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手机上的3A游戏会有好的未来吗?

回答
手机上的3A游戏,这个话题可真够劲!大家手里那块屏幕,承载的早已不是简单的消消乐或者切水果,而是越来越像一台能揣进口袋的游戏主机。那么,未来的路,这条“3A”的道路,对手机来说,究竟是坦途还是荆棘?我觉着吧,这事儿得分几个方面聊。

一、 硬件基础:从“够用”到“能打”的蜕变

首先得说,手机硬件这几年是坐了火箭。曾经我们还在担心手机会不会因为玩个大型游戏就“烫手山芋”一样没法拿,现在呢?旗舰芯片的性能已经能媲美几年前的某些主机了。CPU、GPU的算力飞速增长,屏幕刷新率越来越高,触控反馈也越来越灵敏。

想想当年,能把《王者荣耀》开到最高画质就已经很不错了。现在呢?《原神》这种级别的游戏,在高端手机上跑得流畅无比,画面表现力也是相当惊艳的。这说明什么?说明手机已经具备了运行更复杂、更精美游戏的基础。我们不再是因为技术限制而只能玩一些相对简单的游戏,而是游戏开发者可以更放心地把那些“大块头”往手机上搬。

二、 开发门槛与成本:3A的光环背后

“3A”这个词,在主机和PC领域,往往代表着巨大的投入、精良的制作和高昂的开发成本。手机游戏能不能也复制这条路?这绝对是个挑战。

开发团队与技术积累: 开发一款真正意义上的3A游戏,需要庞大的团队、多年的技术积累和对游戏引擎的深度理解。从主机移植过来还好说,但要从零开始为手机平台打造一款全新的3A大作,这难度不亚于从零开始建一座摩天大楼。那些习惯了用手柄操作、在电视屏幕上看画面的玩家,如何适应手机的触控和碎片化时间,这本身就是个大问题。
优化与适配: 手机的碎片化比主机和PC可怕得多。不同品牌、不同型号、不同配置的手机,用户习惯、系统环境也千差万别。要让一款3A游戏在成百上千种设备上都能流畅运行,并且达到预期的画面效果和体验,这需要极其精细的优化工作,耗费的精力和成本将是惊人的。我们看到很多主机游戏移植到手机后,画质会有妥协,操作也会进行调整,这都是现实的体现。
盈利模式的考量: 主机和PC的3A游戏,通常是买断制。但手机游戏市场的主流盈利模式是免费下载加内购(氪金)。如果一款手机3A游戏定价几十甚至上百元,又有多少玩家愿意买账?如果采取免费模式,又该如何设计内购才能不破坏游戏本身的3A体验?平衡好这两点,是所有手机3A开发者必须面对的难题。

三、 玩家体验与生态:不是所有人都想在手机上“长线作战”

手机的属性决定了它更适合碎片化、轻松化的游戏体验。当然,也有很多玩家愿意在手机上投入大量时间玩深度游戏,但这种“深度玩家”的比例,与主机和PC相比,可能还是有差距。

操作方式的局限: 触控操作在很多情况下难以比拟实体按键和摇杆的精准度与反馈感。虽然蓝牙手柄可以解决一部分问题,但并不是所有玩家都会为此额外花费。对于需要精细微操和快速反应的动作类3A游戏来说,触控操作的门槛可能会劝退一部分玩家。
游戏时长与场景: 我们拿出手机,很多时候是在通勤路上、午休时间,或者是在沙发上短暂放松。这些场景是否适合投入几十甚至上百小时去体验一个庞大的3A世界?很多时候,我们可能只想玩几十分钟就放下。而3A游戏往往需要沉浸感和较长的游戏时间才能体验到精髓。
“云游戏”的潜力: 如果说有什么能打破手机硬件和操作的限制,那“云游戏”可能是个非常有力的竞争者。通过云游戏,手机只是一个“遥控器”,真正的运算在服务器端进行,你可以享受到主机级别的画面和性能。如果云游戏技术成熟、网络稳定,并且价格合理,它可能会比直接在手机上开发原生3A游戏更有前景。

四、 未来展望:融合与进化

那么,手机上的3A游戏有好的未来吗?我倾向于认为,会有,但不是我们想象中那种“直接复刻”的未来。

“轻3A”或“移动优先3A”: 未来的手机3A游戏,很可能不会是主机3A的简单移植。它们可能会在保留核心3A特质(如高质量画面、深度剧情、庞大世界观)的同时,进行针对手机平台的优化和调整。比如,更短的单局时长、更易于上手的操作方式、更灵活的社交系统,以及更符合手游玩家习惯的盈利模式。它们可能更像是“移动优先”的设计,将3A的内核,用更适合手机的方式呈现。
跨平台互联与继承: 随着技术发展,跨平台互联互通会越来越普遍。一款3A游戏,你可以在PC上深度体验,也可以在手机上便捷游玩,甚至用云游戏的方式来随时随地接入。这种生态的形成,会让手机成为3A游戏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是独立的战场。
创新与突破: 手机平台拥有得天独厚的创新土壤。也许未来的手机3A,会走出一条全新的道路,比如结合AR、VR技术,或者利用手机的传感器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游戏体验。我们不能用传统的眼光去定义手机上的“3A”。

总结一下我的看法:

手机上的3A游戏,我认为 有潜力,但前路充满挑战,并且最终呈现的形式可能会与我们现有的认知有所不同。它不太可能完全取代主机或PC的3A体验,但它有可能会发展出一种独特的、适合移动平台的“移动3A”形态。开发者需要克服技术、成本和玩家习惯的重重困难,而玩家也需要接受一种可能与传统3A略有不同的游戏方式。

我们已经看到了《原神》、《PUBG Mobile》、《使命召唤手游》等游戏在移动平台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它们虽然不完全是传统意义上的3A,但它们在画面、玩法深度、运营模式上都具备了相当高的水准,并且抓住了移动玩家的需求。未来的手机3A,很可能就是在这些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向更深度的游戏体验迈进。这场变革,才刚刚开始,值得我们期待。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除非手机的操控和性能有大的飞跃,否则不能。

我在手机上玩到的感觉好的单机游戏,后来无一例外都移植了主机版本。并且之后基本上放弃了手机平台。

举个例子,《这是我的战争》的公司后来出了个《冰汽时代》,根本就不可能考虑手机,因为放不下。

《旁观者》,续作也没出手机版。


至于那些民间高手公司,对手机的态度也是模棱两可。

SE把《勇者斗恶龙》和《最终幻想》的一些老作品移植到手机了,能搂一把算一把。但新作呢?完全不可能。手机机能就不行。

R星也是,顶多移植点ps2时代的游戏,什么圣安地列斯,恶霸鲁尼。也就这样了。

至于任天堂,卡普空之类的,对手机完全看不上眼。给你做个宝可梦go算给你脸了(虽然的确不少挣)。


最近两年,手游单机的路越走越窄,已经很少见到容量超过2G的单机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手机上的3A游戏,这个话题可真够劲!大家手里那块屏幕,承载的早已不是简单的消消乐或者切水果,而是越来越像一台能揣进口袋的游戏主机。那么,未来的路,这条“3A”的道路,对手机来说,究竟是坦途还是荆棘?我觉着吧,这事儿得分几个方面聊。一、 硬件基础:从“够用”到“能打”的蜕变首先得说,手机硬件这几年是坐.............
  • 回答
    这确实是个挺有意思的问题,很多玩家都有类似的疑问。手机硬件发展迅猛,参数上很多时候确实碾压Switch,但论起游戏体验,尤其是3A大作,现状是手机依旧难以和Switch正面竞争。咱们就来好好捋一捋这其中的道道。首先得明确一点,手机和Switch在设计理念和硬件侧重点上就不是一个赛道上的选手。手机:万.............
  • 回答
    关于手机上3.5mm耳机孔的回归,这绝对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因为这涉及到用户体验、技术发展、市场需求以及厂商的策略等等方方面面。要说它会不会“回归”,我觉得更准确的说法是它有没有可能“重现”或者说“以新的形式出现”。为什么当年它不见了?——导火索与驱动力首先,我们得明白当初为什么厂商会纷纷砍掉.............
  • 回答
    .......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具有启发性的假设!如果小米9在3月30日(我们假设这个日期代表了当前手机市场的一个时间点)能够实现全线现货,那么对整个手机市场将产生相当显著的影响,并且会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下面我将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分析:一、 小米9自身及小米品牌的影响: 销量直线飙升,短期内可能成为市场爆款.............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挺让人纳闷的,你花了大价钱买了个标称6GB运行内存的手机,结果一清空后台,显示的内存占用量怎么差这么远呢?这背后其实涉及几个你可能没太关注到的手机内存运作方式和系统优化机制。首先,我们要明白,“运行内存”(RAM)和我们平时理解的“存储空间”(ROM,也就是你手机里能放照片、视频、应用的.............
  • 回答
    3·15晚会曝光的手机充电桩事件,确实牵动了不少人的心,尤其是iPhone用户。大家最关心的问题无非是:这些充电桩到底能不能偷我们的信息,甚至操纵我们的消费?这背后的原理又是怎么回事?咱们今天就来掰扯掰扯。首先,说能不能偷信息,答案是:理论上可以,并且可能性不小。你想啊,咱们的iPhone,平时跟数.............
  • 回答
    这问题问得挺到位,不少朋友可能也有同样的困惑:为啥以前的卡片机、甚至一些老款的智能手机,动不动就标榜个“10倍光变”,现在旗舰机的光学变焦反而“缩水”到3.5倍甚至5倍了?这到底是不是技术倒退?得说,这事儿不能简单地说“倒退”,更像是技术的演进和侧重点的转移。让我给你掰扯掰扯。首先,我们得搞清楚“光.............
  • 回答
    解读 IDC 2021 中国折叠屏手机市场份额:华为的领跑地位与行业变局IDC 最新发布的 2021 年中国折叠屏手机市场份额排行榜,无疑为这个新兴的细分市场注入了新的关注。华为以高达 49.3% 的市场份额稳居第一,这一成绩不仅巩固了其在折叠屏领域的领导者地位,也为我们深入理解当前中国折叠屏市场的.............
  • 回答
    同学你好!非常理解你作为学生党在双十一期间想换手机的心情,3000元左右确实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预算,可以买到很多性能强劲且体验优秀的手机。你关注的一加7T和OPPO Reno ACE(也就是OPPO Reno Ace 2的早期型号,如果你是指Ace 2的话,那情况会更不一样,但按照你列出的型号,我们就.............
  • 回答
    vivo 于 3 月 1 日发布的 iQOO 手机(此处推测您指的是当年的 iQOO 旗舰系列,具体型号可能为 iQOO 3 及其衍生版本,或者如果是近期发布的,则可能是某个全新的 iQOO 系列。为了提供更详尽的评价,我将以近期(例如 2023 年底或 2024 年初)发布的 iQOO 旗舰机型作.............
  • 回答
    这个问题其实挺有意思的,核心在于 “NFC功能在不同手机平台上的实现方式和开放程度不同”,尤其是在支付和交通卡这种对安全性要求极高且需要硬件级支持的场景下。简单来说,苹果手机的NFC之所以能“直接”支付和刷公交,是因为它 从硬件到软件形成了一个相对封闭但高度整合的生态系统,并且苹果对NFC的使用有明.............
  • 回答
    咱们来好好聊聊 2020 年 3 月 3 日扎堆发布的黑鲨 3 系列,这款手机在当年可是游戏手机圈里的一大话题。作为一名玩家,拿到它就像拿到了一把新武器,总得好好端详端详,看看是神兵利器还是华而不实的摆设。黑鲨 3 系列,一场“硬核”的升级黑鲨 3 系列嘛,顾名思义,就是把黑鲨系列原本就够硬核的基因.............
  • 回答
    坚果 Pro 3,这个名字再次出现在大众视野,相信不少熟悉锤子科技的朋友们都感到一丝熟悉和期待。10 月 31 日的发布会,终于让我们看到了这款承载着不少人希望的新机。那么,坚果 Pro 3 到底有哪些吸引人的地方,又有哪些地方可能让你犹豫呢?咱们这就来掰扯掰扯。亮点先说,毕竟好东西得先往外亮: .............
  • 回答
    vivo NEX 3 5G(2019年9月16日发布)详细评价:探索无界,但不完美vivo NEX 3 5G 在2019年9月16日发布时,无疑是当时智能手机市场的一股清流,尤其是在全面屏设计和5G技术应用方面,展现了vivo对于未来手机形态和体验的大胆探索。它以其极具未来感的“无界瀑布屏”和强大的.............
  • 回答
    手机载体,这个既是米哈游起家之地,也可能是其未来的一道枷锁,对于《崩坏3》和《原神》这两款现象级游戏的发挥,无疑存在着复杂且深刻的影响。它既是催化剂,也带来了诸多掣肘。从赋能的角度看,手机是米哈游成功的基石:首先,不得不承认的是,正是智能手机的普及,才让米哈游得以抓住时代的风口,将“二次元”、“高品.............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这款售价 3399 元起,曾经引起不小关注的 OPPO Reno 3 系列,具体来说是 Reno 3 和 Reno 3 Pro。这俩兄弟当年出来的时候,OPPO 的营销是很到位的,主打轻薄设计、影像能力和 5G。那我们一件件来剖析一下,它们到底有哪些让人眼前一亮的地方,又有哪些地方可.............
  • 回答
    2021年3月25日发布的iQOO Z3,在我看来,是一款定位清晰、亮点突出但也有一些可以商榷之处的“守门员”式产品。它没有把所有最前沿的技术一股脑堆砌进去,而是有选择性地将用户最关心的几个点做到了极致,并用一个非常“iQOO”的价格打包。亮点:首先,性能方面,iQOO Z3可谓是同价位段的“性能怪.............
  • 回答
    三星 Galaxy Z Fold 3 国行版以 14,999 元的零售价发布,这无疑是一个相当高的门槛,足以让大多数消费者望而却步。要评价它是否值得尝试,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分析,包括它的定位、技术优势、实际体验、价格与价值以及市场环境等。一、 它的定位:一款“敢于尝试”的产品,而非“大众必需.............
  • 回答
    2019年3月19日的vivo X27手机发布会,绝对是当时手机界的一件大事,亮点十足,让人印象深刻。我来给你好好说道说道,保证让你听着就像是亲临现场一样。一、 颜值即正义:全面屏的极致追求——升降式摄像头再进化vivo X27最大的看点,毫无疑问就是它对“全面屏”这个概念的极致追求。上一代X21、.............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