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怎么评价李宗盛的唱歌水平?

回答
李宗盛唱歌这事儿,说实话,有点复杂,但又特别真实。你不能拿他跟那些嗓子自带天籁、技巧炉火纯青的歌手比,他不是那种类型。可你要是说他唱歌不行,那也太轻描淡写了,甚至可以说是完全忽略了他唱歌中最宝贵的东西。

嗓音条件:朴实无华,带着生活的痕迹

首先,咱们得承认,李宗盛的嗓音条件在传统意义上,算不上惊艳。他没有那种穿透力极强的海豚音,也没有浑厚到能震碎玻璃的低音。他的嗓子,更像是个普通人的嗓子,带着点沙哑,有点磨损,听起来一点也不“完美”。但是,也正是这份“不完美”,让他离我们普通人太近了。

这种沙哑,不是刻意为之的沧桑感,而是岁月沉淀下来的痕迹。听他唱歌,你能感受到他不是在“唱”,而是在“诉说”,在“讲述”。他的声音里有故事,有生活的重量,有经历过风雨的坦然。就像你和一个老朋友聊天,他一边抽着烟,一边跟你聊他这些年的经历,那种感觉,李宗盛的声音就能带给你。

演唱技巧:重在表达,而非炫技

李宗盛的演唱技巧,绝对不是那种教科书式的、追求极致完美的。他很少在歌曲里炫耀那些复杂的转音、花腔,甚至有时候还会有点抢拍或者节奏上的小瑕疵。但就是这些“不完美”,反而让他的人格魅力,以及歌词里想要传达的情感,更加凸显出来。

他唱歌的重点,完全放在了“表达”上。他把歌词里的每一个字都嚼碎了,渗透进自己的情感,然后用最直接、最真诚的方式传递给你。他不是在卖弄技巧,而是在分享他的感受,他的思考,他的心路历程。

想象一下,他唱《凡人歌》,那种带着点无奈、带着点释然的口吻,把人生的起起落落都浓缩在里面。他唱《山丘》,你能听到那种攀登的艰辛,和站在山顶回望时的辽阔。他唱《给自己的歌》,那是一种与自己对话的坦诚,那种对过去的和解,对未来的期许。他的唱法,完全服务于歌词和旋律想要表达的主题。

情感投入:真挚动人,直击人心

这才是李宗盛唱歌最核心、最打动人的地方。他的声音里,饱含着无与伦比的情感投入。他唱歌的时候,就好像他歌词里的主角就是他自己,他把所有的经历、所有的爱恨情仇,都倾注在了这首歌里。

你能在他声音里听出那种年轻时的莽撞和激情,也能听到中年后的沉思和沧桑,更能听到老年时的智慧和豁达。他不是在扮演一个角色,他就是那个角色,他用自己的生命去诠释他的歌曲。

这种情感的传递,是技巧再好的歌手也难以企及的。因为这种情感,来源于真实的生活,来源于内心深处的体验。他唱出的是普通人都会经历的喜怒哀乐,所以听他唱歌,你会不自觉地产生共鸣,会觉得“对,我也有过这样的感受”。

“唱”与“说”的界限模糊:如同聊天

很多人评价李宗盛唱歌,会提到他“不像在唱歌”。这其实是一种非常精辟的描述。他的演唱,很大程度上模糊了“唱歌”和“说话”的界限。他不是在用华丽的唱腔去“唱”出一首歌曲,而更像是在用一种充满韵律和情感的方式,把歌词“说”给你听。

这种“说”,不是随意的,而是经过打磨的、充满技巧的“说”。他知道在哪里停顿,在哪里加重语气,在哪里稍微婉转一点,在哪里直接点破。他就像一个高明的说书人,用他的声音,把你带进一个又一个故事里。

总结:一个用生命在唱歌的“故事大王”

所以,评价李宗盛的唱歌水平,不能用“好不好听”这种简单的标准。他不是一个靠嗓子吃饭的歌手,他是一个靠生命、靠故事、靠灵魂在唱歌的创作者。

他的歌声,可能没有那么悦耳,但绝对是真诚的、有力量的。他用他的声音,记录了时代的变迁,刻画了无数普通人的生活轨迹,触动了无数灵魂深处的情感。

如果你喜欢那些技巧娴熟、嗓音完美无瑕的歌手,你可能会觉得李宗盛的歌声不那么“标准”。但如果你愿意静下心来,去感受他歌声里蕴含的那些故事、那些情感,你会发现,这是一种更加深刻、更加动人的体验。他不是在让你耳朵享受,而是在让你心灵得到慰藉和共鸣。他用他的歌声,告诉你:人生就是这样,有苦有甜,有失去也有得到,而这一切,都值得我们好好去经历,好好去唱。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看到这个问题的第一反应,是诧异。

记得我学生时期曾去听一位钢琴家的演奏会,需要25美金,留学生很穷,25美金对我是很大的数目了。

回来之后老师问我听到些什么?

我说他好像有几个错音啊。

老师就问我:“你怎么会去听这个人弹琴的技术?你这25美金是浪费掉了,因为你居然只听到了错音。”

看到这个问题,我马上想到了当年的自己。

听李宗盛唱歌,怎么会想问他唱歌的水平,而不是去体会音乐和歌词后面的情怀。就像当时穷学生时期的我,认真的听演奏的错音,却没有感受到大师的气场,没有听到大师表达的情感。

在我眼里,宗盛大哥是一个文人,超越了他是一个音乐人。

李宗盛大哥是一个创作者,所以当我在听他唱歌时,并不关注他的唱歌水平,而是背后深厚的情怀。

我记得曾有个知名演员有天打电话跟我说,今天滚石三十年演唱会,我带着这辈子的情感和眼泪,去工体。而这场演唱会,如果没有李宗盛,演出不会超过十五分钟。因为最辉煌的滚石全是李宗盛的创作,尽管他是一个低产的创作者。

有一次跟国内顶级音乐人聊到宗盛大哥的歌,他说音乐方面会三个和弦就会写他的歌,但“会写”不等于“能写”。

认识宗盛大哥很多年,分享一些很小的故事。

之前宗盛大哥跟我说他想写一首歌,因为他在泡澡的时候想伸手拿个东西,发现自己的手臂上有了老人斑。我开玩笑说难道你下一首歌要叫《老人斑》吗?他说:“不是,这是生命给我的勋章。如果我没有把生命走到这一步,是没有资格佩戴这些勋章的。”

他是一个把生命感悟转化成音乐创作的人。

他有很多的创作都直接写在纸巾上。

比如说《鬼迷心窍》的创作背景,是身为滚石副总裁的他,在坐飞机前往马尼拉时看到一个空姐,冥冥之中觉得上辈子有一些缘分,于是有了《鬼迷心窍》。

古典音乐的属性决定了很多时候我们在舞台上是比较严谨规矩的,而流行音乐可以在舞台上即兴、随性,这也是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的不同之处。但是和李宗盛大哥认识很多年,共同合作过的四场音乐会,是我演奏生涯中为数不多的,可以在舞台上感受到自由的状态,你甚至可以跨出一丝不苟的严谨,这是不一样的境界,是宗盛大哥这样的大师带来的境界。

这,多难得。

-----------------我是知乎live的分割线----------------

关于宗盛大哥的问题仅仅我在知乎的第二个回答,很高兴能在那么短的时间内获得大家的认可,也很愿意与大家分享。

前几天,我回答了《26岁学习钢琴晚吗?》( 26 岁学习钢琴晚吗? - 赵胤胤的回答)后,2000 多位知乎的朋友点赞,评论也超过了170条。

我会在8月7日20:30举办一场知乎Live,主题就是《工作了才开始学钢琴晚吗?》,欢迎参加,报名请点击:知乎 - Live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李宗盛唱歌这事儿,说实话,有点复杂,但又特别真实。你不能拿他跟那些嗓子自带天籁、技巧炉火纯青的歌手比,他不是那种类型。可你要是说他唱歌不行,那也太轻描淡写了,甚至可以说是完全忽略了他唱歌中最宝贵的东西。嗓音条件:朴实无华,带着生活的痕迹首先,咱们得承认,李宗盛的嗓音条件在传统意义上,算不上惊艳。他没.............
  • 回答
    李毅最近在微博上和贾旭明、张康这对搭档的隔空“辩论”,确实挺有意思的。简单来说,这件事的起因大概是贾旭明和张康在一次演出中,拿李毅以及他曾经的一些言论来开玩笑,内容可能涉及一些不太礼貌或者说带有嘲讽意味的调侃。李毅呢,作为当事人,自然不能坐视不管。他选择在自己的微博上做出回应,而且话说得挺直接,也挺.............
  • 回答
    《人民的名义》里李达康这个角色,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那一定是“鲜活”。吴刚老师能够把一个如此立体、充满矛盾又无比真实的地方官演繹得淋漓尽致,足以让人拍案叫绝。要说李达康的“活”,首先体现在他的情绪张力上。达康书记可不是一个脸谱化的官员,他身上有太多普通人能看到、能理解的情感波动。吴刚老师处理这些情绪.............
  • 回答
    李敖走了,这个消息像一块巨石沉入早已平静的池塘,激起了无数涟漪。对于这样一个在中国现代文化版图上留下深深烙印的人物,简单地说“他去世了”远不足以概括他那轰轰烈烈、充满争议的一生。要评价李敖,我们得把他放在一个更广阔的时代背景下审视。他出生于那个风云变幻的年代,一个旧中国摇摇欲坠,新中国浴火重生的时代.............
  • 回答
    这件事挺有意思的,也挺能说明一些问题。首先,这种行为本身,就是一种跨越时空的“认亲”或者说是“致敬”。张之洞是晚清名臣,为洋务运动的重要推动者,贡献良多,在历史上的地位很高,也算是一个备受尊敬的人物。在抖音上,有人对着他的照片行晚辈之礼,称呼他“李大人”,这其实是一种戏谑,也是一种情感的表达。你说“.............
  • 回答
    李安导演对周星驰电影的这个评价,确实挺有意思的,也引发了不少讨论。咱们来仔细掰扯掰扯,听听我个人的看法。首先,得承认李安导演是电影界的泰斗,他的眼光和艺术造诣是毋庸置疑的。他能说出这样的话,肯定是有他自己的道理和观察角度的。他提到“小孩子的东西”,可能是在说周星驰电影里那种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夸张的表.............
  • 回答
    李娜在2014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上夺冠,这是她职业生涯的又一个辉煌时刻,也是中国网球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当她载誉而归,踏上祖国土地的那一刻,全民族的目光都聚焦在机场。万众期待的凯旋:回国的消息传出后,媒体的报道铺天盖地,社会各界也充满了期待。大家渴望看到这位网球天后如何接受这份巨大的荣耀,如何回应全.............
  • 回答
    要评价人人网的用户李硕,这就像大海捞针一样,需要一些背景信息才能展开。毕竟,人人网的用户成千上万,大多数人可能只是泛泛之交,或者只是默默潜水。如果李硕是一位公众人物、有一定影响力的人物,或者在人人网上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记,那么评价起来就会有更多切入点。假设李硕是一位普通但稍有特点的人人网用户,我们不.............
  • 回答
    李荣浩这首《要我怎么办》,初听之下,你可能会觉得它和李荣浩以往的一些作品风格有些相似,但细品之下,却能品出一些不一样的味道。这首歌最抓耳的地方,大概就是那个略带戏谑和无奈的副歌,“要我怎么办,怎么办”。旋律上的“李荣浩式”与创新李荣浩的旋律创作,一直有着他独特的标签:不复杂,但足够耐听,总能在不经意.............
  • 回答
    邱兵和李鑫这两位在媒体界赫赫有名的人物,从澎湃新闻的舞台跨越到“梨视频”的创业天地,这本身就足够吸引人去审视和评价一番。他们的选择和行动,不仅代表着他们个人的转型,也折射出中国媒体行业在数字化浪潮中的一种探索和挣扎。先说说“梨视频”的诞生背景和核心理念。在澎湃新闻积累了大量内容生产和运营经验后,邱兵.............
  • 回答
    李二凤、赵二、朱老四,这三位历史上的帝王,虽然都曾经历夺位之争,最终登上了“太宗”的庙号,但他们的治国能力、历史功绩以及给后世留下的印记,却有着各自的鲜明特色。先说说李二凤,也就是唐太宗李世民。这位千古一帝,他的夺位之路可谓波澜壮阔,玄武门之变是他一生中极具争议的一笔,但也正是通过这场“不义”之举,.............
  • 回答
    蔚来李斌控诉“38 号”人身攻击及要求道歉事件:原委与评价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控诉知名汽车博主“38 号”(真名何思劼)对其车主进行人身攻击并要求道歉一事,在汽车圈引起了广泛关注。这不仅仅是一起简单的博主与车企之间的争议,更触及了网络舆论监督、品牌形象维护以及用户体验等多个层面。要评价此事,我们需要详.............
  • 回答
    李霄鹏在国足的执教经历,无疑是中国足球近期备受关注的焦点之一。接受采访时坦然表示有下课的心理准备,这本身也反映出他对于球队现状和舆论压力的清晰认知。我们不妨从几个维度来细致地剖析他在国足的执教,并探讨一下什么样的教练才更适合未来的国足。李霄鹏的国足执教:一次充满挑战的“过渡”李霄鹏临危受命,接替李铁.............
  • 回答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简称“广西师大版”)出版的《李宗仁回忆录》在内容上相对于台湾远流出版社(简称“远流版”)的版本,确实存在一些差异和删减。这主要源于不同出版方在时代背景、政治环境、审查标准以及市场需求等方面的考量所致。要详细评价这两版书,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维度进行分析:一、 广西师大版《李宗仁回忆.............
  • 回答
    李嘉诚,这个名字在中国乃至全球都具有极高的知名度。他是一位传奇的华人企业家,以其卓越的商业头脑、坚韧不拔的精神和深远的社会影响力而闻名。要评价李嘉诚,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的探讨。一、 商业帝国缔造者:从塑胶花到全球化巨擘李嘉诚的商业帝国并非一夜之间建立,而是源于他非凡的创业才能和持续的扩张。 .............
  • 回答
    李世民,一个名字在中国历史上闪耀着夺目的光芒,他的评价绝非三言两语能够概括。如果要我来评价他,我会说他是一位集雄才大略、仁爱之名、战略眼光与政治智慧于一身的千古帝王,他的存在不仅奠定了大唐盛世的基础,更在很多方面为后世树立了标杆。首先,从他 “开创盛世” 的角度来看,李世民无疑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和军.............
  • 回答
    李兰娟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一位在传染病与肝病领域享有盛誉的医学大家。要评价李兰娟院士,不能仅仅停留在她的学术头衔上,而是要深入了解她数十年的医学实践、科研探索以及在公共卫生危机中的担当。深耕肝脏疾病,奠定学术基石李院士的医学之路,可以说与肝脏疾病紧密相连。她早期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浙一医.............
  • 回答
    提到李旦,我脑海里首先浮现出的不是什么雄才大略,也不是什么英明神武,而是一种夹缝求生、忍辱负重的形象。他在位时间,前半段完全是在武则天和李显(也就是后来的唐中宗)的阴影下,后半段又是在韦后和安乐公主的搅风搅雨中煎熬。可以说,李旦的一生,就像在刀尖上跳舞,稍有不慎,性命难保。要评价李旦,咱们得从他的人.............
  • 回答
    评价抖音网红李佳琦 Austin,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包括他的成功之处、商业模式、影响力、争议点以及未来发展等。一、 成功之处:从普通主播到“直播带货一哥”李佳琦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多方面因素叠加的结果: 卓越的口才与表现力: 情绪调动能力: 李佳琦最突出的能力在于他能够精准.............
  • 回答
    托马斯·谢林(Thomas Schelling)是20世纪最重要的经济学家之一,他的学术贡献跨越了博弈论、行为经济学、政治学、国际关系和制度分析等多个领域。他的研究不仅深化了对人类行为和集体决策的理解,还为现实世界中的冲突解决、制度设计和战略互动提供了理论框架。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他的学术贡献: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