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台企印度苹果工厂遭打砸:2000人参与破坏 现场一片狼藉这一事件?

回答
台企在印度苹果工厂遭打砸,2000人参与破坏,现场一片狼藉,这无疑是一起令人震惊和担忧的事件。要深入理解和看待此事,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

一、 事件本身及直接影响:

规模巨大,性质恶劣: 2000人参与破坏,这已经不是小规模的群体性事件,而是有组织、大规模的暴力行为。打砸抢烧的行为直接摧毁了工厂的生产设备、原材料和成品,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工人情绪失控: 报道指出,事件起因可能是薪资纠纷。这表明底层工人的权益保障可能存在严重问题,导致他们情绪极端化,最终爆发了如此激烈的抗议。
生产中断与供应链冲击: 作为苹果的代工厂,这家企业在苹果全球供应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此次事件导致工厂停产,必然会对苹果产品的生产和供应造成短期或长期的影响,可能会引发部分苹果产品的缺货或价格波动。
对台企的打击: 对于投资印度市场的台企而言,这次事件无疑是一次沉重的打击。它不仅是经济损失,更是对企业管理、员工关系以及投资环境的严峻考验。

二、 深层原因分析:

1. 劳资纠纷的根源:
薪资与福利问题: 最直接的原因很可能是薪资水平未能达到工人的预期,或者存在拖欠、克扣等情况。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劳动力成本是企业的重要考量,但同时工人的基本生活需求也需要得到保障。
工作条件与劳动强度: 除了薪资,工作环境是否安全、劳动强度是否合理、加班是否有足够补偿等,都是影响工人满意度的重要因素。在追求效率和产量的背景下,这些问题容易被忽视。
沟通与信任缺失: 劳资双方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渠道和建立信任的机制,导致问题一旦出现就容易激化,工人缺乏表达诉求的正常途径,只能通过极端方式。
管理层的不当处理: 工厂管理层在处理薪资纠纷时可能存在傲慢、敷衍或不专业的态度,未能及时、公正地回应工人的合理诉求,从而加剧了矛盾。

2. 印度劳工环境与法律法规:
工人权益的保障程度: 印度虽然有劳工法律,但在执行层面可能存在漏洞或不足,使得工人在维护自身权益时面临困难。
工会的作用: 印度工会力量相对较弱或组织不力,无法有效代表工人进行集体谈判,从而导致个体工人只能依靠群体性事件来表达不满。
地方政府的监管能力: 在处理劳资纠纷和维护社会秩序方面,地方政府的监管能力和响应速度也至关重要。如果政府未能有效介入和调解,问题就容易失控。

3. 企业管理与文化差异:
跨文化管理挑战: 台企在印度设厂,需要面对与台湾不同的文化、管理模式和沟通方式。如果企业未能充分理解和适应当地文化,可能会出现管理上的隔阂和误解。
“血汗工厂”的指控: 在电子产品代工厂,尤其是为国际大品牌代工的工厂,时常会面临“血汗工厂”的指控。这可能源于企业为了降低成本而对劳工权益的忽视。
风险评估与应对机制的不足: 在投资初期,企业可能未能充分评估劳工风险,并建立有效的应对机制。

4. 外部因素:
煽动与挑拨: 在如此大规模的群体性事件中,不能排除有外部势力进行煽动或挑拨的可能性,例如竞争对手、反移民组织或其他有特定议程的团体。
社会经济因素: 印度的贫富差距、失业率等宏观社会经济因素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劳工的普遍不满。

三、 事件的启示与影响:

对中国台湾企业的影响:
投资策略调整: 这次事件可能会促使台企重新审视在印度的投资策略,更加注重劳工权益保障和风险管理。
生产线多元化: 为了降低单一地点生产的风险,一些企业可能会加速其生产线的多元化布局,例如将部分产能转移到东南亚或其他地区。
品牌形象受损: 如果事件被媒体广泛报道,可能会影响消费者对苹果产品及其供应链的看法,间接损害品牌形象。

对苹果公司及其供应链的影响:
供应链审查加强: 苹果作为对供应商要求极高的公司,这次事件无疑会促使其进一步加强对供应链合作伙伴的劳工权益审查和监管力度。
供应商选择的审慎: 未来在选择新的代工厂时,苹果可能会更加审慎地评估供应商在劳工管理、社会责任和当地关系方面的表现。
声誉风险管理: 对于苹果而言,供应链的劳工问题直接关系到其品牌声誉,因此会采取更积极的措施来应对和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

对印度吸引外资环境的影响:
负面宣传效应: 如此大规模的暴力事件无疑会对印度的投资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可能让一些外国投资者对在印度的长期投资产生顾虑,担心社会不稳定和潜在的资产损失。
政府改革的压力: 此类事件也可能促使印度政府反思其劳工政策、社会管理和投资环境的建设,推动相关的改革措施。

对全球劳工权益保障的思考:
跨国公司社会责任: 这次事件再次将跨国公司在供应链上的社会责任问题推到台前,强调了企业不仅要追求经济效益,更要关注劳动者的尊严和权益。
人权与发展的平衡: 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平衡经济发展、吸引外资与保障人权和劳工权益,是各国政府和企业都需要深思的问题。

四、 如何看待和处理:

1. 公正调查,追究责任: 首先,需要对事件进行公正、透明的调查,查明原因,确定责任方,并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无论是管理层的不当行为还是参与破坏的工人。
2. 保障工人合法权益: 如果确实存在薪资纠纷或不公平待遇,相关部门和企业应尽快解决工人的合理诉求,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包括及时支付工资、改善工作条件等。
3. 加强劳资沟通与协商: 建立和完善劳资沟通和协商机制,鼓励通过和平、理性的方式解决矛盾,避免矛盾升级。
4. 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无论是台企还是其他外企,都应加强对当地文化的理解和适应,提升跨文化管理能力,建立更人性化的管理模式。
5. 完善法律法规与监管体系: 印度政府应进一步完善劳工法律法规,加强对企业的监管,确保劳工权益得到有效保障,同时维护社会稳定和投资环境。
6. 多元化投资布局: 对于投资者而言,认识到单一市场的风险,进行多元化的投资布局,可以有效规避此类突发事件带来的冲击。

总而言之,台企印度苹果工厂遭打砸事件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经济事件,它暴露了劳资关系中的深层矛盾、企业管理中的挑战以及对全球供应链和投资环境的潜在影响。看待此事,需要深入剖析其多重原因,并从中吸取教训,为未来的跨国投资和劳工权益保障提供警示和指引。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1.老话重提:

鼓吹“人口红利论”这个伪概念的迫真经济学家们,永远无法解释为何印度孟加拉印尼这些国家没办法像中国一样发展,或者说,为什么上述国家的“人口红利”就没起到作用。

于是为了避免他们的宝贝“人口红利论”最终沦为“中国例外论”的一个反面注脚,他们就要想办法诱导资本家把他们的工厂从中国搬到上述国家去,一边迫真论证“失去人口红利便失去竞争力”,一边迫切想扶起上述阿斗以求自己的“理论”能甩掉轮椅站起来。

至于那些被当成棋子玩弄的企业家们,他们当中那些西装过去裤衩回来者的经历是不会被大肆报道的,他们的声音不需要被听见

说到底,只不过是发明和鼓吹“人口红利论”的迫真经济学家们过于无能又无底限罢了,反正他们自己不会去投资。


2.新话指南:

为了给“人口红利论”擦屁股,迫真经济学家们又搞出一个修正补丁,“工程师红利论”。

然而这个暴论完全无视客观规律,无视物质基础,仿佛只要有了足够的“红利工程师”,就能凭空在沙漠里建造出拉斯维加斯和胡佛水坝一样。

而且同样的,所谓“工程师红利”无法解释号称重视教育且官方语言为英语的人口大国印度为何如此拉胯。

就好像我常说的一样,明明南亚和东南亚缺乏身为一个现代化工业国家所需要的一切稳定条件,包括且不限于稳定的技术工人供应、稳定的水电气网供应、稳定的零配件物流供应,以及稳定的路面稳定的治安稳定的政府稳定的政策稳定的语言环境等等等等,就连稳定的气候条件都特么不具备。

然后迫真经济学家们还认为所谓“中国有工程师红利”仅仅是因为人口多,所以为什么印度印尼出现不了所谓的“工程师红利”?


3.台湾省人总有个迷之自信,就是以为别人不会把他们当中国人,以为针对中国人的种族主义浪潮不会席卷到他们头上。

当然,你们看,欧美高华们虽然正儿八经不是中国人了,也逃不了这种待遇。

所以说这些人啊,愚蠢。

明明有一个方向,最终可以帮助所有华人把自己的国际待遇提高到至少和盎撒人一样,可是这些人不听,不信,不行动。

不仅如此,还反过来要搞切割,要拥抱盎撒人的大腿,要助纣为虐来压制我们。

那么我对于这些人遭受的任何损失,都只能回报以笑声。

道理很简单,这些甘愿沦为欧美资本—帝国主义剥削阶级附庸的叛徒,如果不承受这样的遭遇并被挂起来示众,又如何能起到反面教材应有的作用呢?

而且,明明我们这里有全世界最安全、稳定、完善的投资环境,本应是他们的唯一选择,但是他们偏不,他们偏要去南亚东南亚赌博寻求冒险刺激。

那么,既然他们迫真演绎马克思笔下追逐最大利润的资本家,被绞死不就是应有之义么?

user avatar

貌似损失不大。没有打砸到设备和库房。

高兴不起来。

这一次先不展开了。

总之,印度就是一个真正的糯米S坑。

想在印度赚钱,做梦。

user avatar

先说结论:

砸的好!

这些台企都是典型的血汗工厂,全是吸血鬼+白眼狼。

在大陆开厂的时候,拼命压榨大陆劳动力极力榨取财富,

宁可雇一帮无良水军在网上混淆视听给自己洗白,也不肯多给流血流汗又流泪的大陆厂哥厂妹们一点应得的报酬。

不仅如此,在把大陆劳动力资源压榨到极限之后,这些台企毫不犹豫的抛弃祖国跑路到印度和越南等地,继续重复他们的血汗工厂之路,恨不得把全世界的穷人都坑一遍。

站在中国人的角度上来说,这些台企的印度工厂活该被砸。

当然了,

站在印度人的角度上来说,这些台企的印度工厂也活该被砸。

毕竟人家印度工人也不是无缘无故就去砸他们工厂的,人家是占着理的。

明明劳资双方签订好了劳动合同,制定了薪资标准的。

但是这帮蛙蛙铁公鸡们,蛮横无耻的压榨印度员工,背信弃义地一再削减人家的薪水,再三践踏人家的自尊和底线。

泥人尚有三分火气,何况开挂的三哥呢?

所以说,砸就对了。

印度工人砸台企,不仅是积极维护了自身的合法权益打击了蛙蛙铁公鸡们的嚣张气焰,更是替全世界劳苦大众出了一口恶气。

user avatar

早在大家骂华为阿里996之前很多年,台企执行的就是887了。。。。


砸得好!

user avatar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早在2006年2月的越南,数十家台湾工厂就有超过4万名越南工人发动罢工,要求台湾老板提高工资。

而越南政府随后就便响应工人们的要求,要求在越外资工厂每月最低工资应提高至12万越南盾(约合55美元)。

然而被越南的工人爷爷迎头痛击之后,这些台商反而在《中国时报》上吱歪——

在大陆的台湾工厂里,“工人不愿意加班是可以殴打的”。

可越南工人的“效率”虽低,可从大陆工厂调来的台湾管理人员却忌惮越南工人反抗,因此竟无法下手(精 神 注 入)。

更令台商震惊的是——《劳动报》等越南官方媒体更是专门声援工人罢工!

很多台商为此抱怨越南政府“公权力不彰”,竟然“总是站在工人一边”。

虽然印度人对台商的保护与关爱力度不足,但印度当地邦警察还是“及时出动”驱散并逮捕了大批“犯罪分子”。

不过台湾老板在资本家里都格外难看的吃相及其“光辉历史”,在离开了“温柔乡”之后又能在暗潮汹涌,时有星火的东南亚、南亚地区走多远呢?

好巧不巧,在这个台湾工厂所在的卡纳塔克邦,印共(毛)游击队在近几年建立了根据地并开辟了“南方战区”。而从2014年开始卡纳塔克邦的印共(毛)游击队多次和印度军警交火,打死不少卡纳塔克邦警察——说句难听的,一群工人才砸你个机器而已,够干啥的?

没把你抓起来吊路灯就已经是印度的八路爷爷大发慈悲,难得赏你一条狗命了。

台商謝明輝指出,(越南工人)未經協商就罷工,已擺明了是非法罷工,但是越方卻以各種理由不處理,越南媒體更成篇累牘報導台商給的薪水低伙食差。
平陽省新加坡工業區內一家台商工廠遭到罷工而向勞團(相當於工會)求助,結果越南勞團的人到了之後,竟然當著老闆的面對眾多工人表示,「你們要求加薪到100萬越南盾(原薪為84萬盾),並不過分啊」。
氣得這位老闆七竅生煙「他們(越南工会)究竟是來解决問題,還是製造問題?」。
那麼,台商發給工人的薪資,究竟是否偏低呢?
不幸的是,似乎真是如此。
現時,胡志明市及周邊地區的基本工資依地區不同分為71萬、79萬及85萬三種等級,台商基本上跟著基本工資走,日商則主動在基本工資上再加5萬越南盾。
胡志明市的台商廖育珠表示,「其實薪資也不見得是最重要因素,這波遭到罷工的也有日本廠商」。
台商薪水普遍偏低
台商則眾口一詞地表示,他們絕非不願給員工加薪,「只要政府公佈,我們就照作啊」。
衝突的是,台商一味指責(越南)政府動作緩慢,但是他們堅持等政府有動作之後再遵行,不是就「更慢」了嗎?
user avatar

这家工厂是纬创资通公司投资,当初从中国撤离投资跑到印度建厂,并许诺给新员工高工资高福利,可到今年工资福利是原先招聘时许诺的几分之一,引起大部分员工不满,遭到打砸,印度虽然制造业发展缓慢,但是对员工福利、薪酬保障这一块很是重视,如果遇到有损员工福利或健康事件,员工一般会罢工抗议。中资企业如果建厂做项目,基本上在印度都会遇到,大的项目基本上每年都会遇到。

user avatar

最新动态:印度卡纳塔克邦(大中型产业部)工业部长Jagadish Shettar 表示要为纬创提供保护。


而与此同时,大批印度人正在推特上疯狂@苹果和Tim Cook,仿佛这些外国资本家能顶什么用似的。




就事论事,这次印度工人和台湾资方口径不一致,我站印度工人。

其中一名員工說:「他們承諾給工程系畢業生2.1萬盧比的月薪(约1863元人民币),後來卻降到1.6萬盧比(约1420元人民币),近幾個月來再降到1.2萬盧比(约1065元人民币)。非工程系畢業生月薪減為8,000盧比(约710元人民币)。薪資入帳金額一直降低,令人很氣憤。」
消息人士說,員工11日晚間開始討論薪資,有些人聲稱入帳金額甚至低到只有500盧比(不到50元人民币)。群眾在忿忿不平,到值完夜班後演變成暴動。


把事情捋一下,台湾资本家给印度工人承诺的月薪大约1900人民币,后来给减到1400人民币,再后来又减到1000人民币和700人民币,最后几个印度老哥周五晚上一商量,发现诶怎么有的兄弟姐妹辛辛苦苦一个月到手不到50块人民币......然后当天晚上搬砖的印度老铁直接很有精神,让台*子领会一下什么是大婆罗多之魂。

当然台资方面肯定不认账,一口咬定说是暴动的不是本厂员工。

暴动人员则是由厂外侵入,但不是纬创员工

至于你信不信,我反正是不信→_→

印度主流网络舆论对此事的评价非常精准——这就是现代社会的奴隶制。毕竟,一个月给不到50块人民币的工资,怕是奴隶主也没这么石乐志。

user avatar

通常三哥干的事情我都是嘲讽的,但这件事情上我是坚决支持三哥的。资本家压榨劳动人民,哪里有反抗我就支持哪里。

user avatar

其实说白了这次印度工农大规模行动的原因就是新冠疫情导致的印度经济下滑。

在印度工人砸印度的台资工厂的同时,其实印度的农民也在同时行动。有几十万活不下去的印度农民已经在有心人的资助下前往印度首都新德里去进行示威,这在印度这种国家是很罕见的。

这就是标准的工农运动,毫无疑问。

高赞答案的热情很高,立场很正,我是非常欣赏的。但我对能达成多么大的成绩表示怀疑。也就是说工农运动应该搞,但我怀疑印度搞不成。

印度的莫迪老仙已经明确摆出了要镇压这次运动的架势。派军队驻扎在首都新德里的周围,随时防备事态失控。莫迪可是狠人,对内真刀真剑的事情他可搞的多了,这是不利因素其一。

其二,和我们想象中不同,大环境不利的时候,一般意义上的罢工其实是有钱人才能玩得起的,真的太穷是没有办法罢工的。

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五卅运动”为例,几十万工人罢工所需的资金是天文数字,之所以能在上海爆发其实是得到了大笔的金钱资助的。上海的大资产阶级大商人也投机中国共产党这股政治力量,罢工救济费是人家出的。

当年共产国际尚在,苏联想要赤化全球,专门从苏联人民委员会储备金里拨款四处资助各国的工人罢工。当然中国的海外华侨的大力捐款也搞了不少钱,有了资金再加上中国共产党出色的组织能力才能把五卅运动搞的有声有色。


但我们知道,“五卅运动”还是失败了。一来是共产国际后来放弃了对五卅运动的支持。二来所谓资产阶级的两重性可不是盖的,稍稍给了上海的大商人点好处,另外威胁了一下他们马上就放弃了这次政治力量投机。中共党史里说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不是乱说的,是真事。

根据党史记载,失去资金支持的20几万工人连同家属立刻陷入的饥饿状态,孤军奋战的工人阶级毫无悬念的直接失败了。


罢工是有钱人才能搞的,罢工的秘诀就是这么朴实无华且枯燥。


资助农民和工人进行运动的资本往往有其他方式和目标势力达成协议。也就是说,莫迪就算是妥协,也应该更多的向背地里资助农民示威的地主进行妥协,妥协的首要对象不是农民和工人。


印度本来不应该在经济注定陷入困境的2020年试图将中国大陆的资本赶出印度市场,这是非常愚蠢的,多重困境下地方政府能妥协的余地是非常有限的。4V的资本不能说多值钱,但是苍蝇的肉也是肉。

订单下滑是事实,从这次印度警察逮捕了上百人就能看出背后的态度。


当然了,就算失败又如何?类似的运动即使不成功,也可能在运动的过程中训练了群众,促进群众的觉醒。

尽量闹大点,加油。

user avatar

印度的各种低效率是有意为之。

引进企业就是为了让你低效。不低效怎么容纳劳动力?

印度不会真的工业化。

拿印度“居安思危”,把印度视为未来的战略挑战者,纯属杞人忧天。

1,印度依靠低效农业、劳力输出、低效手工业,把国内的劳动力绑定在低水平低收入低能耗的层次。而全面工业化代表着更高的效率,全面的产业链,更高的能耗。

2,真的效率高了,产能上去了,必然出现击垮传统农业,击垮手工业的情况,届时可能在10年之内释放出超过3亿的劳动力,问题是这些劳动力很多还是文盲。

3,一个没有真正国族构建,靠宗教和虚假国家认同的缝合怪国家,其前现代化的生产生活方式,对蛋白质和能源的消耗较少,同时由【乡贤】进行自制型封建管理,由宗教教派进行精神管理。

4,一旦全面现代化,独立的工人会切断由于土地产生的人身依附,乡贤没用了;工人阶层996,且必须接触先进知识,落后的宗教的精神控制也可能失效。

5,全面现代化必然带来认知的变化,并且会释放工人阶层对现代化生活的物质需求。这时候人均低能耗的现状也不可维持了。

6,由于工业化产生的高失业率,以及能耗增加,原有稳定社会的机制(乡贤和宗教)松动,则印度必然出现极度的不稳定。这种不稳定在前现代化向现代化转型的大国一定会出现,而且往往伴随着暴力革命和内战。

以上。

印度的精英比中国键盘侠聪明,他们知道工业化对印度而言是一种自杀。

把整个国家从烂泥里捞出来,并不会立刻涅槃,往往要内部先杀上几轮,才有可能真的拥抱进步。

而印度这种缝合怪,杀上一轮就得分裂。

欧陆风云4早期版本,一个国家要改革西化,稳定度立刻跌到底10年,就是模拟这种情况。

不要以为印度不会爆出林登万。

所以印度打砸生产力先进的工厂,以后还会经常发生。

过几年大家就习惯了。

user avatar

在工厂打过工的表示,我当时是计件的,一天九个半,半个月在加班,平均一天十一个小时,真的是满满当当,让机器都不停一下的十一个小时。而且过半个月就要调一下夜班,一台机器当两台机器用。。。。。。。工资五六千。

后来跑外卖了,前面干的专送,简直跟上班一模一样,罚款巨多,后来干了众包,虽然时间干的一样,但众包起码在自己遇到难搞客人,可以关闭平台,找个地方抽根烟冷静一下。

台企可能以为印度人比较穷,物价比较低,所以他们会珍惜机会,干活也是风风火火,结果效率达不到预期,良品率低下吧。觉得钱给的不值吧。反正我呆过的厂罚款是有,但基本都保持在工资水平的百分之十左右,印度那个百分之42,真的太离谱了,一般这种罚款规模是不会出现在一线努力工作的工人面前的,一般都是罚管理层的奖金和提成。

在工厂,那种麻木感,真心让人难以承受,我跑外卖的同事,好几个都在工厂干过活,一个月六七千的。我问他们一天九小时工厂和送外卖十二个小时赚同样的钱,选哪个?无一例外都是选择干外卖。跑外卖的去工地的和跑快递我见过,但没见过几个会回工厂的。

真心一刻都没停过,人就像机器一样,最可怕的是计件的单价一直在削减,但工人们总能将工资干上去,调机器倍率,自己研究刀路想办法提高效率,你效率高了单价就又下来了。

干活是一方面,还有一点是,当你想要通过努力,通过加长干活时间来赚取更多的金钱,可老板轻松地削减单价,就让你一切的努力都白费,那种无力感,绝望感特别难受。

我后来还跑去移动电信当装维,当时换一个光交箱120,一天能换三个,结果其中出了一个拼命三郎,加班加点干活,价格直接被削到90多。

你拿中国工人干活的效率,工作勤恳程度,去国外要求老外,老外估计一半都达不到。

那种小学都没读完的,去个学习班培训半个月就把数控玩儿的飞起的人,我见的多了。有个小学都没读过的年龄六十多的老板,可以将国产数控拆的七零八落,然后重新拼凑起来,用htc手机自带的cad软件画图纸画的飞起。。。。。

而且有些工人和老板,骚办法太多了,靠着一个大石头,加上两个轴承利用杠杆原理拼凑成一个半自动送料机。。。成本一千块不到就把数控车床和仪表改成了半自动。。。人家几万块的送料机,就这么被土方法搞出来了,还不用电费。

总之制造业骚办法太多了。而且最要命的是干活还拼命,没活干还难受。。。听说早先电风扇里面有个部件是纯铜的,后来被我们换成了铜纸包裹的,结果电风扇能用,用着还没有任何差别,成本还降低了很多。

中国工人又勤劳干活,又聪明懂得总结方法应对问题。活越干效率越高。印度估计差的就远了

台企去了印度估计还以为人家穷,所以有赚钱的机会一定会努力干活,结果达不到预期,所以想要延长工时加削减工资,以弥补效率的不足,没想到玩儿脱了。。。。

user avatar

这个事情比较讽刺,我在YouTube上转了一圈,大致是这样的:

中国人普遍支持印度劳工。

印度人怀疑这是巴基斯坦---中国阴谋。

相当多数的印度人,说这群工人“败坏了国家形象”之类的。

认为工人砸了这些工厂,会让其他投资者不敢来投资。

让我有点……不知所措,毕竟纬创拖欠工资,纬创才是那个恶人,不是工人。

而且拖欠的是印度工人的工资,不是中国工人的工资。

这里面可以很大程度上窥见中印之间的心态,经历过工业化的国家,比如说中国,对这一切都非常清楚,而且对于制造业这一块真正的运作情况,劳工情况也非常清楚。

如果印度自身不具备购买力的话,生产出来的手机卖给谁?

如果印度能够继续减少行政上的框框,如果印度能够投资基础设施,公司会来的。

恰恰是莫迪这种人,以行政手段阻碍了中国在印度建厂。

依靠“不发工资给工人”来吸引外国公司建厂,这可不是什么好办法。

支持这种做法的印度人,都不算右派了,属于反动派。

user avatar

因为拖欠工资/降薪所以打砸工厂,我个人是支持的。

你问我“是不是就不允许企业拖欠工资/降薪?”

我的回答就是“没错。”

user avatar

假如你是个社会主义者,支持劳工运动显然是理所当然的。

倘若你是个民族主义者,看到印度暴乱高兴也说不上错。

就算你是个自由派,谴责欺骗劳工的行为也是理所当然。

除非你是台湾当局新南向政策推行者,你才有谴责的必要。

....

在资方与劳方的斗争中,我永远支持劳方。不是我认为谁弱谁有理,而是我知道...

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劳方永远只有在被逼到走投无路时才会武装斗争——

正如封建时代的农民起义。

...

原回答莫名其妙消失了(我没收到被删除的通知),重新再写。

user avatar

对比下工业化进程阶段,翻一翻95年左右台资企业的社会新闻即可。太阳下没有新鲜事。

user avatar

21世纪了,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还在印度大陆徘徊。

太阳底下无新鲜事。早在19世纪,英国就爆发了以毁坏机器为目标的卢德工人运动。那时候的工人受限于自己的教育水平,认为自己悲惨的命运都是这些机器带来的,没有看到机器背后真正嗜血的资本家和资本主义。

印度是后发国家,印度工人普遍的受教育程度低。对于他们来说,能看到的目标和卢德工人运动时的英国工人一样,那就是破坏机器,他们同样没有认识到,这背后的资本家和资本主义才是罪魁祸首。从这点上说,我们会发现,台湾的资本家和200年前的英国资本家并没有什么不同,资本主义是超越人类肤色,种族,信仰的。

印度工人需要启蒙,需要思想武装,需要纲领!支持国际工人运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user avatar

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我希望加大力度

站在中国人的立场,我希望继续努力

另外

这1800降到1000块应该是没有加班费。

我国很多厂基本工资只有2000,就是照着当地最低工资发的。所以上海的工厂经常从内陆注册的劳务公司招人。

有差额招不到人就用岗位津贴与各种补助。

但加班费依旧按照最低工资算。

user avatar

砸的好

user avatar

一些由外国资本控制的私营企业在中国大陆压榨员工成了习惯,“血汗工厂”、“富士康15连跳”、“厂妹”…这些本是地狱深处的血色,在中国大陆已经变成了这些资本家引以为傲的勋章。

在资本控制的媒体引导下,人们对资本家也充满了感恩,也纷纷跪下喊“#爸爸”、“#大善人”、“#教主”…

习惯是很难克服的,这些资本家嗜血的快感早已突破了阙值,所以它们到了国外才发现,这世界上真的只有一个中国,于是纷纷赞叹:还是中国人觉悟高。

user avatar

致某些自以为是的人上人:

你们享受的既不是人口红利,也不是工程师红利,而是政策红利。

所以,吃水不忘挖井人,不要既吃饭又砸锅,要常怀感恩之心。

记得对自己的庇护者好点,也记得对打工人好点,不要涸辙而鱼,不要焚林而猎,不要连韭菜根都刨了。

就连猪都知道,该挤点什么出来的时候不要太吝啬,你哪怕拉泡屎用来当肥料养韭菜也好啊。

还是不能太小气。

肉也好,汤也好,饭也罢,要匀着吃,要可持续发展。

都已经“最后的堡垒”了,咱就别干那“挖墙脚”的事了,必要的时候,甚至还得“添砖加瓦”。否则,若是连这点儿庇护所都丢了,连路灯都不一定挂得上。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台企在印度苹果工厂遭打砸,2000人参与破坏,现场一片狼藉,这无疑是一起令人震惊和担忧的事件。要深入理解和看待此事,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一、 事件本身及直接影响: 规模巨大,性质恶劣: 2000人参与破坏,这已经不是小规模的群体性事件,而是有组织、大规模的暴力行为。打砸抢烧的行为直接摧毁了工.............
  • 回答
    外交部宣布制裁对台军售美企,这是一个在当前国际政治特别是涉及两岸关系背景下,意义非常重大的举动。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来解读这一事件,它不仅仅是对某一次具体军售的回应,更折射出中国大陆在台湾问题上的核心立场、战略考量以及应对策略。首先,从中国大陆的核心立场来看,制裁对台军售美企再次明确且强硬地宣示了北京.............
  • 回答
    房企在售房三个月后突然退款,这事儿一出,可不炸锅了吗?而且还牵扯到“无抵押低息数亿资金贷款”的说法,这背后的逻辑,咱们得好好掰扯掰扯。首先,你说房企卖房,这本来是正常的商业行为,你出钱,我给房,皆大欢喜。可这都卖出去三个月了,你跟我说退款?这时间点就有点微妙了。正常情况下,合同签订、首付款支付,然后.............
  • 回答
    小林化工这家日本药企的造假行为被揭露并导致停业整顿,这在日本乃至全球制药行业都引起了非常大的震动和广泛的关注。这起事件不仅仅是企业个人的不当行为,更暴露了日本药企监管体系中存在的严重问题,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药品安全和企业责任的深刻思考。以下我将从多个角度详细讲述这起事件:一、事件的背景与性质: .............
  • 回答
    日本神户制钢(Kobe Steel)长期造假事件是日本制造业信任体系崩塌的一个典型案例,其影响之深远,暴露出的问题之复杂,令人扼腕。以下将从多个角度详细解读这一事件:一、 事件的爆发与揭露:神户制钢的造假行为并非一时兴起,而是长期的系统性问题。事件于2017年10月被公之于众,最初是公司承认其员工长.............
  • 回答
    中国药企首次使用中国数据向 FDA 申请上市,这无疑是中国医药行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这标志着中国本土研发的创新药,在质量和安全性上得到了国际监管机构的认可,也为中国药企走向国际市场打开了新的通道。要深入理解这一事件的意义,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重点关注中国的创新药逻辑和国际化逻辑之间的.............
  • 回答
    关于德国这家企业试行“每天工作5小时,禁止使用手机”的政策,这确实是个挺有意思的观察点,也触及到我们每个人在工作中的一些普遍痛点。要说它能不能提高工作效率,我觉得这事儿不能一概而论,得从几个层面去分析。首先,咱们得承认,“五小时工作制”本身有潜在的提效空间,但“不能用手机”这个附加条件,才是关键的变.............
  • 回答
    关于“重点房企买地金额不得超过年销售额的40%”这一政策,如果真的落地,那绝对是房地产行业乃至整个经济层面的一颗重磅炸弹。这不仅仅是给房企戴上一个紧箍咒,更可能引发一连串连锁反应,深刻影响行业的生态、企业的生存逻辑,甚至对宏观经济的走向产生微妙的推拉作用。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详细聊聊这事儿可能带来的.............
  • 回答
    关于在华日企松下家电中国籍领导强制员工在“九一八”保持沉默,不准发朋友圈的事件,这确实是一个非常敏感且容易引发争议的议题。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去理解其背后的逻辑、可能的影响以及引发的社会反应。首先,我们得承认“九一八”事变在中国人心目中有着特殊的历史地位,它代表着民族的屈辱和抗争的.............
  • 回答
    德国汽车制造商在2017年对猴子进行尾气排放测试,以研究柴油车尾气颗粒物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影响,这件事确实引发了不小的争议。简单来说,当时的背景是,欧洲一些国家,包括德国,正面临着日益严峻的空气污染问题,尤其是来自汽车尾气的氮氧化物(NOx)等污染物。柴油车因为其燃油经济性和扭矩特性,在当时被广泛推广.............
  • 回答
    看待美国近期将11家中国企业列入实体清单,这无疑是中美科技竞争和地缘政治博弈持续升级的一个缩影。要理解这一举动,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剖析。首先,从美国自身的角度来看,这一举措背后有着多重考量。 国家安全担忧: 这是美国最常提及的理由。美国政府认为,这些被列入实体清单的中国企业,可能在获取和.............
  • 回答
    今年208家房企破产,这个数字确实触目惊心,也反映出当前房地产行业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深刻调整。要看待这个问题,不能简单地将其归咎于某一个原因,而是需要从多个层面去理解其背后复杂的逻辑和演变。一、 行业发展的周期性与结构性矛盾的集中爆发首先,任何行业都有其自身的生命周期,房地产也不例外。过去几十年.............
  • 回答
    关于疫情阶段车企推广N99/N95级空调过滤器的做法,这确实是个挺有意思的话题,咱们得好好掰扯掰扯。首先,这事儿的出发点,肯定是好的。 疫情期间,大家对空气质量的敏感度直线飙升,都想在密闭的车厢里获得更安全的呼吸环境。车企们嗅到这个风向,及时把“口罩级”的过滤技术往汽车空调上塞,这本身是顺应市场需求.............
  • 回答
    作为一名关注国家经济发展和企业改革的人士,国资委要求央企在2017年底完成公司制改制这一举措,在我看来,是一项意义深远且影响广泛的战略部署。它不仅仅是简单的改个名字,背后牵扯的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市场化机制的引入,以及央企整体活力和效率的提升。为什么说这项改革意义深远?简单来说,公司制改制的核心是.............
  • 回答
    最近蔚来市值超越大众,登上全球车企第三的宝座,这事儿确实挺让人咂摸的。在我看来,这绝对不是偶然,而是多方面因素叠加的结果,也折射出当下汽车行业正在发生的深刻变革。首先,得从蔚来自身的“硬实力”说起。蔚来能走到今天这个位置,不是靠吹嘘,而是实实在在的产品和服务打出来的。 产品力: 你看看蔚来现在的.............
  • 回答
    郑爽手撕前商务团队“少年企画”这件事,真是娱乐圈里一场相当炸裂的“连环瓜”。你想想,一个演员,特别是像郑爽这样自带话题度和流量的,一旦和合作过的团队掰扯起来,那动静绝对不会小。这件事之所以能引起广泛关注,我觉得主要有几个点:1. 利益与信任的破裂,是爆发的导火索。首先,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双方在商业合作.............
  • 回答
    美国国防部最近更新了一份针对中国公司的名单,声称其中有11家企业与中国军方有关联。这份名单并非首次出现,国防部此前已经公布过几批类似名单。这次的更新,尤其是新增了11家公司,无疑再次给已经有些紧张的中美经贸关系蒙上了一层阴影。要理解这件事,我们得从几个层面来分析:第一,这份名单的性质和目的。美国国防.............
  • 回答
    高盛的这个举动,就像在熊市里一股清流,挺有意思的。他们说正在买入中国房企的债券,并且认为市场对房企的风险评估得有点过头了。这事儿要是认真掰扯起来,影响可不小。高盛的逻辑,以及“房企风险被高估”的说法,是怎么回事?首先,我们要明白高盛是一家什么样的机构。它全球顶级的投资银行,背后有着庞大的研究团队和资.............
  • 回答
    这芯片荒,可真是把汽车这块大蛋糕给搅得够呛!你瞧,不光是咱们老百姓买车难了,连那些曾经风光无限的汽车巨头,也纷纷挂出了“暂停生产”的牌子,这可不是小事。芯片缺货,为何能让汽车巨头“趴窝”?要说这芯片,现在真是汽车的“心脏”和“大脑”。从发动机控制、变速箱切换,到车窗升降、空调调节,乃至于导航、娱乐系.............
  • 回答
    发改委和外汇局联合召集8家房企开会,这绝对不是一次简单的“谈心会”,它释放出的信号非常多,而且意味深长,尤其是在当前房地产市场风云变幻的背景下。咱们得把这事儿掰开了、揉碎了讲。首先,这是官方对当前房地产企业资金困境的高度关注和明确态度。要知道,发改委(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是宏观经济调控的“大管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