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iPhone降速门苹果公司只赔偿美国用户,不赔偿中国用户?

回答
关于苹果公司在“降速门”事件中只赔偿美国用户而不赔偿中国用户,这确实是一个备受关注和争议的话题。要评价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

一、 事件的起因:什么是“降速门”?

首先,我们需要回顾一下“降速门”事件的本质。2017年底,有用户发现旧款iPhone(特别是iPhone 6、6s、SE、7等型号)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性能似乎出现下降,电池续航也明显变差。苹果公司最初的解释是,这是为了防止手机意外关机,通过限制处理器速度来管理老旧电池的性能。

然而,这一做法却引发了广泛的批评。许多用户认为,苹果公司并没有明确告知用户这一行为,而是“悄悄地”限制了手机的性能,这相当于变相促使用户购买新手机,是一种“计划性报废”。尤其是对于那些不希望升级手机,但却发现手机变得越来越慢的用户来说,这是一种欺骗和不公平。

二、 苹果公司的回应与赔偿

在巨大的舆论压力下,苹果公司最终向消费者道歉,并采取了一些补救措施,包括:

降低电池更换价格: 苹果大幅降低了过保修期电池的更换价格,让更多用户能够以更实惠的价格更换电池,从而恢复手机性能。
向美国用户支付赔偿: 在美国,苹果公司与消费者达成了一项集体诉讼和解协议,同意向符合条件的美国用户支付一定数额的赔偿金(通常是25美元,可能因情况而异)。这笔赔偿旨在弥补因性能受限而可能产生的损失,例如潜在的手机升级需求等。

三、 为什么只赔偿美国用户?深入分析原因

苹果公司在“降速门”事件中只向美国用户提供赔偿,而不涉及中国用户,这背后有多重原因,我们可以从法律、文化、市场和政治等多个角度来解读:

1. 法律诉讼体系的差异:
美国的集体诉讼制度(Class Action Lawsuit): 美国拥有非常成熟和强大的集体诉讼制度。当消费者认为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联合起来提起集体诉讼。这种诉讼的目的是为一大批遭受类似损失的消费者争取赔偿。在“降速门”事件中,美国用户正是通过集体诉讼迫使苹果公司进行赔偿。
中国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与诉讼机制: 相较于美国,中国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体系虽然也在不断完善,但在集体诉讼方面尚不如美国发达和成熟。虽然有消费者协会等组织可以代表消费者提起公益诉讼,但针对此类涉及技术性限制和间接损失的案件,通过法律途径获得赔偿的门槛和难度可能更高。另外,个人提起类似规模的诉讼也存在执行和维权成本问题。

2. 监管机构的态度与介入程度:
美国监管机构的介入: 在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或各州的总检察长等监管机构,有时会主动介入涉及广泛消费者权益的事件,并对企业施加压力。
中国监管机构的态度: 中国的相关监管机构,如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也对类似问题有所关注。例如,工信部在“降速门”事件发生后,曾约谈苹果公司,要求其解释并改进。但从结果来看,监管机构的措施更多是要求苹果公司进行信息披露和提供解决方案,而非直接推动或强制进行经济赔偿。这可能与监管侧重点和执法力度有关。

3. 市场和用户群体的影响力:
美国市场的用户基数和话语权: 美国作为苹果公司最重要的市场之一,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体和强大的消费能力。同时,美国的媒体和舆论环境也更倾向于关注和放大消费者权益被侵害的事件,这使得苹果公司在美国面临的压力更大。
中国市场的特殊性: 尽管中国也是苹果的巨大市场,但由于上述的法律和监管环境差异,以及用户维权文化和组织化程度的相对较低,中国消费者在面对类似问题时,可能难以形成像美国那样统一且有力的集体诉讼。

4. “和解协议”的性质:
苹果公司与美国用户达成的和解协议,是一种法律上的解决方案。这意味着苹果公司通过支付一笔钱,来“了结”与这些用户的相关法律责任。如果中国用户未能通过法律途径达成类似的协议,苹果公司自然就没有法律上的义务去向他们支付这笔赔偿。

5. 信息披露和沟通策略:
苹果公司在事件初期确实存在信息披露不足的问题,但后续在美国通过法律和解的方式解决了问题。在中国,苹果公司也采取了回应和提供解决电池更换的措施,但并未包含直接的经济赔偿。这也可以看作是苹果公司在不同市场采取的不同的风险控制和危机公关策略。他们可能认为,在中国,提供降价的电池更换服务,并进行公开解释,足以应对当时的舆论和监管压力,而无需进入赔偿的法律程序。

四、 对此事的评价与反思

从消费者权益的角度看,苹果公司的做法无疑是令人失望的。 无论是在哪个国家,消费者都应该被公平对待,尤其是在产品性能被间接影响的情况下。只赔偿部分市场的用户,而忽略了其他同样遭受影响的用户,这显得有些“双重标准”。

公平性的缺失: 很多中国消费者同样花费了真金白银购买iPhone,也同样经历了手机性能的下降。仅仅因为法律和市场环境的不同,就无法获得同样的补偿,这让中国消费者感到不公平。
“降速门”的全球性影响: 电池老化和性能限制是一个普遍的技术问题,而非某个特定地区的特例。因此,应对方式也应该具有一定的全球一致性。
品牌信任的损害: 这种区别对待的做法,长远来看可能会损害苹果品牌在中国市场的信任度。消费者会认为,苹果公司在涉及自身利益时,可能会优先考虑其最主要的法律和市场环境下的应对方式,而非真正站在全球所有消费者的角度。

然而,我们也不能完全忽视现实的复杂性。

法律框架的约束: 苹果公司是在美国法律体系下通过集体诉讼被强制要求赔偿的。如果在中国没有类似的法律途径或诉讼成功,苹果公司没有直接的法律义务去主动进行赔偿。
市场和文化的差异: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体系、监管环境、消费者维权意识和能力都存在差异。企业在应对全球性危机时,往往会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来制定策略。
解决方式的多样性: 苹果公司在中国市场也提供了“降价更换电池”的解决方案,这本身也是一种积极的补救措施,旨在解决用户因电池老化导致的性能问题。虽然这并非经济赔偿,但对于部分用户来说,这可能比直接的赔偿金更能解决实际问题。

总结来说, 苹果公司在“降速门”事件中只赔偿美国用户而不赔偿中国用户的行为, 在道义上存在瑕疵,未能体现出对全球消费者的公平对待。 这种做法反映了不同国家在法律、监管和市场环境上的差异,以及企业在处理类似危机时可能采取的基于成本和风险的策略。

对于中国消费者而言,这件事也敲响了警钟:
1. 增强对自身权益的认识: 在享受科技产品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要关注自身作为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2. 关注法律和监管的完善: 希望中国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体系能进一步完善,让消费者在遇到类似侵权行为时,有更有效、更公平的维权途径。
3. 理性看待品牌与产品: 任何品牌都有可能犯错,消费者在消费时应保持理性判断。

最终,苹果公司的这一举动,既体现了其在不同市场环境中采取的差异化策略,也暴露了全球消费者在面对跨国科技巨头时,维权环境的复杂性和不平等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谢邀。

没啥好看待的,这是美国的class action,自然不归中国市场啥事。

还是要解释一下,苹果并没有认输,只是个原告签了一个和解协议。在美国法律体系中,本案结果并不代表苹果「认错」了,也不代表苹果输了官司,只代表苹果愿意出钱和原告了结此事。换句话说,也就是苹果出钱买原告撤诉。既然原告撤诉了,苹果也就没有输官司。

因为苹果没有认错,更没有输什么官司,自然没有赔偿的义务。苹果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向原告支付费用换取结案。

那自然,只有原告,也就是美国消费者有钱拿,不关中国消费者任何事情(你又不是原告)。拿的呢,也不是苹果输官司的赔偿金,而是撤诉的和解金而已。

如果苹果认错、或者被法院判了有错,那苹果不赔中国人,还可以说是区别对待。但是现今苹果并没有认错、也没输官司,自然没有任何谈得上赔偿的事情,更关不上区别对待什么事了。

再次划重点:苹果并没有认错,因此苹果依然认为自己有什么需要赔偿的(没犯错赔个毛啊)。美国消费者拿的也并不是苹果的错误赔偿金。

要问有啥感想,只有一个,就是中国也需要设立消费者集体诉讼制度。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苹果公司在“降速门”事件中只赔偿美国用户而不赔偿中国用户,这确实是一个备受关注和争议的话题。要评价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一、 事件的起因:什么是“降速门”?首先,我们需要回顾一下“降速门”事件的本质。2017年底,有用户发现旧款iPhone(特别是iPhone 6、6s、SE、7等型.............
  • 回答
    苹果“降速门”事件的赔偿方案,即向受影响的iPhone用户每人每部赔偿 25 美元,这一数字和方案的公布,可以说是激起了千层浪,也引来了各方的审视和讨论。要评价这个赔偿方案,得从几个层面来分析,才能看出它背后的一些逻辑和影响。首先,从 受害者(用户)的角度 来看,25 美元这个数字,很多人第一反应可.............
  • 回答
    苹果在发布新款 iPhone 后,旧款 iPhone 价格大幅跳水,这几乎是每年都会发生的“保留节目”。iPhone 13 发布后,iPhone 12 的价格自然也迎来了新一轮的下降,不少消费者开始纠结:现在是入手 iPhone 12 还是 iPhone 13 更划算?哪个性价比更高?这确实是个值得.............
  • 回答
    库克首谈 iPhone 11 降价:是策略调整还是迫于无奈?苹果 CEO 蒂姆·库克近日首次就 iPhone 11 系列在全球多地进行的价格调整发表了看法,这无疑是近期科技界的一则重要新闻。在许多消费者眼中,iPhone 价格的涨跌往往牵动着市场的神经,而此次苹果高层首次正面回应降价,其背后传递的信.............
  • 回答
    苹果发布会后 iPhone 12 直接降价至 5199 元,这事儿咱们得好好说道说道。 你看哈,每年苹果发布新机,旧款降价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儿,但这次 iPhone 12 直接跳水到 5199 元这个档位,确实有点意思,也让不少原本观望的朋友心头一热。苹果发布会后 iPhone 12 降价至 51.............
  • 回答
    苹果公司在2017年底被爆出“降频门”事件,即苹果公司故意降低旧款iPhone的运行速度,以避免因电池老化导致的意外关机。这一行为引发了全球性的愤怒和质疑,许多用户认为苹果公司此举是为了迫使消费者购买新款iPhone。事件经过: 最初的指控: 2017年12月,普罗米修斯(Primate Labs).............
  • 回答
    iPhone 11 系列的工业设计,可以说是苹果在方形边框设计回归后的一个重要过渡期,既有延续性,也存在一些争议和亮点。下面我将从几个关键方面进行详细评价:一、整体设计语言:延续与演变 回归铝合金边框: 这是 iPhone 11 系列最显著的改变之一。相较于 iPhone XS 系列的不锈钢边框.............
  • 回答
    iPhone 13 系列的续航表现,可以说是在前几代的基础上又一次扎实的进步,给不少用户带来了惊喜。苹果这次在电池容量上的“吝啬”感消失了,换来的是实实在在的使用时长提升,这无疑是其最值得称道的卖点之一。整体观感:从“够用”到“安心”如果你之前用的是 iPhone 12 系列,升级到 iPhone .............
  • 回答
    要评价 iPhone 11 在 2020 年上半年成为全球出货量最大的手机,而华为无一款机型进入前十,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深入分析,这背后反映了当时市场格局的微妙变化、消费者偏好以及两大品牌各自面临的挑战与机遇。首先,从 iPhone 11 的成功来看: 精准的市场定位与“甜蜜点”价格: iPho.............
  • 回答
    iPhone 12 mini 和 iPhone 12 标准版,这两款手机可以说是苹果在智能手机市场中对“小屏”爱好者的一次深情呼唤。对于很多用户来说,一提到 iPhone,脑海中首先浮现的可能是那块占据了大部分正面空间的屏幕,但对于另一些人,尤其是那些怀念 iPhone 5s、iPhone SE 那.............
  • 回答
    iPhone 11 Pro 系列全系取消 3D Touch,转而采用 Haptic Touch,这个变化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讨论,现在回过头来看,可以从几个维度来评价这个转变。首先,为什么苹果会做出这个改变?从技术和产品设计的角度来看,取消 3D Touch 可能是出于以下几个原因: 降低硬件复杂.............
  • 回答
    iPhone 12 系列,这可以说是苹果在 2020 年交出的一份相当有分量的答卷。彼时,疫情笼罩全球,但苹果依然稳扎稳打,推出了四款机型,一次性将 5G 技术带入 iPhone 主流。很多人可能还记得,当时拿到 iPhone 12 的那种“新”的触感,它带回了那个经典的直角边框,让人联想到 iPh.............
  • 回答
    iPhone 上的振动反馈,这事儿可真值得说道说道。别看它只是个小小的马达,但它带来的体验,真的能让一个电子产品活起来。首先,说实话,iPhone 的振动反馈,我得给它点个赞。从刚开始觉得“哦,会震一下”,到后来发现它能区分这么多细微的动作,这进步是实实在在的。触感与沉浸感: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它给了.............
  • 回答
    iPhone X 的出现,绝对是苹果一次大胆的革新,也是对 iPhone 自身一次颠覆性的重塑。当它在 2017 年发布时,可以说是在手机界掀起了一场不小的风暴。惊艳的“全面屏”设计:首先,最直观的改变就是那块几乎占据了整个正面的 OLED 屏幕。没了那标志性的 Home 键,iPhone X 彻底.............
  • 回答
    iPhone X 的双电池设计,我个人认为是一次非常巧妙且值得称道的工程化创新。首先,得承认,刚看到这个设计的时候,我有点意外。毕竟,手机厂商普遍倾向于将电池设计成一块完整的、最大化利用内部空间的单元。iPhone X 这么一弄,像是把一块大电池切成了两半,然后再“错落有致”地塞进机身里。但这背后隐.............
  • 回答
    iPhone 13 Pro 系列的首发远峰蓝,可以说是苹果在色彩策略上的一次大胆尝试,也的确带来了不少讨论。要评价它,得从几个维度来看。首先,从视觉冲击力来看。 远峰蓝这个名字本身就很有画面感,它不像以往的蓝色那样直白,比如太平洋蓝的深邃或者天蓝色。远峰蓝更偏向于一种介于灰蓝和浅蓝之间的感觉,带着一.............
  • 回答
    iPhone X 的 Face ID,就是那个号称能把你的脸变成解锁钥匙的技术,在当年无疑是划时代的创新。我用它也有一段时间了,想跟你好好唠唠这个东西到底怎么样。首先,得承认,Face ID 的出现确实是挺酷炫的。你不用再像以前那样小心翼翼地去找那个 Home 键,或者在屏幕上划半天,只需要拿起手机.............
  • 回答
    iPhone XS 系列手机信号问题,这可不是一两天的事了,很多用户都有类似的体验,说起来挺让人恼火的。首先,我们得承认,信号问题不是个例。 很多用户,包括我自己在内,在信号本就不是特别强的地方,比如地下室、电梯里、或者一些偏远山区,iPhone XS 系列的信号掉线、网速变慢、甚至直接无服务的情况.............
  • 回答
    iPhone 8 和 8 Plus,这是苹果在 2017 年发布的两款旗舰手机。它们可以说是 iPhone 7 系列的“常规升级”,在外形上并没有带来颠覆性的改变,但却在内部硬件和一些细节体验上做了不少文章。外观设计:熟悉但有进步说实话,当你第一眼看到 iPhone 8 和 8 Plus,你很容易会.............
  • 回答
    苹果 iPhone XR:一款具有争议但依然成功的机型苹果 iPhone XR 于 2018 年 10 月发布,定位介于高端旗舰 iPhone XS 和 XS Max 之间,但却以更亲民的价格提供了许多旗舰级的体验。这款手机自发布以来就伴随着一些争议,但也无疑是苹果在当时最畅销的机型之一。下面将从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