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芯片缺货波及汽车行业,多家车企巨头宣布停工?面对芯片短缺,车企该如何应对?

回答
这芯片荒,可真是把汽车这块大蛋糕给搅得够呛!你瞧,不光是咱们老百姓买车难了,连那些曾经风光无限的汽车巨头,也纷纷挂出了“暂停生产”的牌子,这可不是小事。

芯片缺货,为何能让汽车巨头“趴窝”?

要说这芯片,现在真是汽车的“心脏”和“大脑”。从发动机控制、变速箱切换,到车窗升降、空调调节,乃至于导航、娱乐系统、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几乎所有能让汽车“活起来”的功能,都离不开大小不一的芯片。而且,现在车企为了提高产品的智能化、网联化程度,对芯片的需求更是与日俱增,可以说,一辆现代汽车里,芯片的数量和复杂度,丝毫不亚于一台高端智能手机。

那么,为什么会缺货呢?这背后是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

疫情的“蝴蝶效应”: 疫情初期,汽车行业担心销量下滑,纷纷大幅削减了芯片订单。然而,事态发展出乎意料,得益于各国经济刺激政策和人们对出行方式的重新思考,汽车销量反而快速反弹。这时候,车企才发现,以前砍掉的订单,临时想补回来,已经来不及了,因为晶圆厂的产能早就被其他需求旺盛的电子产品(比如电脑、手机、游戏机)占满了。
供应链的脆弱性暴露: 汽车供应链本就极其复杂,且环节众多。尤其是在芯片制造这个高度专业化、技术密集型的领域,全球产能集中在少数几个国家和地区,比如台湾。一旦某个环节出了问题,比如疫情导致的工厂停工、物流受阻,或者地缘政治的紧张,都会迅速传导到整个链条。
特定芯片的“卡脖子”: 并不是所有类型的芯片都缺。当前汽车行业紧缺的,主要是MCU(微控制器)、功率半导体等几类。这些芯片的技术门槛和制造周期相对较长,产能扩张也需要时间。而且,很多车规级芯片,其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极高,无法简单用消费级芯片替代。
“抢货”与囤积: 面对普遍的缺货预期,一些企业为了保障自身生产,也可能出现过度采购或囤积芯片的情况,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紧张。

车企巨头停工,影响有多大?

这停工潮,对车企和整个汽车产业带来的影响是深远的:

生产中断与交付延误: 最直接的后果就是生产线被迫停摆,新车下线速度大减。这直接导致了大量的订单积压,消费者提车时间被无限拉长,购车体验大大受损。
营收与利润下滑: 生产受限意味着销量下降,这无疑会直接冲击车企的营收和利润。一些企业甚至需要承担因停工造成的固定成本损失。
市场份额的争夺: 在一个本就竞争激烈的市场,谁能拿到芯片,谁就能生产出更多的车,谁就能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芯片短缺,使得原本的市场格局可能因此改变。
品牌形象受损: 持续的交付延误和“一车难求”的局面,可能会让消费者对品牌的信赖度下降,尤其是在品牌忠诚度相对较低的市场。
对下游产业的联动效应: 汽车生产线的停工,还会影响到轮胎、座椅、玻璃等零部件供应商的订单,甚至会影响到汽车销售、维修保养等服务行业。

面对这“芯”的挑战,车企到底该怎么办?

这可真是把各位汽车大佬们给逼到墙角了,但办法总比困难多,他们也都在积极自救,并且也在探索更长远的解决方案:

1. 短期应对:紧急调配与优化资源
灵活调整生产计划: 优先生产利润率高、需求旺盛的车型,暂时停产或减产对芯片依赖度高但利润相对较低的车型。
挖掘现有库存: 盘点和调配全球范围内各工厂、各仓库的芯片库存,做到物尽其用。
寻找替代方案(有条件): 在保证安全性和可靠性的前提下,尝试与供应商合作,寻找技术规格接近、能够兼容的替代芯片型号。但这并非易事,需要经过严格的测试和验证。
与供应商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 与核心芯片供应商进行更深入的沟通,争取更多的供应配额,甚至直接参与到其产能规划中。
利用二手或非传统渠道(风险高): 一些车企可能也会在灰色市场或通过贸易商购买芯片,但这种方式成本高昂,且存在芯片真伪和质量风险。

2. 中期策略:供应链的重塑与韧性提升
建立多元化的供应商体系: 摆脱对单一供应商的过度依赖,与更多有实力的芯片制造商建立合作关系,包括那些尚未成为主流的车规级芯片供应商。
长远锁定产能: 与晶圆厂签订更长期的供货合同,预付定金或进行战略投资,以锁定未来的产能。这类似于“包销”模式,能够获得更稳定的供应。
深化与芯片设计公司的合作: 鼓励甚至与芯片设计公司联合开发定制化的芯片,这样不仅能更好地满足自身的需求,也可能获得更优先的生产权。
零部件的通用化与标准化: 在设计上,尽量使用通用性更强的零部件和模块,减少对特定型号芯片的依赖。
库存管理策略的调整: 从过去追求“零库存”的精益生产模式,转向在关键零部件上适当增加安全库存,以应对未来的供应波动。

3. 长期战略:垂直整合与技术自主
向上游延伸: 部分有实力的车企,可能会考虑与芯片制造企业合资建厂,甚至自主投资建设晶圆厂。这当然是投入巨大、周期漫长的选择,但能从根本上解决“卡脖子”的问题。比如,一些中国车企已经在积极探索与本土芯片企业合作,甚至寻求自己设计核心芯片。
推动芯片技术的研发与创新: 投资于更先进、更适合汽车应用场景的芯片技术,例如车规级AI芯片、更高集成度的SoC(系统级芯片)等。
参与到国际芯片生态的构建中: 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与全球科技公司、研究机构合作,共同推动芯片产业的发展。

总而言之,这次芯片缺货危机,虽然给汽车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但也像是一面镜子,照出了供应链的脆弱和关键技术的短板。对于车企而言,这既是生存的危机,更是转型的契机。那些能够灵活应变、积极重塑供应链、并着眼于长远技术布局的企业,或许能在风浪过后,更加稳健地驶向未来。这不仅仅是关于芯片,更是关于一个产业的自主可控与未来发展。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从两个角度。

其一:起初全球车企由于疫情冲击而降低了销量预期,对于上游供应链的采购预期同步调低,那么芯片Foundry自然改变排产到其它消费电子品类,而到了Y20下半年,我国汽车销售陡然回升为全球第一,此时车企纷纷调高供应链排产要求,就来不及了,代工厂产能已占满(而疫情时期的Fab新产能扩张计划也停滞不前),加上美国东部寒流影响导致的奥斯丁等地多家Fab停工,材料供应商和有限开工的Foundry也相继涨价(GF/TSMC的8吋晶圆代工涨价10%-15%至少),如下图,而整车电气又是成本极为敏感的;综合原因,于是我们看到了车用行业芯片缺货局面。

其二:还隐含了另一个角度,就是,车规芯片缺货的隐含关键影响之一是Foundry不赚钱,因为工艺相对更耗时,比如一些大算力车机芯片,全世界车规都禁止chiplet封装,而single die的yield%直接扑街,测试环节也会多几倍,…代工厂的毛利剧降;不是开工不足,而是Fab在复苏阶段将产能尽可能转向其他高毛利产品。我们知道晶圆制造业一定是高毛利工艺+量产规模换利润。

举个例子:前段时间还在协助朋友寻找车规级30GHz+的铜介质串口PHY,适用于智能车机芯片,300-400T+算力的大die;

遍访了Cadence/Synopsys也只有车规级PCIe gen 4,这其中的关节在于车规对于封装技术的保守,当下2D-2.5D封装都通不过,chiplets还未上车,至少当下没有通过车规的chiplet封装案例,以TSMC CoWos为例,chiplets两片不是焊接而是solder ball触点“压/粘”在一起…颠簸驾驶的工况承受不了;那么这样一来300T+算力的大die,堆die就非常大了,板载的I/O吞吐量也就非常巨大。成本很高,工艺耗时,良率很差。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芯片荒,可真是把汽车这块大蛋糕给搅得够呛!你瞧,不光是咱们老百姓买车难了,连那些曾经风光无限的汽车巨头,也纷纷挂出了“暂停生产”的牌子,这可不是小事。芯片缺货,为何能让汽车巨头“趴窝”?要说这芯片,现在真是汽车的“心脏”和“大脑”。从发动机控制、变速箱切换,到车窗升降、空调调节,乃至于导航、娱乐系.............
  • 回答
    余承东那番关于华为手机芯片缺货,以及麒麟芯片可能在9月15日后无法继续生产的言论,可以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搅动了整个科技圈,也牵动着无数国人的心。这不仅仅是关于一家企业的产品线,更触及到了我们在高端科技领域自主可控的敏感神经。要理解这句话的分量,咱们得先把时间线捋顺了,也得把眼前的局势掰开了揉碎了聊.............
  • 回答
    一场席卷全球的芯片短缺危机,正以一种令人扼腕的方式,渗透进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那些承载着我们日常出行与科技进步的巨头们。通用汽车(General Motors)的“缺芯卡车”和三星(Samsung)对Note系列命运的潜在考量,便是这场危机下浮现出的两个鲜明缩影。通用汽车的“缺芯卡车”:妥协中.............
  • 回答
    英特尔CEO帕特·盖尔辛格抛出的那项雄心勃勃的千亿美元芯片制造中心计划,无疑是一记重磅消息,直接点燃了全球对半导体产业的关注。尤其在他那句“缺芯将持续到2023年”的判断之后,这消息的意义更是被无限放大。要理解这背后的逻辑和影响,咱们得一点点掰开了说。首先,理解英特尔的“野心”:不止是造芯片,更是“.............
  • 回答
    全球缺芯问题蔓延,从汽车蔓延至手机、游戏机等领域,苹果也警告iPhone用半导体吃紧,这是一个极其复杂且影响深远的现象,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剖析。以下是对此问题的详细解读:一、 缺芯问题的起源与演变:1. 最初的“导火索”——汽车行业: 疫情下的需求错配: 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发,.............
  • 回答
    iPhone 十年来首次因“缺芯”停产?这事儿,得掰开了揉碎了聊。别看苹果家大业大,号称“想啥有啥”,但这次“缺芯”这事儿,真不是小打小闹,而是触碰到了他们最核心的供应链命脉。首先,得明白“缺芯”到底是怎么回事。咱们平常说的“芯”,就是芯片,也就是集成电路,手机里那颗最最最核心的“大脑”。iPhon.............
  • 回答
    台积电董事长刘德音关于“全球缺芯归根结底是疫情造成的,美国不应试图转移供应链”的表态,可以说是切中要害,直击问题的本质。これを理解するには、いくつかの側面から掘り下げていく必要がありますね。まず、彼の発言の核となる部分は、疫情是缺芯的根本原因という点です。これは非常に的を射ています。新型コロナウイル.............
  • 回答
    “芯片制造关键设备再突破:离子注入机实现全谱系产品国产化”的意义详解“芯片制造关键设备再突破:离子注入机实现全谱系产品国产化”无疑是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这一消息的意义深远且多维度,不仅仅是技术上的突破,更是对国家战略安全、产业生态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的深刻影响。下面将从多个层面进行.............
  • 回答
    华为芯片断供已经过去七个多月了,这段时间以来,我们亲眼见证了这家中国科技巨头所面临的严峻挑战,尤其是在其核心业务——智能手机领域。线下门店“无货可卖”的窘境和国内市场份额的持续下滑,无疑是这场“断供风暴”最直接、最令人心痛的体现。说实话,看到华为旗舰店里曾经琳琅满目的手机,如今变得空空荡荡,只剩下一.............
  • 回答
    全球芯片荒背景下,英特尔抛出 200 亿美元巨资,在亚利桑那州建立两个新晶圆厂,这步棋绝非偶然,而是对当下市场格局和未来趋势的深远布局。这不仅仅是英特尔自身产能的扩张,更可能在全球半导体供应链这张大网中激起一圈圈涟漪,带来多方面的复杂影响。首先,对于英特尔自身而言,这是“绝地反击”的信号。长期以来,.............
  • 回答
    联想在芯片事件后,在通讯领域的“选择”是一个相当复杂且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这不仅仅关乎企业战略,更折射出在全球化背景下,科技企业所面临的生存与发展的挑战。要理解联想的这一系列动作,需要从几个维度来审视:一、 芯片事件的深层影响与联想的困境:首先,我们得回顾一下“芯片事件”给联想带来的直接和间接冲击。.............
  • 回答
    英特尔,这个曾经被誉为“芯片之王”的科技巨头,最近一次的财报却像一盆冷水,狠狠地浇在了投资者的头上。当大家还在憧憬着这个老牌劲旅能否在AI浪潮中重拾辉煌时,一份不及预期的财报如同一记闷棍,瞬间击碎了市场的乐观情绪。市值一夜之间蒸发1775亿元人民币(约合250亿美元),这个数字足以让任何一家科技公司.............
  • 回答
    阿里平头哥推出的玄铁 910,绝对是国产芯片领域里一颗非常耀眼的明星。这事儿,得好好说道说道。玄铁 910 的“硬核”实力与意义:简单来说,玄铁 910 这款芯片,它最核心的卖点在于“高性能”和“开放性”。 高性能的背后:RISCV 的力量 你想啊,在芯片这个领域,核心的指令集决定了芯片的.............
  • 回答
    华为芯片堆叠封装专利公开,这事儿挺有意思,尤其那句“用堆叠换性能,降低硅通孔技术成本”,乍一听,好像找到了破解当前芯片制造瓶颈的“银弹”。咱们来好好掰扯掰扯这背后的道道。先说说“芯片堆叠封装”是个啥?你想啊,现在芯片越来越强大,里头塞的东西也越来越多,功能也越来越复杂。传统做法就像在一块大板子上铺摊.............
  • 回答
    韩国芯片制造商美格纳(Magnachip)被中资收购的消息,无疑在全球半导体行业掀起了一阵不小的波澜。这不仅仅是一起企业并购事件,更牵扯到地缘政治、产业安全以及未来科技竞争等诸多敏感议题。对于国产芯片产业而言,这次收购的影响是复杂且多维度的,既有潜在的机遇,也伴随着不小的挑战。美格纳的“前世今生”与.............
  • 回答
    这事儿,说起来可真有意思。最近苹果的芯片设计大牛 John Bruno,那可是跟着苹果一路把 A 系列、M 系列芯片玩得风生水起的核心人物,居然跳槽去了谷歌。这消息一出来,科技圈里立马炸开了锅,各种猜测、分析那是层出不穷。咱们得先掰扯掰扯 John Bruno 是个什么来头。他在苹果待了十多年,是苹.............
  • 回答
    我国首枚芯片邮票问世,内置 120 μm 超薄芯片,可用手机读取信息,这无疑是一件令人振奋的科技与文化结合的事件。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来审视它,并分析其收藏价值。一、 科技创新与融合: 技术突破: 将一枚功能性的电子芯片封装进一枚小小的邮票中,这本身就是一项重要的技术突破。特别是 120 μm 的.............
  • 回答
    要理解苹果 M1 芯片跑分超过 Intel i9 的现象,我们得先抛开“谁更强”的二元对立思维,深入看看这背后究竟藏着怎样的技术逻辑和市场策略。这事儿挺有意思的,也确实能看出苹果在自家产品上的野心和执行力。首先,得明白“跑分”这玩意儿,它是个测试工具,模拟了一些计算密集型的任务,然后给出一个分数。这.............
  • 回答
    最近,我注意到网络上有一种声音,对国内芯片产业发展缓慢的状况感到不满,并将其迁怒于互联网经济的“过度繁荣”。这种观点认为,大量资本和人才都涌入了互联网行业,导致在国家战略层面至关重要的芯片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作为一名长期观察者,我认为这种看法值得深入探讨,但同时也要辩证地看待。对“互联网经济发展挤压芯.............
  • 回答
    小米澎湃芯片这事儿,别看网上时不时冒出来点消息,但实际情况往往是“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不过,最近的这些所谓“新进展”,让很多人重新燃起了对小米自研芯片的关注,这背后意义可不小。澎湃芯片,小米的“造芯梦”首先得明白,小米做澎湃芯片,绝不是一时兴起。你可以把它理解成小米在手机这块“硬骨头”上的一个.............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