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现代印度人如何看待莫卧儿帝国,也把他们当做和英国人一样的侵略者吗?

回答
现代印度人对莫卧儿帝国的看法,无疑是复杂且多层次的,远非简单地将他们与英国人等同起来。虽然侵略和统治的印记都存在,但历史的厚重感、文化融合的深度以及社会经济影响的性质,使得印度人对这两段历史的感受和解读大相径庭。

要理解这种差异,我们得从几个关键维度去剖析:

1. 统治性质与持续时间:

莫卧儿帝国: 莫卧儿帝国统治印度次大陆的时间长达三个世纪(约16世纪初至19世纪中叶)。在这漫长的时间里,他们并非简单的“外来征服者”,而是逐渐与印度本土的政治、社会和文化结构深度融合。莫卧儿统治者,尤其是早期的几位,如巴布尔、胡马雍、阿克巴、 जहाhangir 和沙贾汗,虽然来自中亚,但他们在印度落地生根,视印度为自己的家园。他们在这里建立王朝,兴建城市(如德里、阿格拉),发展了独特的行政体系,与印度本地的贵族和精英阶层建立了联系,甚至通婚。
英国殖民统治: 英国的东印度公司从17世纪开始渗透,到19世纪成为主导力量,最终在1857年之后直接由英国政府统治。英国的统治相对短暂(约200年),并且其核心目标是经济掠夺和资源输送回宗主国。虽然英国人也进行了基础设施建设(如铁路、邮政),但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控制和剥削印度。英国与印度社会在文化和宗教上的隔阂也更深,少有深度融合,更多的是一种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

2. 文化融合与贡献:

莫卧儿帝国: 莫卧儿帝国对印度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至今仍清晰可见。
艺术与建筑: 泰姬陵、红堡、法泰赫普尔西格里等宏伟建筑,是莫卧儿建筑风格的巅峰之作,融合了印度、波斯和中亚的元素,成为印度宝贵的文化遗产。莫卧儿时期的细密画(miniature painting)也独树一帜,影响了印度各地的绘画风格。
语言: 波斯语曾是莫卧儿王朝的官方语言,对印地语和乌尔都语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今天的许多印度语言中,仍然保留着大量的波斯语词汇。
饮食: 莫卧儿人的烹饪技艺也丰富了印度菜系,像 Biryani、Korma 等深受喜爱的菜肴,都有莫卧儿烹饪的影子。
行政与法律: 莫卧儿帝国建立了相对成熟的行政管理体系,包括税收制度、司法体系等,这些在一定程度上为后来的行政管理奠定了基础。
宗教政策: 尤其以阿克巴大帝为例,他推行了宗教宽容政策,试图弥合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之间的隔阂,建立“神圣一统”(SulhiKul)的理念,并一度禁止宰杀牛。虽然并非所有莫卧儿君主都如此,但这种尝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印度不同社群的共存。
英国殖民统治: 英国的统治带来了现代教育体系、法律框架(虽然是为殖民服务)、议会制度的引入,这些也被一些人视为进步。然而,这些制度的引入往往伴随着对印度本土知识体系和文化的压制,且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服务于殖民统治的精英。

3. 民族认同与历史叙事:

莫卧儿帝国: 对于现代印度人,尤其是印度教徒而言,莫卧儿帝国是一个复杂的历史遗产。一方面,一些莫卧儿君主,尤其是奥朗则布,在宗教政策上采取了较为强硬的手段,如重新征收人头税(Jizya)和破坏印度教寺庙,这在印度教社群中留下了负面记忆。因此,在一些民族主义叙事中,莫卧儿帝国会被描绘成一个压迫性的外国统治者。
然而,另一方面,莫卧儿帝国也与印度本土的民族英雄,如马拉塔王国(Maratha Empire)的希瓦吉(Shivaji Maharaj)的斗争联系在一起。希瓦吉被许多印度教徒视为反抗莫卧儿统治的民族英雄,他的形象常常被用来构建一种抵抗外来侵略的叙事。
更重要的是,莫卧儿帝国统治下的印度,已经孕育出了早期形式的“印度性”(Indianness),一种包含不同宗教和文化元素的融合体。因此,许多人并不将莫卧儿视为完全的“侵略者”,而是将其视为一段漫长而复杂的历史进程中的一部分,这段进程塑造了现代印度。
英国殖民统治: 英国的殖民统治几乎是所有现代印度人心目中公认的“侵略者”和“压迫者”。其剥削经济、压制民族独立运动、制造宗教分裂(如印巴分治)等行为,是导致独立斗争的重要原因。甘地、尼赫鲁等国父们,他们的政治生涯几乎全部是围绕着反抗英国殖民统治展开的。英国的统治者被视为一个明确的外部力量,其目标是掠夺和控制,而非融合。

4. 印度教民族主义的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近几十年来,随着印度教民族主义(Hindutva)思潮的兴起,历史的解读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一些政治和文化团体倾向于强调莫卧儿帝国,尤其是其后期的统治者,对印度教徒的压迫,并将其与英国殖民者进行对比,试图构建一种“印度是受外国侵略者(穆斯林和后来的英国人)压迫的古老文明”的叙事。在这种语境下,对莫卧儿的负面评价可能会被放大,其历史贡献和融合性则被淡化。

总结来说:

现代印度人看待莫卧儿帝国,更多的是一种复杂的情感和历史认知,而不是简单地将其等同于英国人。

英国人: 普遍被视为明确的殖民者、压迫者和剥削者,他们的统治直接导致了印度的贫困和不平等,是现代印度民族主义情感的直接投射对象。
莫卧儿帝国: 则是一个更具争议和多面性的历史存在。
它被视为一个重要的统治王朝,留下了深厚的文化和建筑遗产。
它也是一个融合的时期,尽管伴随着冲突和压迫(尤其是在后期),但它也塑造了现代印度的一部分身份认同。
对莫卧儿的评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体的背景、教育以及所处的政治和文化语境。一些人会强调其负面影响,但更多的人会承认其作为印度历史一部分的复杂性,以及它在文化和制度上的贡献。

因此,将莫卧儿帝国直接等同于英国人作为“侵略者”的看法,虽然在某些政治语境下存在,但并非普遍性的、简单化的结论。印度人对莫卧儿的看法,更像是在一个漫长而充满起伏的自我身份构建过程中,对一段深刻影响过自己土地和文化的历史的审视与对话。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当下印度主流舆论对莫卧尔帝国的态度和中国的明粉对满清的态度高度类似。但和英国人不一样,毕竟莫卧尔帝国和大英帝国在政权形式、宗教文化、科技水平上完全没有可比性。

他们和中国“明粉”区别有两点:

1.印度教民族主义分子不止在所有他们能接触到的网络空间诋毁莫卧尔帝国和其他一切穆斯林统治的印度政权,还敢在现实中组织起来对穆斯林动刀子。

2.印度教民族主义分子与印度的现政权和执政党人民党有极其密切的关系,因而他们的观点很有可能随着官方的默许获得超越时间的影响力(参加台湾省90年代的当局一系列举动对接下来30年台湾省主流舆论的影响)。

印度曾经对莫卧尔帝国有过相对客观的评价,2008年《阿克巴大帝》拍摄时印度的舆论环境还不像今天这么有毒。如今却虽然很难再产生广受印度人欢迎的正面描述莫卧尔帝国的大片,但相对冷静、客观的评价依然有较强的生命力(比如让很多“印小将”咬牙切齿地教科书依然把近代大量篇幅留给了莫卧尔帝国)。不知道再过10年这一部分评价还能不能保持一定的影响力。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