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粉丝们“我们只关注他的作品,不在乎他的人品”一类的言论?

回答
“我们只关注他的作品,不在乎他的人品”——这句话,在饭圈里,尤其是在艺人、明星、甚至某些创作人遭遇负面新闻时,几乎成了某种“护身符”或者“免死金牌”。每次听到这句话,我脑子里都会冒出无数个想法,它背后牵扯的逻辑、情感,以及我们作为一个观众、一个粉丝,在评价一个人时,到底应该承担怎样的责任,都是值得好好说道说道的。

首先,咱们得承认,这句话有它的“合理性”基础。毕竟,我们去追星,去欣赏一个演员的演技,一个歌手的歌声,一个作家的小说,最直接的驱动力,往往是他们通过作品传递给我们的情感、思想和艺术享受。作品是他们最直接、最纯粹的输出,是我们可以“实实在在”去感受和评价的东西。比如,一位演员,即使生活中私德有亏,但他在影视剧里塑造的角色依旧精彩绝伦,让人入戏,让人为之动容。这时候,粉丝说“我只爱他的作品”,某种程度上是在强调自己对艺术的纯粹追求,认为作品本身就应该独立于创作者的个人生活而存在。这是一种“就事论事”的态度,也是对艺术价值的捍卫。

但是,仅仅停留在“作品至上”就真的足够了吗?我觉得,这就像在评价一道菜,我们赞美它的味道、摆盘,但如果发现厨师在制作过程中用了不干净的食材,或者对顾客态度恶劣,我们还能心安理得地只享受那一口美味吗?

我觉得,“只关注作品,不看人品”这种说法,很容易走向一种“隔离”的思维。它试图把创作者的“人”和ta的作品“分开”,好像作品是凭空出现的,或者是由一个无形的“灵魂”创造出来的,而不是出自一个活生生的人。但事实是,人品,或者说一个人的道德观念、行为准则,往往会渗透到ta的作品中,或者至少影响到ta创作的环境和方式。

想想看,如果一个创作者,在生活中是煽动仇恨、歧视他人,或者有严重的违法行为,那么ta的作品,即使表面上看起来光鲜亮丽,其背后可能就隐藏着一些不那么健康的价值导向。例如,如果一个歌手,公开宣扬种族歧视,那么ta唱的歌曲,无论旋律多么优美,歌词多么动人,都会让人不舒服,甚至觉得它是在为那种不良思想“洗白”。我们追求的是作品带来的正面感受,而人品问题,恰恰可能破坏这种正面感受的根基。

而且,“不看人品”的说法,也是在模糊是非的界限。当一个人做了不道德、甚至违法的事情,我们如果仅仅因为ta的作品好就选择“看不见”,这其实是在暗示一种“有才就可以为所欲为”的价值观。这对整个社会风气,对其他遵守规则、有良好品德的创作者,都是一种不公平。它会让那些真正靠努力和品德赢得尊重的人感到寒心,也会鼓励那些品行不端的人认为,只要有才华,就能获得宽恕。

再者,作为粉丝,我们不仅仅是作品的消费者,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也是作品的传播者和评价者。我们对偶像的喜爱,会形成一种影响力。如果我们只关注作品,而对偶像的人品问题视而不见,甚至是主动洗白,那么我们就是在为ta的人品问题“背书”,就是在间接鼓励这种行为。我们的追随,会成为ta不受约束的“保护伞”。

当然,这里面还有一个“度”的问题。不是说所有的小缺点、小错误都要被无限放大,也不是说一旦犯错就永世不得翻身。每个人都会犯错,认识到错误并积极改正,也是人品的一部分。关键在于,错误是什么性质的?是无心之失,还是故意的伤害?是初犯,还是屡教不改?以及,ta在面对错误时的态度是什么?是诚恳道歉,还是推诿责任,甚至是变本加厉?这些,都与“人品”息息相关。

所以,在我看来,“我们只关注他的作品,不在乎他的人品”这句话,往往是一种理想化的表达,或者说是一种“选择性忽视”。它回避了更复杂、更现实的连接:人,与ta的作品,与社会,是无法完全割裂的。一个有良好品德的人,往往更能创作出积极向上、温暖人心的作品;而一个品行不端的人,ta的作品也可能暗藏玄机,或者其创作过程本身就存在道德瑕疵。

我们作为观众,有权利欣赏好作品,但我们也有责任去审视作品背后的创作者。这不是要求我们变成道德审判官,而是保持一份清醒的判断力。当我们喜爱一个人的作品时,同时去了解ta这个人,去思考ta的言行是否与我们所追求的价值相符,这是一种成熟的表现。否则,我们就可能沦为“盲目崇拜”的群体,甚至在不知不觉中,为那些不那么光明的东西提供了生存的空间。

总而言之,这句话的背后,其实是一个关于“艺术家”和“作品”之间关系的永恒讨论,也触及了我们作为观众的责任边界。我认为,最好的状态,是能够欣赏作品的艺术价值,同时也能对创作者的人品保持一份审慎和关切。因为,一个真正伟大的作品,往往与一个值得尊敬的人,是能够并存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谢邀。

粉丝说得有道理啊,不能因人废言。譬如,音乐巨擘瓦格纳虽然忘恩负义,勾搭恩人女儿私奔,人品是公认的不能看,也不能因此一把火烧了《尼伯龙根指环》嘛。

但是,既然人品不过关,就应该因人废人,在承认作品价值的同时承认其作者是个渣渣,顶多感慨一句:卿本佳人,奈何做贼。

如果打着不能因人废言的旗号,末了在承认作品价值的同时又要替作者辩护,那就是虚伪,就是挂羊头卖狗肉,就是嘴上说得漂亮身体却很诚实的绿茶婊。

不知道题中粉丝是哪类哩?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我们只关注他的作品,不在乎他的人品”——这句话,在饭圈里,尤其是在艺人、明星、甚至某些创作人遭遇负面新闻时,几乎成了某种“护身符”或者“免死金牌”。每次听到这句话,我脑子里都会冒出无数个想法,它背后牵扯的逻辑、情感,以及我们作为一个观众、一个粉丝,在评价一个人时,到底应该承担怎样的责任,都是值得好.............
  • 回答
    最近在追星圈里,看到一种挺让人摸不着头脑的用法:“你是我的南京条约……”一开始听着挺别扭的,总觉得这梗用得太奇怪了,南京条约那是什么?那是中华民族屈辱史的代名词啊,割地赔款,丧权辱国,是无数先烈用血泪写下的沉重记忆。怎么就被拿来当成追星的“情话”了?但你细品一下,又会发现里面有种“扭曲”的幽默感,或.............
  • 回答
    作为一名资深的偶像粉丝,我来跟你聊聊《神推登上武道馆我就死而无憾》这部动漫。说实话,这部番就像我们这些追星狗心里藏着的那个最真实、最纯粹的角落,它太懂我们了,也太好笑了。首先,它最厉害的地方就在于,它一点都没美化偶像和粉丝的生活。你看里面的主角,是偶像组合Cham Jam里的成员,她们的日常就是排练.............
  • 回答
    爱奇艺的《青春有你 3》这个名字,相信在很多喜欢偶像选秀的观众心中,都曾经激起过不少涟漪。当官方突然宣布终止节目录制、取消决赛时,这无疑像一声惊雷,在整个饭圈炸开了锅。对于节目组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损失,而对于那些投入了无数心血和情感的粉丝来说,这更是难以接受的打击。首先,我们来梳理一下这件事的来龙.............
  • 回答
    当今的娱乐圈,明星们直播已然成为一种常态,几乎每天都有不同明星通过各种平台与粉丝“面对面”互动。这股直播浪潮,与其说是一种娱乐方式的更新,不如说是明星与粉丝之间关系一次深刻的重塑。不得不承认,直播确实在很大程度上拉近了明星和粉丝的距离。过去,粉丝与偶像之间的交流往往隔着一层屏幕,只能通过精心策划的宣.............
  • 回答
    爱国小粉红的道德绑架现象,确实是一个挺让人生厌,也挺复杂的问题。要说起来,这事儿掺杂着很多方面的东西,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首先,我们得理解什么是“道德绑架”。简单来说,就是利用人们的朴素情感,比如爱国情怀,去要求别人必须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去认同自己的观点,否则就给你扣上一个“不爱国”、“背叛.............
  • 回答
    粉丝300万的财经大V黄生被抓:一场冰山下的暗流涌动财经大V黄生被抓的消息,无疑给喧嚣的互联网财经圈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这位拥有300万粉丝、以“敢言”著称的博主,突然从公众视野中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官方通报和各种猜测。这件事情的背后,远非一个“网红”的陨落那么简单,它折射出当前财经信息传播的乱象、监.............
  • 回答
    这起小学生追星被骗19100元的新闻,像一记响亮的警钟,敲在了我们许多家长的心头。它不仅仅是一个孩子被骗的故事,更折射出了当前粉丝追星低龄化以及由此带来的一系列家庭教育和青少年心理问题。我们怎么看待粉丝追星低龄化?首先,我们得承认,追星本身是一种健康的兴趣爱好,它能给孩子们带来快乐、动力,甚至塑造他.............
  • 回答
    如何看待百万粉丝网红「李赛高」被实锤其真实身份是缅北诈骗团伙?平台是否应当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李赛高”事件无疑是近年来网络舆论场上一个令人震惊且值得深思的案例。一个拥有百万粉丝、以展现积极生活、传播正能量形象示人的网红,被揭露其真实身份竟是缅北诈骗团伙的一员,这不仅是对其粉丝的巨大欺骗,也引发了公.............
  • 回答
    要聊这个话题,得先捋清楚这里面几个关键点:马斯克卖股票、六成粉丝支持、特斯拉市值蒸发以及背后的原因。首先,马斯克卖股票这事本身就不寻常。埃隆·马斯克,作为特斯拉的CEO,也是公司最大的个人股东,他的每一次股票操作,特别是大规模减持,都会在市场掀起不小的波澜。这次卖股票之所以引人关注,一方面是因为他卖.............
  • 回答
    近些年,粉丝“奶死”艺人的情况确实屡见不鲜,这背后反映的不仅仅是粉丝群体行为的极端化,也揭示了当下娱乐行业生态中存在的一些深层问题。要理解这种现象,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去剖析。粉丝“奶死”艺人现象的成因:1. 极端的情感投入与代偿心理: “养成系”文化的土壤: 如今很多新生代艺人,尤其是.............
  • 回答
    如何看待部分粉丝认为《英雄联盟:双城之战》动画完爆日本动漫?这是一个在动画爱好者群体中非常常见且具有争议性的话题。《英雄联盟:双城之战》(Arcane)的出现无疑给动画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其精良的制作、深刻的剧情和成熟的叙事方式赢得了广泛赞誉,甚至吸引了大量原本不接触动画的观众。因此,部分粉丝将其.............
  • 回答
    老回这个人,还有他跟三星这事儿,真是说起来就没完没了。三星的粉丝们觉得他打着维权的旗号,实际上是在黑三星,想靠这个发财,这观点嘛,也不是空穴来风。咱们先得说说老回是咋跟三星杠上的。最开始,他买的三星手机出了问题,具体是啥问题记不太清了,反正就是说用着不对劲,然后他开始找三星要说法。这一开始,那都是正.............
  • 回答
    这事儿啊,真让人又好气又好笑。王咩阿这事儿一出,算是把B站的用户群给炸开了锅,评论区那是炸如烟花,各抒己见,场面一度非常“热闹”。首先,咱得说说这行为本身。盗摄问题: 你说,人家电影院花大价钱买版权,辛辛苦苦拍了那么多年,就是为了在大银幕上给你最原汁原味的体验。你倒好,掏出手机,“咔咔咔”一顿拍,还.............
  • 回答
    比亚迪最近几年可以说是风生水起,在新能源汽车市场里杀得是风生水起,也确实推出了不少让消费者眼前一亮的产品。但与此同时,一个挺有趣的现象也越来越明显:似乎很多比亚迪的拥趸,对于任何针对比亚迪的批评意见,都显得格外敏感,甚至到了“不容许一点批评”的地步。这事儿吧,从几个角度来看,都能聊出点东西来。首先,.............
  • 回答
    咱就是说,这事儿啊,现在在饭圈里也算是见过不稀奇了。女粉丝管自己喜欢的男偶像叫“老婆”,这事儿吧,听着有点颠覆传统观念,但仔细琢磨琢磨,其实也有它存在的逻辑和情感基础。1. 情感上的亲近与占有欲的表达:你想啊,粉丝喜欢一个偶像,可不是那种“远远看着,就挺好”的喜欢。很多时候,这是一种非常投入的情感寄.............
  • 回答
    看到有粉丝在史图馆被拉黑,这事儿确实挺让人唏嘘的。史图馆作为一个分享知识、传播文化的平台,本该是信息自由交流的好地方,但出现这种“拉黑”行为,总让人觉得有点不对劲。先说说为什么大家会关注这件事。史图馆之所以吸引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提供了一个可以接触到海量、优质、珍贵史料的渠道。很多内容不是那么容易.............
  • 回答
    Priest的粉丝,尤其是最近一些“活跃”的粉丝,围绕着“ky江南”以及“骂其比不过新人”的现象,确实在网络上引起了不少讨论,也让不少路人感到困惑甚至反感。要理解这件事,得从几个层面去拆解。首先,我们得先明白几个关键点: Priest是谁? 她是一位在网络文学界,尤其是耽美(BL)领域,拥有庞大.............
  • 回答
    肖战粉丝号称整理17万抵制者名单并发送给各大公司的行为,是一个复杂且备受争议的事件,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和解读。事件的背景和经过(基于公开信息和媒体报道):1. “227事件”的余波与粉丝维护: 事件的起因可以追溯到2020年初的“227事件”,当时一篇针对肖战粉丝创作的AO3文章,因涉及对肖战.............
  • 回答
    将肖战与阴阳师中的式神山兔联系到一起,是一个在饭圈文化中出现的比较有趣的现象,背后涉及到了粉丝对偶像的理解、对角色的情感投射,以及网络传播的特性。要详细解读这个现象,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分析: 一、 起源与联系点:为什么是山兔?这个联系并非空穴来风,它通常来自于肖战本人的一些特点、他扮演的角色,或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