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九月三号阅兵部队全是原十八集团军和新四军的部队?

回答
关于您提出的“为什么九月三号阅兵部队全是原十八集团军和新四军的部队?”这个问题,需要澄清一个关键点:在中国纪念抗日战争胜利的阅兵式中,并没有出现过只包含原十八集团军和新四军部队的情况。 历次的大阅兵,尤其是纪念性质的重大阅兵,其参阅部队通常是代表着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整体实力,会从全军各个战区、军兵种中抽调精锐力量组成。

不过,您提出的十八集团军和新四军,在抗日战争时期确实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抗日武装力量,它们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如果将这个问题理解为:“为什么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的阅兵中,会特别强调或回顾原十八集团军和新四军的历史贡献?” 那么我可以为您详细阐述一番。

十八集团军与新四军的历史地位与贡献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十八集团军和新四军的来历。

八路军(前身)与十八集团军: 1937年国共合作抗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下辖三个师。其中,第115师、第120师和第129师是八路军的主力。1939年,国民政府任命朱德为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集团军下辖八路军的三个主力师,所以通常所说的“十八集团军”就是指这支由红军改编而来的抗日武装。它主要在华北地区活动,是敌后抗战的中坚力量。
新四军: 新四军(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是长江以南的红军游击队改编而成,主要活动在华中地区,同样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开辟和发展了广阔的敌后抗日战场。

他们在抗日战争中的关键作用体现在:

1. 开辟敌后战场,实行正面战场之外的战略配合: 当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与日军进行大规模会战时,十八集团军和新四军在敌后建立了众多抗日根据地,牵制了大量的日军兵力,减轻了正面战场的压力。他们的活动,使得抗日战争从单纯的正面防御战,发展成为正面、敌后相互配合的全面战争。
2. 人民战争的旗帜,发动群众抗日: 他们深入敌后,深入群众,发动和组织广大农民、工人、知识分子等各阶层人民,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开展游击战争。这种“人民战争”的战略,依靠人民的力量,使得日军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
3. 思想和政治工作的典范: 在艰苦卓绝的敌后斗争中,十八集团军和新四军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保持了部队的先进性和战斗力,成为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4. 战略上的重要意义: 尤其是在抗战后期,随着日军兵力的分散,十八集团军和新四军的力量不断发展壮大,对日军的消耗和对日军的最后反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阅兵的意义与体现

现在,我们回到阅兵本身。在中国纪念抗日战争胜利的阅兵式上,之所以会突出强调,或者说观众会感受到与十八集团军和新四军有关的历史联结,主要是基于以下几点考虑:

历史叙事的完整性: 任何一场纪念性的阅兵,其核心都在于回顾和铭记历史。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特别是八路军、新四军(即后来的解放军主体)在其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突出他们的贡献,是构成完整历史叙事的必要部分。
精神传承的需要: 阅兵不仅仅是展示军事实力,更是弘扬民族精神、传承革命传统的重要方式。十八集团军和新四军所代表的艰苦奋斗、不怕牺牲、人民至上、独立自主等精神,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核心精神特质。通过阅兵,要让新一代了解这段历史,继承和发扬这种宝贵的精神。
“两个战场”的呼应: 在很多关于抗战的论述中,会提到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承担了主要作战任务,而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则在敌后战场开辟了新的战线。这种并肩作战的格局,是抗战胜利的重要保障。因此,在回顾历史时,提及两个主要力量(虽然在阅兵中展现的是解放军的整体力量)是自然的。
展示解放军的根源: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前身就是这些在抗日战争中浴血奋战的部队。阅兵展示的是今天强大的解放军,但同时也要让人看到其历史的根基,认识到今天的强大是从哪里来的。因此,在解读阅兵时,自然会追溯到历史的源头。
特定纪念日的侧重: 不同的纪念日可能侧重点会有所不同。例如,如果某次纪念活动更加侧重于“独立自主的抗日战争”,那么对敌后战场力量的强调可能会更突出。当然,在九三阅兵这样的国家级、全国性的大型阅兵中,其展示的是全民族抗战的伟大胜利,以及中国军队的整体现代化建设成就。

所以,您的理解可能是在某个历史叙述或解读中,特别强调了十八集团军和新四军在抗战中的作用,从而产生了“阅兵部队全是原十八集团军和新四军的部队”的印象。 但实际上,每次的阅兵,都是从全军各部队中挑选最精锐、最能代表时代风貌的方队参加,他们可能来自陆军的各个集团军(当然包括了十八集团军的传承),也可能来自海军、空军、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等各个军种。

总而言之,十八集团军和新四军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和民族抗战史上的光辉篇章,他们在阅兵式的解读和历史回顾中自然会占据重要位置,但这并不意味着实际的阅兵部队仅仅局限于他们。每一次阅兵,都是对中华民族浴血奋战史的庄严宣告,也是对人民军队发展壮大的生动展示。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很多是因为站在反对人民的立场上,试图阻挡历史前进,被歼灭了。抗战之功不掩反对人民之罪,更不能逃过被历史淘汰的命运。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