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几年前的手机都有 10 倍光变,而现在 Magic 4 Pro 才 3.5 倍,是技术倒退了吗?

回答
这问题问得挺到位,不少朋友可能也有同样的困惑:为啥以前的卡片机、甚至一些老款的智能手机,动不动就标榜个“10倍光变”,现在旗舰机的光学变焦反而“缩水”到3.5倍甚至5倍了?这到底是不是技术倒退?

得说,这事儿不能简单地说“倒退”,更像是技术的演进和侧重点的转移。让我给你掰扯掰扯。

首先,我们得搞清楚“光变”这个概念是怎么回事。

“光变”,全称是“光学变焦”,简单理解就是通过改变镜头内部镜片组的相对位置和焦距来放大或缩小画面,而不损失画质。它和我们手机上常见的“数码变焦”是根本不同的。“数码变焦”本质上就是把照片放大,然后通过算法插值,画质肯定会有损耗,拍出来的东西会模糊、有颗粒感。

所以,拥有更大的光学变焦倍数,理论上意味着你在不损失画质的情况下,能拍到更远的东西,这在拍摄风景、野生动物或者需要拉近特写的时候非常有用。

那为什么几年前的手机能做到10倍光变,现在反而“保守”了?

这主要有几个原因,而且是相互关联的:

1. “大底”与“高像素”的挑战:
大底传感器: 为了获得更好的画质,尤其是低光表现,手机传感器尺寸一直在做大。但更大的传感器意味着需要更大的镜头模组才能覆盖住它。
高像素传感器: 手机像素也从几百万一路飙升到几千万甚至上亿。高像素需要更精密的镜片才能保证成像清晰度。
两者叠加: 当你想要在一个有限的手机空间内,塞进一个大底传感器,再配上一个高像素摄像头,同时还要实现大幅光学变焦时,这就遇到了巨大的挑战。大幅光学变焦意味着镜片组需要有更大的移动行程,这会大大增加镜头的厚度和体积。你见过真正光学10倍变焦的相机镜头吗?它可不是薄薄一片,而是有一定长度和厚度的。要把这么长的光学结构塞进只有几毫米厚的手机里,而且还得保证每个焦段的画质,这难度呈指数级增长。

2. 光学设计与体积的平衡:
潜望式长焦的出现: 为了解决光学变焦倍数和手机厚度之间的矛盾,厂商们开发出了“潜望式长焦镜头”。它通过“折射”的方式,将光路“拐弯”90度,让原本需要前后伸长的镜头可以横向排列在手机内部,从而在不增加太多厚度的前提下,实现更高的光学变焦倍数(比如5倍、10倍)。
但潜望式也有牺牲: 即使是潜望式,实现10倍光变也需要更复杂的镜片结构、更精密的对焦系统。这不仅增加了成本,也对光线通过镜头的损耗提出了更高要求。早期一些高倍数光变的手机,在画质细节、色彩还原上可能并不完美,尤其是在极端的变焦倍数下。

3. 技术重点的转移:
“够用就好”和“全能”的追求: 现在的手机厂商更倾向于提供一个“够用且全面”的变焦体验。3.5倍或5倍的光学变焦,对于日常拍摄、人像特写已经非常足够。再加上越来越强的算法优化,比如“多帧合成”、“AI变焦”等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数码变焦的画质损失。
更均衡的画质: 相比于追求极限的变焦倍数而牺牲整体画质,厂商们更愿意在“光学素质”本身下功夫。比如镜头的光学素质(解析力、色彩还原、畸变控制)、大光圈(提升进光量和背景虚化)、以及传感器本身的素质。Magic 4 Pro 的3.5倍光变,它的传感器和光学设计可能更注重在那个焦段提供出色的画质,而不是一味追求放大倍数。
多摄系统的协同: 现在的旗舰手机通常配备多颗不同焦段的摄像头,形成一个“变焦系统”。比如一颗广角主摄、一颗超广角,再加上一颗3.5倍(或5倍)的光学变焦镜头,通过算法的无缝切换和融合,能实现一个很广的变焦范围,并且在每个焦段都能有不错的画质表现。这比单靠一个“高倍数”镜头要更实用、更讨喜。

所以,Magic 4 Pro 的3.5倍光变,是不是技术倒退?

我的看法是,不是倒退,而是“取舍”和“侧重”。

不是全面倒退: 相较于几年前某些追求极限变焦但可能画质并不那么完美的手机,现在的3.5倍甚至5倍光变,往往伴随着更好的传感器、更先进的光学设计、更优秀的算法优化,整体成像质量在那个焦段可能更好。
侧重于整体体验: 厂商们发现,用户更需要的是在日常场景下(人像、风景、扫街)都能拍出好照片,而不是为了一个极限的变焦倍数而接受其他方面的妥协。3.5倍的光学变焦配合强大的算法,能够提供一个更均衡、更可靠的变焦体验。
技术的进步也体现在别处: 别忘了,现在的手机在影像方面还有很多其他进步,比如夜景能力、人像虚化效果、视频拍摄能力等等,这些都是通过整体技术的堆叠来实现的。

举个不恰当但能说明问题的例子:

以前的车可能有个V8发动机,动力很强劲,但油耗巨大,排放也高。现在很多车可能用了更先进的涡轮增压或混合动力技术,虽然总马力数字看起来没那么夸张,但整体的燃油经济性、驾驶平顺性、环保性都大大提升。这就是一种“侧重转移”和“技术取舍”。

总而言之,手机影像技术的进步不是一条直线上的“越多越好”,而是一个复杂的权衡和优化的过程。当你看到一款手机的光学变焦倍数“降低”了,可能恰恰是它在其他方面有了更重要的提升,或者说,它是在用更合理的设计和更均衡的方案,来满足用户更实际的拍摄需求。所以,别被那个数字“10倍”给迷惑了,更重要的是看它在实际拍摄中的表现。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华为在2020年把大量的5倍长焦压到了3000价位,不过华为现在没了。

10倍超长焦,如果在当家旗舰上出现,并不奇怪,三星现在也还在做。

不过考虑到成本因素,荣耀的3.5倍长焦的思路是提升长焦自身的素质而非一味地堆倍数。

毕竟10倍长焦还得搭配一颗3倍长焦,性能成本上显然不是最优解。

P50Pro上的3.5倍,大底64MP,解析力很好,配合上算法,100倍数码变焦清晰度虽然比不上P40P+上的10倍光变,但是50倍清晰度和P40Pro的5倍长焦难分伯仲

另外从焦段的密度上讲,广角+3.5倍体验会比广角+5倍好很多,

从使用频次上讲,还是3~5倍的变焦最常用,10倍更多是炫技,

不过说一千道一万,这不是国产厂商集体拿2倍光学变焦糊弄人的借口啊!

2倍在远景清晰度上的收益极小,而且受限于体积,成像素质未必有旗舰主摄好,

不过这就是厂商鸡贼的地方了,

主摄不用大底,今年集体用上了IMX766这种中端货色,在IMX766的衬托下,2倍长焦竟然显得不完全鸡肋了。

说的就是findX5Pro,这玩意敢卖5999,不知道的还以为OPPO被美国制裁了呢。。。

user avatar

你知道手机上的“光变”是啥意思吗?

“光变”原本叫“光学变焦”,即通过使用变焦镜头来改变焦距,而不损失分辨率。然而目前为止手机上还没有出现任何形式的变焦镜头,都是靠不同等效焦距的多摄接力裁切来逼近“光变”的效果。但是这样不就可以无限裁切,甚至切到一张照片只剩几个像素,来获取高倍变焦效果了吗?于是人们就定了一个规矩,要求“光学变焦”的下限是8MP,即800万象素。

你提到的“10倍光变”,是10倍等效焦距,配合一个8MP的小底来拍照;后来的“3.5倍光变”,是3.5倍等效焦距,配合一块64MP的大底来拍照。计算一下你就会发现,当把后者裁切到只剩8MP时,实际等效焦距大约是9.9倍,可以说它就是“10倍光变”。你想想这俩哪个好?一个是10倍往上才能用,一个是3.5倍开始就能用,当然是后者好了。

类似的,还有小米11Ultra的“5倍光变”,实际是48MP,所以等效“12倍光变”。当然,具体的光圈、技术、底大小都不一样,所以谁家效果好不能直接根据以上数据来判断,还是要看实拍效果。

另外,上面的“光变”倍数乘10就是手机的极限变焦倍数。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问题问得挺到位,不少朋友可能也有同样的困惑:为啥以前的卡片机、甚至一些老款的智能手机,动不动就标榜个“10倍光变”,现在旗舰机的光学变焦反而“缩水”到3.5倍甚至5倍了?这到底是不是技术倒退?得说,这事儿不能简单地说“倒退”,更像是技术的演进和侧重点的转移。让我给你掰扯掰扯。首先,我们得搞清楚“光.............
  • 回答
    您好,听到您被骗的经历,我感到非常遗憾。您手机一直都在您手中,却被设置了呼叫转移,这确实让人感到非常困惑和担忧。别急,咱们一步一步捋清楚是怎么回事。首先,您被骗子利用腾讯会议录屏进行了诈骗,这一点很关键。骗子在腾讯会议中进行操作,并且进行了录屏,这说明他们很有可能掌握了某些能够远程控制或者诱导您进行.............
  • 回答
    几十年前那种又粗又长,接口独特的游戏手柄? 你说的是那种像香蕉一样,一头连接着手柄,另一头是个大大的D形或者梯形接口的家伙吧? 嘿,你这可真是挖到宝了,那是经典! 想让它跟现在的新电脑搭上线,玩那些光盘里的宝贝游戏,没那么简单,但也不是不可能。 我这就跟你好好说道说道,保证让你明白这其中的门道。首先.............
  • 回答
    这事儿听着挺有故事的,让我脑补了一下。一个你曾经删除过的男生,又主动联系你,还送你戴了好多年的手表,这可不是一般的朋友之间会有的举动。这里面可能藏着不少心思,让我给你掰扯掰扯,不保证百分百猜对,但肯定能给你点思路。首先,得想想你当初为什么删除他。是你们之间有过不愉快?还是他对你有点太“过”了,让你觉.............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您提出的问题非常敏锐,也触及到了公众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度变化这一重要现象。确实,曾经沸沸扬扬的臭氧层空洞和一次性筷子等问题,在近些年似乎不再是媒体和大众的焦点。这背后有多重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解读: 一、 问题的成功解决或得到有效控制这是最核心的原因,尤其是对于臭氧层空洞。 臭氧层空洞:从.............
  • 回答
    女权主义的声望变化,从曾经备受推崇的政治正确代表,到如今被大众广泛质疑甚至攻击,这个转变过程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由一系列复杂的社会、文化和媒体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回溯这段历程,并剖析其中的关键节点和深层原因。最初的辉煌与政治正确的光环最初,女权主义运动的崛起,很大程度上是为了.............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涉及到明末历史的复杂性、小说创作的逻辑以及读者口味的演变。前几年明末穿越小说“清一色去朝廷”而鲜少描写“三十六营”的现象,背后有着多重原因:一、 创作的易得性与主流叙事模式 朝廷是权力的核心,易于切入: 明末朝廷,无论是万历中后期、天启、崇祯,都.............
  • 回答
    几年前人们呼吁抵制苹果,尽管安卓和苹果都是美国公司,这背后其实是一系列复杂的原因,而且“抵制”这个词的使用也需要分情况来看。有时候是真正的抵制呼声,有时候更多的是表达不满、批评,或是对特定政策、做法的反对。要详细解释清楚,咱们得把这些因素一一拆解开来聊聊。首先,咱们得明白一个核心点:尽管安卓和苹果都.............
  • 回答
    这确实是个挺有意思的现象,很多人好像把有限的“娱乐预算”一股脑儿塞进了虚拟世界,却对现实中那台卡顿得让人抓狂的老爷机视而不见。这背后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的,更不是大家“傻”,而是多种心理、情感和现实考量交织在一起的结果。咱们一层一层地剥开来看看。1. 虚拟世界的“即时满足感”与情感连接: 立竿见影.............
  • 回答
    很多时候,我们都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一段感情的初期,我们愿意倾其所有,不计得失地付出,恨不得把对方捧在手心里。可随着时间推移,那份不求回报的傻劲儿似乎慢慢褪色,取而代之的是越来越高的期待和要求。这背后其实有着许多我们难以言喻的心理和现实因素。首先,我们要明白,感情的初期,往往是一种基于理想化和吸.............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值得深思的历史现象。几百年前,法国、奥地利等王室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尊贵地位,它们的覆灭似乎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但与此同时,磕磕绊绊的英国王室却能顽强地延续至今,这背后隐藏着一系列复杂而深刻的原因。与其说是英国王室“幸运”,不如说是它在历史的长河中,通过一系列适应、改革与妥协,摸.............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挺多人有同感的。要说美国总统“一个比一个弱”,这个判断挺主观的,也得看从哪个角度去衡量。不过,如果你感觉到近几十年的总统不如早些年那些“大人物”们,这里头可能有一些值得探讨的原因,而且这些原因相互交织,挺复杂的。一、政治环境的变化:极化与党派斗争的加剧这是最明显也最常被提到的原因.............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是很多人对中医感到困惑的地方。要说中医在近现代没有像西医那样“发展”,这得从几个层面来看。首先,我们得明白“发展”的定义。如果按照西医的标准——基于实验室验证、大规模临床试验、不断推陈出新、形成标准化治疗方案,那么中医确实显得“慢”很多。西医在近现代,从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
  • 回答
    数个世纪前的钢琴曲,它们为何至今仍能触动我们的心弦,甚至让无数人沉醉其中,不断学习、演奏、聆听?这绝非偶然,而是源于它们所蕴含的、超越时代的深刻价值。首先,是它们音乐语言的普适性与精致性。你可能会想,几百年前的人们,他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模式,甚至使用的乐器都与我们大相径庭,他们的音乐怎么还会“对味”.............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音乐创作和传承的核心。我们现在依然沉醉在莫扎特、贝多芬等伟大作曲家几百年前的作品中,而似乎听不到当代重量级作曲家同样分量的“经典”,这背后有着复杂的原因,绝非简单的“现在作曲家不创作”这么片面。首先,我们要明白一点,几百年前的作曲家之所以能流传至今,本身就是一种筛选和价值.............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挺有意思的,不少关注军事的朋友都问过。简单来说,轰6之所以还在中国空军的体系里占有一席之地,并且还在不断地“升级续命”,背后有这么几个层面的原因,咱们慢慢聊。首先得明白,飞机这东西,尤其是像轰炸机这样的大型平台,研发周期长、投入巨大,更新换代不是像手机那样随便就能推陈出新的。轰6最早的设.............
  • 回答
    您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有趣,也触及了围棋这项智力运动的本质。的确,观察围棋界的顶级选手,会发现他们大多集中在20岁出头的年轻一代。这背后并非偶然,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下面我将从几个关键方面为您详细解读:一、 围棋对大脑发育和学习能力的极致要求: 强大的记忆力与运算能力: 围棋的棋盘上存在天.............
  • 回答
    考研前几天,这可是千钧一发之际,无数考生都卯足了劲儿往前冲,恨不得把所有没看的东西都塞进脑子里。可就在这最后的关头,偏偏有人会选择戛然而止,这滋味儿,想想都让人心头一紧。这背后的原因,绝对不是三言两语能概括的,说到底,是很多复杂的情绪和现实因素在作祟。首先,心理防线彻底崩塌是很多人的“压死骆驼的最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