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花钱追星多脑残,所以莫与SB论短长。
从现实中来说,当下的商业模式就决定了一个明星如果真的火,基本不存在被“白嫖”的可能。就算你从小到大都是在电视上认识的明星,没有为追星花过一分钱,但假如你去买一瓶可乐,百事和可口可乐同样3块钱,你因为百事最近出了个新广告而其中有你喜欢的明星,所以你买了一瓶百事可乐。这时候,广告的目的就已经达到了,而你喜欢的那个明星也会因此有更高的代言收入。
真正火起来的明星,根本不需要粉丝直接花钱也能活得相当好。
明星本身就是一个眼球经济下的产物。别说你给他钱了,你在电视、手机上看他一眼都是给他面子。他没把他挣得钱分给你一部分就已经算是不地道了,居然还想着再想让别人掏钱?
现在我国的文艺圈,主要不是在搞文艺,而是在搞宗教活动。
所谓文艺,爱好者起码是要将注意力集中在作品上,因而作者也会一般会对作品精益求精。当你看《红楼梦》时,不会在乎曹雪芹高鹗是何许人也,日常生活有什么八卦,即便在现代社会,群众看央视版《西游记》也不会在意杨洁导演的生平,甚至有些游戏玩家们,把《文明》 系列玩了好几代,都不知道席德梅尔是何许人也,知乎的甲级战犯也不少,但你若问他们P社社长是谁有哪些设计师,能回答起的寥寥无几。
但是饭圈就不一样了,就拿前些日子有名的xz来说吧,我在xz事件出名前,从不知道xz拍了那些剧,细问几个友人,也纷纷不知xz有何的作品,只知道莫名其妙他就上了知乎热搜。这说明饭圈人群并不是在搞文艺,而是假文艺之名行宗教之实。
搞文艺的人,其本质是在干卖作品的买卖,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搞宗教的人,其目的是要树立一个偶像或“主”让信徒膜拜,然后假借偶像或“主”之名从信徒身上敛财,信徒越是无知,敛财就越是容易。饭圈偶像的作品,只是用来让信徒迷信偶像的工具,而不是干买卖的工具,饭圈资本的最终目的,是在没有作品的情况下也能从粉丝身上捞钱,即实现:“我,xxx,打钱”。
传教士为了攫取利益,自然会不断向信徒灌输,不给主奉上祭品交十一税的信徒都是不虔诚的,经营饭圈的人也是如此,久而久之,“不给爱豆花钱打榜”就是“白嫖”的宗教精神就被植入了追星者的脑中,这就是题主在这里提出这个问题的原因。
对信徒而言,侮辱他们的主自然是最大的冒犯,但信徒迷信程度越深,其思想就会越偏激,以至于但凡选择和他们不一样的方式对待他们的主的人,都会被当作“异端”被群起而攻之,这就是为什么会发生xz事件。
无神论兴起了,宗教迷信就会消亡吗?从华夏大地的饭圈来看,显然并非如此。
被资本洗脑了。
追星甚至观看节目本身就是消费了,因为你得看广告。这种“白嫖”才会令竞争恢复公平吧,反而是不白嫖的人,等同于集资干扰了正常的市场环境,造成劣币驱逐良币,这也是流量明星令人深恶痛绝的根本原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