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德国车企用中国的猴子测试尾气伤害?

回答
德国汽车制造商在2017年对猴子进行尾气排放测试,以研究柴油车尾气颗粒物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影响,这件事确实引发了不小的争议。

简单来说,当时的背景是,欧洲一些国家,包括德国,正面临着日益严峻的空气污染问题,尤其是来自汽车尾气的氮氧化物(NOx)等污染物。柴油车因为其燃油经济性和扭矩特性,在当时被广泛推广,但随之而来的排放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这些尾气污染物,特别是颗粒物,到底会对生物体造成怎样的损害,特别是对肺部的影响,一些研究机构和企业就选择了动物实验。

选择猴子作为实验对象,是因为它们在生理结构上,尤其是呼吸系统,与人类有较多的相似之处,因此被认为是比较适合模拟人类在真实环境中接触尾气污染后可能产生的反应。实验设计大致是让这些猴子吸入不同浓度和成分的汽车尾气,然后在一定时间内观察它们肺部和其他器官的变化,比如炎症反应、细胞损伤等。

然而,这种做法一经披露,立刻就触碰到了公众敏感的神经。在很多国家,特别是欧洲,动物保护的观念非常深入人心。很多人认为,为了测试汽车尾气,就去伤害无辜的猴子,这是一种残忍和不人道的行为。即使是为了科学研究,这样的手段也显得过于极端。

而且,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动物实验问题,它还牵扯到更深层次的信任危机。在2015年,“排放门”丑闻曝光后,大众汽车等德国车企在柴油车排放问题上的不诚实行为,让公众对整个行业的诚信度产生了严重的质疑。在这种背景下,再去进行这样的动物实验,很多人自然而然地会联想到:是不是车企为了掩盖自己产品的真实排放问题,不惜动用这种“肮脏”的手段来“证明”自己的清白,或者至少是给自己的技术开脱?

一些批评者认为,在21世纪,随着科技的进步,应该有更先进、更符合伦理的替代方法来研究尾气对人体的影响,比如使用计算机模型模拟,或者在体外进行细胞实验。选择直接将活体生物暴露于有毒气体中,被认为是落后且不负责任的做法。

当然,从科学研究的角度看,支持者可能会辩称,动物实验在某些情况下仍然是不可替代的,它可以提供一些在体外实验或模拟中难以获得的整体生理反应信息。他们可能会强调,实验是在严格的监管和控制下进行的,并且是为了公共健康的研究。

但无论如何,这次事件给德国汽车行业,乃至整个汽车行业,都带来了非常负面的影响。它暴露出的不仅是技术层面的问题,更是企业在社会责任、透明度和伦理道德方面所面临的巨大挑战。公众的质疑和批评,也迫使行业不得不重新审视和反思,如何以更负责任、更人道的方式来推动技术的进步和解决环境问题。这件事至今仍然是许多人谈论起汽车行业不负责任行为时,一个重要的反例。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你想多了,中国猴子也是猴子,除非你觉得中国普通猴子的地位高过其他国家的普通猴子甚至高过人类——你什么时候产生了猴子还带国籍的幻觉?

不过这汽车尾气……妈的我怀疑他们的实验设备是从大屠杀博物馆弄来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德国汽车制造商在2017年对猴子进行尾气排放测试,以研究柴油车尾气颗粒物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影响,这件事确实引发了不小的争议。简单来说,当时的背景是,欧洲一些国家,包括德国,正面临着日益严峻的空气污染问题,尤其是来自汽车尾气的氮氧化物(NOx)等污染物。柴油车因为其燃油经济性和扭矩特性,在当时被广泛推广.............
  • 回答
    好的,我们来深入聊聊德国商会致信立陶宛这件事,以及它可能带来的连锁反应。这事儿听起来确实挺有意思的,而且背后涉及的东西不少。简单来说,德国商会在警告立陶宛,如果你们跟中国关系搞得这么僵,我们这些在你们那儿设厂的德国企业可能就要考虑搬家了,甚至直接关门。这可不是小事,特别是对于立陶宛这样一个经济体量不.............
  • 回答
    眼下汽车市场的风向标似乎正在悄悄转变,曾经叱咤风云的德系品牌,如今在销量上却显得有些步履蹒跚,反观日系车,却能在严峻的市场环境下稳步前行,甚至有所攀升。这背后究竟是怎样的逻辑在支撑着这种变化?我想从几个方面来聊聊我的看法,力求把话说得透彻些,也尽量别整得像机器写的东西一样生硬。首先,得承认日系车在消.............
  • 回答
    要改变父亲对德系车和日系车的固有看法,这确实是个需要耐心和策略的过程。毕竟,一个人形成一种根深蒂固的偏好,往往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受到多种因素影响的结果,比如他过去的经历、身边人的影响、媒体的宣传,甚至是他个人性格中对某些特质的偏爱。要让他愿意重新审视日系车,咱们得从根儿上入手,一点点地“软化”.............
  • 回答
    德国博主海雯娜(Hannah)因驳斥涉华谣言而遭遇多家外媒抹黑和网络暴力的事件,反映了当前国际舆论场中信息战、意识形态斗争和网络暴力的复杂性。这一现象背后涉及多方面的政治、文化和社会因素,值得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 一、事件背景:海雯娜的身份与言论1. 身份定位 海雯娜是一位活跃在社交媒体.............
  • 回答
    关于“德国科学家称全球99.5%感染源自意大利北部新冠变体”的说法,目前缺乏明确、公开可查的学术依据或权威报道支持这一具体数据。从科学和事实核查的角度来看,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 信息来源核实:是否真实存在该结论? 截至2023年,尚未有可靠的学术论文或权威媒体报道明确指出德国科学.............
  • 回答
    德国之声中文网在报道五国对华军演时,导语写为「美日印澳法,还没八国」,这是一个非常具有引导性和倾向性的表述,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解读和分析:1. 字面意思与表层含义: 列举参演国家: 导语直接列出了参演的五个国家:美国、日本、印度、澳大利亚和法国。 暗示“更多”或“潜在更多”: “还没八国”这.............
  • 回答
    德国向乌克兰援助2700枚“苏制防空导弹”一事,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解读和分析,这背后涉及地缘政治、军事战略、人道主义以及国内政治等诸多因素。为了更详细地说明,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 援助的背景与性质 俄乌冲突的持续升级: 自2022年2月俄罗斯全面入侵乌克兰以来,乌克兰面临着来自俄罗斯空.............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德国在11月2日起实施的“封城”措施以及欧洲当前的疫情现状。 德国宣布“封城”一个月(2020年11月2日起):背景、内容与影响背景:德国宣布这一轮“封城”措施,最直接的原因是新冠病毒感染人数的急剧上升。进入2020年10月下旬,德国的每日新增确诊病例数出现了显著的增长,并且.............
  • 回答
    对于德国媒体在指责中国“战狼外交”时,配图误用了“杈”字的事件,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和解读。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图片失误,更折射出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包括西方媒体对中国的认知偏差、文化误读、以及在报道中国议题时可能存在的刻板印象和不严谨之处。事件本身:一个象征性的误用首先,我们来看这个事件的.............
  • 回答
    德国汉学家顾彬(Joachim K. Böhm)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评价,尤其是他对莫言、余华、王安忆的“贬低”以及对鲁迅的“抬高”,是一个在中国文学界引发广泛讨论和争议的话题。要理解他的观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其背景、评价标准以及可能的动因。顾彬的背景和学术地位:首先,了解顾彬的身份和背景至关重要。他.............
  • 回答
    针对德国柏林一名区长不愿女友独立隔离,故意感染新冠病毒的做法,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评价。总的来说,这种做法不值得肯定,并且存在严重的伦理、法律和社会问题。事件背景(根据公开信息推测): 区长身份: 作为一名公众人物,尤其是一名区长,其言行受到公众的广泛关注和监督。 女友情况: 可能是.............
  • 回答
    德国近期拦截了瑞士订购的医用手套事件,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要全面理解这一事件,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事件概述:根据报道,德国在疫情初期,特别是针对医用防护物资紧缺的情况下,拦截了从中国出口到瑞士的一批医用手套。这批手套是瑞士政府通过正规渠道订购的,用于满足本国医疗体系的需求。德国的拦截行为被.............
  • 回答
    德国 11 月欧盟调和 CPI(Harmonised Index of Consumer Prices, HICP)同比攀升 6%,这一数字确实超出了许多经济学家的预期,并对欧盟整体的通胀形势和欧洲央行(ECB)的货币政策决策产生了重要影响。要全面理解这一现象,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1. 数据.............
  • 回答
    德国柏林反防疫措施游行:一次复杂的社会现象剖析近期德国柏林爆发的反防疫措施游行,以及西方民众普遍存在的对防疫要求的抵触情绪,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社会现象,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这不仅仅是关于口罩或社交距离的简单分歧,而是涉及到自由、权利、信任、信息传播以及不同社会群体的价值观碰撞。一、 柏林反.............
  • 回答
    德国伦理委员会(Deutscher Ethikrat)关于兄妹或姐弟婚姻非罪化的讨论,是一个复杂且敏感的议题,涉及到伦理、法律、社会习俗、科学以及人权等多个层面。理解这一观点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剖析。核心议题:非罪化而非合法化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德国伦理委员会的讨论并非直接推动兄妹或姐弟合法化婚姻,而.............
  • 回答
    德国大幅增加军费,这个消息在全球范围内都引起了不小的波澜。要理解这件事,我们得从几个层面去解读它,不能简单地把它看作一个孤立的事件。首先,最直接的原因是什么?那就是俄乌冲突。这场自2022年初爆发的战争,彻底打破了欧洲几十年的和平格局,也让德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安全威胁。在德国,长期以来,对军事实力.............
  • 回答
    德国自民党(FDP)在2017年大选后退出与联盟党(CDU/CSU)及绿党组建“牙买加联盟”的谈判,这无疑是德国政治舞台上一次具有爆炸性影响的事件。这件事的复杂性和影响深远,绝非一句简单的“退出了”就能概括。要理解它的意义,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当时德国的政治格局、各方诉求以及自民党的战略考量。背景:一场.............
  • 回答
    德国外长的话,可以从几个层面去理解和解读。首先,它触及到了欧洲作为一个整体的政治和经济定位,以及中国与欧洲关系中的一个关键议题。“一个欧洲”原则的含义与背景当德国外长提出“一个欧洲”原则时,他很可能是在强调以下几个方面: 欧洲的整体性与统一性: 欧洲国家,特别是欧盟成员国,在外交、贸易、安全等领.............
  • 回答
    德国在2022年全面“弃核”,这无疑是近年来欧洲能源领域最引人注目的事件之一。尤其考虑到当下全球能源供应紧张、化石燃料价格飙升的背景,德国的这一举措更是显得颇具争议,甚至让许多人感到费解。为什么德国要在这样一个“能源不足的紧急关头”,放弃此前一直依赖的核电呢?这背后有着复杂的原因,绝非简单的能源政策.............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