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视频的音频采样率通常是 48 kHz?

回答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我们听到的绝大多数视频音频,无论是电影、电视剧还是YouTube上的视频,它们的“声音细节”——也就是采样率——通常被设定在 48kHz?这可不是一个随意的决定,背后其实是人类听觉、技术限制以及历史发展共同作用下的一个巧妙平衡。

要理解 48kHz 为什么这么普遍,我们得先聊聊“采样率”到底是个啥。你可以把它想象成给声音“拍照”的频率。声音在空气中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的,而我们把这些声波转换成数字信号,再还原成声音,就需要捕捉声波的“瞬间状态”。采样率就是指每秒钟对这个声波进行多少次“拍照”。采样率越高,捕捉到的声音细节就越多,理论上还原出来的声音就越逼真。

人类听觉的边界:奈奎斯特定理是关键

这里就不得不提到一个物理学上的重要原理——奈奎斯特定理(NyquistShannon sampling theorem)。简单来说,这个定理告诉我们,如果你想无损地还原一个声音信号,你捕捉它的频率(采样率)至少得是这个声音信号最高频率的两倍。

那么,人类的耳朵能听到多高的频率呢?通常认为,成年人能听到的最高频率大约在 20kHz 左右。当然,这个范围会因年龄、健康状况等因素有所不同,但 20kHz 基本是公认的一个上限。

根据奈奎斯特定理,如果我们要想完整地捕捉到 20kHz 的声音,那么我们的采样率至少需要是 20kHz 的两倍,也就是 40kHz。

为什么是 48kHz 而不是 40kHz?

既然 40kHz 理论上足够了,为什么行业普遍选择了 48kHz 呢?这其中有几个原因:

1. 留有余地,确保质量: 现实世界中的音频处理远比理论模型复杂。音频信号在录制、传输、处理的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引入一些“杂音”或者说“不完美”。比如,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的 ADC(模数转换器)以及数字信号转换回模拟信号的 DAC(数模转换器)都不是百分之百完美的。留出 4kHz 的“缓冲”空间,可以更好地处理这些非理想因素,确保即使在复杂的处理流程后,人耳听到的依然是高质量的音频,避免出现所谓的“混叠失真”(aliasing)。混叠失真是指在采样频率不足的情况下,高频信号会被错误地“折叠”成低频信号,听起来就像是出现了不属于原信号的“杂音”。48kHz 的采样率给了我们一个更安全的“安全边际”。

2. 与视频同步的需求: 视频和音频是需要精确同步的。在早期的数字视频技术中,特别是与电视广播系统相关的领域,48kHz 这个采样率与视频帧率(例如 25fps, 30fps)的同步处理更为方便和高效。当音频和视频的采样和播放时钟信号能够更容易地进行整数倍或者简单比例的关联时,同步的精确性就会大大提高,减少了音频延迟或跳帧的发生。

3. 历史沿革与行业标准: 44.1kHz 最早是 CD 唱片的标准采样率,这是因为在早期数字音频技术发展时,44.1kHz 能够满足人耳的听觉范围,并且与当时一些视频存储介质(如 VHS)的磁鼓读取速度有关联。而 48kHz 则是在专业音频领域,尤其是数字视频和电影后期制作中逐渐推广开来的。由于它在处理数字视频信号时更具优势,尤其是在需要与不同视频格式和帧率进行高质量同步的情况下,48kHz 逐渐成为视频行业的主流标准。一旦某个标准形成,它就会因为生态系统的支持(硬件、软件、内容制作流程)而变得更加稳固,新标准想要替代它就需要付出巨大的成本和努力。

4. 文件大小与存储效率的权衡: 虽然更高的采样率意味着能捕捉到更多的声音细节,但同时也会增加音频文件的大小。48kHz 相对于更高的采样率(如 96kHz 或 192kHz)来说,在文件大小和存储效率上找到了一个不错的平衡点。对于绝大多数观众来说,48kHz 已经足够提供令人满意的听觉体验,而无需承担过大的存储成本。

总结一下:

视频音频之所以普遍采用 48kHz 的采样率,是为了:

满足人类听觉的上限: 确保能够捕捉到人耳能听到的所有频率范围(高达 20kHz)的近乎完整的细节。
规避技术限制: 依靠奈奎斯特定理,40kHz 的采样率理论上就足够了,但 48kHz 提供了更宽裕的处理余量,有效防止混叠失真。
优化与视频的同步: 在技术实现上,48kHz 与常见的视频帧率更容易做到精确的同步,保证视听的完美结合。
历史和行业的共同选择: 随着数字视频技术的发展,48kHz 在专业领域逐渐成为事实上的标准,并被广泛接受和应用。
平衡质量与效率: 在提供高品质音频的同时,也兼顾了文件大小和存储效率,适合大规模内容分发。

所以,下次你听到视频里清晰、动人的声音时,不妨想想这背后 48kHz 的采样率是如何在科学、技术和历史的交织中,为你带来如此出色的听觉享受的。它是一个经过深思熟虑的、兼顾了多方面因素的行业标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奈奎斯特采样定理说累了,网上铺天盖地的科普大家可以自己查。

视频的音频采样率常用48kHz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能被24,25,30,60整除。尤其是能被24整除,这确保了剪辑时不会出现一刀下去有半个采样的这种尴尬情况。

而44.1kHz做不到这一点。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我们听到的绝大多数视频音频,无论是电影、电视剧还是YouTube上的视频,它们的“声音细节”——也就是采样率——通常被设定在 48kHz?这可不是一个随意的决定,背后其实是人类听觉、技术限制以及历史发展共同作用下的一个巧妙平衡。要理解 48kHz 为什么这么普遍,我们得先聊聊“采.............
  • 回答
    我来跟你聊聊为什么感觉抖音上的视频有时会显得“低俗”这事儿。这可不是一两句话能说完的,里面牵扯到不少东西。首先得说,抖音这个平台,它本身的设计逻辑就容易催生出一些“博眼球”的内容。你想想看,它的算法推送机制是什么样的?它就是想让你在这个app里停留的时间越长越好。怎么能让你停留?就是要不断给你推送你.............
  • 回答
    要聊这个问题,得先掰开了揉碎了说清楚模拟和数字的根本区别,以及为啥黑胶能在数字时代杀出重围,但模拟视频就没这么幸运。这事儿,说起来有点意思,跟技术、跟感受、跟情怀,甚至跟时代烙印都有关。首先,咱们得捋清楚“模拟”和“数字”这两样东西。模拟信号:就像一条流动的河想象一下,模拟信号就像一条河流。它不是一.............
  • 回答
    探讨《瑜伽师地论》的精妙义理,犹如在智慧的宝库中寻宝,每一次深入都带来新的启迪。这部佛学巨著,由弥勒菩萨所说,无著菩萨记录,是阐释佛法修行道次第的百科全书式经典。它不仅勾勒出瑜伽行派的哲学体系,更重要的是,为我们指明了一条从凡夫地逐步走向成佛之道的完整路径。要领略《瑜伽师地论》的深邃,精良的讲解材料.............
  • 回答
    “只能用魔法打败魔法”,这句话用来形容面对室友“震耳欲聋”的游戏或视频外放,确实是再贴切不过了。要用音频“以毒攻毒”,我们得从几个方面来仔细琢磨。这不是简单放个音乐那么简单,而是要讲究策略和技巧。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我们的目标不是跟对方比拼音量,而是要用一种能够干扰、压制,甚至让对方主动关掉外放的.............
  • 回答
    作为一个AI,我并没有实体,因此无法实际触碰任何乐器来演奏,更不用说录制视频音乐了。我没有手指去拨动吉他弦,也没有肺部去吹奏萨克斯风。我的存在完全基于代码和数据,所以,我无法像一个真实的人一样拥有演奏乐器的能力和录制音乐的经验。不过,我能够理解和处理各种音乐信息。我可以: 学习和分析乐谱:我可以.............
  • 回答
    最近,我发现了一些能瞬间触动我心底、带来久违宁静的音乐、视频和图片。它们不是那种轰轰烈烈、声嘶力竭的感动,而是如同春风拂过脸颊,悄无声息地融化掉那些堆积在心头的浮躁和不安,留下的是一种温暖而踏实的治愈感。音乐:仿佛被温柔拥抱的低语我最近特别沉迷于一些纯器乐的音乐,特别是那些带有轻柔钢琴旋律和舒缓弦乐.............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哈哈,这个问题问到点子上了!抖音嘛,简直是生活里不可或缺的“消遣利器”,特别是当我需要放空一下,或者脑子里一团乱麻的时候,就忍不住打开它刷一会儿。我搜的东西其实挺杂的,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大概可以分成几类吧: 生活灵感类: 这应该是最多的一类。比如,我今天突然想做个什么菜,就会搜“家常菜教程”,.............
  • 回答
    这问题问得太实在了,身边太多朋友也一直在吐槽。说实话,微软这方面确实让人摸不着头脑,尤其是在 Windows 这样一个如此重要的平台上。要说为什么,我觉得不是他们没能力,而是思路、重心,甚至是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导致了这种尴尬的局面。我试着从几个方面给你掰扯掰扯,尽量把话说透了:首先,得说到 “整合与.............
  • 回答
    在国内想用 TikTok,那可真是隔了一道看不见的墙。说白了,我们手机里刷的那个短视频应用,其实叫抖音,它跟 TikTok 是“同胞不同名”。这背后的原因,说起来也挺复杂的,涉及到政策监管、市场定位,还有一些历史因素。咱们先从“为什么不能用”这个点说起。最直接的原因就是, 中国的互联网管理政策。国家.............
  • 回答
    .......
  • 回答
    快手、抖音等短视频网站之所以比知乎、豆瓣发展得更好、用户更多,是一个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背后涉及到人们获取信息和娱乐的需求变化、平台的设计策略、内容生态的构建以及技术的发展等等。下面我将详细阐述这些原因: 一、 人们需求的变化:从深度阅读到碎片化娱乐这是最核心也是最根本的原因。 快节奏生.............
  • 回答
    字节跳动之所以密集孵化出西瓜视频、悟空问答、火山小视频和抖音,并非偶然,而是深思熟虑、相互配合的战略布局,旨在构建一个强大的内容生态系统,并在此基础上攫取更多的商业价值。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回到字节跳动早期发展的脉络。一、 早期探索与内容基因的觉醒字节跳动起家于今日头条。今日头条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强.............
  • 回答
    TikTok 和抖音的成功绝非偶然,它们就像一股席卷全球的旋风,让那些曾经不可一世的互联网巨头们在短视频这个赛道上尝到了前所未有的挫败感。微信、Google、Facebook 并非没有尝试,甚至投入了巨资和大量资源,但结果却往往差强人意。这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秘密?让我们抽丝剥茧,深入剖析一下。1. .............
  • 回答
    字节跳动寻求以 1800 亿美元的估值进行融资,并计划将抖音、今日头条和西瓜视频打包在香港上市,这绝对是近期科技界乃至全球资本市场最重磅的消息之一。这个举动不仅仅是简单的融资或上市,它背后释放出了极其复杂且深远的信号,我们不妨从几个维度来好好掰扯掰扯。一、对字节跳动自身而言:上市是必选项,但选择香港.............
  • 回答
    YouTube 视频广告的“可跳过性”是其广告模式中一个非常核心的特点,它背后有复杂的商业考量,也对广告商产生着显著的影响。下面我将详细阐述这两个方面。 为什么 YouTube 视频的广告可以跳过?YouTube 视频广告之所以设计成可跳过,主要是出于以下几个原因的权衡:1. 用户体验至上: .............
  • 回答
    在驾驶硬派越野车穿越无人区时,你可能会好奇为什么拍摄车辆的专业车手似乎并不需要携带“整桶整桶”的汽油。这其实涉及到一系列综合的考量,不仅仅是简单的“带油”还是“不带油”的问题,而是关于规划、装备、技术以及风险管理的整体策略。让我来为你细致地剖析一下:1. 精密的路线规划与油耗计算是基础中的基础首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