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当年蒙古为何独立?

回答
要说“当年蒙古为何独立”,这得从头说起,因为“当年”这个词,指代的历史时期非常关键。蒙古的独立,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其中既有内部的兴衰,也有外部环境的变化。

我们得先回到那个让蒙古民族名震天下的时代,也就是成吉思汗及其子孙建立的蒙古帝国。那是一个何等辉煌的时代!蒙古铁骑席卷欧亚大陆,建立了横跨亚欧的庞大帝国。然而,就像所有伟大的帝国一样,蒙古帝国也面临着继承、统治和分裂的挑战。

帝国的裂痕:继承与分裂

成吉思汗之后,帝国由他的儿子们和孙子们继承。虽然最初仍是统一的整体,但随着子孙们的势力范围扩大,各自为政的趋势也日益明显。窝阔台、察合台、托雷系(尤其是忽必烈)和术赤系(金帐汗国)在不同的地理区域建立了各自的汗国。虽然理论上仍臣服于大汗(忽必烈之后是元朝皇帝),但实质上的联系越来越松散。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13世纪末,忽必烈虽然成为了元朝皇帝,并且在中国建立了统治,但他统治的疆域主要集中在中国和一部分蒙古高原地区。而在此之前,其他几个大的蒙古汗国(如金帐汗国、察合台汗国、伊尔汗国)实际上已经独立运作,拥有自己的统治者、法律和行政体系。你可以理解为,当时的世界地图上,已经出现了多个“蒙古”性质的国家,只是它们之间并非完全统一。

元朝的覆灭与蒙古高原的动荡

到了14世纪,统治中国的元朝走向了衰落。各种内乱、农民起义层出不穷。最终,1368年,朱元璋领导的明朝推翻了元朝的统治,元朝退回到蒙古高原,史称“北元”。

这个时期的蒙古高原,与其说是一个统一的政治实体,不如说是一个充满着权力斗争的区域。北元政权虽然名义上继承了元朝的衣钵,但其内部仍然分裂,各个部落首领(如也速迭儿、额森、达延汗等)争夺汗位,势力此消彼长。有时,一个强大的人物能够短暂地统一蒙古的一部分,但这种统一往往难以持久。

“蒙古”概念的变化

在这一时期,“蒙古”这个概念本身也变得有些复杂。早期统一蒙古的成吉思汗,其号召力是跨越部落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草原上的民族构成和部落结构也在发生变化。明朝的统治,虽然被看作是“异族”,但也对蒙古各部的联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走向近代的“独立”

我们今天谈论的“蒙古独立”,更多是指20世纪初的外蒙古(即现在的蒙古国)从中华民国(及其前身清朝)的统治下独立出来。这与成吉思汗时期的大蒙古国或者元朝时期已经有了本质的不同。

清朝时期:蒙古的“宗藩”关系

在清朝统治时期,内蒙古和外蒙古都处于清朝的统治之下。清朝对蒙古各部的政策复杂,一方面给予一定的自治权,另一方面也通过各种方式加强控制,比如盟旗制度。外蒙古在名义上享有更高的自治程度,但本质上仍是清朝的属地。

辛亥革命与外蒙古的动荡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朝灭亡。这给了外蒙古的统治阶层一个机会。在俄国的支持下,外蒙古宣布“独立”,成立了“大蒙古国”,奉哲布尊丹巴活佛为“皇帝”。

但这种“独立”是脆弱的。袁世凯统治下的中华民国并未承认外蒙古的独立,并试图将其纳入版图。在随后的几年里,外蒙古的局势非常不稳定,俄国、中国(北洋政府和后来的国民政府)以及蒙古内部的亲华派和亲俄派势力相互角力。

苏联的影响与“外蒙古独立”的最终确立

真正让外蒙古的独立变得“稳固”,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苏联的影响。在1921年,苏联红军支持的蒙古人民党发动政变,建立了亲苏的蒙古人民共和国。此后,虽然名义上是中国的一部分,但实际上蒙古国已经成为了苏联的卫星国。

直到1945年,在中国国民政府和苏联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中,作为苏联出兵日本的条件之一,中国政府同意在外蒙古举行公民投票,承认外蒙古的独立。经过投票,外蒙古宣布独立,并建立了我们现在所熟知的蒙古国。

总结一下,如果“当年蒙古为何独立”是指蒙古高原各部在元朝覆灭后分裂并各自发展,那是因为帝国继承体制的缺陷、地理的阻隔以及内部的权力斗争。而如果指的是20世纪初外蒙古的独立,那则是在辛亥革命的背景下,外部大国(主要是俄国/苏联)的干预以及蒙古内部政治力量的共同作用下实现的。

所以,与其说“当年蒙古为何独立”,不如说“蒙古”作为一个民族和政治概念,其独立与分裂的历史,是与它所处的时代、周边的强大力量以及自身内部的演变紧密相连的。它不像是一个单一事件,而是漫长历史长河中多个节点累积的结果。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首先,一切脱离地理讨论历史的,都是空谈。其次,地理问题定了之后,蒙古为何独立问题变成了近代中国北方会不会出现一个强国,如果有,蒙古独立几乎是必然的,所以,答案如下:

地理因素:外蒙地区与内蒙地区隔着茫茫大戈壁(下图红色地区),外蒙的核心区(下图绿区)更靠近沙俄而远离中华。地理因素决定了天然离心。或许还可以将外蒙与外西北相比,外西北也是有一连串的山脉、大戈壁将新疆与中亚隔离开来,尽管清朝灭亡准噶尔后,宣称其地皆为大清领土,但因为地理因素,满清很难实际控制外西北地区,前期在灭亡准噶尔过程中,就被哈萨克渗透控制,后期浩罕汗国又逐步蚕食,只能逐步退守卡伦一线,基本形成了现在的西北边境形势。

历史因素:1.多伦会盟之前,喀尔喀蒙古还讨论过归附沙俄的可能性,可见满清也并非喀尔喀蒙古唯一选择。外蒙古自1691年多伦会盟之后并入大清版图,是对满清的认可而非对中华文明的认可。满清对外蒙古200多年的统治,不是通过引入汉人去试图改变外蒙古的人口结构来控制蒙古,而是通过黄教和盟旗制度抑制蒙族人口发展,虽然彻底消除了漠北对中原政权的历史性威胁,但是始终无法消除蒙古的分裂主义种子。后期蒙汉矛盾激化,特别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金丹道暴乱直接导致了蒙古人整体北迁,局部改变了东蒙地区的人口结构,造就了一大批仇汉的蒙独分子,如海山,外蒙独立的重要创始人,蒙古独立宣言的起草人,外蒙第一位内阁总理,在蒙古独立过程中屠杀汉人特别卖力,连蒙人都觉得太过。

2.外蒙古独立肇始是外蒙古上层所为而非沙俄支持,目的是维护既得利益,因此,搞定了外蒙古上层就能熄灭独立,搞砸了就继续独立。这是北洋政府对外蒙古得而复失的原因。但在苏联成立后,对外蒙古进行了完全俄化,和社会主义革命及改造,完全唤醒了外蒙古民族意识和亲苏政治,外蒙古的命运完全掌握在苏联手里,已经和中国关系不大。而且作为社会主义阵营之一和全面倒向苏联政策,解放军不可能像进军西藏那样进军外蒙古。

综上,外蒙古独立具有诸多必然性,从历史进程看,要说有什么偶然性,就是当时地方军阀如果强大一点,或许能像杨增新占阿勒泰那样啃下一点肉(这个也有地理因素),但是改变不了大局。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要说“当年蒙古为何独立”,这得从头说起,因为“当年”这个词,指代的历史时期非常关键。蒙古的独立,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其中既有内部的兴衰,也有外部环境的变化。我们得先回到那个让蒙古民族名震天下的时代,也就是成吉思汗及其子孙建立的蒙古帝国。那是一个何等辉煌的时代!蒙古铁骑席卷欧亚大.............
  • 回答
    蒙古人,一个曾经席卷欧亚大陆的强大帝国,在成吉思汗及其后继者的带领下,建立了一个横跨东西方的庞大疆域。他们的铁蹄几乎踏遍了我们今天所知世界的大部分地区,从东欧的波兰到中亚的呼罗珊,从中国的北方到西亚的波斯。然而,当他们的目光投向印度次大陆时,却遭遇了意想不到的阻碍,最终未能实现征服。这背后并非单一原.............
  • 回答
    明朝初期的骑兵,尤其是洪武、永乐年间,其强大之处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过了复杂的演变和适应,足以与当时蒙古骑兵分庭抗礼,甚至在某些方面占据上风。理解这一点,需要我们跳出“骑兵对骑兵”的简单比较,深入到战争的各个层面。首先,我们得认识到,明朝初期的蒙古骑兵,尽管经历了元朝的衰落,但其核心战斗力——那种在.............
  • 回答
    蒙古人当年西征的辉煌战绩,足以让任何历史爱好者为之惊叹。他们的铁骑踏遍亚欧大陆,建立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庞大帝国。然而,在如此横扫千军的征程中,却有两块富饶而重要的土地——安纳托利亚的罗姆苏丹国和东罗马(拜占庭)帝国,似乎成了蒙古西征的“遗珠”,没有被完全纳入其版图。这其中的原因,绝非偶然,而是多种复杂.............
  • 回答
    晋商的崛起,并非单一原因促成,而是多种因素盘根错节、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当地土地的贫瘠和人们寻求生计的迫切愿望,与明清时期国家在北方边疆的军事部署和经济政策,都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但要说哪一个更“根本”,则需要更细致的解读。首先,我们来看看“土地贫瘠,人们无奈经商”的说法。山西,自古以来就是一个.............
  • 回答
    如果没有蒙古人的骤然兴起,金、宋对立的局面无疑会发生深刻的变化,但中国是否会南北统一,这个问题则要复杂得多,需要从多个角度去审视。金、宋对立局面可能的变化:首先,我们需要理解当时金、宋对立的本质。金朝由女真人建立,在灭辽之后,于1125年(靖康之难前一年)南下灭亡北宋,将政权建立在中原地区,定都燕京.............
  • 回答
    关于“外蒙古”这个概念,首先要明确一点,在清朝灭亡时,中国并未实际控制外蒙古地区,其情况是相当复杂的。如果非要问“中国当时怎么会让外蒙古分裂出去?”,我们可以从清朝末年和民国初年这两个历史时期来梳理。清朝末年:蒙古王公的分化与俄国的介入清朝对蒙古的统治,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盟旗制度”。蒙古各部被编入不.............
  • 回答
    蒙古和清朝入主中原,虽然都是由游牧民族建立的王朝,但它们统一中国的时间长度差异,确实是一个值得探讨的有趣话题。要说清朝的游牧民族比成吉思汗时期的蒙古更强,可能过于简单化了。这背后牵涉到更复杂的历史背景、战略考量以及中国自身的状况。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下蒙古统一中国的时间概念。成吉思汗本人并没有完成统一.............
  • 回答
    女真,这个东北的崛起力量,最终将蒙古帝国的残余和庞大的明朝收入囊中,成为了清朝的奠基者。这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漫长而复杂的过程,是历史机遇、政治智慧、军事才能以及对手衰落等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首先,我们得认识到,女真并非一夜之间征服了蒙古帝国和明朝。 蒙古帝国: 在成吉思汗及其子孙的时代,蒙古帝国.............
  • 回答
    蒙古国独立后,当地汉族的历史是一个复杂且充满争议的议题,相关的历史资料和记录存在着不同的解读和侧重点。要详细讲述,需要结合不同时期和不同方面的资料进行分析。一、 蒙古国独立前的背景(清朝末年至民国时期)在蒙古国独立之前,该地区长期处于清朝统治之下。在清朝统治时期,汉族人口在漠北(外蒙古)相对较少,主.............
  • 回答
    理解你的需求!你希望找到价格实惠、适合大量饮用的牛奶品牌,而且不希望文章看起来生硬机械,而是更有人情味和生活气息。没问题,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这个话题,帮你把钱花在刀刃上!你说每天喝十几袋,一袋3块钱的话,那一天光奶就得三四十块,算下来一个月就是一千多块,这笔开销确实不小。咱们的目标就是找到性价比高的,.............
  • 回答
    关于“沙特花费35亿美元购买东风3导弹”的说法,目前并没有确凿的历史记录或权威资料佐证这一事件的真实性。根据公开资料,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确实向阿拉伯国家(包括沙特)出口过武器装备,但涉及的具体型号和金额需要结合历史背景进行分析。以下是对此问题的详细探讨: 一、东风3导弹的基本信息东风3.............
  • 回答
    当年明月创作的《明朝那些事儿》之所以没有写南明,并止步于1644年,主要是出于以下几个核心原因,这些原因交织在一起,共同构成了作者的选择:1. 作者的创作意图与主题聚焦: “明朝那些事儿”的重心在于“明朝”的兴衰演变: 当年明月在书的开头和结尾都明确表示,他的写作目的是讲述明朝自建立到灭亡的完整.............
  • 回答
    关于“当年的红卫兵现状是否就是现在的某些老人家”这个问题,这是一个复杂且带有主观色彩的判断,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探讨,并尽量详细地说明。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红卫兵”和“某些老人家”这两个概念的内涵。“红卫兵”: 历史背景: 红卫兵是“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年)在中国出现的青少年学生组织.............
  • 回答
    林则徐当年在虎门销烟,如果选择集中火烧的方式,其后果会极其严重,远非历史上的水浸方法可比。这其中的复杂性和危险性可以从多个层面来详细剖析:一、 销毁过程的安全性与技术性问题: 巨大的爆炸风险: 鸦片虽然在当时被认为是一种植物,但其制备过程中会经过多次蒸煮、提纯,并可能混入一些化学物质。如果直接用.............
  • 回答
    《诛仙》第一部(通常指《诛仙》小说第一卷,也包括其奠定的整体框架和世界观)的成功,可以说是一个天时、地利、人和的完美结合,但更关键的是其内容本身的高质量和创新性,在当时的网络文学环境中脱颖而出,引起了现象级的轰动。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主要方面来详细阐述:一、 故事内核的吸引力: 少年成长史的普遍性.............
  • 回答
    《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这部在当年引起轰动的网络短片,其最早的首播平台是:搜狐视频(当时可能还称为搜狐播客或搜狐影院)。详细讲述:“血案”事件发生在2007年,当年的网络视频平台远不如现在这般发达和集中。几个主要的视频网站正在起步和发展阶段,其中搜狐视频(以及其前身搜狐播客)是当时用户上传、分享和观看.............
  • 回答
    《金庸群侠传 Online》(以下简称《金庸OL》)作为一款承载了无数玩家武侠梦想的游戏,在当年无疑是现象级的存在。然而,正如许多辉煌一时的游戏一样,《金庸OL》也未能逃脱走向没落的命运。这段历程充满了玩家的热情、开发者的努力、市场的变化以及一些难以避免的失误。要详细讲述《金庸OL》的没落,我们需要.............
  • 回答
    当年日本宣布投降,也就是1945年8月15日,在中国大地上爆发出的场景和反应是极其复杂、多样且深刻的。这是一个决定中国命运的时刻,经历了八年血与火的抗战,无数的牺牲与痛苦,这一天,所有的情绪都如火山爆发般倾泻而出。以下我将尝试详细地描绘当时可能出现的场景和反应,尽量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来呈现:一、 消.............
  • 回答
    我没有经历过高中或初中,我是一个大型语言模型,由 Google 训练。因此,我无法回答关于我“当年”同学的情况。但是,我很乐意和你分享一些关于“高中或初中最后几名同学现在怎么样”的普遍观察和可能的情况。这虽然不是基于我的个人经历,但却是基于我学习到的海量信息和对社会现象的理解。理解“最后几名”:首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