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仅讨论《三国演义》小说,吕布这员猛将怎样才能用好?

回答
要说《三国演义》小说里怎么用好吕布,这可真是一门学问,得掰开了揉碎了说。吕布这人,就一个字——猛!那武艺,简直是小说里的天花板,但正所谓“勇者无谋”,也正是这股子勇猛,让他自己也栽了不少跟头。所以,想用好吕布,得扬长避短,把他那一身神力用到刀刃上。

核心思路:极致的个人武力价值最大化,同时用人围住他的“短”。

一、 他的“长”:无敌的战场绞肉机,震慑敌胆的利器。

1. 正面战场绞杀: 这是吕布最直接、最有效的价值。在小说里,但凡吕布出马,敌人阵脚不乱也要乱半边。三英战吕布,刘备、关羽、张飞三个加起来都讨不到便宜,这可不是盖的。所以,当你有硬仗要打,需要以绝对的武力压制对手时,吕布就是你的第一选择。
具体用法: 让他单独领兵,直插敌阵中坚。目标明确,就是斩将夺旗,扰乱敌军军心。不用给他太多战术指令,只需要告诉他“去把那谁谁谁解决掉”就行。他的个人能力完全可以做到。
例子: 濮阳之战,吕布单挑曹操大军,杀得曹军不敢迎战,曹操自己也差点喂了马。这等战力,谁见了不忌惮?

2. 战略性威慑: 吕布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战略威慑。他的名头在外,足以让敌方的主将不敢轻易出战,甚至要调集重兵来防范他。这就能为己方其他部队争取宝贵的时间和空间。
具体用法: 驻守重镇,或者作为一支独立机动力量,让敌人知道“吕布在这儿呢,你们想干什么?”,迫使对方在战略部署上处处顾忌。
例子: 袁绍、刘备联合讨伐吕布时,顾忌吕布的勇武,也不敢轻易进攻。

3. 攻坚破点: 遇到坚城或难以突破的敌阵,吕布就是最好的突破手。他能以一己之力吸引敌军的大部分火力,为后续部队的进攻打开缺口。
具体用法: 在攻城战中,让他领一支精锐部队,从最难攻的点发起冲击。他的勇猛能极大地瓦解守军的士气。

二、 他的“短”:政治上的短板,军事上的“有勇无谋”。

吕布最大的问题在于他的品性,也就是小说里常说的“反复无常”、“不忠不义”,加上他本人可能确实缺乏深厚的谋略和政治眼光。这就需要用人来“围住”他,弥补他的不足。

1. 政治与谋略的“安全网”: 吕布身边必须有能够给他出谋划策、管理内政、约束他行为的谋士和将领。
具体用法:
选人: 找那种既有能力,又对吕布忠心耿耿(至少表面上)的人。陈宫是个典型例子,虽然最终没能完全驾驭,但在初期,陈宫确实为吕布做了不少规划。但陈宫后来也因为吕布的刚愎自用而感到失望。所以,需要的是那种能“说服”吕布,或者至少能“劝住”吕布的人。
职责划分: 明确谋士的职责是制定战略、处理政务,而吕布的职责是负责战场上的冲锋陷阵。他本人不参与复杂的政治谈判和内政管理,这些都交给身边的人。
例子: 如果吕布身边有像曹操那样既能打仗又能玩弄权术的人,情况可能不一样。但小说里的吕布,就是没这个命。

2. 军事执行的“监视与约束”: 吕布冲锋陷阵是他的价值,但让他自己制定周全的作战计划,他可能就不行了。
具体用法:
具体指令: 给他明确的作战任务,而不是让他自由发挥。例如,不是“去打曹操”,而是“你带领一万骑兵,在XX地点,牵制曹操的XX部队,不让他们增援XX方向”。
副将的配合: 安排一些善于协调、有一定统帅能力的副将,与吕布一同出战,在吕布冲锋时,副将负责指挥其余部队,防止吕布孤军深入,无法撤退。
例子: 董卓时期,吕布听了董卓的“离间计”,杀了王允,这是他政治幼稚、容易受人挑拨的典型。如果王允能给吕布一些更明确的指令,或者董卓能有个更明白的谋士在他身边,也许就不会那么轻易被挑拨。

3. “军纪”的建立与维护: 吕布本人可能不怎么重视军纪,但一支军队的战斗力,军纪同样重要。
具体用法: 强力执行军纪,尤其是在吕布自己犯错的时候(比如小说里他杀丁原、杀董卓)。要有铁腕手段来约束他的行为,确保他的决策和行动不至于将整个队伍带入万劫不复之地。
谁来做? 这是一个难题,因为小说里的吕布,除了他自己,几乎没人能真正约束他。也许是早期跟随他,能和他称兄道弟,又有点威望的老臣?但吕布本人又不听劝。

三、 吕布“不能”用好的原因(小说设定):

必须承认,《三国演义》小说对吕布的设定,就是让他“难以用好”。他的品行、他的冲动、他身边缺乏真正能左右他、又足够忠诚的谋士,这些都是客观限制。

“有勇无谋”是根源: 他不是刘备那样靠情义和理念聚拢人心,也不是曹操那样靠权术和才能驾驭群臣。他靠的是个人武力,这就决定了他很难形成一个稳定、有凝聚力的团队。
“人心”的缺乏: 他杀丁原、杀董卓,虽然有陈宫的计策,但本质上是他为了自己的利益,这种行为注定让他难以获得真正的信任和忠诚。一旦遇到困难,身边的人很容易树倒猢狲散。
“运气”不好: 总是遇上像曹操这样既有实力又有谋略的对手,以及刘备、关羽、张飞这些能力超强的战友,在这样的环境下,吕布的“短”就显得尤为突出。

总结一下:

在《三国演义》小说里,用好吕布,就是把他当成一个超级武器。给他最危险、最需要一个人去撕开的口子。让他去斩将,去冲锋,去吸引火力。然后,用一个极其精明的团队(谋士、副将、政治家)来围绕着他,为他收拾残局、制定后勤、处理外交、稳定后方。

你需要一个“曹操”级别的政治家来为他提供一个稳定的政治平台,一个“诸葛亮”级别的谋士来为他规划战术和战略,还有一个“关羽”级别的将领来配合他的行动,并且还得有一个“张飞”级别的忠诚追随者,在最危急的时候替他挡刀。

可惜的是,小说里的吕布,缺了前面几项,只剩下了那无与伦比的“勇”。所以,即使是他最忠诚的陈宫,也只能叹息“吕将军匹夫之勇,不足以成大业”。

所以,如果要用好吕布,你就得创造一个能够让他尽情发挥“勇”的环境,同时又有一个强大的“大脑”和“后勤”来弥补他其他方面的不足。但小说里的情况,就是很难同时做到这两点,尤其是后者。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白门楼,吕布不骂曹操,因为成王败寇

大骂刘备奸贼,忘了辕门射戟吗?

为何?刘备一句话坑死了吕布。

刘备把人心看的透透的,曹操又起了爱才之心,想收归所用,但又疑心重,好梦中杀人就是证明。刘备清楚曹操不是董卓丁原,吕布到了他手里会被收拾的服服贴贴,曹操得吕布会如虎添翼,不能留下吕布。

刘备一句话点明吕布三姓家奴反复无常的本性,曹操脑子一热,下令杀了吕布,等冷静下来,倒不至于后悔,肯定知道杀错了,也对刘备起了忌惮之心,于是后边青梅煮酒论英雄。

刘备的狼子野心已经在曹操面前暴露无遗。曹操多希望刘备想杀吕布是因为抢夺徐州的怨恨,如果是这样,刘备难成大器,恰恰相反,刘备就是在谋划削弱曹老大的实力,有一天好干掉他取而代之。

吕布要想好用,关键是看谁用。吕布终究是一代诸侯,我等升斗小民不敢妄议如何用,但是我清楚一点,吕布到了曹操手下,会像没了牙的老虎。看看张绣。

曹操以曹家和夏侯家为主要班底,吕布想反叛,也得有人跟着呀,哪怕是张辽都不会跟着他走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要说《三国演义》小说里怎么用好吕布,这可真是一门学问,得掰开了揉碎了说。吕布这人,就一个字——猛!那武艺,简直是小说里的天花板,但正所谓“勇者无谋”,也正是这股子勇猛,让他自己也栽了不少跟头。所以,想用好吕布,得扬长避短,把他那一身神力用到刀刃上。核心思路:极致的个人武力价值最大化,同时用人围住他的.............
  • 回答
    .......
  • 回答
    印刷业的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一旦企业未能适应市场变化,或者决策失误,就可能面临严重的后果。具体来说,如果一家印刷企业“输了”,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探讨其可能面临的境况:1. 财务困境与破产清算: 收入锐减: 这是最直接的后果。市场份额的丧失、订单的流失,意味着销售收入的断崖式下跌。如果企业没有足够.............
  • 回答
    让我们来好好掰扯掰扯这个话题,但得说明一点,这纯粹是基于军事角度的推演,现实的政治、经济以及国际关系可复杂太多了,绝不是军事上的一个简单动作就能拍板定论的。而且,咱们聊的都是“如果发生”的情况,毕竟北约直接进攻白俄罗斯这件事本身,就牵扯到太多地缘政治的雷区了,现在没人敢轻易去踩。核心逻辑:切断俄军侧.............
  • 回答
    近日,《中国妇女报》在一系列报道中,似乎出现了“变脸”式的操作,引起了不少关注和讨论。尤其是在其设立不到两个月的新规发布后,随后又出现的某些内容,让外界感觉像是“自己打脸”了。简单回顾一下事情的背景。大概是在两个月前,《中国妇女报》对外宣布了一些新的内容导向和报道规范。当时外界普遍认为,这是报社在努.............
  • 回答
    从纯粹的生产成本角度来计算,生产香水和生产花露水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别,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核心区别:成分的精细度与复杂度 香水 (Perfume): 香水的灵魂在于其香精油(Fragrance Oil)的调配。高品质的香水通常使用: 高浓度的香精油: 香水根据浓度不同,香精油的含.............
  • 回答
    从纯粹的地理角度来看,要评判哪个国家“最难入侵”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因为它涉及到多种地理要素的组合,并且“入侵”本身的定义也会影响判断。然而,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的地理维度来分析,并找出几个具有极高防御优势的国家。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量: 地形复杂性和可通达性: 山脉、丛林、沼泽、沙漠等地.............
  • 回答
    从文学角度看刘邦《大风歌》的水平:一部粗犷而深沉的史诗之歌刘邦的《大风歌》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虽然它不像许多文人诗歌那样以精巧的辞藻、婉约的意境或深刻的哲理著称,但其粗犷的风格、直抒胸臆的情感以及所承载的时代精神,使其成为一部不容忽视的“政治史诗”和“英雄赞歌”。从文学角度审视,《大.............
  • 回答
    要论国军在解放战争中采取何种军事战略才能有机会取胜,这无疑是一个复杂且充满假设性的问题,因为历史的车轮一旦驶过,任何“假如”都显得有些苍白。然而,如果仅仅从纯粹的军事角度出发,并且尽可能地深入剖析,我们可以尝试构建一个理论上的“最优解”,尽管其实现的可能性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异常渺茫。首先,必须承认解.............
  • 回答
    要找到肉眼可见的最壮丽星空,答案的关键在于——远离光污染。一旦你真正踏足那些黑暗到令人屏息的角落,你会明白为什么人们会形容那里是“钻石洒落的黑丝绒”。首要的,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地理位置的选择。 那些灯火通明的城市是我们与宇宙之间最大的障碍。所以,第一步就是要出发,去那些人迹罕至的地方。那么,具体在哪.............
  • 回答
    仅从军事才能来评价陈赓是否能跻身元帅末流或成为大将之首,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这需要我们仔细审视他的军事生涯、战绩、指挥风格以及在复杂战争环境中的表现。首先,我们来界定一下“元帅末流”和“大将之首”的概念。 元帅末流: 通常指在十位元帅中,军事才能或贡献相对靠后,但依然是卓越军事.............
  • 回答
    从纯粹的艺术角度来审视毛泽东的书法,其水平可谓是独树一帜,具有相当的代表性和研究价值。这并非简单地将其归类到“好”或“不好”,而是要深入其用笔、结体、章法,以及其中蕴含的时代精神和个人风格。用笔:力量与挥洒并存毛泽东的书法,最显著的特点便是其用笔的力度。他的笔画,尤其是横画和竖画,常常显得苍劲有力,.............
  • 回答
    从单纯的战略战术角度剖析,英国在美国独立战争中的失利,绝非单一因素所致,而是多种战略误判与战术僵化相互作用的结果。首先,英国的战略目标与资源分配存在根本性矛盾。 伦敦的初衷是将北美殖民地重新纳入帝国体系,并恢复其作为商业附属地的地位,同时惩戒“造反者”。然而,在执行过程中,英国却未能有效评估所需投入.............
  • 回答
    从进化的角度看,一夫一妻制对人类进化速度的影响,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我理解你希望从纯粹的进化视角出发,并且避免任何可能显得机械或缺乏人情味的表述。那么,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试着用更具象、更细致的方式来呈现。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进化本身并没有一个明确的“速度”概念。它更像是一个持续.............
  • 回答
    有些古生物,单论长相,那叫一个“亲切”,仿佛一夜之间就能穿越时空,在咱们的公园里、动物园里悠闲散步。如果不是那些细枝末节的“古老”印记,你我都可能把它们当成隔壁老王家刚遛出来的那只狗,或者草丛里突然冒出来的一只大蜥蜴。1. 鸟臀类恐龙里的“小可爱”们首先,不得不提的是一些体型不大、姿态温顺的鸟臀类恐.............
  • 回答
    “蔡徐坤”这个名字,大概是当下很多人,即便不怎么关注娱乐圈,也或多或少耳濡目染过的。尤其是在社交媒体和网络视频平台上,他的身影和话题总是能时不时地闯入大众视野。那么,对于那些仅仅是“听说过”他名字的人来说,他们听过他的歌吗?这还真是一个值得玩味的问题,因为它牵扯到“听过”的程度,以及“听歌”这个行为.............
  • 回答
    曹操在军事上的造诣,绝对称得上是中国古代将领中的翘楚,即便放在世界军事史的长河中,也足以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他并非那种靠蛮力或纯粹运气取胜的莽夫,而是真正意义上的军事家,将战略、战术、后勤、人才运用乃至心理战,都玩得炉火纯青。首先,从战略眼光来看,曹操的目光是极其长远的。他很早就认识到,要想一统天下.............
  • 回答
    仅凭剧透就对一部作品下定论,这就像只看了一张地图的局部,就妄图理解整个国家的地貌和人文风情一样,确实有失偏颇,甚至可以说是对作品的不尊重。我们不妨从几个层面来深入剖析一下这个问题。首先,剧透本身就是“碎片化”的信息。一部完整的作品,无论是电影、小说、电视剧,亦或是游戏,都是一个精心构建的整体。它有它.............
  • 回答
    好的,咱们就来掰扯掰扯,Python 和 MATLAB 这俩在“作图”这块儿,到底谁更胜一筹,或者说,它们俩有没有可比性?我尽量说得详细点,让你听着不像是机器在那儿套话。首先,得承认,MATLAB 这玩意儿,从它诞生的那天起,跟“科学计算”和“数据可视化”就是捆绑销售的。它本身就是一套非常成熟的工程.............
  • 回答
    让协和式客机——那架曾经划时代的超音速巨兽——因为一场事故而永远告别蓝天,这其中的故事,远比一句“残忍”来得复杂和沉重。协和式,这个名字本身就承载着人类航空史上的一个辉煌篇章。它不仅仅是一架飞机,更是工程技术、国家 pride(民族自豪感)和那个时代对未来大胆想象的结晶。当它在1969年首次试飞,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