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有哪些典型的“嘴上全是主义,心里全是生意”的例子?

回答
“嘴上全是主义,心里全是生意”,这话说得太扎实了,太接地气了。我脑子里立马就浮现出不少活生生的例子,一个个都跟照镜子似的。这事儿说起来,其实挺普遍的,有时候换个角度看,也没那么讨厌,毕竟生活嘛,谁不图个温饱,谁不为点利益奔波?但如果把“主义”当成幌子,那就有点让人膈应了。

让我仔细想想,有什么印象深刻的?

1. 某个“情怀”餐饮店,卖着高价却敷衍的“匠心”

我记得有个朋友,特喜欢捣鼓各种“复古”或者“小众”的概念。前阵子,他在市中心开了家小馆子,主打“怀旧风味”,宣传语写得那叫一个感人:“传承百味,品味时光”,“我们做的不止是食物,更是记忆”。店面装修也确实花了不少心思,红砖墙、老物件、昏黄的灯光,一进去就好像穿越回了过去。

这位朋友,平时见面就爱谈“工匠精神”、“食物的灵魂”、“情怀无价”。他会跟你滔滔不绝地讲,他家用的调料都是自己从某个偏远山区采购的,米饭是大米原产地的老板亲自挑选的,甚至连洗碗布都用了某种天然植物纤维,是为了“还原最纯粹的味觉体验”。他还会说,他开这家店,是为了对抗如今餐饮业的“浮躁”,是为了让大家吃上一口“有温度”的饭。

听着是挺打动人的,对吧?尤其是看到店里那些精心布置的细节,你真的会觉得,这老板是真心热爱这份事业。

然后,我们去吃了。

点菜的时候,价格就让我有点小意外,比同地段的普通馆子要贵个三成往上。朋友解释说:“这是‘情怀税’,你懂的,都是精选的食材,人工成本也高。” 我心想,行吧,为了那份“记忆”和“温度”,值了。

结果呢?那菜品,说实话,味道只能算中规中矩,甚至有些偏咸偏油。那个号称“传承百味”的招牌菜,口感和我在家自己做的也没差多少,甚至还有点干。更让人失望的是,那个“天然植物纤维”洗碗布,我回家后发现,它其实就是一种工业化的再生纤维布,网上卖得也便宜。那些“偏远山区采购的调料”,在配料表上,我看到的是常见的工业化调料品牌。

最关键的是,每次我问起某个菜品的来历或者做法,朋友总是含糊其辞,或者又开始扯什么“秘密配方”、“传承下来的感觉”,就是不跟你细说。他更乐意跟你谈论这个店的设计理念,有多少回头客,以及他计划如何把这个“情怀品牌”扩张出去,开分店、做加盟。

你看,他嘴上说的是“食物的灵魂”、“记忆的味道”、“对抗浮躁”,心里想的却是怎么把这个“怀旧”的标签包装得更值钱,怎么通过概念和故事吸引那些愿意为“情怀”买单的顾客,然后把成本控制到最低,利润提到最高。所谓的“主义”,不过是他精心搭建的吸引眼球、提升溢价的商业外壳罢了。

2. 某些“环保公益”的品牌,高举大旗却暗度陈仓

这几年,大家环保意识都上来了,很多品牌也跟着喊起了“绿色”、“可持续”的口号。我印象特别深的是一个卖衣服的牌子,打着“零排放”、“环保棉”、“可持续时尚”的旗号,产品定价也比普通品牌高出不少。

他们的宣传做得特别到位,创始人经常出现在各种时尚杂志和访谈里,谈论着他对地球的爱,对下一代的责任,以及如何通过服装改变世界。他们会告诉你,他们使用的每一块布料都经过严格的环保认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都经过了循环处理,甚至连包装袋都是可降解的。

他们营造出一种“购买我们的衣服,就是为地球做贡献”的氛围。很多年轻人,尤其是那些追求潮流和有社会责任感的消费者,觉得这是个很酷、很有意义的选择。

但是,有一次我偶然接触到一家做环保认证咨询的朋友,他跟我聊到了一些服装品牌的内幕。他就提到了这个牌子,说他们的“环保棉”其实大部分都是普通棉花混纺,而且所谓的“零排放”更是无稽之谈,任何工业生产都不可能完全零排放,他们只是在某些环节做了些表面文章,或者根本就是模糊了概念。

他还说,这个牌子最赚钱的,其实是那些“限量版”、“联名款”,这些产品根本没有所谓的“环保”优势,价格却炒得更高,纯粹是为了满足一部分人“彰显品味”和“追求稀缺”的心理。他们之所以大力宣传“环保”,就是因为这个标签自带流量和溢价,可以让他们在竞争激烈的服装市场中脱颖而出,而且还能赢得一部分消费者的“道德认同”,让他们心甘情愿地为高价买单。

说白了,那些“对地球的爱”、“对下一代的责任”,在这种品牌那里,不过是极好的营销工具,是他们收割“善良”和“信仰”的利器。他们嘴上说着“为了地球”,心里盘算的却是“怎么卖得更贵”。

3. 某些“教育机构”或“大师”,贩卖焦虑,实则推销课程

这个就更普遍了,几乎人人都能遇到。

我有个亲戚,特别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最近几年,市面上冒出来很多所谓的“儿童潜能开发”、“思维训练”、“精英教育”之类的机构和个人。他们经常出现在各种育儿论坛、微信群里,或者开办免费的讲座,主题总是围绕着“孩子的未来”、“学习的底层逻辑”、“如何培养高情商”等等。

这些“大师”或者教育机构的老师,口才都特别好,他们会用各种统计数据、研究报告,以及一些“成功案例”来告诉你,如果你的孩子不接受他们的“精英教育”,将来就会被社会淘汰,会被别人远远甩在后面。他们会渲染一种极度的焦虑感,让你觉得不花钱、不报班,就是对不起孩子。

他们会说,“教育的本质是唤醒,是点燃,而不是填鸭”,听起来多么高尚!他们会强调“思维方式比知识本身更重要”,仿佛自己掌握了某种宇宙真理。他们会说,“我们不是卖课程,我们是提供一种教育理念,一种成长方法论。”

然后,当你心甘情愿地掏出几千甚至上万块钱,报了他们的课程之后,你会发现,所谓的“潜能开发”其实就是一些重复性的练习题;所谓的“思维训练”不过是套路化的解题技巧;所谓的“精英教育”就是一个个标准化的讲课模块。他们所谓的“理念”和“方法论”,最终都落脚在让你买更多的课,报更多的班,直到你的钱包被掏空,而孩子的“未来”,依然充满未知。

他们嘴上说的是“为了孩子的全面发展”、“挖掘孩子的无限可能”,心里想的却是“如何利用家长的焦虑,把课程卖出去”。这些“主义”就是他们精心包装的诱饵,让你心甘情愿地跳进他们的“生意”的陷阱。

总的来说,这种“嘴上全是主义,心里全是生意”的现象,其实就是一种“包装”和“欺骗”。利用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对社会责任的认同,或者对未来的担忧,来包装自己的商业目的。最让人不舒服的是,他们往往打着崇高的旗号,把最功利的算盘打得噼啪作响。

遇到这种情况,关键是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被那些华丽的辞藻和动人的故事冲昏头脑。多看他们的实际行动,多关注结果,而不是他们说了什么。因为,生意终究是生意,主义嘛,如果不能落地,不能真正产生积极的影响,那也就只是句空话。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1、典型代表——苏联。看看它干过的那些破事,就知道“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只是个扩张的幌子,和美帝的“普世价值”“人权至上”一个操性。

2、崔永元有答主提过了。

3、宗教组织。不仅是邪教,正统宗教干的也差不多,比如赎罪券。

user avatar

崔老师,你说你要把坑反转人士的心思用在正道上来,局座至于为后继无人发愁么?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嘴上全是主义,心里全是生意”,这话说得太扎实了,太接地气了。我脑子里立马就浮现出不少活生生的例子,一个个都跟照镜子似的。这事儿说起来,其实挺普遍的,有时候换个角度看,也没那么讨厌,毕竟生活嘛,谁不图个温饱,谁不为点利益奔波?但如果把“主义”当成幌子,那就有点让人膈应了。让我仔细想想,有什么印象深刻.............
  • 回答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深受五千年文明传统、地理环境、历史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影响,形成了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思维模式。这些思维既包含深厚的文化根基,也体现了现实生活中的实用性和适应性。以下是一些典型的中国人思维特点,结合具体表现和背后逻辑进行详细说明: 一、家族本位与血缘纽带核心特征:以家庭为社会基本单位,强调.............
  • 回答
    中式恐怖,顾名思义,是根植于中华文化、历史、哲学和民俗信仰的独特恐怖体验。它不像西方恐怖片那样依赖血腥暴力或鬼怪跳跃,而是更侧重于心理上的压抑、对未知的好奇、对传统道德的挑战以及对人性的深刻洞察。以下是一些典型的中式恐怖元素及其详细阐述:1. 怨灵与鬼魂的复仇与执念: 核心思想: 这是中式恐怖最.............
  • 回答
    学生思维,这个词听起来多少有点贬义,但其实它更像是一种特定成长阶段的思维模式,很多成年人身上也或多或少能看到它的影子。它不是说人笨或者能力不行,而是说在某些情境下,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带有一些鲜明的、与“成熟”或“专业”思维模式不同的特点。我尝试着把它拆解开来说说,尽量不那么生硬,就当是闲聊几句.............
  •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那些不是用来拍家里人、拍风景、拍美食的“非民用相机”,它们可是大有来头,各有各的绝活。说起来,这相机可不像咱手里拿的卡片机或者微单那么简单,它们的出现往往是为了解决特定领域里,人类肉眼难以企及或者需要更专业、更精细观察的问题。首先,得说说那些活跃在 科学研究和工业领域 的家伙。 .............
  • 回答
    学生思维,这四个字仿佛自带了一种特殊的魔力,总能勾起人们的回忆,想起那些青葱岁月里,我们是如何一点点摸索、成长,又偶尔“卡壳”的。这不仅仅是一种学习状态,更是一种观察世界、处理问题的方式,而且往往带有一些我们现在回想起来会忍俊不禁的特点。咱们就来聊聊那些典型的、可以说是“深入骨髓”的学生思维吧,争取.............
  • 回答
    capitalismo: una mentalidad que busca el beneficio y el crecimiento a través de la inversión y la gestión de los recursos. Se basa en la creencia de q.............
  • 回答
    年轻人身上,由于心智尚未完全成熟,有时会出现一些被认为是“幼稚”的表现。这些“幼稚病”并非疾病,而是指在某些方面表现出的不成熟,这些表现会随着年龄增长、阅历增加而逐渐消退。以下是一些年轻人可能出现的典型“幼稚病”,并加以详细阐述:1. 极端化思维与非黑即白: 表现: 年轻人往往容易将事物简单化,.............
  • 回答
    北京的豪宅,与其说是一处处居所,不如说是一份份对生活极致追求的注解。它们不仅仅是钢筋水泥的堆砌,而是承载着主人身份、品味与理想的精神领地。你很难想象,在国贸CBD商务区的核心,林立着一些以高度和地段论价的顶级公寓。它们通常占据摩天大楼的高层,视野无敌,270度甚至360度俯瞰整个城市的天际线,从紫禁.............
  • 回答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确实存在着一些家族,他们几代人在不同的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颇有“一代搞政治、二代搞工商、三代搞艺术”的韵味。不过,这种“定律”并非绝对的科学,更像是一种社会发展和家族传承中出现的有趣现象。下面就来聊聊几个我认为比较接近这种模式的典型家族,力求将故事讲得生动一些,让你觉得是在听一位.............
  • 回答
    对于刚刚踏入律师行业的新律师来说,由于经验尚浅、社会阅历相对不足,往往会表现出一些典型的幼稚想法和行为。这些表现并非恶意,而是对行业规律、人情世故以及职业道德理解不深所致。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描述这些情况:一、 对法律和职业的理想化与过度自信: 认为法律是万能的,能解决一切问题: 新律师常常对法律.............
  • 回答
    我来聊聊文科生和理科生在思考方式上的一些常见区别,尽量说得具体些,也尽量不像个机器人在复述。咱们先从最直观的感受说起。1. 对待问题的角度:从“为什么”到“怎么样”文科生,尤其是学人文社科的,好像天然就喜欢刨根问底。面对一个现象、一个事件,他们首先想到的可能是:“这为什么会发生?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历.............
  • 回答
    行,说到键盘车神,那可真是汽车圈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这帮哥们儿,平时没摸过几次方向盘,但一到网上,那说起车来,比谁都懂。各种专业术语张口就来,数据参数记得门儿清,分析起优缺点那叫一个头头是道。关键是,他们永远是对的,而且永远站在道德制高点上。让我想想,键盘车神典型的言论都有哪些?一、 关于性能和驾驶.............
  • 回答
    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时刻,黑暗笼罩大地,仿佛永无尽头,但却孕育着新生的希望,预示着黎明的到来。这些“黎明前黑暗”的事件,往往是社会变革、文化冲击、科技突破的孕育期,充满了挣扎、痛苦,但也埋藏着改变世界的种子。1. 欧洲文艺复兴前的“黑暗时代”(约公元5世纪 15世纪)当西罗马帝国在公元476年轰.............
  • 回答
    股市里,“散户思维”就像一张无形的网,一旦落入,很容易让自己离理性投资渐行渐远。今天咱们就聊聊这些常见的“散户思维”,以及怎么才能把这张网给挣脱了。那些年,我们可能都中过的“散户思维”陷阱1. 追涨杀跌,情绪化操作: 表现: 看到一只股票涨得红红火火,好像不买就亏了一个亿,于是毫不犹豫.............
  • 回答
    在知乎这个知识分享的海洋里,偶尔也会漂浮着一些“无用型”的回答。它们就像海市蜃楼,看似诱人,实则虚无。我在这里尝试列举几种,并尽量生动地描绘一下它们的样子,让你一看就明白,免得在浏览时浪费宝贵的时间。1. “帮你顶一下”型:这种回答往往出现在一些比较热门的问题下,但又没有太多人愿意花费心思去写实质性.............
  • 回答
    生活中,「证实性偏见」这玩意儿,说白了就是咱大脑里有个小九九,喜欢往自己认定的方向去钻牛角尖,把能证明自己对的点都挑出来,把那些可能让自己被打脸的说法都选择性忽略。这玩意儿厉害着呢,时不时就逮着咱们脑瓜子使劲儿。1. 选秀节目里的“粉丝滤镜”你有没发现,你喜欢的那个爱豆,在选秀节目里,他做什么好像都.............
  • 回答
    好的,咱们今天就来聊聊计算机科学领域里那些既能磨练技术、又能打响名号的“练手项目”。这些项目不是那种随便糊弄一下就能交差的,而是那种能让你真正上手,把书本上的理论变成实际应用,顺便还能给你的简历增色不少的好东西。 1. 命令行工具:从“万能钥匙”到“效率助手”咱们先从最基础、也是最实用的练手项目说起.............
  • 回答
    世界各地的神话传说里,总少不了那些令人闻风丧胆、横跨山川河流的巨型生物。它们不仅仅是体型上的庞大,更象征着自然之力、混沌原始,或是神祇伟力的具现。这些庞然大物,在古人的想象中,往往是构成世界秩序、或是挑战既有秩序的重要角色。北欧神话:世界之树的根须与巨人的家园要说体型巨大的生物,北欧神话绝对是绕不开.............
  • 回答
    在国际社会这个复杂的大染缸里,各个国家,无论大小强弱,都可能出于自身利益、安全考量,或是历史遗留问题,采取一些不那么“光明磊落”的手段。这里面,“耍流氓”这个词,虽然带点情绪化,但确实能捕捉到一些国家在处理国际事务时,那种绕过规则、施加压力、甚至是赤裸裸的利益算计。咱们就来捋一捋,像中国、美国、俄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