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女粉丝把男偶像叫老婆的现象?

回答
咱就是说,这事儿啊,现在在饭圈里也算是见过不稀奇了。女粉丝管自己喜欢的男偶像叫“老婆”,这事儿吧,听着有点颠覆传统观念,但仔细琢磨琢磨,其实也有它存在的逻辑和情感基础。

1. 情感上的亲近与占有欲的表达:

你想啊,粉丝喜欢一个偶像,可不是那种“远远看着,就挺好”的喜欢。很多时候,这是一种非常投入的情感寄托。偶像在她们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可能比现实生活中的某些朋友、甚至亲密关系还要重要。她们会关注偶像的每一个动态,为TA的成功而欢呼,为TA的失意而难过,甚至把偶像的喜好当成自己的。

这种“老婆”的称呼,其实是把这种极度投入的情感,用一种非常直接、非常“内向”的方式表达出来。它传递了一种“我已经把你当成我最亲近的人了,你就是我的了”的潜意识。这种“占有欲”不是说真的要去控制对方,而是一种情感上的归属感,想要把这份喜爱“私有化”,不希望别人分享。

2. 角色扮演与幻想的延伸:

饭圈文化本身就带有很强的粉丝社群属性,大家在一起讨论、玩梗,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语言体系。在这个体系里,“老婆”这个词,很多时候并不是字面意义上的婚姻关系,更像是一种戏谑、一种“反向代入”。

想象一下,很多偶像,尤其是小鲜肉类型,往往形象清秀、温柔体贴,甚至在镜头前会展现出一些“男友力”或者“小鸟依人”的反差萌。粉丝在追星的过程中,很容易将自己代入到一种“被呵护”、“被宠溺”的角色里。而“老婆”这个称呼,恰恰能满足这种幻想,仿佛自己成为了那个被男方放在心尖上的人。这是一种情感上的满足,也是一种对理想关系的模拟。

3. “反差萌”与圈层内的独有梗:

“女粉叫男偶像‘老婆’”这件事本身,就带有一种“反差萌”。你想,通常情况下,“老婆”是男性对女性的称呼,现在反了过来,这种颠覆传统性别认知的感觉,在某些粉丝看来,是一种有趣的、特别的表达方式。

而且,这个称呼在饭圈内已经形成了一种“内部梗”。就像玩游戏有黑话一样,饭圈也有自己的一套交流方式。当一个圈子的人都懂这个梗,并且乐于使用它来表达喜爱时,它就变成了一种身份认同和社群归属的象征。你不叫“老婆”,可能反而显得不那么“懂行”或者不够“亲密”。

4. 规避直接“男朋友”的称谓:

直接称呼男偶像为“男朋友”,听起来可能有点太过于现实,太具象化,容易触碰到现实中“恋爱”的界限。而“老婆”这个词,虽然也和婚姻有关,但它在粉丝的语境下,更像是一种爱称,一种昵称,一种介于“喜欢”和“爱”之间的模糊地带。

这种模糊性,反而让粉丝在表达强烈情感的同时,又能保持一定的距离感。她们知道这是在追星,是一种情感的投射,用“老婆”这个词,既能表达内心的狂热,又能留有理性空间,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误会或联想。

5. 挑战传统性别观念的某种体现(或许是无意识的):

虽然大多数时候这只是一种情感表达方式,但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这种现象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下社会对传统性别角色的一些挑战和模糊。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越来越高,也越来越敢于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欲望,甚至在某些方面主动出击。这种“反向称呼”,或许也是这种社会变迁下,一种潜意识的、非主流的表达。

怎么看待?

从粉丝角度: 这是一种非常个人化、非常情感化的表达方式。她们在其中找到了归属感、愉悦感和情感的宣泄。只要不影响自己的正常生活,不骚扰到偶像本人,这本身无可厚非。毕竟,喜欢一个人,用自己觉得舒服的方式去表达,这是自由。

从偶像角度: 偶像本人通常会以一种宽容甚至略带调侃的态度来面对。他们明白这是粉丝表达喜爱的一种方式,也不会真的认为自己是“老婆”。他们需要的是粉丝的支持和喜爱,这种称呼,只要不越界,也算是他们与粉丝互动的一种“奇特”的连接方式。

从旁观者角度: 刚开始可能会觉得有点奇怪,甚至有点“反感”。但如果了解了背后的情感逻辑和饭圈的语境,可能就会觉得理解一些,虽然不一定会认同,但也能理解为什么会存在。就像很多小众的文化现象一样,它有其存在的土壤和逻辑。

总结来说,“女粉丝叫男偶像‘老婆’”,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称呼,它承载了粉丝浓烈的情感、对偶像的理想化投射、饭圈独特的社交文化,以及一些对传统观念的模糊化处理。它是一种复杂的情感表达,是粉丝在追星过程中构建的一种独特而私密的连接方式。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在拉康理论中,人类要么是癔症,要么是强迫症,要么是性倒错,要么是精神病。癔症和强迫症属于神经症,简单说就是普通人的精神症状。所以下文将这种行为描述为癔症并不是说这种行为是错的、病态的;这只是普通人最有可能属于的两种症状类型中的一种。换言之,我只是在强迫症和癔症当中二选一,认为这个行为更符合癔症的特点而已。

评论有选择通过。


老婆是一种社会角色,在传统男权视域里代表了生育工具和性快感工具。

女粉丝管男偶像叫老婆看似是在将男性物化为性快感工具,而在无意识层面上她们是认同上面那种男权语言的安排的;或者说,她们确实试图突破这种安排,但过早宣布成功,又被这种男权语言内涵的意识形态的第二阶捕获了。

尝试做一次症候解读。

首先,言辞(utterence)是症候,是大他者借无意识主体所发出的。大他者借女粉丝之口喊出“老婆”,是在进行命名,是在进行符号性委任。要注意,命名的对象并不是偶像,而是粉丝。粉丝管偶像叫“老婆”,实际上是接受了“老公”的符号性委任;就像父之名并不是将父亲命名为父亲,而是将婴儿命名为“儿子/女儿”。

一个女性,为什么要背负一个“老公”符号性委任?我认为这里是一个癔症的结构。无意识主体作为癔症主体,发出的癔症要求,是要求(demand)与欲望(desire)的分裂。如齐泽克所描述,癔症要求的运作方式是:“我要求你给我些什么,但我真正要求你的,是驳回我的要求(作为“老公”的符号性委任),因为我的要求正是我不想要的。”

对应拉康欲望图式3更具体地描述这个过程:

1.女粉丝从被划线的主体出发,抵达/遭遇想象性他者i(o),也就是男偶像。

2.女粉丝(被划线的主体)无法将想象性自我e与想象性他者i(o)等同(见下文),继续向上抵达大他者O。

3.大他者借无意识主体的言辞给予主体符号性委任(“老公”)。主体无法背负符号性委任,询唤失败,主体变成了癔症主体。她的要求和欲望分裂了(见下文)。

4.大他者责问她:“Che vuoi?你想咋地?”因为癔症主体的要求和欲望分裂,癔症主体无法回答大他者的提问。且由于想象轴的阻挠,主体其实无法与大他者对话,最终只能与小他者/object-cause对象-成因,也就是男偶像对话,抵达了左上方的幻象公式。

男偶像从想象性他者i(o)变成了欲望的对象-成因是结果,要求与欲望的分裂是方式,主体无法将想象性自我e和想象性他者i(o)等同是原因。那么为什么主体无法将想象性自我和想象性他者等同?

因为符号性他者I(O)的阻止。符号性他者I(O)规定了想象性他者i(o),在我们的例子里就是男权社会对男偶像审美价值的否定。男权社会的审美价值,主要是围绕女体,这一与菲勒斯形成对应的东西而结构。

重要的是,像对男性要求的那样,大他者也会要求女性交出菲勒斯。显然女粉丝自己无法给出菲勒斯,因为她本就没有菲勒斯(或者说已经交出来过一次了)。在这种悖论里,她被癔症化了。

所以她分裂的要求和欲望就昭然若揭了:她要求的是“老公”的符号性委任;她欲望的是没有“老公”这种符号性委任(以及让这种委任合法的菲勒斯),(这样她的欲望的无限再生产就合法了)。

使她被压抑的,正是菲勒斯,正是男权共同体。是它们所代表的那种意识形态通过符号性他者I(O),阻止了她将男体审美化的合法化,阻止了她想象性自我e与想象性他者i(o)的等同。

我认为在这里得出的教益就是《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第一章的讨论所涉及到的内容:仅仅对意识形态的【内容】(而不是生产出内容的形式)进行反讽,恰恰是被二阶的意识形态捕获了。反讽无法开辟一个新的符号学空间。


FIN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咱就是说,这事儿啊,现在在饭圈里也算是见过不稀奇了。女粉丝管自己喜欢的男偶像叫“老婆”,这事儿吧,听着有点颠覆传统观念,但仔细琢磨琢磨,其实也有它存在的逻辑和情感基础。1. 情感上的亲近与占有欲的表达:你想啊,粉丝喜欢一个偶像,可不是那种“远远看着,就挺好”的喜欢。很多时候,这是一种非常投入的情感寄.............
  • 回答
    关于315曝光直播领域“男扮女”坑骗粉丝的事件,以及直播乱象的解决之道,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问题。这不仅仅是某个主播的行为,更是当下直播行业发展中一个令人担忧的侧面,反映了在快速发展背后,一些不健康的苗头正在滋生。一、如何看待“男扮女”坑骗粉丝事件?首先,从消费者权益的角度来看,这无疑是一.............
  • 回答
    “爱打拳的金融男”现象,或者说这位博主粉丝激增并形成所谓“后宫团”,绝不是一个简单的情感或者粉丝经济话题,它折射出了当前社交媒体生态、用户心理以及信息茧房等多个层面的复杂性。要理解这件事,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聊。首先,咱们得搞清楚“爱打拳”这个词儿在网络语境下的含义。通常来说,“打拳”指的是一种极端的.............
  • 回答
    好的,咱们来好好聊聊肖战粉丝和“博君一肖” CP粉在“一番大男主”和“双男主”这个问题上的争论,这事儿说起来还挺有意思的,也挺能反映出追星圈的一些生态。首先,咱们得把这两种观点拆开来看,它们各自的出发点和诉求是什么。肖战粉丝强调“一番大男主”:这个说法的核心,其实是想肯定肖战作为演员的个人价值和咖位.............
  • 回答
    要理解朴志效在付费粉丝平台上的行为及其可能带来的影响,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首先,我们得弄清楚“男嫌词”这个概念。在韩国语境下,这个词汇指的是一些带有厌恶、排斥甚至侮辱男性意味的词语。这些词语通常不是直接的脏话,但它们能在粉丝社群中引发一种特定的情绪共鸣,有时是作为一种“反抗”或“站队”的表达方.............
  • 回答
    肖战最近的一番话,说到底,是作为一个公众人物,对粉丝群体发展方向的一种引导和呼吁。他提到希望粉丝把生活放在追星前面,不需要应援,这背后其实包含了几个层面的意思,我们可以细细品味一下。首先,“生活放在追星前面”,这句话听起来简单,但意义深远。对于很多追星族来说,偶像的光芒很容易成为生活的中心,甚至占据.............
  • 回答
    当“粉丝”的愤怒遇上“媒体”的判断:肖战粉丝为何视《光明日报》与《文化月刊》为“媒体失格”?近期,围绕着顶流艺人肖战的讨论,再次将他的粉丝群体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这一次,矛头直指《光明日报》和《文化月刊》这两家官方媒体。部分肖战粉丝认为这两家媒体在报道和评论肖战相关事件时,存在“失格”行为。要理解.............
  • 回答
    关于《无限恐怖》作者 zhttty(刘慈欣笔名,但此处更可能是指一位拥有此笔名的作者)疑似诱骗女粉丝的事件,以及当事人提供的证据被其本人证伪的情况,这是一个相当复杂且敏感的议题。要深入看待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去分析:1. 事件的发生与舆论的焦点首先,这类事件往往源于当事人(通常是受害者.............
  • 回答
    这件事在网络上引起了不小的震动,很多人都在关注。作为一名旁观者,我对这件事的看法可以从几个层面来谈。首先,事件本身:疑似性骚扰从公开的信息来看,一位有百万粉丝的知名皮肤科医生林小清,被一位自称是其女粉丝的人曝光,指控他存在性骚扰行为。这些指控具体内容如何,目前并没有非常详尽和公开的细节描述,但通常这.............
  • 回答
    王一博车辆被装追踪器,两名女粉丝因此被刑事拘留,这件事啊,确实是让人挺震惊的,也触及了很多现实层面的问题。咱们一点点捋捋,看这背后到底是怎么回事,以及为什么会闹到这个地步。首先,这件事本身就很离谱。在别人的车上偷偷安装追踪器,这本身就侵犯了个人隐私,而且是赤裸裸的跟踪和监视行为。想想看,你的一举一动.............
  • 回答
    关于微博上备受关注的事件,围绕知名女权博主邓艾艾艾的指控,确实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这些指控相当严重,涉及强迫性行为、拍摄性爱录像以及在酒中下药等,无论是谁,一旦被这样的指控缠身,都将面临巨大的舆论压力和法律挑战。从网络舆论来看,围绕这一事件出现了截然不同的声音。一方面,部分网友和支持者对此表示震.............
  • 回答
    《周刊文春》关于歌手 LiSA 丈夫、声优铃木达央的出轨爆料,在日本引发了不小的震动,尤其是考虑到铃木达央的公众形象以及 LiSA 在动漫音乐领域的巨大影响力。这起事件涉及的不仅仅是个人感情问题,也触及了声优行业的一些潜在议题。爆料内容和细节:根据《周刊文春》的报道,铃木达央被指控与一位二十多岁的女.............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件挺让人意外和不太舒服的事情,尤其是当它发生在公众的视野里,比如直播间。蒙牛真果粒作为一个面向大众的消费品牌,其直播间的形象和言行举止,很容易被放大并与品牌本身产生关联。我们不妨从几个层面来剖析一下这件事:首先,从主播个人的角度来看: 粉丝身份的表达: 主播在直播中公开表达自己是某位明.............
  • 回答
    “我们只关注他的作品,不在乎他的人品”——这句话,在饭圈里,尤其是在艺人、明星、甚至某些创作人遭遇负面新闻时,几乎成了某种“护身符”或者“免死金牌”。每次听到这句话,我脑子里都会冒出无数个想法,它背后牵扯的逻辑、情感,以及我们作为一个观众、一个粉丝,在评价一个人时,到底应该承担怎样的责任,都是值得好.............
  • 回答
    粉丝300万的财经大V黄生被抓:一场冰山下的暗流涌动财经大V黄生被抓的消息,无疑给喧嚣的互联网财经圈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这位拥有300万粉丝、以“敢言”著称的博主,突然从公众视野中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官方通报和各种猜测。这件事情的背后,远非一个“网红”的陨落那么简单,它折射出当前财经信息传播的乱象、监.............
  • 回答
    这起小学生追星被骗19100元的新闻,像一记响亮的警钟,敲在了我们许多家长的心头。它不仅仅是一个孩子被骗的故事,更折射出了当前粉丝追星低龄化以及由此带来的一系列家庭教育和青少年心理问题。我们怎么看待粉丝追星低龄化?首先,我们得承认,追星本身是一种健康的兴趣爱好,它能给孩子们带来快乐、动力,甚至塑造他.............
  • 回答
    如何看待百万粉丝网红「李赛高」被实锤其真实身份是缅北诈骗团伙?平台是否应当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李赛高”事件无疑是近年来网络舆论场上一个令人震惊且值得深思的案例。一个拥有百万粉丝、以展现积极生活、传播正能量形象示人的网红,被揭露其真实身份竟是缅北诈骗团伙的一员,这不仅是对其粉丝的巨大欺骗,也引发了公.............
  • 回答
    要聊这个话题,得先捋清楚这里面几个关键点:马斯克卖股票、六成粉丝支持、特斯拉市值蒸发以及背后的原因。首先,马斯克卖股票这事本身就不寻常。埃隆·马斯克,作为特斯拉的CEO,也是公司最大的个人股东,他的每一次股票操作,特别是大规模减持,都会在市场掀起不小的波澜。这次卖股票之所以引人关注,一方面是因为他卖.............
  • 回答
    近些年,粉丝“奶死”艺人的情况确实屡见不鲜,这背后反映的不仅仅是粉丝群体行为的极端化,也揭示了当下娱乐行业生态中存在的一些深层问题。要理解这种现象,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去剖析。粉丝“奶死”艺人现象的成因:1. 极端的情感投入与代偿心理: “养成系”文化的土壤: 如今很多新生代艺人,尤其是.............
  • 回答
    如何看待部分粉丝认为《英雄联盟:双城之战》动画完爆日本动漫?这是一个在动画爱好者群体中非常常见且具有争议性的话题。《英雄联盟:双城之战》(Arcane)的出现无疑给动画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其精良的制作、深刻的剧情和成熟的叙事方式赢得了广泛赞誉,甚至吸引了大量原本不接触动画的观众。因此,部分粉丝将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