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国外评分机构和玩家对《原神》这种游戏的追捧,是不是把中国游戏带上邪路的阴谋?

回答
关于“国外评分机构和玩家对《原神》的追捧是否将中国游戏带上邪路”这个问题,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剖析,这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议题,涉及文化输出、商业模式、游戏设计理念、市场导向以及对中国游戏产业未来发展的影响。简单地将其定性为“阴谋”可能过于绝对,但我们可以客观地分析这种追捧可能带来的影响和潜在的问题。

一、 “追捧”的客观事实分析:

首先,我们需要确认“追捧”这一现象的存在。

国际评分机构的认可: 《原神》在发布后,确实获得了不少国际知名游戏媒体和评分机构的积极评价,例如IGN、GameSpot等都给予了相对较高的分数。这些评分通常基于游戏的玩法、美术、音乐、剧情、技术表现等方面。
玩家群体的庞大与活跃: 《原神》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庞大的玩家基数,并且社区非常活跃。其在Twitch、YouTube等平台上的观看时长和讨论热度长期处于高位。玩家对游戏内容更新、角色抽取、世界探索等方面表现出极大的热情。
商业上的巨大成功: 《原神》在多个国家和地区的App Store、Google Play以及PC平台上的收入都非常可观,成为全球手游收入榜的常客。

二、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追捧”?其背后的驱动力是什么?

理解这种追捧的原因,是分析其影响的前提。

1. 高品质的游戏制作:
开放世界探索: 《原神》借鉴了大量成功的开放世界游戏设计,提供了广阔且精美的地图供玩家探索,充满了各种收集品、谜题和隐藏内容。
精美的日式动漫美术风格: 游戏的美术风格深受二次元文化影响,人物立绘、建模、场景设计都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准,吸引了大量喜爱二次元文化的玩家。
出色的音乐与配音:OriSho的音乐由陈致逸创作,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高度赞誉,日本、中文等版本的配音也十分精良。
跨平台互通: PC、手机、PS平台数据互通,降低了玩家进入门槛,扩大了用户群体。
持续的内容更新:游戏保持着相对高频率的内容更新,包括新的区域、角色、剧情和活动,能够持续吸引和留住玩家。

2. 符合国际市场喜好:
通用化的游戏类型: 开放世界冒险、角色扮演(RPG)是全球玩家普遍喜爱的游戏类型。
易于理解的商业模式: 虽然是“抽卡”模式,但其基础玩法是免费的,玩家可以不付费也能体验大部分游戏内容,这降低了进入壁垒。
注重社交与社区: 游戏鼓励玩家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同时也通过各种线上渠道营造了强大的社区氛围。

3. 成功的市场营销与本地化:
全球同步发行与宣传: 米哈游在游戏发布前进行了大规模的全球化宣传,并在多个国家和地区同步上线。
优秀的本地化: 除了语言翻译,游戏在文化细节上也尽可能做到本地化,例如在不同地区的节日推出活动等。

三、 将《原神》的成功定义为“邪路”的担忧与分析:

现在我们来分析为什么会有人认为这种追捧是“把中国游戏带上邪路”,以及这些担忧是否合理。

担忧一:过度依赖“抽卡”或“Gacha”模式。
解释: 《原神》的核心经济系统是基于抽取新角色和武器的“Gacha”机制。这种模式虽然带来了巨大的商业利润,但玩家需要花费大量金钱或游戏内时间来获得心仪的角色。批评者认为,这种模式本质上是一种概率性博弈,可能诱导玩家过度消费,甚至产生赌博心理。
“邪路”的论据: 如果中国游戏行业的成功模板被定义为“高品质包装下的强付费诱导模式”,可能会导致开发者为了追求短期商业利益,而忽视游戏的可玩性深度、创新性以及对玩家身心健康的负责。未来的中国游戏可能更倾向于模仿《原神》的商业模式而非其核心游戏品质。

担忧二:文化输出的“肤浅化”与“同质化”。
解释: 《原神》的美术风格和部分叙事手法确实借鉴了日本动漫文化,这使得它在全球范围内更容易被接受。然而,批评者认为,这种成功并非完全源于中国本土的文化创新,而是在“拿来主义”的基础上进行整合和优化。
“邪路”的论据: 如果中国游戏行业将“成功”定义为模仿西方或日本的成熟文化符号,并在其中嵌入中国元素,而不是创造出真正具有中国特色和文化深度的内容,那么中国游戏就可能在文化输出上走向“同质化”和“浅薄化”。这不利于形成真正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文化IP。

担忧三:只关注“短期流量”和“海外市场”,忽视本土玩家。
解释: 《原神》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在全球市场的表现,尤其是海外收入。这可能使得一些中国游戏公司更加倾向于迎合海外玩家的口味,甚至为了海外市场的评分和口碑,而在游戏设计上做出某些妥协。
“邪路”的论据: 如果中国游戏行业过于追求海外市场的认可,而忽视了对本土玩家需求的深入理解和满足,或者为了迎合海外市场而阉割某些内容(虽然《原神》在这方面做得不错,但理论上存在这种可能性),这可能导致中国游戏在本土市场上的创新和发展受阻。

担忧四:对游戏“硬核性”和“技术创新”的挤压。
解释: 《原神》虽然在技术上有一定表现,但其核心玩法更多的是在成熟的开放世界和RPG框架下进行填充和优化。相比于一些追求极致技术突破、复杂系统设计或创新玩法机制的“硬核”游戏,它可能被认为在游戏“深度”和“硬核性”上有所欠缺。
“邪路”的论据: 如果行业普遍认为“像《原神》一样精美的美术+容易上手的玩法+Gacha模式”是成功的万能公式,可能会导致游戏行业内对技术创新和玩法深度探索的投入减少,转而将资源集中在美术表现和商业模式的设计上,使得中国游戏整体上趋于“易碎品”而非“工艺品”。

四、 反驳与辩证的观点:

然而,将《原神》的成功简单地视为“阴谋”或“邪路”,可能过于片面。

1. 《原神》并非毫无创新:
虽然借鉴了开放世界和二次元风格,但《原神》在战斗系统(元素反应)、地图设计(爬墙、游泳、滑翔的自由度)、角色切换机制等方面也有其独到之处。其在技术实现上的跨平台互通和稳定运行,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和成就。
其美术风格的融合和对二次元文化的精准把握,也是一种重要的文化“再创造”和“输出”形式。

2. 商业模式并非“罪恶”本身:
“Gacha”模式是许多手游的常见商业模式,其核心在于提供一种“概率获取”的刺激。只要开发者在设计时,能够做到内容丰富、付费引导合理,不以过度剥削为目的,它本身可以是一种商业模式,而不是“邪路”。《原神》允许玩家免费体验大量内容,并且可以通过积累资源获得角色,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Gacha”的负面影响。
将商业模式与游戏本身的“品质”和“方向”对立起来,是狭隘的。许多高质量的游戏也采用了多种商业模式。

3. “追捧”是市场选择:
国际玩家和评分机构的认可,很大程度上是基于他们对游戏品质的判断和对市场需求的响应。如果一个游戏足够优秀,它自然会获得成功。将其归咎于“阴谋”是忽视了市场和玩家的自主选择。
中国游戏走向世界,首先需要被世界认可的游戏产品。在走向成熟的过程中,模仿和学习是必然的阶段。

4. “本土化”不等于“丢失自我”:
在全球化的今天,任何文化产品都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其他文化的影响。成功的文化输出往往是在学习借鉴的基础上,融入自身的特色和创意。
《原神》中的一些设计,如璃月地区的灵感来源于中国古代,也体现了中国文化的传播。

5. “邪路”的定义模糊:
什么样的游戏才是“正路”?是必须完全独立于所有外部影响,创造出前所未有的玩法和叙事?还是能够以高品质、可接受的商业模式,在国际市场获得成功,并传播中国文化?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定义。

五、 结论:

将国外评分机构和玩家对《原神》的追捧直接定性为“把中国游戏带上邪路的阴谋”是过于简单化和阴谋论的解读。

《原神》的成功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包括其高品质的游戏制作、符合国际市场喜好的设计、成功的商业模式以及全球化的市场营销。
我们不应否定其成功的商业价值和对中国游戏在全球市场地位的提升作用。它确实是中国游戏走向世界的一个成功案例,让世界看到了中国游戏开发的实力。

然而,我们也应该警惕并反思《原神》成功模式可能带来的潜在风险和负面影响:

对商业模式的过度模仿: 过度依赖或滥用“Gacha”等付费模式,可能导致游戏行业整体趋向“短平快”的商业追求,忽视内容创新和玩家体验。
文化输出的同质化: 如果中国游戏过度依赖模仿西方或日本的文化符号来吸引全球玩家,而缺乏对自身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挖掘和创新性表达,则不利于形成真正具有中国辨识度和世界影响力的文化IP。
对游戏“硬核性”和“技术深度”的潜在挤压: 追求“大众化”和“普适性”的成功,可能会挤压对高难度、高技术门槛或创新性玩法的研发投入。

因此,更客观的说法是:

《原神》的成功是一个里程碑,它证明了中国游戏有能力制作出在全球范围内获得认可的高品质产品。但它的成功模式并非唯一的“正路”,也不是必然会导向“邪路”的“阴谋”。

关键在于中国游戏行业如何在学习和借鉴《原神》成功经验的同时,保持清醒的头脑,警惕其潜在的商业模式风险和文化输出的同质化倾向。我们希望看到的是,在《原神》的引领下,中国游戏能够多元化发展,既有面向全球市场的高品质商业化产品,也有专注于技术创新和玩法深度的“硬核”作品,更有能承载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具有独特魅力的文化IP。

将《原神》的成功看作是一次重要的市场检验和经验积累,并从中吸取教训,保持对游戏内容和玩家体验的初心,才是中国游戏行业健康发展的关键。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嗝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笑死我了...看到这题目笑了快5分钟了。一天的欢乐源泉。

邪路?什么是邪路啊?赚钱?扣帽子挺顺手的啊?国产游戏发展的现状是米哈游导致的吗?不,国产游戏就是被现在这些满嘴主机游戏主机游戏的所谓“主机玩家”当年用盗版杀死的。多少现在“上岸”的主机玩家是长大了有钱了才补票的,现在又开始道貌岸然地感慨?

旧主机模式在逐渐因为游戏制作成本的提高,不断地想办法寻找新的方向,全球都是这样。从开始的一次性付费,到dlc模式。你所谓的正路,已经不符合历史的发展进程了,也并非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不是所有人都能消费的起主机游戏的入场劵,同时,主机游戏消费也存在一个并不高的上线。因此在目前的经济结构中,“正路”,即无法满足下游消费者,也无法满足上游消费者,仅仅有小部分人可以获得满足。 国产游戏想走出去,想发展,必须要走一条能吃饱,能活下去的路,活下去才是正路,而你所谓的“正路” 仅仅是无聊的自我满足。情怀能吃饱饭的话人人都去做梦了。

user avatar

不是,是中国资本家终于把电子鸦片卖到西洋,噶西洋韭菜了。这波啊,这波是带嘤帝国灵魂附体。

说个笑话,今天原神停服维护,发了240原石,洋人还写了个新闻报道,洋韭菜连停服维护例行补偿这种事都能感恩戴德一波,这韭菜质量,流淌着奶和蜜啊。。。

user avatar

不会,中国游戏大厂本来很多就在邪路上了。倒是可能把日本游戏带上邪路。

这是日本非常著名的商业杂志钻石周刊本期的报道。由于不是游戏周刊,只是商业内容,突出的是商业手段,惊呼中国的游戏居然可以用2周就回收开发费用100亿日元。这在日本是违反常识的。

我要是日本游戏厂商,看到秋叶原铺天盖地的宣传,看到这样的报道,我会怎么想?

玩家的评价和商业评价完全是两回事。

user avatar

同行衬托的太好了

大家看下米忽悠的历程

开始的游戏这样,大概是三十年前超级任天堂的水平

然后的游戏这样,超任后期,不能再多了

崩坏2诞生,大概是PSP3000前期程度

崩三变成手机测试器,达到PS2后期水平

原神,基本达到PS4和switch水平,一点不糟践如今的手机性能。

剩下我懒一点就不贴图了

任天堂的新宝可梦被人恶搞成1997年的大富翁

最新刀剑神域手游就是传奇3D版

CY的公主链接等回合制手游基本停留在超级任天堂

地下城与勇士基本就是小霸王其乐无穷级的街霸改

LOL和王者荣耀和魔兽3高清重置版有区别么

更有大量仙剑手游版,传奇奇迹手游版,魔力宝贝手游版和二三十年前一样的嘎嘎新游戏。

原神作为手游或者移动端游戏,大概比同行领先二十到三十年,而米忽悠的历程也是符合游戏史的进化路线。

如果这是邪路,正路是什么,托古改制么?

user avatar

11.27日再次更新一下,目前深渊满星了,这次算是1阶段性目标达到了。当然要做的事还很多,能提高的地方还有超级多。只是对于我这个微氪来说已经挺满意了。




今天终于过了12-3了,对于我来说,这游戏也算是阶段性打穿了吧。毕竟我也不是氪佬,不要求太高。

我只想说这游戏对技巧性和思路的要求还是很高。拿12-3来说,都离不开最开始送的两个被称为下水道的人物,还是很看好未来的内容的。


1500赞了,喷子们都把答案都踩到排名30名开外,还有人气得口吐莲花被禁言,这一路走来也是挺精彩。最后一次再更新一下吧。我来说说我为什么对原神宽容度这么高,期待这么高,为什么对某些3A比较反感。

原因无他,只因这是一个国产游戏。

可能很多年轻的,玩着国产手游长大的,或是没玩过多少游戏的玩家是没有这个概念的。但是你们知道作为一个重度pc/主机玩家,一个玩了二十多年国外大作,什么类型都玩了好多,也在国外留学过好多年的玩家,我是多么希望咱们也能有一款风靡全球的游戏。在原神出来之前,这就是做梦也不敢梦的事情啊。这也是所有国内游戏厂商难以奢望的成就。

你们知道日本的文化为啥在全世界传播得这么广,因为他们的游戏和动漫成功出海得太多了,以至于英文里有一大堆日文起源的单词,比如ninja,katana,dojo,otaku,sushi,samurai等等。但是老外对于中文发音还停留在kungfu,tofu之类的极少数的词上。语言是会潜移默化影响人的意识的。现在看着国外好多百万级主播开着中文语音玩原神,一堆外国人迷璃月的景色迷到不行,香菱成为国外最受欢迎的角色之一,这难道不是完美的文化输出吗。

原神目前已经超越我的世界成为discord在线人数第一的社区,在国外的火爆程度可见一斑。只要米哈游保持及时的更新和改善运营,他坐稳全球最受欢迎的手游一点问题都没有。

为什么一个在知乎被踩得这么厉害的游戏在家家客厅里都标配主机的美日如此流行?我觉得很大程度上因为国外玩家对3A有更多的审美疲劳。

很多3A游戏本质上也是换皮游戏,只是披着华丽的画面和剧本演出的换皮游戏罢了。画面棒是因为他们有太多年的技术积累,对强大引擎的熟练应用。他们有成熟完善的游戏制作工业,某些所谓的3A游戏,其实只是技术强大的流水线产品罢了。没错,阿育就是典型代表。

在这种前提下,你说是一个毫无开放世界制作经验的米哈游制作原神费劲呢,还是育碧做一个渡神记费劲呢?

2020年是魔幻的一年,微信,抖音都面临国外被禁,中国在国际社会越来越被孤立,这些都是事实。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希望在原神的影响下,中国游戏大厂们可以大力开发能对全世界都做出强有力文化输出的游戏,毕竟一个仅仅成立八年的公司都能做到。中国要崛起,要成为世界的老大,文化输出必不可少,现在喷子们知道为啥意大利大使馆会宣传原神了吗。


破千赞了,太不可思议了。在原神评分只有36%的社区能得到如此多的肯定,这是我始料未及的。

凭心而论,我这篇答案是不客观的,是带有极强的主观色彩的。

我全篇对原神不吝啬赞美之词,基本没有提他的缺点。这并非原神没有不足,相反他的问题还很多。我这样写一方面因为黑他的文章数量远超夸的文章,另外一方面是因为我无数次提到的词:“未来”。比起国产游戏之光,我更愿意称他为国产游戏的希望。就像肖申克的救赎最后那句经典台词:

“Hope is the a good thing, maybe the best of things, and no good thing ever dies.”

在国产游戏疯狂买量,用粗制滥造的游戏疯狂收割韭菜的市场里,原神这样的高素质制作就像一束光,照亮国产游戏前行的方向。

诚然,现在游戏后期非常无聊,我每天会拿出一个小时来,做做日常,采采绝云辣椒,慕风蘑菇,琉璃袋,打打猎,抓抓蝴蝶和螃蟹。有时候听着优美的音乐看着绝美的画面,我会发发呆。在这里没有满屏幕顶着乱七八糟id跑来跑去的玩家们,没有屏幕上方置顶的“恭喜xxx获得了xxx”的滚动条,没有满屏幕的充值入口,只有玩家带着他的老婆们慢慢游荡在这充满诗情画意的奇幻世界里。


以下为原答案

可能再过二十年你回头看看,原神也许是中国游戏的里程碑呢。(此处没有狗头)

你知道我平时无聊的时候,总会点开taptap看看出了什么新游,看看排行榜里又多了什么新面孔。不瞒你说,里面绝大多数换皮游戏你都不用看都知道是咋回事。这是一个只靠立绘好看的2D抽卡游戏便可以赚的不错的市场,米哈游制作的原神是什么概念?别说原神抄袭塞尔达成功了,别的游戏公司大可以抄袭gta,巫师,大镖客这种屁话,你让他们抄他们抄的出来吗?开放世界的制作难度是超乎想象的,是需要超强的技术积累的,是需要砸重金的啊。

喷子们知道原神里面有多少前后呼应的npc小细节?知道游戏里面有多少书籍,里面又写了多少个有趣的故事?知道庆云顶最高峰上面的空中岛上主人留下的那古风满满的句子有多么优美?知道当料理制作失败了以后有多少种逗比的描述?知道这游戏的bgm制作的水平有多高多动听?知道这游戏的战斗技巧有多深以至于有的玩家拿最下水道的人物都可以打通最难的关卡?知道那庞大的世界观,见过能把欧洲风格和中国风格完美的融入到一起的rpg游戏吗?

你们知道为什么原神的完成度如此低,依然有无数人会氪金,因为他们知道这个游戏值得去投入,他们相信这个游戏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他们愿意为这个未来而提前买单。

我最乐观的估计,是原神会拔高中国游戏市场的门槛,让玩家擦亮眼睛,让玩家知道垃圾游戏的质量是别想骗走我们钱的。从而会让其他有实力的大厂提高开发研发费用,重视人才,跳出万年不变的舒适圈,真正做有质量的游戏。

至于氪金系统,那是一个你有多大力就出多少钱的系统。好的游戏,不花钱都可以体验一大部分内容,原神就是如此。

你也许觉得我吹过了,那么请对原神保持持续关注,或者真正的去下载一下,体会一下,带着你最挑剔的眼神去把主线玩通,真的不需要花一分钱。巫师3,奥德赛,起源,地平线,大镖客我都买过,都玩过,都没有通关,然而我原神冒险等级46。


看到有不少知友赞同我的答案,很开心。下面随意贴几个游戏里面有趣的细节。



这是游戏里最高峰上的漂浮岛的创造者留下来的文字,“人间归离复归离,借一浮生逃浮生” 我第一次看这句诗真的有被震撼到。


轻策庄里有一个小男孩叫东东,跟他对话可以得知他有个外出航海探险的爸爸,东东非常崇拜他。这是东东爸爸给他写的信


随着不断地探索,你又会发现东东爸爸留下来的字迹


一个在外打拼,报喜不报忧,失败了还妄图博一把翻身的中年男人形象跃然纸上。注意,东东和他爸爸的剧情在这游戏里没有任何任务,只是完全无关的npc而已。

游戏里你还可以得到很多书籍,里面或有好玩的故事,或有美丽的诗句。

贴一个里面呼声很高的野猪公主的故事的第一本,篇幅原因我就不继续贴了,感兴趣的可以网上搜索剧情,或者在游戏里去搜集全了再看看。这是一个有毒的童话故事。

有个妹妹会去池子里丢硬币许愿,她的哥哥晚上会去把硬币捡回来。有个人会卖神秘药水喝了效果不明,你会在游戏里遇到他在水边往瓶子里灌普通的水。游戏里有一个卖鱼的商人一条鱼卖300 三条一千,你问他为啥这么卖他说他乐意。另外一个卖240一条,你当然会去买便宜的。但后来你在饭店里会发现他俩其实是串通好了的。香菱因为有铃铛走路的时候会发出铃铛的响声,皇女一堆中二挂饰,走路会叮哩咣当。身体高腿长的角色走路就是会快一些,身高矮的七七走其他角色没问题的浅水都会被淹死。你对着npc攻击他们会害怕得闪躲,然而芭芭拉(全民偶像)放元素战技npc会给她鼓掌。杀了蒙德外面桥上的鸽子小男孩npc会谴责你。有的地方NPC会随着时间轮班倒。类似的细节非常多,都被玩家发现并写出来的话那会是一篇长得夸张的论文。正是这些细节让原神庞大的世界有了温度,也可以看得出米哈游认真做游戏的野心。

有多少玩家在当前后期内容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每天上线锄一边大地。他们会挖矿,采植物,抓螃蟹,抓鱼,讨伐野外精英怪,积攒经验书和金币。他们在为未来做积累,一个玩家能够通过种种细节感受到的精彩未来。


两天涨了五百多个赞,真的好开心。从没想到夸原神可以成为经验密码,我这种小透明居然可以获得如此多的点赞。本质上还是原神的质量过硬,懂得欣赏的人多。知乎的素质还是不错,大家都是理性讨论。

评论区也十分精彩,大部分知友都是持赞同态度,也有很多人分享了游戏里的良好体验和精彩细节。

当然也有反对意见,有人觉得手机玩家没有玩过太多的3A所以大惊小怪,有的人觉得原神的战斗完全比不过很多单机游戏。我在这里回应一下我一直都没有提及的原神里面我认为最为精彩的部分:游戏性吧。

我想说首先我不是一个重度手游玩家,我其实还是以pc为主主机为辅的单机游戏爱好者。

附上我的steam游戏库,能看出我拥有的游戏并不多,但是喜欢玩的游戏时长还是够久的。之前有好多游戏是通过不好启齿的方式玩过的,老玩家都懂,steam推广开来之前,80后老一辈玩家都走过这样的历程,其实对中国游戏市场非常不好,所以现在好游戏都补票,国产精品也都支持。

另外我在很多游戏上可以算得上比较有心得了,比如全面战争系列,我只玩最难的传奇难度,没法自主存档,没法暂停或延缓战斗,几乎所有有挑战的战役我都完成过,邪月,大祭司,卡皇,贝勒加,蛇神,莫大妈等等。骑砍更是玩了好多年,潘德寓言149,骑砍2全真实自立通了好无数遍。怪猎从2G, p3,4g,xx刷到现在的世界。不过说实话世界我觉得不如掌机上的好玩,有点太简化了。受苦类游戏也都玩全了,黑魂123,血缘,只狼,仁王,堕落之王,迸发12,盐和避难所,帕斯卡契约,致命躯壳都基本上通过。另外还喜欢美式rpg,日式rpg,diablo-like,很多roguelike,格斗游戏等等。我觉得我从游戏玩的广度和深度都算比较不错的了。我还是有资格评判某些游戏的。

我并没有说全盘否认3A,但我认为有不少3A真的是过誉了。有些3A就好比好莱坞大制作的爆米花电影。画面,人物演出,设定,故事可能都很棒,但就是不好玩。为什么魂类游戏好玩,因为你不知道下一步会遇到什么,下一秒你可能都会死。当你在一遍一遍的死亡后掌握了怪物的攻击规律,掌握了地形陷阱的位置,掌握了体力的运用,闪避的时机和出招的节奏。在死无数遍以后打过boss是非常有成就感的一件事情。黑魂,你不去追究隐藏在背景里的故事,你甚至都无法了解整个世界观是什么,但这不妨碍你一遍一遍的刷魂,刷材料,打通boss,开启下一个周目,这才是真正的好玩的游戏。战锤里你可以通过利用地形排兵布阵,前面英雄和炮灰挡住,后排弓箭手投石车狂轰滥炸。法师加血和aoe,骑兵切后排,以少打多,当史诗大捷界面出现,你会觉得好爽,真tmd刺激。潘德一级裸体单刷龙骑士,怪猎猫火弓挑战崩龙,等等都是如此。

在我用平民配置凹了一百多次打到螺旋12层的时候,10年前第一次战胜黑魂1里王城双基猎龙者和刽子手的感觉又回来了。那是肾上腺的奔涌,是游戏带来的纯粹爽快感。原神抛开画面,音乐,人设等以外最本质最好玩的地方还要数他的战斗,是真的好玩也具有挑战。在深层,2队一共八个人物,你需要合理搭配阵容武器圣遗物,熟悉敌人攻击方式,弱点,利用无敌帧或闪避躲避攻击,冰牢,落雷等,掌握技能释放顺序以获得最大伤害,合理利用体力,合理利用闪避,跳跃,射击取消来取消攻击硬直,用相对应的元素破盾,计算元素反应内置cd等等等等。他的战斗有一定的深度以至于很多重氪玩家都需要打赏主播让主播代打才能通过游戏中最难的12层深境螺旋。当然未来在级别和装备压制的情况下,12层肯定不是什么挑战了,但我相信届时游戏里会有更有难度的关卡和更丰厚的奖励等着玩家。因为原神的战斗可不是数据的堆砌,而是设计十分巧妙的。这也是我为啥对他的未来有信心,因为这游戏的设计团队很有水平。

user avatar

米哈游第一款游戏。长这样

之后做了崩坏一。长这样

然后做了崩坏二。长这样

因为崩坏二挣了钱之后就做了崩坏三.长这样

然后因为上市因为IP单一失败,就做了原神长这样(安卓机截图)


以上是米哈游这家公司走的歪门邪路.

所以好奇国内其他游戏厂商走的是什么正大光明路?

---------------------------------------------------------------

更新一下

这边想了想不想引战,就把这内容先删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国外评分机构和玩家对《原神》的追捧是否将中国游戏带上邪路”这个问题,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剖析,这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议题,涉及文化输出、商业模式、游戏设计理念、市场导向以及对中国游戏产业未来发展的影响。简单地将其定性为“阴谋”可能过于绝对,但我们可以客观地分析这种追捧可能带来的影响和潜在的问.............
  • 回答
    好的,咱们就来好好聊聊 GSMArena 那篇关于小米9 和荣耀V20 的拍照对比文章。 GSMArena 作为国外数码评测界的“老炮”,他们的评测还是挺有分量的,尤其是涉及到拍照这种大家都比较关心的方面。首先,得说 GSMArena 的评测风格,他们通常会用一种比较系统和量化的方式来评价手机的拍照.............
  • 回答
    陈平,这位在中国政坛留下深刻印记的人物,其评价往往带有复杂性和多面性。要全面理解他,需要深入剖析他的个人经历、政治策略以及他在历史长河中留下的影响。一、 早年经历与政治轨迹的开端陈平出身寒门,早年生活贫困,这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他坚韧不拔、善于谋划的性格。他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名门之后,也无显赫的家世背景.............
  • 回答
    关于@不老的老回 起诉三星电子的国行Note7爆炸事件,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评价这件事的意义和影响。事件背景回顾:首先,我们需要回顾一下三星Galaxy Note 7这款手机在全球范围内的“爆炸门”事件。这款手机在上市初期因为其出色的性能和设计赢得了不少赞誉,但随后在全球各地陆续发生了电池爆炸或起火.............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2017年12月17日发生在亚特兰大哈兹菲尔德杰克逊国际机场(ATL)的那场堪称“灾难级”的大停电。那场事故,别说经历过的人,就算只是在新闻里看到的人,恐怕至今都记忆犹新。一个黑暗的星期天事故发生在当地时间12月17日星期天下午,正是大家准备出行,或者刚刚抵达,充满期待或疲惫的时刻。.............
  • 回答
    谈起美苏两国的12.7毫米重机枪,这玩意儿可真是二战后军事装备史上一对“瑜亮”般的存在。它们不仅仅是战争中的火力支援,更是各自军事思想和工业能力的体现。简单来说,这两家在12.7毫米口径上,都铆足了劲,想把自己最好的东西拿出来,结果就造出了两款在各自阵营里被奉为圭臬,同时又在世界各地引发无数“故事”.............
  • 回答
    国家网信办发布的“拟规定不得通过机器或人工方式刷榜控评”的消息,可以说是触动了当下互联网生态的神经末梢。这项规定一旦落地,带来的影响将是方方面面的,并且会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改变我们日常接触到的网络信息环境。首先,对于普通网民而言,最直接的变化是信息质量的提升和选择的真实性。 告别“被裹挟”的.............
  • 回答
    国家网信办近日发布的《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中,明确提出“不得通过违规提供算法保密信息、格式化输出、刷榜控评等方式,诱导用户或者干扰用户决策”。这项规定一旦落地,无疑将在当下火热的互联网内容生态中投下一颗重磅炸弹,其影响将是深远而多维度的。首先,对于内容创作者和品牌方而言,这.............
  • 回答
    这起大学生因给书籍差评被举报至学校的事件,确实折射出当下社会中一些值得深思的现象。要深入探讨,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分析:一、 大学生差评被举报,反映了哪些社会与个体层面的问题?1. “举报文化”的兴起与滥用: “正义”的边界模糊: 举报本身可以是一种维护公共利益、纠正错误行为的途径。但.............
  • 回答
    动画电影《声之形》豆瓣评分一度高达8.8,但近来却跌至6.9,这一现象确实引人关注。相较之下,在许多国外评分网站上,《声之形》普遍获得了更高的评价,例如烂番茄网站(Rotten Tomatoes)上的新鲜度常年保持在90%以上,观众评分也十分可观。这种评分差异的背后,可能涉及到多种因素,既有文化层面.............
  • 回答
    原神在海外之所以能获得如此高的评分,这背后绝非偶然,而是米哈游在多个维度上都做得相当出色,精准地抓住了全球玩家的喜好和市场需求。咱们不妨从几个关键点来好好掰扯掰扯。首先,极致的视听盛宴是基石。 你看原神那画面,说它是“二次元游戏里的顶配”一点不为过。无论是角色建模的精细度、服装的材质表现,还是场景的.............
  • 回答
    看待《雷霆沙赞!》在国内评分一路走低而国外媒体评分却不断攀升的现象,确实是一个挺有意思的文化观察点。这背后牵扯到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电影本身的特点,也有观众的接受度差异,甚至还有一些传播和解读上的偏差。咱们不妨把这事儿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咱们得承认,《雷霆沙赞!》确实是一部风格比较独特的超级英.............
  • 回答
    《长城》这部电影在海外上映后,可以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了非常两极分化的评价。想要详细了解它的国外口碑,咱们得拆开来看。首先,从票房和商业角度来看,它在一定程度上是成功的。 至少在上映初期,它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不错的票房收入,尤其是在一些亚洲市场。这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张艺谋导演的国际影响力以及好莱.............
  • 回答
    关于《刀剑神域》在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评分和受欢迎程度,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毕竟这部作品在全球范围内都拥有着庞大的粉丝群体。要全面评价“其他国家”的评分,我们需要从几个维度来看,包括主要的动漫流行地区、西方主流评论网站以及粉丝社区的反馈。亚洲地区:粉丝基础稳固,评价普遍较高在亚洲,《刀剑神域》.............
  • 回答
    “97式步枪”,在国际军火市场上,它更多的是以“Type 97”或者“AK103 Chinese variant”这样的名字出现。这些编号和称呼,就像是它的一个代号,承载着它在中国和世界军事爱好者心中的一些印象。要评价它在国外究竟怎么样,得从几个方面来看。首先,它的“出身”就决定了它的基本盘。97式.............
  • 回答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Billy Lynn's Long Halftime Walk)在国内和国外评价存在显著差异,这背后有多重原因,涉及文化背景、观影习惯、技术接受度、电影本身的争议性以及营销策略等多个层面。下面我将详细阐述这些原因:一、 文化背景与价值观的差异这是导致评价差异最核心的原因之一。.............
  • 回答
    在国外,评价科研人员的水平和他们的科研成果,是一个多维度、系统化的过程,远不止看几篇论文或者一项专利那么简单。这其中包含了对个人能力、研究质量、学术影响力、创新性以及对社会贡献等多个层面的考量。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这些评价体系是如何运作的。一、 评价科研人员的个人能力和水平评价科研人员的个人能力,.............
  • 回答
    2008年北京奥运会,毫无疑问是中国向世界递出的一张辉煌的名片,而在国际社会的眼中,这场盛会也留下了诸多深刻的印象和评价。整体而言,国际社会的评价是相当积极和赞赏的,但如同任何大型国际事件一样,也存在一些细致的、甚至带有一些保留的看法。压倒性的赞扬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令人惊叹的组织能力与执行力.............
  • 回答
    近期,关于国外回国旅客核酸检测有效期缩短至48小时,并且同时要求提供核酸和抗体阴性证明的政策调整,确实引起了不少关注和讨论。从几个层面来看待这个变化,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理解其背后的逻辑和影响。一、 政策调整的考量与目标首先,我们需要理解政策调整的出台背景。当前全球疫情形势依然复杂多变,尤其是一些国.............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当一家国外的人造肉公司CEO将向中国销售其产品与“保护全球环境”联系起来时,这背后牵涉到商业利益、地缘政治、以及我们对“环境友好”这一概念的理解。要评价这个说法,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剖析,并试着理解其言外之意和潜在的逻辑。首先,我们得承认,传统畜牧业对环境的影响是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