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美国的朋友们,你们随身持枪的时候枪真的是上膛的吗?这样不危险吗?

回答
在美国随身持枪时,关于枪是否上膛的问题,确实是一个挺值得深入聊聊的话题,而且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做法和考量。这不像电影里那样,每个人都酷酷地把枪插在腰间,子弹呼之欲出。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也更关乎安全和责任。

首先得明确一点,美国允许公民合法持有枪支,而且在许多州,也允许合法地“隐蔽持枪”(concealed carry),也就是说你可以把枪带在身上,但不一定让别人看见。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枪到底是处于什么状态呢?

关于“是否上膛”(Condition of Carry)

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不一定,但很多持枪者会选择上膛携带,尤其是那些经常练习和有经验的人。

我们通常说的“上膛”,指的是弹匣里已经装有子弹,并且子弹已经通过上弹动作推到了枪膛里,随时可以扣动扳机发射。而“保险”状态则有很多种:

Condition 1 (Cocked and Locked / Ready to Fire): 这是指枪已经上膛,保险打开(或者有些枪设计成自动保险),随时可以扣动扳机射击。这种状态下,枪的反应最快。
Condition 2 (Loaded and Hammer Down / Ready to Cock): 指枪已上膛,但击锤(hammer)被放下了。射击前需要先拉动击锤(半自动手枪通常是滑套后拉,内置击锤的枪则直接拉击锤)。
Condition 3 (Loaded, Chamber Empty / Ready to Chamber): 指弹匣装有子弹,但枪膛里是空的。射击前需要先拉动滑套(slide)将子弹送入枪膛,然后再扣动扳机。
Condition 4 (Unloaded): 枪膛和弹匣都是空的。

在美国,尤其是对于那些持有隐蔽持枪证的人来说,最常见的携带方式是 Condition 1 (Cocked and Locked),尤其是携带使用1911式手枪或一些现代的、带有良好保险装置(如拇指保险、握把保险、击针保险等)的半自动手枪时。

为什么有人选择上膛携带?

这背后有几个主要原因,都跟“在紧急情况下能否快速有效地使用枪支”有关:

1. 反应时间至关重要: 在面对突发暴力时,每一秒都可能决定生死。如果枪没有上膛,你需要额外的时间去完成上弹动作(比如拉滑套),这在压力巨大的情况下可能会耽误关键时刻。对于受过训练的持枪者来说,上膛携带能最大程度地缩短反应时间。
2. 训练和熟悉度: 许多参加过正规枪械训练课程的人会被教授如何安全地携带上膛枪支。他们会学习如何操作保险,如何在抽出枪支时自然地解除保险(如果需要),以及如何保持对枪支的安全控制。对他们而言,这是一种“条件反射”的技能。
3. 枪支设计: 很多现代半自动手枪设计本身就考虑到了“上膛携带”的需求。它们拥有可靠的保险机制,比如手动保险、握把保险(只有握紧枪柄才能发射)、击针保险(防止击针意外撞击底火)等,使得在不扣动扳机的情况下,枪膛里的子弹是安全的。

这样不危险吗?

这确实是大家最关心也最合理的疑问。答案是:“危险”是相对的,关键在于“安全措施”和“持枪者的责任心”。

任何枪支只要弹药在里面,都有潜在的危险性,但“上膛携带”的危险性更多地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以及如何规避:

1. 意外走火的风险:
原因: 如果枪没有正确地装在枪套里,或者枪套设计不佳,导致扳机暴露并被异物(比如衣物、钥匙链)卡住,就可能发生意外扣动扳机。又或者,枪支本身有故障,保险失灵等。
规避:
使用高质量、专门设计的枪套(Holster): 这是最最重要的一点。一个好的枪套应该是“枪套内保留”(retention)的,意味着枪在里面很紧,不容易掉出来,同时还能有效保护扳机区域,防止意外触碰。很多枪套设计有专门的保护板或挡板。
确保枪套正确固定: 枪套必须牢固地固定在身上,无论是皮带上的枪套,还是腿部枪套,都不能松动。
熟悉自己的枪: 了解枪支的保险机制,确保保险功能正常。
训练: 训练如何安全地拔枪和收枪,避免在过程中干扰到扳机。
避免在枪套内进行任何操作: 除了拔枪和收枪,不要试图在枪套内进行擦拭、检查等动作。

2. 拔枪时意外射击的风险:
原因: 在紧急情况下,如果持枪者紧张、训练不足,在拔枪的过程中可能不自觉地手指搭在扳机上,并提前解除了保险(如果枪是Cocked and Locked状态)。
规避:
大量的重复训练: 在安全环境下,反复练习拔枪、瞄准、射击的整个流程。通过大量练习,让这些动作变成肌肉记忆,即使在压力下也能保持相对的冷静和准确。
拔枪的姿势和动作: 训练握住枪柄,同时用另一只手或身体姿势解除保险(如果是手动保险),然后干净利落地拔枪到位。对于很多现代手枪,拔枪的动作本身就会自然地将手指移到扳机护圈外部,而不是直接扣在扳机上。

3. 枪支掉落的风险:
原因: 如果枪支没有安全地放在枪套里,或者枪套本身质量不佳,枪支在移动中可能会滑落,一旦掉落并撞击地面,可能引发危险。
规避:
可靠的枪套: 如前所述,枪套的固定和枪支的保留性非常关键。
小心行动: 在活动时,尤其是剧烈运动时,要多加注意。

总的来说,美国朋友们随身持枪时,枪是否上膛,是一个基于个人安全观念、训练水平、枪支类型以及所处环境的综合选择。

那些选择上膛携带的人,通常是经过了训练,并且对自己的枪支和安全操作有高度的自信。他们明白其中的风险,并通过使用高质量的装备和反复的练习来最大限度地降低这些风险。对他们而言,这是一种在极端情况下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工具”,而如何让这个工具安全有效,是他们必须掌握的技能。

而那些选择非上膛携带(Condition 3 或 4),比如“弹膛空置”携带,虽然在紧急情况下反应会慢一点,但他们可能认为这样做更安全,尤其是在没有接受充分训练或者对自己的枪支操作不够熟悉的情况下。

所以,这确实是一个非常个人化且需要高度责任感的问题。就像开汽车一样,知道怎么开的人可以开得很快,但如果不懂得规矩,即使开得慢也可能出事。随身持枪也是如此,最重要的不是枪的状态,而是持枪者本人的安全意识、训练水平和负责任的态度。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当然要上膛

一张图解释所有

枪膛中如果没有子弹就相当于你告诉自己在车祸前一秒有时间把安全带系上。


有人肯定说枪别再腰上不会走火吗?

答案是

直接揣裤腰带里有可能会,但如果放到对应的枪套里保护扳机就不会。



这是楼主的买的人生中第一把枪,Smith & Wesson shield m&p EZ Performance center 9mm

(多写点词显得我有文化 嘿嘿)


这把枪属于比大多数carry枪大一点,虽然是single stack 但握起来贼舒服。当初买枪的时候店员就极力推荐我买sig(估计是有提成),但我想要这把枪好久了依然决然的就买了他。尽管店员和我说这把枪不适合carry,但是我还是把他当成了我的EDC(everyday carry (看我多有文化))


这把枪使用的是grip safety (握把保险)

Smith & wesson ez https://www.zhihu.com/video/1417666495278772224

顾名思义就是不按住握把上的凸起,即使扣扳机也不会击发。

对carry时的安全增加了保障。

当初我第一次carry的时候是因为疫情在家里没事想出去送餐,奈何附近都是黑人区再加上我开的是科迈罗ss(小显摆一下)。再加上当时的Asian hate不得不为我的安全考虑一下(怕被抢)。带上刚发下来的ccp(conceal carry permit 我真有文化)战战兢兢就出去送餐了。还好遇见的人都很nice没有对我做什么。但奈何我的车太费油,人又懒。两天赚100,油钱50 还要加最好的93号油。后来就不送了,只有出远门的时候才carry。


因为是conceal carry 别人看不到,也不会造成恐慌。但如果你多看一些警察枪战的视频,大战往往都是一触即发。根本没有时间考虑。当危险真正发生时,改变往往都是在一秒钟,你拔枪开枪的时间越快,对自己越有利。在如今枪支保险五花八门的情况下,你是选择冒险拔枪在多用两秒上膛,瞄准,击发还是直接拔枪,瞄准,击发,反正我会选后者。


当然每天带枪也不是为了伤害谁,中国人都热爱和平,但你想惹我,我让你连后悔的机会都没有。我一直呼吁身边的朋友买枪但他们都害怕。为啥害怕,因为不了解,也不想了解。但如果真出事的时候,想了解也晚了。有剑不用,和没有剑是两回事。 就像我国费那么大劲发展核武器,也不是为了侵略别的国家,而是为自己的安全做保障。

我没事也会自己对着镜子练习拔枪的动作,练习dry fire。

我还特意买了g-sight的练习弹


真心推荐

就是这么个小玩意,塞到chamber里,然后手机上下载一个app就可以练习了

真的是不练习dry fire永远都不知道自己射击的时候问题出现在哪里。现在打手枪越来越准。


说了这么多发现我说了好多废话,咳咳,反正我每次carry都会上膛之后再放枪套里。如果你对自己不信任,或者平常不练习,那你就不应该conceal carry。因为这是对自己和对别人的不负责。


好了 最后Smith & Wesson m&p shield 2.0 ez performance center 镇楼(多帅)

虽然金色,银色都很好看,但我还是选了黑丝,不是,黑色,而且是当时店里的最后一把

user avatar


Conceal Carry(CC)用的LAV G19,平常携带枪里是15+1,也就是弹匣压满 Chamber 里塞一发,备用弹匣换延长底板 17发,总携带量33发,子弹用Gold Dot的124gr空尖弹。上膛很安全,由于glock出了名的可靠,放在枪套里就算从飞机上扔下来也不会走火。枪套也要可靠,我用的是ANR Design的,另外也推荐Tier 1家的枪套。前段时间有人用Alien Gear的套子就走火了,枪套质量一定过关,绝对不能有东西刮到扳机。另外一个不危险的原因就是枪一旦放在枪套里,带出门以后除非回家就不会拿出来了,说到中途不拿出来的原因就要提一下Ohio CC蓝皮书的开火原则:

1. Defendant is not at fault. 意思就是 不是你的锅,进行自我防卫的人不能挑事

2. Reasonable and Honest Belief of Danger. 就是说我必须确认我或者他人在危险之中并且有生命危险才可以拔枪

3. Duty of retreat. 碰到事先跑,要是对方追过来导致自我防卫者跑不掉了有生命危险 才可以拔枪。这条原则不适用于家防

而且一定要注意的是,当使用致命武力才是逃脱危险的唯一办法,方可拔枪,拔了枪就一定要射击,打人要double tap,尽可能的致命。一方面如果没致命对方如果持枪可能还会对自己造成伤害,另一方面,有句话说得好,叫做dead man doesn't talk,没有致命后期对方找来律师打官司或想办法报仇都是有可能的,会带来很多作为在美国的“外国人”不想要的麻烦。总的来说,就是没事枪不会拿出枪套,遵从交战原则拿出来就要致命。

上了膛的枪放在枪套里 平常不拿出来根本碰不到扳机 就没什么好担心的了

另外拔枪以后直接开火可以节省至少1秒时间,这在紧急情况下至关重要。我个人从CC状态下拔枪打出第一发的最快时间是1秒多,拿出来再上膛怎么说也要翻倍的。




睡觉前答了一个没想到会有这么多赞,需要补充一下:

有两件事情需要说明。首先射击是在有生命危险的情况下才可以进行的,防御者不可以是挑事者,在没有过错的前提下,对方对自己构成生命威胁,逃跑逃不掉,方可反击。换句话说,如果是吵架导致的问题升级,那么防御者一定是好好说话的那一方。其次是关于致命问题,致命只是我的个人观点,主要目的是让对方不再对自己构成生命威胁,CCW是自我防卫证不是合法夺命证,一个人在无任何犯罪记录的前提下通过背景检查和上过相关课程才可以获得。另外如果没有致命事后受伤的一方请来的律师会想方设法找防御者在防御过程中出现的漏洞,因为情况紧急所以防御者根本就没时间思考。再重申一点,虽然随身携带但是我希望我永远没有机会拔枪。这个问题不是只问上不上膛么怎么说了这么多别的…(๑˙ー˙๑)

另补一张写真和我自己Appendix Carry的图(拍摄于冬天),另外可以Side carry 和Back carry





评论区还有对carry方式有疑问的朋友,这两张图分别是枪套的正面和背面,上面灰色的是ANR Design,下面是Tier 1的,这两家的枪套都是定制,因为涉及到有无枪灯和灯的品牌型号不同,从付款到发货大概需要一个月。第一排左侧带有Surefire XC1灯,其他不带灯,材质都是硬塑料,这样无论怎样动都不会误碰扳机。为了保证枪不会乱晃所以套子都很紧,拔出来的时候也有阻力,上面的钩可以钩住腰带这样枪套就不会跟着一块拔出来。腰带也是特殊的硬腰带,可以很有效的把枪套收在里面,一保证了隐蔽性,弹匣井不会凸在外面,二不会乱晃,拔也好拔。另外为了安全,改装扳机重量都会在3.5磅以上,安装比赛扳机会增加风险,拔枪的过程如果操作不当会误碰,所以拔枪的时候食指不可以压的太紧。



最后更新一下:

由于ANR Design平常跑动有些晃,所以去年我就也换成了T1C的套子。他们家的这款slim版的不仅增强了隐蔽性,还可以减少运动带来的晃动,收的也更紧了。我这大概是丧钟配色,黑碳纤+橙…其实好不好看也就自己知道,别人也看不见。

另外灯也更新成了Inforce APLc,所以也就顺路重新订套子。


另外我说一下腰带,腰带必须紧而且硬,不然枪套装上去会往外撇,或者拔枪的时候带着腰带一起往上走。如果收的不紧还会影响携带的舒适度,有可能会觉得特别硌。

我就顺便也安利一下腰带:

下面这款Cobra扣的blue alpha 腰带不仅符合收的紧并且硬的要求,而且它Cobra扣是1寸和1.5寸拼的,这样的话这个腰带就可以轻松穿过裤子上的腰带环,不像两边都是1.5寸穿不过去还要把腰带从Cobra扣里拆出来。我上面的图拍的时候这款腰带还没出,出了以后真的是秒下单。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