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喜欢喝凉白开会不会很浪费能源?

回答
我一直有个习惯,就是喜欢喝凉白开。尤其是在夏天,感觉那冰凉的触感,能一下子驱散身体里的燥热。但最近我总在想,这个习惯会不会挺浪费能源的啊?毕竟,为了让水变凉,总得做点什么吧?

仔细琢磨一下,我们平时说的“凉白开”,其实就是把自来水放到冰箱里冷藏一段时间。那么,冰箱在冷藏的过程中,是怎么消耗能源的呢?

首先,冰箱里有一个叫做压缩机的东西。这玩意儿就像是冰箱的心脏,它负责压缩制冷剂,让制冷剂在冰箱内部循环,吸收热量,然后把热量排放到冰箱外面。这个压缩机的运转,是冰箱耗电的主要部分。你开着冰箱门的时间越长,或者放进去的热的食物越多,压缩机就需要更努力地工作来维持设定的低温,也就消耗更多的电。

其次,冰箱还有一个风扇,它负责把冷空气吹到冰箱的各个角落,让温度更均匀。风扇虽然比压缩机耗电少,但它也是持续运行的,所以也会 contribute 一部分能源消耗。

再者,冰箱的隔热层虽然不是直接的能源消耗设备,但它的好坏直接影响冰箱的效率。如果隔热不好,冰箱就需要更频繁地启动压缩机来抵消热量的渗透,这样一来,能源消耗自然就上去了。

那么,我们喝凉白开,具体会消耗多少能源呢?这就得看几个因素了:

你的冰箱效率如何? 新的、能效等级高的冰箱,在制冷方面会比老旧的、效率低的冰箱更省电。
你放多少水进去? 同样的冰箱,你放一瓶水进去和放一壶水进去,冰箱需要的时间和产生的温差可能是不一样的。不过,这个差别应该不是特别巨大。
你把水放在冰箱的哪个位置? 通常来说,冰箱的冷藏室温度相对恒定,但靠近出风口或者本身温度就偏低的地方,水可能会更快变凉,减少压缩机的工作时间。
外界环境的温度? 在炎热的夏天,冰箱需要更努力地工作来维持低温,你放进去的水也更容易升温,所以消耗的能源会相对多一些。
你喝水的频率? 如果你只是偶尔放一瓶水进去,然后等它凉了再喝,那相较于冰箱一直在努力制冷,能源消耗的“浪费”感可能就不那么明显。但如果你是三天两头就把一壶水放进去,又拿出来喝掉,循环往复,那能源消耗肯定就累积上去了。

那究竟算不算“浪费”呢?

我觉得“浪费”这个词有点绝对。如果从“让水变凉是为了消费”这个角度来看,冰箱的制冷功能本来就是为了保存食物和饮品,让它们保持低温。你把水放进冰箱,让它变凉,然后喝掉,这是冰箱本职工作的一部分。

但如果从“有没有更节能的方式来获得凉水”的角度来看,那就可以讨论了。

比如,你可以在晚上睡觉前,把水烧开,然后放在房间里自然冷却。到了第二天早上,水温可能就已经很适合饮用了,而且这个过程几乎不消耗额外的能源(除了烧水本身的能源)。再比如,夏天的时候,把水杯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也能让水温稍微下降一些。

当然,这些方法可能无法达到冰箱冷藏后的那种冰凉感,而且对环境的依赖性比较大。如果你对水的温度有比较高的要求,那么冰箱似乎是目前最方便快捷的途径。

举个例子来说明一下:

假设你的冰箱每天的耗电量是1度电(这只是一个大概的数字,实际情况会因冰箱型号、使用习惯等而异)。如果我们假设冰箱有1/10的能源消耗是用来给里面放的水降温(这个比例也很难精确,只是为了说明一个概念),那么你每天喝一杯凉水,可能就意味着冰箱多消耗了0.1度电。

0.1度电,从单次的量来看,似乎微不足道。但是,如果全中国有几亿人在重复这个动作,而且他们的冰箱都不是最高效的,那么累积起来的能源消耗,那就不容小觑了。

从这个角度想,可能偶尔喝一杯冰箱里的凉水,并没有那么“浪费”,因为它也属于冰箱的正常工作范畴。但如果你是为了追求极致的冰凉,而反复地将温水放入冰箱,或者冰箱本身效率低下,那么这个习惯确实可能导致一定程度的能源浪费。

总的来说,喜欢喝凉白开本身并不是“罪过”,毕竟健康饮水很重要。但我们也可以思考一下,如何在享受便利的同时,尽量地选择更节能的方式。比如,一次性多准备一些凉白开,或者选择一个更节能的冰箱,都会是对能源的一种负责任的态度吧。

我现在的做法是,在晚上烧好水,放凉后直接装到保温杯里,第二天早上就能喝到微凉的水,也不用再麻烦冰箱了。如果夏天实在想喝冰的,就偶尔用冰箱里的冰块加一点常温水,这样也比直接把一壶水放进去冷藏要省点儿能源。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一个国家电网员工,真的恳请各位,救救煤矿、救救电厂、救救我们这些电力职工吧……能用电就多用电,求你们了!

电热水器、电暖器、电视、冰箱、都用起来,你们也提升生活品质,我们电网多卖电,我们相应待遇收入也有提高不是,不要怕用电,尽情用,晚上11:00至第二天早上07:00,电价便宜,请大家晚上烧水,为电网削峰填谷做贡献。哪儿电力供应不足,我们电网就建设到哪儿,我们迎峰度夏、迎峰度冬,春检秋检,那就是希望大家能用电用的随意和安心。上游电网企业,很多都限制发电,因为发的电太多,你们太节省,他们只好减产,他们的日子苦啊,0.23/kwh的上网电价,真的是薄利多销,工业居民用电量是社会经济晴雨表,工业发展,电力先行,求你们喝水烧开了吧,反复烧也没关系,不会有重金属、钙盐沉积。

最主要的是,我国是多煤少油的国家,目前主要是火电,但以后新能源会越来越多,太阳每秒辐射的能量特别多,不用担心能源的问题,觉得烧煤还浪费,可以太阳能烧水嘛,但是大家都节约用电,我们电网难道喝西北风吗?

1400亿度电,也并没有那么多,2017年发电量大概6.5万亿度电,1400亿度电大概占2%,也不算很多了

user avatar

能源不够就继续修电站,再不够就再修,再不够就再修。自我阉割是什么操作?啐。

user avatar

可笑。

请问:制冷并维持0度水消耗的能量多,还是一次性烧开水消耗的能量多?


这是在北美一个普通的饮水机。

发现跟国内不同的地方了吗?它有两个出水口,一个热水(泡咖啡),一个冰水。没有常温水。

这是北美一个普通的公用饮水机,按着前面那个横杆,喷嘴向上喷水,喷的冰水

这是北美一个常见的家庭用的冰箱,带有两个出水口,一个出热水(泡咖啡),一个出冰水


北美常见的饮水装置出的是:冰水!不是常温水。

即使女人在医院生孩子,医生递上来的都是冰水!不是常温水。


关于北美的饮用水,我在另一个答案里提到:

几乎整个北美的水质都是硬水,大大超出饮用标准

我们在实验室测过的:平均水质硬度120,安全线是60,烧开之后大概100-110,没有卵用。

烧开后再过滤95左右,仍然大大超标。


只有一个办法,超市卖的桶装水,硬度15-20。WALMART是4刀一桶,自己灌装,自己运回去。灌好的、货架上摆着卖的5刀一桶,送上门8刀一桶,每次至少订10桶。


我们实验楼楼管白人,问他平时喝什么水?答曰自来水。

问家里有没有人得结石?答曰他爹70多了,结石多年。


另一个例证就是:一些在北美生活的长发女性洗头容易掉头发。回到国内反而没有掉头发的问题。硬度高的水洗头发容易造成头发粘结不滑顺,梳头时造成头发脱落。

硬水_百度百科

7、头发干枯、打结,不易梳理,只能用专用洗发膏;


以中国老百姓心中的饮用水要求,只有图中深蓝色的水是可以饮用的。


注意:我们大部分中国人知道自来水有问题,不能直接喝,所以从来不直接喝自来水。大多数人一般喝桶装水。

老外S白甜是不问青红皂白直接喝自来水。连烧都不烧。

聪明一点或条件好一点都会买净水装置。起码要加装一个过滤器。


另外,德克萨斯有些地方的自来水因天然气的含量过高,能直接点着。



相关回答:


user avatar

“安全可靠的楼宇管路括号包括水箱/二次加压泵括号一般是铜管或者不锈钢管材括号包括维护费用括号完括号完括号完”

“安全可靠的家用净水设备括号包括定期清洗并且维护以免除微生物蓄积爆发危险等手段括号完”

哪个算下来都比烧开水要贵。

user avatar

谢谢邀请我。

意义相关: 美国人,在几个州生活过。

州政府每年花很多钱,把水龙头的水做得能喝。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流程,这个流程也耗费很多资源,还会污染。

但真的会喝吗?不一定。

所谓的能喝,标准是很低的,只是意味着“即使长期喝,也不会死”。但多数美国的middle class都会用滤水器,很多滤水器很久也不修,一旦清洗需要一直流出的水,要流几吨,更加浪费。但也没办法,谁愿意喝水龙头里的水呢?我女儿说,那个水有一种青蛙的味道。

相比之下,中国并不是为了喝水/用水而浪费的资源最多的。

像题主这样说,是不太好的,因为有些能源是需要使用的。如果要节约,喝雨水是最节约的。

就像我们要保护动物,但人类也需要肉。不要矫枉过正,它只会让它变成更大的错误。

谢谢 @个塔主 @空白神祇Alma,我学会了“矫枉过正”这个词。


还有一些,美国人真的浪费。

很多人内心没有“水是有限的”这个概念,瓶装水或者水龙头,都是,水流完了,明天再买就好了。有些人不会教育孩子要珍惜资源这样。只能说,美国的资源太多,人太少,这是好事,却也能变成坏事。

user avatar

1941年初夏,游击队经过一夜行军,黎明时分到达了张王庄的村头。

村头有一口老井,六角的井沿,井沿的边上还残留着松梅的雕刻。井上架着辘轳,辘轳上吊着一个水桶。

到达了这里,意味着大家可以分散到堡垒户家中休息,这是个可以略微轻松的时刻。

同志们围着古井四散休息,有的同志把水壶或者葫芦拿出来,接上从井里打出的水,饱饱地喝了一顿,再洗把脸。此时,清晨的微风吹过,远处的山巅有了一点微光。

80年代,我家还住在筒子楼,家里没有厨房,就是两间房间。厨房和厕所都是公用的。

厨房里没有天然气,也没有煤气瓶。各家做饭大多是烧蜂窝煤。有的家里比较节约,十天半月地到江边的码头上买散煤,回家后混合上黄泥,自己做煤饼。

有时候,我也去农村里玩。那时候的乡村旁边基本没有灌木,大树的树杈都被认真的清理过,田里的秸秆都收拾得干干净净,整齐地码放在屋边。

用于加热的燃料,是非常珍贵的。

我和农村的小伙伴都是生水爱好者。不管是井里的水,还是自来水,都是直接喝。甚至于在长江里游泳的时候,渴急了,那黄黄的江水,也照喝不误。

开水,其实有点奢侈。

我们家里都是到厂里的开水房打水。

那个时候,工厂包办了很多社会福利。为了解决厂里的人使用开水的问题,厂工会从建厂时候起,就专门建起了一个烧开水的锅炉房。

我还记得锅炉房的位置很好,在厂大门的里边,周围种着杨树,黄桷树和梧桐树。

一条大约十多米的小路,小路上铺着青石板,有一个小弯,走进去,便是人声鼎沸。

开水房是一种福利,在开水房的边上还有个自助茶馆。

每个月,厂工会都会给厂里的职工发开水票,每张开水票可以接一个八磅的暖瓶。这张开水票是我们那里的硬通货,可以当做货币使用。一张开水票可以换2到3个鸡蛋,或者一个糖关刀。

从早上六点,到夜里10点,开水房一直都很忙碌,每天都有人在这里排队接开水。

晚饭后,来打开水的就是厂里的学生子弟,我也每天都去。一边排队,一边和同学们嬉闹,很开心。

自助茶馆就是厂里职工和退休工人的知乎大观园。他们在这里聊天,谈论各种事情,相互抬杠,关心国家大事。他们在这里如果只接开水,不带走,是不用花钱的。但是身份必须是厂里的职工。你不知道这是多么让人羡慕的事情,茶馆从来座无虚席,离座去接开水,还要让人占着座位。

有时候,我家里乡下的亲戚来城里办事,晚间会到我家住宿。虽然我家在郊区,但是因为有公交车的缘故,依然是最好的选择。

家里的亲戚来了,父母都很高兴。母亲会立即张罗做饭,随即会对我说:“快去打几瓶开水,给亲戚泡壶茶。”亲戚们通常会说:“不用了,太客气了。”在他们的眼中,用开水泡茶,那真是礼仪贵重,这才是招呼自家人。

我们从农业社会走到今天,真心不容易。

我们这代人和前面的无数代人,都记得农业时代的窘迫。

2019年,我们是工业大国了。生活一天天好起来,喝点开水,不用去排队了。就在自己家里,接上一壶,放到电水壶上,一会功夫,就可以泡茶了。

这一代代人的努力奋斗,为的是什么?

自由自在地喝喝开水,起码也是幸福生活的一点小感受吧?

我认为喝开水不算浪费能源,我就喜欢喝着茶水,写这样的文章。

有时候我就在想,为什么现在有的人开始不喜欢喝开水,喜欢喝很甜的饮料了呢?

让我们一起来反对糖水爱好者吧。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