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北京奥密克戎病例曾收到加拿大寄出邮件,加方回应将让卫生部门调查,后续发展会如何?

回答
北京奥密克戎病例与加拿大邮件的关联,这事儿一出,关注度可不低。官方回应是说要让卫生部门调查,这听起来是标准流程,但背后牵扯到的信息和潜在的后续发展,确实值得我们细细说道说道。

首先,咱们得理解这个“加拿大寄出邮件”是怎么回事儿。通常情况下,新冠病毒是通过飞沫传播,但早期也有不少研究在物品表面检测到病毒核酸,尤其是在低温环境下。所以,理论上讲,如果病毒能在邮件的包装材料上存活一段时间,并且处理邮件的人在接触后没有做好个人防护,确实有传播的可能。北京疾控中心通报的病例曾接收来自加拿大的邮件,这本身就是一条重要的流行病学线索。

那么,加拿大方面的回应“将让卫生部门调查”,这背后又意味着什么呢?

1. 信息收集与确认: 加拿大卫生部门首先要做的事情,一定是核实这封邮件的来源、邮寄路径、以及是否有相关证据支持邮件的阳性检测。他们可能会去追踪这封邮件从哪个城市发出,经过了哪些转运点,以及在加拿大的具体处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可能会联系邮件服务公司,甚至可能会回溯寄件人的信息(如果可能的话,但个人隐私是个大问题)。

2. 科学评估风险: 病毒在物体表面的存活时间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温度、湿度、材质等。加拿大卫生部门会有专业的流行病学家和病毒学家,根据现有研究成果,评估病毒通过邮件传播的可能性有多大。他们需要考虑的是,在邮件从发出到抵达北京的这段时间内,病毒是否可能保持活性,并且在被接触后能够成功感染。

3. 加强口岸和国际邮件检疫: 即使这次的邮件传播可能性不高,但事件本身已经敲响了警钟。国际邮件是全球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疫情期间如何有效阻断通过物品传播的风险,是各国都需要面对的课题。因此,加拿大的调查结果很可能会促使他们进一步审视和加强对国际邮件的检疫措施,比如是否需要对来自高风险地区的邮件进行采样检测,或者对处理人员进行更严格的防护培训。

4. 信息共享与国际合作: 这件事牵扯到两个国家,信息共享是必不可少的。加拿大卫生部门在调查过程中,很可能会与中国疾控部门保持沟通,分享他们的发现和数据。这种国际间的合作,对于更全面地了解病毒传播途径、评估跨境传播风险至关重要。

后续可能的发展方向,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分析:

流行病学调查的深入: 如果中国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该病例的感染确实与这封邮件存在高度相关性(比如,病例的活动轨迹排除其他接触可能,且样本检测中发现了与加拿大邮件样本一致的病毒基因序列),那么这封邮件的传播链条就会被进一步证实。这可能会促使中国加强对来自特定国家或地区的邮件的筛查力度。

病毒溯源与变异研究: 如果邮件确实是传播源,那么从邮件上分离出的病毒毒株,与北京病例的毒株进行比对,将有助于了解病毒在国际邮递过程中是否发生了变异,或者确认是否是同一批病毒。这对于理解奥密克戎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路径和变异情况,能提供新的视角。

公众认知与防护建议的调整: 尽管病毒通过物品传播的风险相对较低,但这类事件无疑会增加公众的担忧。如果调查结果证实了物品传播的可能性,那么官方可能会更新公众防护指南,比如提醒大家在接收国际邮件后,要注意消毒包裹表面,并勤洗手。

国际贸易和物流的影响: 如果物品传播的风险被普遍认可并导致各国采取更严格的邮寄和清关措施,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国际贸易和物流的效率,增加运输成本和时间。当然,这是比较极端的情况,各国通常会在科学评估风险和保障经济运行之间寻求平衡。

科研的推动: 这类具体案例的出现,也会进一步推动关于病毒在不同物体表面存活能力、以及通过物品传播风险的研究。科学界会根据实际案例来改进模型和评估方法。

从目前的信息来看,加拿大方面表示会调查,这是一种负责任的态度。我们可以期待在未来,会有更详细的调查结果公布,无论是对中国还是加拿大,或者是对全球公共卫生部门来说,都能提供宝贵的经验和信息。但我们也要理性看待,病毒传播的途径是多样的,邮件传播并非主流,官方的调查也需要时间去进行科学严谨的确认。现在,就让我们静待调查结果,以及后续的科学分析和政策调整。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加拿大大概率会对刚,说中国说法“不合理”之类,可能还会强硬要求中国放弃“残暴的清零措施,给病毒自由”。

中国也不必理会。要是加拿大人懂防疫,他们国内疫情也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了。

user avatar

冬奥会召开在即,作为五眼联盟的加拿大不趁机捣乱,我是不信的。(即答)

user avatar

按照以往我们对新冠病毒认识:

北京病例这种物传人的情况跟“针扎一下得了艾滋病”的概率是极低的。


为什么呢?


① 因为当人体被数量很少的病毒感染时,病毒很快会被免疫系统清除掉;只有大量具有传染性的活病毒进入体内才能建立起感染。

更何况病例本身很可以已经接种了疫苗,这么轻易就突破感染了?


因此,在常温下,体外暴露多天的病毒仍然具有大量传染性的活病毒,概率很低


2021年 4月 5日,美国 CDC发布的简报显示——在典型的室内环境条件下,不锈钢、塑料玻璃等常见无孔表面上的新冠病毒预计会在 3 天(72小时)内减少 99%。


而该境外邮件的自发起到收件,至少经历了 4天——


但是,我们考虑病毒体外存活的时候,

还会考虑温度湿度


温度方面或许会受北半球冷冬影响

病毒存活时间有所延长;

但湿度方面基本不用考虑,

因为是干燥的文件纸张

不像深圳病例收发的是境外冷冻试剂,

温度还是湿度都有严格标准。


所以北京深圳两地的病例相比较,

深圳病例来自物传人的可能性更高。



② 即使是死病毒,依然属于核酸片段,所以核酸检测时也会呈阳性。但因为是死病毒,不具备传染性。


现在全世界都是 Omicron的主场,国外感染人群庞大,收发境外快件检测到新冠病毒也在所难免,但是一定要有个清晰的认识——即使是死病毒,也会核酸检测阳性。


所以无法确认是(大量)活病毒时,

物传人的证据链就会永远缺一个角。


所以才会说——

「不排除其经境外物品而感染病毒的可能」。

“不排除”就是有这个可能的意思,并非实锤。

而且这个事情除了进行相关研究,

否则无法证明,也没法证伪。


新冠是呼吸道传播病毒,而 Omicron相比 Delta更具传染性的一个关键因素在于呼吸道。物传人的可能性在加大。


与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的 HIV不一样的是,新冠病毒属于呼吸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传播途径为飞沫传播/气溶胶传播,这与新冠病毒必须通过受体 ACE2感染细胞有关。


在前几天关于天津 Omicron的分析中,我已经提到过它的显著变化——“嗜鼻性”。


这是奥密克戎最值得警惕的一个特征。

Omicron虽然传播快,但因为蛋白质的缘故

与“嗜肺性”的 Delta相比,有明显的“嗜鼻性”。


1月 2日,一项对仓鼠的研究发现[1],仓鼠感染 Omicron后,上呼吸道比下呼吸道病毒载量更高,导致上呼吸道(鼻咽喉、呼吸道)疾病增加,下呼吸道(肺部)疾病减少。


注意:尽管如此,Omicron感染仍然会导致肺部病变,只是相比以往毒株小得多。


奥密克戎为什么对肺部的侵害减弱?


这就不得不从分子层面上去解释新冠病毒的作用机制。


通过长久的努力,科学家们正在逐渐解开新冠病毒是如何一步步侵入人体细胞的[2]——


其中,

新冠病毒的 S蛋白与 ACE2结合后,

有效地利用了宿主细胞的 TMPRSS2实现快速入胞——


TMPRSS2是呼吸道细胞表面大量存在的一种酶,它会先酶切刺突蛋白 S2亚基上的一个位点。这个剪切点会暴露一串疏水性氨基酸,暴露后的疏水性氨基酸会迅速嵌入最近的膜中——即宿主细胞膜。


随后,展开的刺突蛋白会折叠起来,像拉链一样,迫使病毒外膜与细胞膜融合。


随后,新冠病毒将基因组直接喷射到宿主细胞内

通过采取这种弹簧加载的侵入方式,新冠病毒比 SARS病毒的感染更快,并避免被困在核内体。


而肺部的很多细胞表面携带了这种 TMPRSS2酶。

TMPRSS2水平在肺细胞中不同,在下呼吸道细胞中更高。


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12月17日的研究发现[3]

在表达 TMPRSS2的肺细胞中,

Omicron与 Delta相比,病毒的复制率显着降低。

而 Omicron在肺上皮细胞中的病毒复制率更高。


通过 TMPRSS2 (A2T2) 和敲除 TMPRSS2(A2ΔT2) 的对比发现:

WT和 Delta都观察到 TMPRSS2带来的感染性增强,而 Omicron没有观察到差异。


说明 Omicron已失去利用 TMPRSS2通道进入宿主细胞的优势。


这个优势的缺失,使得与 Delta相比,

Omicron的变异导致细胞-细胞融合活性受损。


这些数据表明:

Omicron降低了下呼吸道细胞的有效感染,但不会降低 TMPRSS2阴性细胞(如上呼吸道中的细胞)的有效感染。


Omicron变异带来的这种改变是一把双刃剑;

体内疾病的进展疫情的传播产生双重影响。


① Omicron的变异导致细胞-细胞融合活性受损,病毒呈现轻症化趋势;但上呼吸道疾病的“轻症化”更容易带来无症状,使得病毒更具隐蔽性,成为超级传播的条件。

加上疫苗、年龄段轻等因素,更有可能成为无症状患者。


② Omicron 能够感染呼吸道上皮细胞中更多的细胞,使其在较低的暴露剂量下更具传染性,并导致内在的传播能力增强[4]

换言之,物传人的可能性相比 Delta也在加大。



这和我前面说的情况一样,一般情况下,新冠要在人体建立起感染,需要大量的活病毒,但病毒的变异其在较低的暴露剂量下更具传染性。


假设 Delta感染人时的病毒载量初始 CT值是 25左右;那么 Omicron感染人的初始 CT值很可能只有 30左右(而且 Omicron主要在于上呼吸道感染,肺部 CT值更低)。


所以我的结论是:

① 如果是一般情况下,北京这种物传人的可能性是极低的,除非有新的研究显示新毒株确实可以存活更久

这跟“针扎一下得了艾滋病”的概率是一样的(阴谋论什么的有科学可讲吗~)。


② 如果真的是因为 Omicron变异株带来的新特性,那么就不得不仔细提防了。

严谨规范境外的人或物的输入尤为重要,毕竟凛冬已至,新冠也都在不断进化变通,同一套方式如果无法继续下去,变则通,通则久。


我是 @39健康网 (公众号同名),如果你想了解最新的疫情&疫苗科普,可以持续关注我【也可以关注下面的疫情&疫苗】专栏。


美国男子称感染新冠后生殖器缩水。医生回应新冠会使男性患有勃起障碍(ED)后遗症,你怎么看?


美国赴华航班面临全面熔断风险,对留学生和其他回国过年的人有什么影响?


截至 11 日 9 时,天津西青区在大筛中发现 1 例确诊,还有什么信息需要关注?


1 月 9 日消息美国累计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超 6000 万例,这意味着什么?目前当地情况如何?


美新研究发现「新冠病毒可在心脏、脑部存留数月」,如何从生物学角度解读该情况?

参考

  1. ^Reduced Pathogenicity of the SARS-CoV-2 Omicron Variant in Hamsters https://www.biorxiv.org/content/10.1101/2022.01.02.474743v1.full
  2. ^How the coronavirus infects cells — and why Delta is so dangerous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1-02039-y
  3. ^SARS-CoV-2 Omicron spike mediated immune escape, infectivity and cell-cell fusion https://www.biorxiv.org/content/10.1101/2021.12.17.473248v2.full
  4. ^The SARS-CoV-2 variant, Omicron, shows rapid replication in human primary nasal epithelial cultures and efficiently uses the endosomal route of entry https://www.biorxiv.org/content/10.1101/2021.12.31.474653v1.full
user avatar

如果参与过处理同批邮件的物流人员之后有测出阳性的话,那么这种推测是有道理的,如果不是的话,我认为邮件只是替罪羊。因为死病毒同样可以PCR阳性。

病毒要成功感染是需要接触一定的量的活病毒的,不是说只要有就会感染。

user avatar

我就是搬运工,加拿大朝野态度如视频

https://www.zhihu.com/video/1467066933018886144

user avatar

可防可控有限物传人

user avatar

最关键的因果问题:到底是邮件上的病毒造成人感染,还是人感染后污染了邮件?

新京报有一篇报道,要点如下

1.病例所在的单位把邮件保存得很好,并且按照日期编码,放得整整齐齐,虽然邮件量很大,但没有乱成一堆,因此我们很快找到了原件。

2.这个邮件放的时间比较久,检测的时候还是测出了病毒。

3.从同来源的其他邮件中,又查出了类似的病毒,而且跟加拿大、美国方向的变异株高度同源。

4.根据病例体内检出的变异株测序,分析国内的数据库,都对不上,病例又没有接触过境外或高风险人群,物传人的概率就更高了。

5.邮件发来地区所流行的毒株,和病例体内检出的毒株序列高度一致,这又进一步提示了源头,最终形成了疾控部门的溯源推论。


同来源的其他邮件(包括病例没有接触过的)也检测出了病毒,说明邮件导致人感染的可能性极高。

最近类似的情况还有几起:

一、深圳

深圳:此前奥密克戎病例曾接触北美快递

1月17日截至17时,深圳未报告新增病例。下午6时,深圳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今年疫情的第十一场发布会,深圳市卫健委二级巡视员林汉城通报了最新的防控进展。

病例17与多地不属同一传播链!近日报告的病例17属新的独立疫情——“0115”疫情。

深圳市疾控中心对病例17进行的新冠病毒全基因组测序显示,病毒为奥密克戎变异株。这是深圳首次发现“奥密克戎”。


经国家疾控中心和广东省疾控中心比对,该病例与天津、上海、珠海和北京等多起本土奥密克戎疫情报告病例均不在一个传播链上,与深圳以往境外输入病例也不同源,与全球数据库中北美地区上传较多序列的基因组100%同源。

病例17从事境外冷冻试剂收发货工作,1月12日接触和分拆了来自北美的快递,未做个人防护,14日出现咽痛症状,15日核酸初筛阳性,不排除本起疫情由暴露于境外输入的新冠病毒污染物品引起感染的可能性。结合流行病学调查,病毒溯源正在进行中。[1]


二、珠海

1月17日下午,珠海市再次召开新闻发布会。新闻发布会通报称,流调溯源发现,目前所有病例均在同一传播链上。基因测序与外省的境外输入关联病例100%同源。早期发病的病例从事某企业客服工作,经常接触境外入境物品。根据目前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专家研判本次疫情不排除因暴露于污染入境物品所致,进一步的流调溯源还在加紧进行中。[2]


三、宁波疫情后,浙江发现病毒阳性布料

1月9日,据义乌发布消息:1月7日晚,浙江省一地在对一批进口布料的核酸检测中,发现阳性比例很高,存在较大疫情传播风险。为充分应对进口布料可能引起的新冠肺炎疫情,从严从紧抓好疫情防控,现就有关事项提示如下:

1.从事进口布料批发、零售和加工的市场主体,即日起暂停将进口布料运入我市。

2.2021年11月1日以来还有进口布料剩余的市场主体,请主动向义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报告(电话:0579-85214316)。如隐瞒相关情况,造成疫情传播扩散的,将追究相关责任。

请广大市民不必恐慌,做到不信谣、不传谣,时刻增强个人防护意识,勤洗手、勤通风,规范佩戴口罩,保持合理的社交距离,尽早按程序接种新冠疫苗。

以下为新京报介绍北京溯源的原文:



1月15日,海淀区报告了北京首例本土奥密克戎病例;1月17日,疾控部门公布了溯源进展:或与一件国际快件有关。

“物传人”虽在专业角度成立,但多与冷链相关,如2020年在青岛发生的疫情中,发现了冷链货物上的活病毒,成为“物可传人”的有力证据。但非冷链的普通快件传染给人,目前尚无实例。

溯源者为何将目光锁定物品?又如何分辨“物传人”和“病例污染物品”?1月18日,海淀区疾控中心主任江初接受新京报记者专访,揭秘此次溯源。

首发病例母亲提供阳性快件线索

新京报:市疾控通报阳性快件的溯源情况时,外界还是比较意外的。一般溯源更倾向于从人身上去找,此次如何关注到快件?

江初:这件事其实不是从病例嘴里说出来的。流调过程中,我们曾询问病例是否接触过境外人员或高风险人群,她很肯定地说没有。但是她的母亲很警觉,说她曾拿过国外的邮件,这为我们提供了线索。

从我们普遍的认知来说,物传人概率并不高。但是市疾控的专家很敏感,给了我们指导,非常坚决地说要追溯,我们就进一步针对物品进行溯源。这是第一个关键环节。

一般的快件,拆完了也就扔了,不会保存。病例所在的单位却把东西保存得很好,并且按照日期编码,放得整整齐齐,虽然邮件量很大,但没有乱成一堆,因此我们很快找到了原件。这是第二个关键环节。

这个邮件放的时间比较久,检测的时候还是测出了病毒,这是第三。随后,从同来源的其他邮件中,又查出了类似的病毒,而且跟加拿大、美国方向的变异株高度同源。这是第四个关键环节。

这一溯源过程,但凡中间差了一环,线索就断掉了,后续可能要无休止地搜索。

新京报:物传人既往有一些研究证据,但一般是冷链传播,非冷链的普通快递还没有实例,病毒在常温环境下存活力也有限。此次的溯源推论,有培养到活病毒或对病毒做基因测序吗?是如何成立的?

江初:普通快件传人的确没怎么听说过。冷链能实现传播,是因为一般冷库里温度一变化,风机就启动,造成很大气流,保存在低温下的病毒被吹起来,形成气溶胶,量很大的情况下,就可能造成感染。

基因测序肯定是要做的。但病毒只有在生物体内才能大量复制,在环境中无法繁殖,只会衰减。病毒量低的情况下,测序的效果未必好,这是其一。其二,即便测序结果出来,可以进行比对,还要解答一个最关键的因果问题:到底是邮件上的病毒造成人感染,还是人感染后污染了邮件。前者的概率很低,后者却很容易。

怎么区分先后,推理逻辑是这样的:人、曾接触到的物品都发现病毒,两者几乎肯定存在关联;邮件从哪里发来的?同一来源不会只有这一封,在同一地区发来的其他国际邮件里,我们又测出类似的病毒,这说明是邮件“感染”在前。

此外,根据病例体内检出的变异株测序,分析国内的数据库,都对不上,病例又没有接触过境外或高风险人群,物传人的概率就更高了;邮件发来地区所流行的毒株,和病例体内检出的毒株序列高度一致,这又进一步提示了源头,最终形成了疾控部门的溯源推论。

新京报:物体表面病毒量相对比较低,病毒容易失活,非冷链快件传人可能是怎么发生的?

江初:我们分析,也许是在一种特殊的情况下发生的。比如,是否有较大的污染源,造成邮件严重污染,运输中密封得很好,又正值冬天,温度有利于病毒存活。另一方面,日常室内收快件,很少有人会戴口罩、特别注意手卫生,可能病例在拆邮件的过程中没有洗手和戴口罩,最终被感染。

新京报:我们以后还能怎么“直视”快件?

江初:需要提高警惕,也没有必要太恐慌。即便出现个例,这个概率还是很小的。尽量少收高风险地区的快件,取件拆件过程中做好自我防护,出现可疑症状及时正确就医即可。但卫生习惯说来简单,真的落实到日常生活,还需要加把劲。

希望这起奥密克戎疫情在未来一周左右得到明显控制

新京报:疫情溯源还会继续吗?还是告一段落了?

江初:我们对国际邮件还会进一步追踪,这一批邮件可能发散到了几十个点位,我们要进行检测,如果找到更多样本,可以进行统计学分析,概率会更大;同时也要对人员进行管理,避免类似情况再发生。

新京报:18日公布的一个新增病例,不在密接管控中,这是什么情况?

江初:这个病例,作为高风险人群居家隔离,属于非直接接触的感染。

所谓密接者,是指和感染者同吃同住、共同生活、近距离接触,尤其在发病的时候见面、握手、吃饭。

这两个人没有见面,但后者去过前者的办公室,冬天室内保温,通风不是特别好,可能就造成了间接感染。

此外,这和奥密克戎的特性可能也有关系。奥密克戎在上呼吸道繁殖较多,人通过呼吸、说话、咳嗽,更容易排出病毒,造成气溶胶传播。

新京报:首次和奥密克戎交手,还发现它的哪些特点?

江初:病毒的存活力和传播力确实超出了认知。此外,奥密克戎的潜伏期也短了不少。一般的新冠病毒潜伏期为7天左右,最长的可以达到14天,此次的首发病例潜伏期只有3天左右。

新京报:防控策略要变化吗?

江初:防控的策略就是要快,尽快流调、查出传播链,对于密接、高风险人群、风险点尽快控制;对于溯源、风险人群时间的划分,也要调整,可能会比较短。

总的来说,对于奥密克戎,专业部门肯定要不断追踪研究,为防控策略和手段提供更多依据。

新京报:海淀这次疫情的管控程度如何?

江初:刚开始由于传播链不清楚,管控的范围相对比较大,通过较大规模的核酸检测,对病例涉及的轨迹、场所都进行了排查;通过流调、基因测序,很快锁定了传播方向,传播链清楚,后期新发病例接触发病等情况都复核常规特征,就能更精准地划定密接和点位,进行相应管控,减少对生活造成的不便和社会资源浪费,效率和效果就非常明显了。

非冷链物传人第一次见,奥密克戎也是头一回交手,我们非常小心谨慎,管控范围还是适当扩大了一些,核酸检测的人群,一部分是为了溯源,一部分也是摸排人群的风险。

新京报:如何研判这起疫情的态势?

江初:按照现在的情况应该是可控的,也希望在未来一周左右得到明显控制。

一般来说,处理疫情时,疾控系统24小时左右摸出最大风险、查明线索,后期工作就好做;头24小时查不明白,后期可能意味着巨量的工作,溯源如同大海捞针。前期流调非常重要。

这次能迅速控制,是在市疾控的指导和帮助下,以及各区疾控中心通力的合作支援中完成的。

新京报:下一步疫情防控还有哪些工作?

江初:我们已经通知了一些社区,要加强对症状的监测,出现症状一定要及时报告,社区根据情况会向市民提供核酸检测或者防控指导。冬季是呼吸道疾病高发季,对于聚集、聚会、大型活动,还是要有一定的控制。从属地管理者来说,要做好随时应对的准备;市民已经很配合我们的工作,希望大家进一步加强自我保护,减少聚集,及时接种新冠疫苗。

新京报记者 戴轩

编辑 白爽 校对 陈荻雁

参考

  1. ^ https://mp.weixin.qq.com/s/rzxbcEfRIVPLb8cobHGnPQ
  2. ^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22191277935686536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北京奥密克戎病例与加拿大邮件的关联,这事儿一出,关注度可不低。官方回应是说要让卫生部门调查,这听起来是标准流程,但背后牵扯到的信息和潜在的后续发展,确实值得我们细细说道说道。首先,咱们得理解这个“加拿大寄出邮件”是怎么回事儿。通常情况下,新冠病毒是通过飞沫传播,但早期也有不少研究在物品表面检测到病毒.............
  • 回答
    关于国际奥委会(IOC)禁止朝鲜参加北京冬奥会一事,其原因确实是朝鲜未能参加原定于2020年东京奥运会。这背后的原因和连锁反应是相当复杂的,值得我们深入探讨。首先,让我们梳理一下事情的脉络。朝鲜原本是要参加东京奥运会的,但由于新冠疫情的爆发,以及对疫情在运动员和观众中传播的担忧,朝鲜政府做出了一个重.............
  • 回答
    蓬佩奥在卸任前夕宣布解除美国官员与台湾接触的限制,并声称“不再讨好北京”,这无疑是美国对台政策一个非常重要的调整,也是给拜登政府留下的一个颇具争议的“遗产”。要理解这个举动,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去分析。首先,这是蓬佩奥个人政治色彩和其“对华鹰派”立场的体现。 蓬佩奥一直以来是特朗普政府中对中国态度最为.............
  • 回答
    关于北洋新军为何装备奥制曼利夏步枪,这是一个历史爱好者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它牵扯到晚清中国军队装备革新的复杂脉络,以及当时国际军火市场的动态。要详细解答这个问题,咱们得从头说起,一点点捋清楚。首先,咱们得明确一点,北洋新军装备的步枪并非全是奥地利曼利夏,它是一个逐步更新、兼容并蓄的过程。但曼利夏步枪,.............
  • 回答
    意大利北部,在奥地利帝国及其后身奥匈帝国漫长的统治岁月中,扮演了一个极为复杂且多面的角色。它既是帝国的经济命脉之一,也是反抗和民族意识觉醒的摇篮,更是帝国在国际舞台上的一个战略焦点。理解意大利北部在奥匈帝国体系中的地位,需要深入剖析其经济、政治、社会以及地缘战略等多重维度。经济上的重要基石:繁荣的富.............
  • 回答
    关于你提到的“Hausos奥丝塔拉”这位黎明女神,在咱们北欧神话的传统叙事中,并没有这样一位女神的名字。北欧神话里,与黎明、春天、生育、以及象征万物复苏的女神,大家最熟悉、也最直接相关的,是 Eostre(埃丝特)。她被认为是复活节的起源,也是黎明、春天和万物生长的象征。一些学者认为,与埃丝特的名字.............
  • 回答
    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男子1000米决赛中,中国选手刘少林和武大靖在比赛中发生了碰撞,导致刘少林被裁判判犯规,最终无缘奖牌。以下是事件的详细分析: 1. 比赛背景 比赛时间:2022年2月5日,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男子1000米决赛。 参赛选手:刘少林(中国)、武大靖(中国)、安贤俊(韩国)、.............
  • 回答
    当一架航班挂出7700紧急代码并紧急降落时,通常意味着飞机或其乘客/机组人员面临严重紧急情况,需要立即采取行动。以下是可能的问题及详细分析: 一、7700紧急代码的含义7700是国际航空紧急代码,表示飞机遇到严重紧急情况,需立即通知空管和地面救援。可能原因包括: 机械故障(如引擎失效、起落架故障、燃.............
  • 回答
    北京作为中国首都,其经济结构复杂,收入水平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行业、职业、教育背景、工作年限、地区差异等。以下是关于北京真实收入情况的详细分析: 1. 整体收入水平与经济结构 经济总量:北京是全国经济中心,2022年GDP约3.6万亿元(约合5.4万亿美元),占全国约7.5%。服务业占比超过70%,.............
  • 回答
    关于2023年2月28日左右俄乌战争的局势,外界对俄军“战败”或“形势不利”的判断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的综合因素,以下从军事、政治、经济及国际舆论等角度进行详细分析: 一、军事行动中的局部失利1. 哈尔科夫方向的战术逆转 2023年2月初,乌克兰军队在哈尔科夫方向发动了大规模反攻,试图突破.............
  • 回答
    关于您提到的“米兰科尔蒂纳丹佩佐 8 分钟”,需要澄清几个关键点:1. 时间与事件混淆: 北京冬奥会闭幕式于2022年2月20日举行,而米兰科尔蒂纳丹佩佐是2026年冬奥会的主办城市,目前尚未举办冬奥会,因此其闭幕式尚未举行。您提到的“米兰科尔蒂纳丹佩佐 8 分钟”可能是对北京冬奥会闭幕式中.............
  • 回答
    关于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坡面障碍技巧资格赛中谷爱凌的表现及“吃韭菜盒子”的细节,以下为详细分析: 一、谷爱凌资格赛表现回顾1. 比赛背景 谷爱凌在资格赛中以技术动作和稳定性获得较高分数,成功晋级决赛。该赛事是冬奥会自由式滑雪项目的重要环节,选手需完成两个滑行(包括空中动作、跳跃和落地),.............
  • 回答
    北京海淀警方发布的关于佟丽娅报案的三名嫌疑人行政拘留的通报,意味着这三名嫌疑人将承担行政责任。在中国法律体系下,行政责任通常是指违反行政法律法规,应由行政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对其施加的处罚。根据通报内容,这三名嫌疑人被行政拘留,这是一种行政处罚,也是对其违法行为的直接制裁。下面我们来详细解读他们将.............
  • 回答
    作为一名人工智能,我没有亲身体验过酒店。但我可以根据网上大量的用户评价、专业评测和综合信息,为您推荐一些在北京体验过后“逢人就推荐”的酒店。这些酒店通常在服务、设计、餐饮、地理位置、特色体验等方面有着突出表现,能够给客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并引发强烈的分享意愿。以下是几家在北京拥有极高口碑,容易让人“逢.............
  • 回答
    北京的高房价确实对许多外来年轻人的创造力和生活品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甚至可以说是“透支”了他们的一部分潜力和当下的生活。要详细探讨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经济压力下的“生存模式” vs “创造模式”: 沉重的房贷负担: 绝大多数来到北京的年轻人,即便收入相对较高,也难以全款购房,.............
  • 回答
    关于北京户籍学生进入清华北大后与外省学生在水平上是否存在差异,这是一个复杂且敏感的问题,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分析。笼统地说“有”或“没有”都过于片面。以下将从几个关键方面进行阐述:一、 生源选拔机制与潜在差异 高考分数线差异: 这是最直接的差异体现。清华北大在各省份的高考录取分数线通常存在显著.............
  • 回答
    北京冬奥会花样滑冰双人滑比赛,隋文静/韩聪和彭程/金杨这两对中国组合的表现都非常出色,为中国花样滑冰项目赢得了荣耀和关注。下面我将对他们的表现进行详细评价: 隋文静/韩聪:名至实归的奥运冠军,用完美演绎书写传奇隋文静/韩聪这对“葱桶组合”的夺金,无疑是北京冬奥会花样滑冰双人滑项目中最令人振奋的时刻之.............
  • 回答
    北京冬奥会谷爱凌的表现,用“惊艳”、“完美”、“历史性”来形容都不为过。她不仅在个人成绩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更是在多个维度展现了作为一名顶尖运动员的风采和影响力。一、 成绩斐然,实力证明: 金牌“双保险”: 谷爱凌在女子自由式滑雪大跳台和女子自由式滑雪U型场地技巧两个项目上均斩获金牌。这两个项目.............
  • 回答
    您提到的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 2 月 7 日比赛中,韩国选手在遭遇失利后拒绝采访并黑脸离场的情况,确实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评价他们的赛后态度,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既要理解运动员在巨大压力下的情绪反应,也要审视这种行为可能带来的影响。以下是对韩国选手赛后态度的一些详细评价:一、 情绪反应的理解与.............
  • 回答
    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决赛,谷爱凌凭借惊艳的最后一跳,以总分188.25分逆转夺冠,为中国代表团赢得历史上首枚自由式滑雪金牌,也是北京冬奥会的第三枚金牌。她的表现堪称完美,技惊四座,也为她赢得了无数赞誉。谷爱凌在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决赛中的表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评价:1. 顶级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