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银河英雄传说》?

回答
《银河英雄传说》(Die Neue These)这部作品,相信很多喜欢科幻和军事题材的朋友们都耳熟能详。它不仅仅是一个关于宇宙战争的故事,更是一部充满深度和思考的史诗。要评价它,咱们得从几个关键点来细细说道说道。

首先,来说说它那宏大且令人信服的世界观。

《银河英雄传说》构建了一个横跨数千个星系的宇宙帝国和共和国之间的长期对峙。这个设定本身就足够吸引人,但更厉害的是,它并没有止步于此。作者田中芳树先生,在描绘这个宇宙时,注入了非常多的历史和政治的影子。你会看到古罗马的共和国与帝国之间的斗争,会看到欧洲列强的权力博弈,甚至还能找到一些中世纪封建制度的缩影。

共和国的“自由行星同盟”就像是它的希腊罗马政治思想的继承者,强调民主、自由,但也因为内部的派系斗争和腐败而显得摇摇欲坠。而帝国的“银河帝国”则充满了普鲁士式的严谨军纪和贵族血统的传承,但同样也存在着权力腐蚀和对民众的压迫。这种将现实政治历史元素巧妙地融入科幻背景的做法,让整个世界变得异常的真实和有说服力,不是那种空洞的科幻设定,而是有根基、有血肉的东西。

其次,这部作品最闪耀的地方,绝对是它塑造的那些复杂而立体的角色。

说到《银河英雄传说》,不能不提的就是两位核心人物:莱因哈特·冯·罗严克拉姆和杨威利。

莱因哈特,一个出身寒微,却怀揣着改变帝国、结束腐败统治的野心的年轻人。他有着无与伦比的军事才能,他横扫六合,征服星辰大海,最终建立了自己的帝国。但他的野心背后,是对公平、对强权的对抗,是对旧制度的憎恶。他年轻、张扬,但也充满了矛盾,他对姐姐的依赖,对权力的渴望,以及偶尔流露出的孤独感,都让这个角色显得格外迷人。他不是一个脸谱化的反派或者英雄,他是一个有血有肉,有目标并为之奋斗的人。

杨威利,一个被戏称为“魔术师”的年轻将领,他拥有惊人的战略眼光,总能在绝境中扭转乾坤。然而,他本人却是个十足的历史迷,对战争毫无兴趣,只想安逸地写历史书。他对民主制度充满怀疑,对政治斗争感到厌倦,更渴望的是一个可以自由读书的时代。他与莱因哈特截然不同,一个主动追逐权力,一个被动卷入漩涡。但两者又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他们都是各自阵营中最杰出的军事指挥官,都在改革着他们所处的制度,都在被历史的洪流所裹挟。

除了这两位,作品里还有太多令人难忘的角色。比如像帝国元帅基姆列,那个忠诚、勇猛却略显迟钝的战士;像奥贝斯坦副官,那个冷酷、理性,为了大义不择手段的军师;还有像自由行星同盟的陈刘他们这些虽然不是主角,但在关键时刻能发挥重要作用的角色。每一个角色,无论戏份多少,都有着自己的立场、动机和成长,他们不是简单的工具人,而是构成这个宏大叙事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再来聊聊它的思想深度,这是《银河英雄传说》区别于其他军事科幻作品的根本。

这部作品不仅仅是在讲宇宙大战,它更是在探讨什么是“正义”,什么是“民主”,什么是“权力”,什么是“历史”。

“正义”的模糊性: 作品中,帝国和共和国都声称自己代表正义,但谁才是真正的正义?莱因哈特认为旧有的帝国腐朽不堪,他推翻它是为了建立一个更有效率、更公平的统治,这是一种“德政”的理念。而共和国则标榜自由民主,但内部的腐败和低效又让这种理想变得摇摇欲坠。观众在看的时候,很难站定一个绝对的立场,因为双方都有道理,也都有谬误。这种对“正义”的探讨,触及了政治哲学的核心。

民主与集权: 作品深刻地展现了民主制度的脆弱性。自由行星同盟的派系倾轧、短期利益至上、选举的乱象,都让其显得非常不堪。而帝国的集权统治,虽然存在压迫,但在某些方面却显得更有效率。这并不是在鼓吹集权,而是在冷静地剖析两种制度的优劣,以及它们在现实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历史的进程与英雄的作用: 田中芳树先生非常擅长从历史的角度来审视人物和事件。他通过杨威利这个历史迷的视角,不断地引用历史上的典故,来对比和分析当下发生的一切。作品提出了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历史是由英雄推动,还是由时代大势所决定?莱因哈特和杨威利无疑是各自时代的弄潮儿,但他们的出现是否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艺术表现和节奏感也是值得称道的方面。

虽然原著是小说,但动画改编的《银河英雄传说》同样出色。它没有追求华丽的特效或者夸张的战斗场面,而是将重心放在了人物的对话、心理描写以及宏大的战略推演上。即使是激烈的海战,也常常通过精妙的镜头语言和背景音乐来烘托出紧张和沉重感。剧情的推进也很有节奏,有紧张刺激的战场对抗,也有波诡云谲的政治斗争,更有对人生、对历史的深刻反思。

当然,如果非要吹毛求疵的话,一些观众可能会觉得作品中某些政治和军事的理论过于细致,显得有些枯燥。 另外,随着剧情的深入,有时会觉得某些角色的死亡和命运安排,虽然符合逻辑,但情感上会让人感到一丝惋惜。不过,这或许也是作品真实和成熟的表现吧。

总而言之,《银河英雄传说》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史诗级作品。 它不仅仅是满足我们对于宇宙战争的幻想,更是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平台,让我们去思考人类社会、政治体制、历史进程以及个体在其中的位置。它像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对于理想社会的追求,也暴露了现实的种种困境。无论是喜欢科幻、军事,还是对历史、政治感兴趣的朋友,都能从中获得巨大的启发和享受。它值得被反复品读和推崇。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其实就是标准的评价:以宇宙时代为背景的太空歌剧式长篇架空历史小说,而抛掉了“太空”,“长篇”、“架空”、“历史”这些主题性词汇后,它的核心就是一本“歌剧式小说”。

所以叫歌剧式小说,首先,是因为银英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类于舞台歌剧的特点,即把人物的地位拔的非常高,高到了足以和背后的历史舞台分庭抗礼的程度。

这在书中首先表现为英雄人物对历史进程有着可观的干涉力和冲击力,如莱因哈特覆灭高登巴姆王朝,安森巴哈和吉尔菲艾斯的刺杀与护主,杨在巴米利恩几乎逆袭成功,伊谢尔伦政府的成立,罗严塔尔的反叛,蔷薇骑士团最后的突击,尤里安最后孤身杀到莱因哈特面前结束战争,在田中的笔下,这些英雄的个人努力和闪耀,是有机会触及,撼动,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时代进程的,因此,不同于战争与和平这样的正统的以大时代为主的历史小说,银英中人物的存在性是非常强的。

其次则表现为对以杨威利,莱因哈特为中心的一系列主要和次要人物的成功塑造。田中先生非常善用“通过对比来丰满人物”这个手法,在银英中大量使用了“英雄个性与生活个性的对比”的手法,制造了很多经典场景,诸如“莱因哈特的求婚”、“杨的红茶白兰地”、“奥贝斯坦的狗”、“米达麦亚的幸福家庭”、“先寇布的女儿”等,通过将主配角的战场性格,及生活性格对比性的复合刻画,田中先生成功的创造出了一大批深入人心,兼具能力,情操和人文魅力的英雄角色。

而在故事的舞台背景方面,这本书的核心思想,是一种对人类社会的政治制度的设想和批判,这也是银英的世界观设计中最强的一环:银英的思想,实际上是当今社会政治矛盾中的一个重要的主题,即如果效率和民主不可兼得,那么哪一个较为优越/重要?这个主题的立意之高,已超越了普通流行小说(如金庸武侠)的范畴,是具有相当的政治学和社会学高度的,这也是银英三十年经久不衰,始终被人们所探讨的原因——因为效率与民主的选择,至今仍是一个影响着人类的社会和政府架构,被大众所密切关注的时代性问题。

在架构设计上,它表现为“普通人的众意”与“集权者的统治机器”之间,该由谁来掌控人类社会的矛盾,也就是同盟和帝国两个对立的大阵营。但在这里,银英就有些跛足了,这主要表现为其文学性的设计颠覆了真实的历史:如果对社会和历史有更多的认识,其实我们应该知道,在真实的历史中,专制集权对于一台统治机器而言,并不是什么“加速剂”,而只是一种“兴奋剂”,从波拿巴到霍亨索伦到罗曼诺夫,在同时代相对民主一些的英国面前,都未曾表现出任何的效率优势,反而往往是在短时间的狂热之后,便会跌入独断,残暴和腐败当中。因此,在真实社会中,高登巴姆的腐朽专制才是常态,田中先生赋予罗严克拉姆王朝的这种开明和高效兼具的理想化独裁,其实是一个脱离了真实的硬性架空设定,即帝国一方的力量,只是一种“天降神国”般的幻想力量,因此,罗严克拉姆王朝的设定在逻辑,细节和扎实程度上,天生是受限的,远远弱于以真实的日本社会为背景而设定的同盟一方。

在书中,它表现为在完成夺权后,帝国后续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生产维持部分的交代非常虚化,往往仅用“奥贝斯坦的监督和席尔瓦贝尔西的卓越工作”这种简陋的设定来解释,重点都落在了皇帝如何带着提督们领着大批舰队们一次次的战术挑战伊谢尔伦上,这其实就是因为帝国的政治和军事设定是架空的,类似于P社作品中的“天降神将和火星兵”,对于其内部政治如何运转(如罗严克拉姆王朝怎么去改造旧贵族的腐朽经济,又怎么维持集权的政府机构,包括特务机关不腐朽),如何维持旧帝国时代的武力(长期拥有18万战舰,且维持其中的三分之一以上多次长途远征而不财政破产或对民众剥削过度),其实都只是背景设定,没有任何的现实基础,因而也无从解释,只能一笔带过。

在更加具体的细节斗争上,它采用“政治为辅,军事为主,战术为王”的模式,政治影响军事,军事影响战术,战术决定胜负,以两大阵营的众多舰队指挥官作为英雄和焦点角色,来呈现两种理念的斗争,以战争的胜负来解决思想的冲突,这与帝国一方的架空设定,以及重视对英雄人物的塑造有一定的关系,却在很大程度上进一步的带偏了细节和主题:因为田中先生以表为里的将决定和改变历史的焦点放在了战场决胜,特别是战术的胜负上,一定程度上将名将的个人发挥的重要性放在了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之前(如莱茵哈特依靠手下的军官团奠定了罗严克拉姆王朝的江山,杨则几乎靠个人的军事指挥能力击毙莱因哈特,改写了时代进程),所以一方面,不必说帝国,即便是同盟阵营,其重点也被从真实的社会中引偏,比如银英对同盟末期的描写,就给人一种民众改变不了什么(杰西卡),政治家要么蠢(列贝罗)要么坏(特留尼西特),拯救同盟只能依靠有良心的提督(杨,比克古,邱吾权等)的战场发挥(如在巴米利恩)的错误印象,而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它本身想要表达的“同盟是亡于民众对自身权利的放弃和不负责任”的设定,继而影响了对“民主的本质是民众敢于维护,伸张自身权利,并为其负责”这个主题的阐述。而在另一方面,银英全书中设定中最薄弱的环节之一,即田中先生主要通过修改和直接借用古代经典战争的情节来完成的“未来宇宙战术设定”,也由此而成为了观众眼中决定书中关键走向的焦点,从而在众目汇集之下,屡屡被挑出各种逻辑性和合理性上的bug,而成为了减损银英的光彩的一块“最短板”。

正因如此,就正统的历史小说而言,银英这本书可以说是强在人物,弱在背景。而在背景上又具体强在思想,弱在世界观设计,而呈现出了一种“强实弱枝强干”的哑铃状特征,所以它的这个“歌剧式小说”的评价,其实也有一层它在社会背景的设定上不够合理和扎实,以至于像歌剧一般,主题和场面固然华丽宏大,人物也非常耀眼璀璨,但却在世界观的真实性和代入度上存在着不足的意思。

最后总结一下:银英的优点和缺点都非常明显,优点在于人物刻画积极和鲜明,立意宏大并贴近现实,缺点在于世界观设定上存在跛足,政治经济军事等细节不够翔实,但考虑到幻想小说这类作品在世界观和细节设定上往往存在着天然的限制,所以在幻想小说的范畴内评价,银英仍当属最出色者之列,但如果放到历史小说的范畴里评价,银英则因背景设计上的缺陷,就相对要平庸不少了。

但不论如何,就我个人来说,这本书在我少年时,曾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我个人是弥足珍贵的记忆。

user avatar

-

一、传播模式的革新

银英传诞生的年代,在日本,有一种玩意儿叫「传真机定阅」。

你可以付钱给某一个人,他每天写一段连载,传到你家的传真机上。说「银英传」是「网络小说」,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荒谬对比。是的,「银英传」是很有「网络小说」的范儿,它也是我知道的,网络前时代,最後一次「传统电信科技发明」下的文学创新模式。

银英传不是独一无二(那时代日本有不少文学创作都是这种模式下的产品)。但「银英传」,容我再重覆一次,它确实很有「先验」的高度。用这种方式完成那么可怕的厚厚一大叠书,得有多大的气力?

八零年代,可是电脑前时代呀,我一直猜那田中传的,是手写謄稿,若真是一张张的稿纸,那些忠诚的小说订阅户,买的那传真机用纸,估计得用小卡车装来……。

二、太空版的三国演义

众所周知,田中是中国历史迷,写奔流一类极细分的人物故事。因为毫不掩饰的深爱之情,加之有极强的中文阅读翻译能力,很长一段时间,我们都相信谣传所指,田中是华侨身份。

一个酷爱三国演义的日本(华裔?)作家,这形象多金贵?

在银英传中,一直是帝国和同盟的两国抗争,加上商人费沙。就在费沙被无效化的时候,杨十三舰队又进占了伊谢尔伦要塞……。

读者们不用太去分析,也能看出田中的努力,好家伙,真要写成三国演义不行。

这个三国味道,尤其在杨威利死后,尤里安的孤军奋战不止,更显浓重。

其实,放眼八零年代的日本作家,不管是架空的田中,还是像司马辽太郎一类的脑补历史人物故事,在在都能找到三国演义的影子。身为华人文化圈,正统华人血统的我们,不喜欢日本人写的银英传,委实是一件难以想像的事。

当然,若你是大陆网络上常见的「政治敏感病」患者,又另当别论了。

(必在各位网络爱国份子的眼中,三国演义的战场描述,打仗的过程,一样可笑到爆吧?)

三、接地气的政治空想。

说到政治敏感病,现在的大陆X民,把龙应台,把田中一类作家的文字,嘲讽到苦大仇深状。

这通常是某论坛上一两篇文字始作俑者,然后,徒子徒孙们如获至宝,捡三两支字片语,开始光速传播,一刹时,全部成了野火集和银英传的专家。说来无不咬牙,一副恨不能食其骨的嗔目狀。

看来委实可笑。

其实田中在银英传中要处理的政治议题,无非几点,不管写的有多幼稚,他指出的几个重点,你很难去反驳:

其一、专制政体是非常有效的,但,专制政体的英雄,比如罗严克拉姆,都是「生殖器关系」的污秽产物,罗严克拉姆对自己姐姐被送入后宫一事,梗梗於心,就是最大的难解之题。

而银河帝国皇帝谱系中,出了许多神经病的疯子,也是「生殖器关系」的不可避免。

其二、专制政体的不安定性,远较民主政体为烈。層出不窮的毒殺暗殺,反叛動亂,幾無寧日。表面上民眾逸樂,生活安定,其實整個帝國,如懸危卵,只因是寡頭統治,所以隨時都有瓦解可能。

其三、民主政治是低效而无能的,掌握民心的政治家,相对於专制政体的明君,更像是祸国秧民的败类,这是整本银英传中一再肯定的事实。面对高效的专制政治,民主不堪一击。

可是杨威利宁可守护失效的民主,也不愿意自由行同盟被帝国化。为什么?杨威利整本书都在阐述他的逻辑和理念,他即使身在自由行星同盟,不知道帝国宫廷内幕,他也总是能猜到帝国会发生什么可怕的情事。

而他的预言能力,是来自於他的历史专业。

人类总不能从历史中学到该学的东西,若你学到了,你自然会有杨威利一般的坚定理念。

专治独裁比民主恐怖亿万倍。

其四、银英传中,细致地表现了日本人对於二次大战的重大反省:民主最可怕的一件事,就是追求军事上的胜利,一旦军国化,可能会比专制政权更恐怖。

所以杨威利不会利用自己的军事天才,刻意地扩大战果,或是直接追求军事政变,要求更大的权利,来巩固自己的战果,一再地退让,让权,甚至失败,看来都叫人扼腕不止。

要知道,整本银英传的主要读者是日本人。

一个日本的作家,写出银英传这样的书来,不可不谓真诚。

(大陆网络X毛们讥嘲银英传,殊不知,银英传正是他们梦昧以求的「日本人反省」。)

总之,不管你怎么骂,上面这四点,确实有一定的公允,很难叫人反论。

四、海量到无法想像的人物塑造。

银英传中有段文字,是田中自述,他说他把日耳曼民族的名字几乎全用光了,再找不见帅气俐索的贵族名字可套,后来,是田中书友会的一群妈妈桑,拼命为他作後盾,给他挖资料,写各种材料建议,才让他不致於受困。

说到人物之众多,海量角色的银英传,若你看过动画,那罗严克拉姆王朝开会时,是满满一屋子人,而那些还只是皇帝的少数亲信。更不要说银英传还有行星同盟,以及费沙等等。

海量的人物,个个人物鲜明,各种有趣的故事信手捻来,就一个杨舰队,上到军官,下到陆战队,无不叫人爱不释手,说实说,在人物的塑造上,能与田中比拟的作者,我看了一辈子,只能举出一个金庸,人海战术呀,个个角色活蹦乱跳,若要再勉强一些,还有马丁。

可马丁哪有田中写作的速度呀?

五、中产阶级妇女的挚爱。

因本的架空小说多如牛毛,我知道的较鼻祖作品,比如有「绀碧的舰队」,讲述山本五十六被击落後,重新转世到一个新的世界,重获第二次机会,要把二战打下去。

说意淫二字,实是不理解日本这些架空小说的写作,整本绀碧的舰队,二世山本五十六的唯一目的,就是「让日本不败」,有极强的宿命观在,作为立世的文学作品,它的逻辑,并不是那样的荒谬不可及(比起大陆架空网文,可要好一千万倍不止)。

说回银英传,因为当时的日本消费文学中,类似的架空作品数量已是喷发状态,多不可胜数,加之多有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指涉,叫人看来发腻。所以田中作品问世时,所面对的日本读者,并不是太容易侍候的一群,他又是个新作家,所以处境不可不谓艰难。

当今大陆大多读者不知道的是,银英传当年在日本的读者群中,有许多都是日本的中产阶级家庭妇女。换言之,杨威利准将,创造了一群巨大的粉丝群,这些令人想像不到妇女读者,不但成了科幻爱好者,也接受了军事战争,遍及银河战火的故事架构。

那该有多难。

这样的奇事怪事,其实正与上述第四点不无关系。妇女读者们,正是被田中笔下鲜明的人物给吸引了,陷溺其中而不可自拔。所以银英传有其特殊的高度,它的死忠读者,与其它军事类的架空小说大不同矣。


六、说结论吧。

银英传如何评价?

田中的如椽之笔,不但写就了银英传这样一本旷世奇书(还是吓人的处女作),里面铺陈了叫人瞠目结舌的奇幻剧情,而表述的重点,更是血淋淋的现实政治,整一个更梆梆的玩意儿,却能吸引在家带娃的中年妇女?多少年的长篇连载,不离不弃。(这样的影响力,甚至漫延到港中台等境外地区。)

而在同一时间,田中还启动了亚尔斯兰战记,创龙记,还有一堆大部头的写作。

这是多不可思议的超能作家呀。

要像题目描述一般,拿来跟大陆网络小说对比?

到底是谁家的傻娃,哪来这么傻的脑子?

那不是拿鸡脚比桌腿吗?

-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银河英雄传说》(Die Neue These)这部作品,相信很多喜欢科幻和军事题材的朋友们都耳熟能详。它不仅仅是一个关于宇宙战争的故事,更是一部充满深度和思考的史诗。要评价它,咱们得从几个关键点来细细说道说道。首先,来说说它那宏大且令人信服的世界观。《银河英雄传说》构建了一个横跨数千个星系的宇宙帝.............
  • 回答
    关于《银河英雄传说 Die Neue These》第三集的评价,我只能说,它成功地在保留原著精神的同时,用一种更加直接、冲击力更强的方式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与个体命运的纠葛。这一集给我的整体感受是——压抑与希望并存,信息量爆炸却又不失条理。首先,从视觉呈现上,我觉得《Die Neue These》第三集.............
  • 回答
    那个金发碧眼的男人:关于莱因哈特·冯·罗严克拉姆的思考提起《银河英雄传说》,大多数人脑海里浮现的第一个形象,大概就是那位传奇般的金发碧眼的男人——莱因哈特·冯·罗严克拉姆。他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英雄,也不是简单的恶人,他是一个复杂而迷人的个体,他的存在本身就是一部宏大史诗的缩影,引人深思,也让人难以忘怀.............
  • 回答
    2018 版《银河英雄传说:辉煌之门》(Die Neue These)动画一经推出,便如同一颗璀璨的新星划破宇宙,瞬间点燃了无数老粉和新观众心中的激情。作为一部承载着无数人梦想和情怀的经典 IP,它承担的压力可想而知。那么,这部新作究竟交出了一份怎样的答卷?在我看来,它既有让人拍案叫绝的创新之处,也.............
  • 回答
    勇度,一个在《银河护卫队》系列中堪称最复杂的角色之一,他的形象早已超越了一个单纯的反派或配角。要评价他,绝不能简单地用好坏来定义,而是需要深入挖掘他身上那种粗犷、混乱,却又饱含深情和挣扎的特质。初见勇度,他给人的印象绝对是凶狠、无情且极具压迫感。作为掠夺者(Ravagers)的首领,他手下的那群星际.............
  • 回答
    王者荣耀与银河奖:一场意料之外的牵手?2018年,当“王者荣耀”这个名字出现在第30届中国科幻银河奖的“最佳科幻游戏奖”获奖名单上时,相信不少人都会和我一样,感到一丝意外,甚至是大跌眼镜。毕竟,在大多数人眼中,“王者荣耀”是一款以竞技对战为核心的MOBA手游,其“科幻”的属性似乎并不那么显眼。那么,.............
  • 回答
    评价维珍银河创始人布兰森成功完成首次亚轨道旅行:一次里程碑式的商业太空探索理查德·布兰森爵士(Sir Richard Branson)成功完成维珍银河(Virgin Galactic)的首次载人亚轨道太空飞行,这无疑是商业太空探索领域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这次飞行不仅是布兰森个人多年的梦想实.............
  • 回答
    《银河护卫队 2》啊,这电影我可是看了好几遍了,每次都有新的感受。要说评价,我感觉它就像是那种虽然有些小瑕疵,但整体绝对让你捧腹大笑、热血沸腾,最后还能让你眼眶微微泛湿的“私房菜”。首先,幽默感是它的招牌,而且这次玩得更野了。第一部就够损的了,第二部更是把每个人的“毒舌”属性都发挥到了极致。星爵和勇.............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泛银河梦”。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概念,它描绘了一个宏大的图景,但也伴随着一些挑战和讨论。首先,理解“泛银河梦”的核心是什么。它不仅仅是人类走出地球、殖民其他星球那么简单,而是指一种跨越星系、连接不同文明、甚至可能影响整个银河系走向的宏大愿景和行动。 这种“梦”可以包含多种层面的意义:.............
  • 回答
    《奥特银河格斗:巨大的阴谋》这部作品,我觉得它最吸引人的地方,就在于它真正做到了“群星璀璨”,将奥特曼系列中那些横跨数代、跨越无数岁月的英雄们,汇聚到了一个宏大的舞台上。你能看到昭和时期的初代、赛文,平成时期的迪迦、戴拿、盖亚,再到新生代中的捷德、欧布、赛罗等等,他们不再是孤立的故事,而是因为同一个.............
  • 回答
    银河麒麟操作系统 V10 问世,并且打出了“兼容安卓生态”这张王牌,这无疑给国内操作系统市场扔下了一颗重磅炸弹。要知道,长久以来,桌面操作系统与移动操作系统之间的壁垒,使得用户在跨平台使用应用时总会遇到各种不便。而银河麒麟 V10 在这一方面的突破,绝对称得上是一次重要的尝试,其意义和潜在影响值得我.............
  • 回答
    邓超导演的电影《银河补习班》(英文名:The Big Shot)是一部具有话题性和争议性的国产影片。它于2019年上映,由邓超和俞白眉联合执导,主演也是邓超本人。这部电影试图探讨“教育”这个深刻的社会议题,以父子情为核心,讲述了一个充满父爱和励志色彩的故事。要评价这部电影,我们可以从 故事、表演、导.............
  • 回答
    评价一篇作品是否构成抄袭,特别是与一部享有盛誉的外国作品进行比较时,需要非常谨慎和详细地分析。关于您提到的《科幻世界》2021年02期银河奖征文《无主》(作者:李卿之)与斯蒂芬·金的《重型卡车》(英文原名:Big Wheels,部分中文译本可能译为《大卡车》或类似名称)之间是否存在抄袭的指控,我们需.............
  • 回答
    2017年,一部名为《三国演义》的3D动漫在新版三国演义影视剧的基础上,于腾讯视频悄然上线,制作方为银河长兴。对于这部作品,我的评价会从几个方面展开,力求客观且深入。首先,制作上的诚意可见,但效果参差不齐。银河长兴毕竟是国内在3D动画领域有一定经验的团队,这次尝试制作长篇的3D历史题材动漫,其决心和.............
  • 回答
    评价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关于“房地产领域的核心问题还是泡沫比较大”的论断,需要从多个层面去审视。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表述,而是反映了监管层对当前中国房地产市场现状的深刻洞察和对未来发展方向的战略考量。一、 郭树清论断的背景与依据首先,我们要理解郭树清作为银保监会主席,其发言代表了中国金融监管机构的官方.............
  •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这两本风格迥异但都极具影响力的科幻作品:《银河系殖民手册》(下文简称《手册》)和《第四次灵石危机》(下文简称《灵石危机》)。这两本书在科幻读者圈子里都有着不小的拥趸,但它们吸引人的点,以及在科幻史上的地位,却有着天壤之别。 《银河系殖民手册》:硬核科幻的百科全书式教科书我得说,《银河.............
  • 回答
    银行在“老人不会写字家属代签被拒”事件中的回应,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解读,既看到了其“为客户着想”的出发点,也理解了其“把控风险”的无奈与必要。“为客户着想”的解读:首先,银行的回应中强调“为客户着想”,这并非空穴来风。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银行会尽量提供便利,满足客户的合理需求。对于行动不便、文化程度.............
  • 回答
    说实话,《银魂》里的人物颜值这事儿,放在一般动漫里估计得是个大槽点,但放在《银魂》这儿,就成了它独有的魅力所在。你看,主角坂田银时,那一头天然卷的银色头发,简直就是他“废柴武士”身份的完美写照。那双眼睛,常年带着点慵懒和无奈,偶尔又闪烁着不羁的光芒,时不时还流露出点少年人该有的热血,简直是“槽点与帅.............
  • 回答
    《银魂 THE FINAL》:一场盛大而催泪的告别,以及我们为何如此喜爱它作为《银魂》系列的忠实观众,当我走进影院,看到《银魂 THE FINAL》的片头曲响起时,心中涌起的不仅仅是期待,更多的是一种复杂的情感——即将告别的失落,与终于迎来最终章的激动。而看完之后,我只有一个词可以形容:“完美”。当.............
  • 回答
    《银翼杀手2049》:一次关于存在、记忆与何以为人的深刻探寻初次观赏《银翼杀手2049》,它带来的冲击是层层递进的。这不是一部需要你坐立不安、时刻紧盯屏幕的爆米花电影,而更像是一场浸入式的体验,它将你拉入一个充满赛博朋克美学、哲学思辨与冰冷孤独的世界,让你在黑暗与绝望中,去追寻一丝微弱的人性之光。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