的手机,而华为无一款机型进入前十,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深入分析,这背后反映了当时市场格局的微妙变化、消费者偏好以及两大品牌各自面临的挑战与机遇。首先,从 iPhone 11 的成功来看: 精准的市场定位与“甜蜜点”价格: iPho.............
  • 回答
    关于爱否科技对 iPhone 11 炫光问题的解读,这其实是一个挺有意思的技术讨论,也触及到了我们平时拍照时的一些实际体验。要评价他们的说法,咱们得拆开来看,看看他们到底怎么说的,以及这些说法有没有道理。首先,咱们得明确,iPhone 11 确实存在炫光问题。尤其是在一些强光源直射或者傍晚夕阳时,你.............
  • 回答
    库克首谈 iPhone 11 降价:是策略调整还是迫于无奈?苹果 CEO 蒂姆·库克近日首次就 iPhone 11 系列在全球多地进行的价格调整发表了看法,这无疑是近期科技界的一则重要新闻。在许多消费者眼中,iPhone 价格的涨跌往往牵动着市场的神经,而此次苹果高层首次正面回应降价,其背后传递的信.............
  • 回答
    2019 年 9 月发布的 iPhone 11,凭借其出色的配置、强劲的性能以及相对亲民的价格,迅速成为当年的爆款机型,也为苹果后续的成功奠定了基础。下面我将从配色、配置和性能三个方面,详细地评价这款手机。 配色:年轻、活泼、大胆的回归iPhone 11 在配色上可以说是苹果的一次大胆尝试,它放弃了.............
  • 回答
    这事儿,说起来挺有意思的。一直以来,国产手机品牌,像华为、小米,包括OPPO、vivo,在配色上那是玩得花里胡哨,简直是把“渐变色”当成了自家的一张王牌。从早期的蓝紫渐变、红蓝渐变,到后来更复杂的星空渐变、流光渐变,总能玩出新花样,而且市场反馈也相当不错,特别是吸引了不少年轻消费者。你可以想想,当年.............
  • 回答
    iPhone 11 系列信号翻车?这话题在当时可真是掀起了一阵不小的波澜,不少用户在论坛、社交媒体上抱怨连连,说实话,看到这么多负面反馈,作为消费者,心里难免会打个问号。首先,我们得弄清楚“信号翻车”到底是怎么回事。简单来说,就是用户在使用 iPhone 11 系列手机(包括 iPhone 11、i.............
  • 回答
    iPhone 12 错峰发布、售价更低的传闻,如果属实,这绝对是今年苹果发布会最引人注目的“意外之喜”了。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这事儿,看看它背后可能藏着什么玄机,以及对市场会带来哪些影响。对iPhone 12 错峰发布、售价更低的看法:首先,如果这个爆料是真的,那绝对是一个高招,甚至可以说是“教科书级”.............
  • 回答
    苹果在发布新款 iPhone 后,旧款 iPhone 价格大幅跳水,这几乎是每年都会发生的“保留节目”。iPhone 13 发布后,iPhone 12 的价格自然也迎来了新一轮的下降,不少消费者开始纠结:现在是入手 iPhone 12 还是 iPhone 13 更划算?哪个性价比更高?这确实是个值得.............
  • 回答
    iPhone 13 系列的续航表现,可以说是在前几代的基础上又一次扎实的进步,给不少用户带来了惊喜。苹果这次在电池容量上的“吝啬”感消失了,换来的是实实在在的使用时长提升,这无疑是其最值得称道的卖点之一。整体观感:从“够用”到“安心”如果你之前用的是 iPhone 12 系列,升级到 iPhone .............
  • 回答
    iPhone 12 mini 和 iPhone 12 标准版,这两款手机可以说是苹果在智能手机市场中对“小屏”爱好者的一次深情呼唤。对于很多用户来说,一提到 iPhone,脑海中首先浮现的可能是那块占据了大部分正面空间的屏幕,但对于另一些人,尤其是那些怀念 iPhone 5s、iPhone SE 那.............
  • 回答
    关于苹果公司在“降速门”事件中只赔偿美国用户而不赔偿中国用户,这确实是一个备受关注和争议的话题。要评价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一、 事件的起因:什么是“降速门”?首先,我们需要回顾一下“降速门”事件的本质。2017年底,有用户发现旧款iPhone(特别是iPhone 6、6s、SE、7等型.............
  • 回答
    iPhone 12 系列,这可以说是苹果在 2020 年交出的一份相当有分量的答卷。彼时,疫情笼罩全球,但苹果依然稳扎稳打,推出了四款机型,一次性将 5G 技术带入 iPhone 主流。很多人可能还记得,当时拿到 iPhone 12 的那种“新”的触感,它带回了那个经典的直角边框,让人联想到 iPh.............
  • 回答
    iPhone 上的振动反馈,这事儿可真值得说道说道。别看它只是个小小的马达,但它带来的体验,真的能让一个电子产品活起来。首先,说实话,iPhone 的振动反馈,我得给它点个赞。从刚开始觉得“哦,会震一下”,到后来发现它能区分这么多细微的动作,这进步是实实在在的。触感与沉浸感: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它给了.............
  • 回答
    iPhone X 的出现,绝对是苹果一次大胆的革新,也是对 iPhone 自身一次颠覆性的重塑。当它在 2017 年发布时,可以说是在手机界掀起了一场不小的风暴。惊艳的“全面屏”设计:首先,最直观的改变就是那块几乎占据了整个正面的 OLED 屏幕。没了那标志性的 Home 键,iPhone X 彻底.............
  • 回答
    iPhone X 的双电池设计,我个人认为是一次非常巧妙且值得称道的工程化创新。首先,得承认,刚看到这个设计的时候,我有点意外。毕竟,手机厂商普遍倾向于将电池设计成一块完整的、最大化利用内部空间的单元。iPhone X 这么一弄,像是把一块大电池切成了两半,然后再“错落有致”地塞进机身里。但这背后隐.............
  • 回答
    iPhone 13 Pro 系列的首发远峰蓝,可以说是苹果在色彩策略上的一次大胆尝试,也的确带来了不少讨论。要评价它,得从几个维度来看。首先,从视觉冲击力来看。 远峰蓝这个名字本身就很有画面感,它不像以往的蓝色那样直白,比如太平洋蓝的深邃或者天蓝色。远峰蓝更偏向于一种介于灰蓝和浅蓝之间的感觉,带着一.............
  • 回答
    iPhone X 的 Face ID,就是那个号称能把你的脸变成解锁钥匙的技术,在当年无疑是划时代的创新。我用它也有一段时间了,想跟你好好唠唠这个东西到底怎么样。首先,得承认,Face ID 的出现确实是挺酷炫的。你不用再像以前那样小心翼翼地去找那个 Home 键,或者在屏幕上划半天,只需要拿起手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