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近年来粉丝频频奶死艺人的现象?另作为艺人遇到这种现象能怎么办?

回答
近些年,粉丝“奶死”艺人的情况确实屡见不鲜,这背后反映的不仅仅是粉丝群体行为的极端化,也揭示了当下娱乐行业生态中存在的一些深层问题。要理解这种现象,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去剖析。

粉丝“奶死”艺人现象的成因:

1. 极端的情感投入与代偿心理:
“养成系”文化的土壤: 如今很多新生代艺人,尤其是在选秀节目中出道,粉丝参与度极高,从初选到出道,粉丝的投票、应援、推广几乎是艺人成功的关键。这种“参与感”极强,容易让粉丝产生一种“我是看着他(她)长大的”、“我一手把他(她)捧红的”的错觉,情感代入非常深。
现实生活压力的转移与投射: 很多粉丝可能是学生或者初入职场的年轻人,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可能面临学业、工作、人际关系等诸多压力。在追星过程中,他们将对理想生活、成功人生的向往投射到艺人身上,视艺人的成功为自己的一种“胜利”或“价值实现”。当艺人遇到困难,粉丝会觉得像是自己的“孩子”或“作品”出了问题,需要全力“拯救”。
社群的强化与群体认同: 粉丝群体往往形成一个封闭的社群,内部有共同的目标和语言。在这种环境下,个人的观点很容易被群体共识所裹挟和放大。当某个“危机”出现,群体的“愤怒”、“担忧”或“守护”情绪会被迅速点燃和传播,形成一种强大的舆论惯性。

2. 对“完美人设”的执念与过度保护:
营销策略的“人设化”: 很多艺人出道时,经纪公司会根据市场需求打造“完美人设”,比如“纯真少年”、“治愈系天使”、“实力派偶像”等。粉丝为了维护这份“人设”,会对艺人的一切可能损害人设的行为进行严防死守。
“反黑”与“净化”的极端化: 为了维护艺人形象,粉丝会组织“反黑组”、“净化组”,对任何负面信息、质疑声音进行攻击和删除。当这种行为演变成不顾事实、无差别攻击,甚至歪曲事实时,就变成了“奶死”的导火索。一旦艺人真的因为某个失误而暴露了“不完美”的一面,粉丝的强烈反差和“被欺骗感”会带来更具毁灭性的打击。

3. 信息茧房与认知偏差:
社交媒体的算法推送: 粉丝主要通过社交媒体获取信息,社交媒体的算法往往会不断推送他们喜欢的内容,进一步巩固其既有认知,形成信息茧房。他们听到的更多是来自同好群体的好话和赞美,对艺人的缺点和潜在风险缺乏客观认识。
舆论的“放大镜”效应: 一旦艺人出现负面新闻,粉丝群体内部的争论和“危机处理”会通过社交媒体迅速传播,而媒体和网友的关注也会让这个事件被无限放大。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一点瑕疵都可能被解读为艺人“不行了”、“完了”的信号。

4. “反噬”效应与商业逻辑的扭曲:
过度消费与透支: 粉丝为艺人投入了大量的时间、金钱和精力(投票、买专辑、打榜、应援)。他们希望看到自己的付出有所回报,比如艺人能持续不断地获得资源和成功。一旦艺人“停滞不前”或“触碰红线”,他们会觉得自己的“投资”打了水漂,产生强烈的“被背叛”感。
以爱之名行控制之实: 有些粉丝会以“为了你好”的名义,对艺人的工作安排、个人生活进行干涉和指导,试图将艺人塑造成自己心目中的样子。当艺人有了自己的想法和选择,与粉丝的期望发生冲突时,这种控制欲就会转化为攻击。

当艺人遇到这种现象该怎么办?

对于艺人而言,面对粉丝的“奶死”现象,这无疑是一个极其艰难和痛苦的处境。处理不好,可能真的会断送职业生涯。以下是一些应对的策略和思路,需要结合具体情况灵活运用:

1. 保持冷静与客观,优先稳定自身状态:
不被情绪左右: 无论外界声音多么嘈杂,多么刺耳,艺人本人首先要做的是不被情绪裹挟。过度的恐慌、愤怒或沮丧都会影响判断。
评估真实情况: 经纪团队需要第一时间对负面信息进行核实,判断其真实性、严重程度以及可能造成的后果。区分是恶意诽谤、误会还是艺人自身确实存在问题。
调整心理预期: 认识到在复杂的娱乐圈,任何人都不可能永远完美无缺,粉丝的支持也并非无条件的。要为可能出现的低谷做好心理准备。

2. 经纪团队的危机公关与管理:
透明、真诚的沟通: 这是最关键的一步。如果艺人确实犯了错,逃避和否认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团队需要根据情况,以一种坦诚、负责任的态度对外发布声明或回应。
承认错误并承担责任: 如果是艺人的过失,真诚道歉,并说明会如何改正和弥补。例如,某个不当言论,可以解释其背景或承认当时的想法不成熟,并承诺未来会更加谨慎。
澄清事实与辟谣: 如果是谣言或不实信息,需要拿出证据进行有理有据的澄清,避免含糊其辞。
解释但不找借口: 在解释某些行为时,要注意是提供背景信息帮助理解,而不是推卸责任的借口。
有策略地引导舆论:
选择合适的沟通渠道和时机: 是通过官方微博、工作室微博,还是新闻发布会?选择最能有效触达目标受众的渠道。
聚焦核心问题: 不要试图回应每一个质疑,而是集中火力解决最核心、最损害艺人形象的问题。
争取媒体的客观报道: 与一些相对中立和专业的媒体合作,争取更客观的报道视角。
管理粉丝群体:
呼吁理性与支持: 在回应中,可以温和地呼吁粉丝保持理性,不要进行过激的网络暴力,他们的支持是对艺人最好的鼓励。
与核心粉丝领袖沟通: 有时与一些有影响力的粉丝领袖沟通,让他们理解团队的策略,并协助引导其他粉丝,效果会更好。
适度保持距离: 有时候,过于频繁地回应粉丝的所谓“建议”反而会适得其反,让艺人看起来没有自己的主见。团队需要把握好与粉丝互动和保持独立性的平衡。

3. 艺人自身的发展与自我提升:
聚焦作品与专业能力: 归根结底,艺人的立身之本是作品和实力。当面对外界质疑时,用过硬的业务能力和有质量的作品说话,是最好的反击。
投入时间和精力打磨作品: 无论是音乐、影视还是舞台表演,不断提升专业技能是稳固粉丝基础和赢得路人好感的最有效方式。
持续的学习与成长: 艺人在各个方面都要有成长性,展现出积极向上的面貌。
审慎经营个人形象与言行:
言行一致,树立良好口碑: 平时就要注意自己的言行,避免不必要的争议。谨慎处理社交媒体上的个人言论。
拓展人脉,建立积极的行业形象: 与前辈、同行、合作方建立良好的关系,形成积极的行业口碑,能在危机时刻得到帮助。
寻求专业支持与指导:
心理咨询: 面对巨大的舆论压力,艺人可能需要专业的心理疏导和支持。
法律顾问: 对于诽谤、造谣等侵犯艺人权益的行为,及时寻求法律保护。

4. 战略性调整与长期规划:
重新审视“人设”: 如果所谓的“完美人设”过于脆弱,不如在适当的时候调整,展现更真实、更立体的一面,这反而可能获得更深层次的认同。一个真实有缺点但努力改进的人,比一个虚假完美的“神”更容易被接受。
多元化发展: 不要将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在保持核心优势的同时,可以尝试拓展其他领域(如公益、时尚、投资等),增加抗风险能力。
与粉丝建立更成熟的连接: 目标是让粉丝成为支持者,而不是“监护人”。通过作品、正能量的活动、坦诚的交流,引导粉丝理解并支持艺人的独立选择和成长。

总而言之,粉丝“奶死”艺人的现象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粉丝文化、行业生态和个人成长等多个层面。艺人及其团队需要正视这一现象,以成熟、理性的态度去应对,通过真诚的沟通、过硬的实力和持续的自我提升,才能在风雨飘摇的舆论环境中稳步前行。最重要的是,要记住,艺人的事业最终是属于自己的,而不是粉丝的附属品。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谢邀。抱歉我不想举例说明哪些艺人被粉丝拖累了。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有兴趣的可以参考这个问题下的许多回答zhihu.com/question/2656。不能说赞同所有回答,但这些回答里肯定还有遗漏的。哪一家又不是脑残粉越来越多。

我只想说,在任何人的粉丝身份之外,首先要坚持的是每个人的社会身份,作为一个公民,一个独立的个人,该有基于社会的独立判断,首先要担当是是社会责任。把自己的爱豆艺人置于社会大众利益以及公允的标准之前,又把自己想通过艺人取得存在感成就感以及相对于他人的优势的想法凌驾于艺人及其他人之上,艺人则在粉丝的吹捧下更加飘飘然不知所以,迟早要出问题并且问题会进一步不可收拾。

所以原因,离不开艺人/粉丝的失智失德以及艺人对粉丝的的纵容甚至是利用。艺人和粉丝在维护他们这个共同体的时候与社会脱节乃至冲突。究其根源,盛行的成功学教育以及对丛林法则不加分辨地信奉出的问题最大。努力是为了票子、虚无的人气、和/或没有实际价值的胜利。

继续狂欢吧。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近些年,粉丝“奶死”艺人的情况确实屡见不鲜,这背后反映的不仅仅是粉丝群体行为的极端化,也揭示了当下娱乐行业生态中存在的一些深层问题。要理解这种现象,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去剖析。粉丝“奶死”艺人现象的成因:1. 极端的情感投入与代偿心理: “养成系”文化的土壤: 如今很多新生代艺人,尤其是.............
  • 回答
    近期梅西粉丝在各大城市地标刷“祝贺梅西夺冠”、“绝代无双”等庆祝标语及庆祝活动,这确实是一件引发广泛关注和讨论的现象。要全面看待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包括粉丝行为的动机、带来的影响以及相关的社会讨论。一、 粉丝行为的动机与表现: 深厚的感情与狂热的崇拜: 首先,梅西作为一名现象级的.............
  • 回答
    关于杨超越粉丝近期与闻澜文化之间的“对峙”,这事儿说起来也挺复杂的,背后牵扯的不仅仅是粉丝和公司之间的矛盾,更触及了流量艺人的生存模式、粉丝群体的话语权以及经纪公司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咱们不妨掰开了揉碎了聊聊。事情的起因和导火索:这场“对峙”并非空穴来风,往往是长期积累的矛盾集中爆发。一般来说,粉丝之.............
  • 回答
    .......
  • 回答
    这些年,身边确实时不时会听到“土木人提桶跑路”的说法,以前大家可能觉得是零星的个例,但现在好像越来越普遍,甚至成了行业内一个公开的秘密。这背后到底是怎么回事,我结合自己的一些观察和听闻,想掰扯掰扯。首先得说,土木工程这个专业,过去那可是香饽饽,就业前景好得不得了,稳定、体面,尤其是在不少家长眼里,就.............
  • 回答
    近年来中国载人航天,用“稳步向前,蓄势待发”来形容可能更为贴切,而非简单地说“放缓”。如果要细究,或许在某些方面给人一种节奏调整的感受,但这背后其实是更加宏大和长远的战略规划,以及技术积累到爆发的必然过程。首先,我们得承认,自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神舟一号”飞天以来,这二十多年的历程,堪称中国科技自主.............
  • 回答
    近年来,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中男性教师比例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关注的社会现象。这种“阴盛阳衰”的局面,不仅影响着教育生态的平衡,更可能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和社会的性别认知产生潜在的冲击。要理解这一现象,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剖析其成因。一、 宏观社会经济与就业观念的变化最根本的原因之一在.............
  • 回答
    近年来,以方舟子等人为代表的群体在中国掀起了一股要求取缔中医的浪潮,这在中国社会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激烈的讨论。要理解这场争论,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其背后的原因、各方的观点以及这场争论所折射出的深层社会问题。争论的根源:中医的科学性与有效性之辩这场论战的核心在于对中医是否符合现代科学标准,以及其疗效是否得.............
  • 回答
    近年来Jump系少年漫的发展,确实展现出了一些引人注目的新趋势,它们既是对经典模式的继承与创新,也折射出当下社会文化和读者口味的变化。首先,我们能明显感觉到,Jump系的“王道”模式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解构”与“重塑”。曾经,热血、友情、胜利这三大要素是Jump系作品的绝对核心,故事往往围绕着一个拥.............
  • 回答
    近年来,关于外资企业“撤资潮”的讨论甚嚣尘上,这个话题的背后牵涉到复杂的经济、政治以及全球大环境的变动。要理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我们需要抽丝剥茧,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首先,我们得承认,经济全球化并非一条笔直向前的单行道。世界经济从来都是潮涨潮落,各国之间的比较优势也在不断变化。外企撤资,或者更准.............
  • 回答
    近年来,欧美国家一股不健康饮食主义(或者更准确地说,是一种对“健康饮食”的某种扭曲理解,有时也包含了对传统饮食的批判性反思)和素食主义的流行趋势,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现象。与其说是不健康饮食主义的流行,不如说是人们对于“健康”和“饮食”的认知正在经历深刻的变化,而素食主义的蓬勃发展,正是这种变化.............
  • 回答
    近年来,港乐市场上确实涌现了不少在歌词中巧妙融入粤语元素的歌曲,这股潮流引起了不少讨论。与其说是“夹带”,我更愿意将其理解为一种有意识的文化表达与创新。首先,我们要明白,粤语本身就承载着香港独特的文化印记、生活方式和情感表达。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黄金年代开始,粤语歌就是香港流行文化最响亮的名片。即使.............
  • 回答
    日本三菱电机长达35年的检验数据造假事件,其影响之恶劣,范围之广,着实令人震惊。这次事件不仅仅是一起孤立的造假案例,它更像是一面放大镜,将近年来日本一些知名企业频繁曝出的造假丑闻,毫不留情地摆在了世人面前。三菱电机这次的问题,核心在于“检验数据造假”,而且一造就是35年。这可不是小打小闹,而是系统性.............
  • 回答
    “年轻人对日本印象的变化”冲上热搜,这背后反映出的,是新一代中国年轻人对世界,尤其是对日本及欧美等国家认知和情感的复杂变迁。这绝非简单的“好感”或“反感”可以概括,而是一个多维度、动态发展的过程。从“对日本印象”聊起,看年轻人的变化过去,我们对日本的印象,很大程度上是被父辈的经历和主流媒体的叙事所塑.............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挺尖锐的问题,直接抛出来可能会让现场气氛有点尴尬,甚至让老师觉得你带着某种预设。不过,如果你想借这个机会了解浙大的真实情况,并且方式得当,还是可以尝试的。下面我给你提供一个思路,教你怎么把这个问题问得更委婉、更有效,并且尽量避免被认为是AI撰写的痕迹。首先,我们要明确提问的目的。 你是想.............
  • 回答
    近些年,俄海军在所有新型军舰上普遍装备巡航导弹,这无疑是俄海军现代化转型中一个非常显著且值得深入探讨的特点。与其说是“安装”得这么笼统,不如说这是俄海军战略转型和技术发展需求下的一个必然选择。这背后,反映了俄罗斯海军在后苏联时代,如何重新定位自身的海上力量,以及如何应对当前复杂的地缘政治环境。战略层.............
  • 回答
    美国能否维持霸主地位,以及其近年来的国运走向,这是一个复杂且充满争议的话题,即便对那些深入研究国际关系和历史的人来说,也难以给出确切的答案。与其说是算命,不如说是一种对趋势的分析和对可能性的推演。美国霸权地位的“年限”?这是一个难以预测的命题。历史上,没有哪个帝国能够永久地维持其在全球的绝对主导地位.............
  • 回答
    哔哩哔哩,也就是我们熟知的B站,这几年下来,变化那可真是翻天覆地的。说实话,当初我认识B站的时候,它还是一个充满二次元文化的小众社区,弹幕飘得飞起,大家都在为喜欢的UP主打call,那种纯粹的、属于年轻人的热爱,现在回想起来,真是挺让人怀念的。但时代总是在前进,B站也一样。它不再是那个只属于“小破站.............
  • 回答
    珠峰脚下快递员的挑战与偏远地区网购体验的巨变珠峰脚下快递员需要经过5000米山峰、过108道弯的描述,生动地展现了在一些极度偏远和艰苦地区,快递服务的挑战和其中蕴含的艰辛。这不仅是对快递员身体素质和毅力的考验,更是中国物流网络深入基层、实现普惠性服务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
  • 回答
    近年来“贬亮成风”的现象确实在历史文化讨论中愈发普遍,尤其是在网络空间中。这背后有着复杂的原因,也引发了对经典人物评价方式的深刻反思。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历史本身、大众认知以及时代变迁等多个维度去审视。一、 “贬亮成风”的成因剖析:首先,要明确“贬亮”通常指的是对诸葛亮这位三国时期杰出政治家、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