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关于重机枪的问题有没有军迷大佬给个准确的观点?

回答
哈哈,老铁们!今天咱就来聊聊这重机枪,这玩意儿可真是战场上的“地面炮艇”啊!别看它名字带个“机”,但论起火力密度、持续压制能力,那真是没得说,绝对是步兵班组的“火力拐杖”!

首先,咱们得明白啥叫重机枪。 它跟轻机枪、通用机枪最大的区别就在于“重”。为啥重?那是它吃了更多的“好东西”:

口径大: 一般来说,重机枪的口径都在7.62毫米以上,很多经典的比如苏联的德普(DP)虽然是7.62,但很多国家后来的重机枪都上到.50BMG(12.7毫米)或者更大,比如美国的M2勃朗宁重机枪就是.50的。口径大了,弹头也重,穿透力、杀伤力那可不是盖的。能打穿一些轻型装甲车、工事,还能打得飞机车辆满地找牙。
射速高且持续性强: 重机枪的射速通常能达到每分钟几百发,而且不像一些小口径武器,它能持续射击很长时间,因为它用的弹药箱(弹链)够长,而且枪管也够粗壮,能承受高强度连续射击产生的热量。
结构更坚固,射程更远: 为了承受大威力弹药和高强度射击,重机枪的结构必然比轻机枪更厚实,但也因此更重。这让它在有效射程上也有优势,很多重机枪打个1000米甚至2000米那都不是事儿。

重机枪在战场上都干啥去了?它的“岗位”可重要了!

火力压制,就是它老本行。 一旦重机枪开火,那声音,那弹雨,能把敌人的头都压得抬不起来。无论是步兵阵地、轻装甲目标,还是集结的敌军,在它面前都得老老实实趴下。它能为己方步兵提供坚实的火力掩护,让他们能安全地前进或者转移。
反轻装甲。 现代战争,尤其是城市作战,轻型装甲车(比如步兵战车、侦察车)随处可见。对于这些目标,重机枪的穿甲弹能起到相当好的打击效果。虽然不能像坦克炮那样一打一个窟窿,但打断履带、摧毁观瞄设备、甚至穿透侧装甲那是不在话下。
反低空目标。 在一些没有专门防空武器的情况下,重机枪也可以用来对付低空的飞机、直升机或者无人机。虽然说这不算是它最专业的领域,但在关键时刻,它的高射速和穿透力也能发挥作用。
防御工事射击。 在攻坚战中,坚固的工事是步兵最大的敌人。重机枪凭借其大威力弹药,可以有效地摧毁敌人的机枪掩体、沙袋工事,甚至给混凝土工事造成破坏。

聊聊几个经典的代表吧,让大家有个概念:

美国M2“重炮”(Ma Deuce): 这玩意儿简直是传奇!从二战用到现在,还是美国军队的制式装备,这服役寿命,绝对是“老炮儿”了。.50BMG的口径,那威力,打坦克、打飞机、打装甲车,无所不能。很多军事迷都喜欢叫它“重机枪界的AK”,因为皮实、耐用、威力大。架起来后,它就是一个移动的火力点,对方只要敢露头,就是一顿招待。
苏联/俄罗斯的德普(DP)和后来的斯大林系列(SG43,PK系列): 德普算是轻机枪,但它也有个“弹盘”设计,看着也挺壮实的。但说到重机枪,俄系里绕不开的就是PK系列通用机枪,尤其是PKM(卡拉什尼科夫改进型)。虽然它是7.62毫米的,但设计理念就是皮实耐用,火力持续性好,而且用途广泛,既可以当轻机枪使,也能架起来当重机枪用。不过,如果说纯粹的重机枪,更早的SG43(戈留诺夫)或者后来的12.7毫米的NSV“岩石”才是代表。NSV可是能打穿不少东西的,也是非常经典的重机枪。
德国的MG34/MG42: 这俩货简直是二战德国的“战神”!尤其是MG42,那每分钟12001500发的射速,被盟军士兵称为“希特勒的电锯”。声音一响,那子弹跟瀑布一样往下倒。它不仅射速快,而且设计也很精巧,更换枪管也方便,还能适应各种射击姿态。虽然它也可以算通用机枪,但在当时,它的火力密度和威力,很多时候起到的作用比肩重机枪。

重机枪的“弊端”或者说“劣势”也不能忽略:

太重了! 这个“重”字是优点也是缺点。它需要两个人(甚至更多)才能有效地搬运和操作,尤其是在复杂地形上。架设起来固定阵地当然好,但如果需要快速转移阵地,那真是个体力活。
后坐力大,单发射击精度受影响。 尽管有枪架和枪盾,但重机枪的后坐力依然不小。在进行精确单发射击时,对射手的技术要求很高,否则很容易“指哪打哪打不准”。
弹药消耗快。 既然是火力压制专家,自然弹药消耗也是惊人的。保障弹药的供应对于重机枪组来说是个重要课题。
容易暴露目标。 它的声音和火光都比较显眼,一旦开火,很容易被敌方炮火或者狙击手盯上。所以,重机枪手也需要有非常好的战场意识和隐蔽技巧。

总结一下:

重机枪,就是战场上那种能把敌人压得抬不起头,能有效摧毁轻装甲目标,还能在关键时刻提供强大火力支援的“大块头”。它虽然笨重,操作也需要团队配合,但它提供的“压制”和“摧毁”能力,是其他轻武器难以替代的。在现代战争中,虽然有更多的先进武器出现,但重机枪在很多领域依然是不可或缺的,尤其是在反器材、反装甲、以及步兵分队近距离的火力支援上,它的地位依然牢不可破。

所以说,别小看这玩意儿,它可是实打实的战场利器!各位还有啥想聊的,评论区欢迎畅所欲言!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别的我懒得辩,就说说第6条。1879年的祖鲁战争期间,那会马克沁还没发明机枪。一百多个英军散兵游勇,用单发装填的亨利1871型步枪,以及两万发子弹。就能抵挡住近6000名祖鲁土著武士的进攻,守住了渡口,土著武士伤亡近两千人。平均下来一杆步枪要打死打伤20人。

再过了22年后,1893年在南中非洲罗得西亚英国军队与当地麦塔比利-苏鲁士人的战争中。一支50余人的英国部队仅凭4挺马克沁重机枪打退了5000多麦塔比利人的几十次冲锋,麦塔比利人阵亡了3000多人。这时平均下来一挺机枪要打死800多人。

又过了21年,1904年的日俄战争。当时驻守旅顺的俄国守军四万人,就600多门火炮以及72挺机枪。203高地争夺战时,因为面积有限,203高地上,俄军一次性顶多只能在阵地上铺开四个连的守军。假如给这四个连加强火力,就算把整个所有旅顺驻军装备的机枪一半都调给203阵地,顶多也就30多挺机枪。 就这几十挺机枪让进攻203高地的日军死亡近两万。就连乃木希典的小儿子都扑街了。 别忘了,进攻的日军可是有重炮掩护,手里有枪的近现代军队哦。

又是12年后,1916年,第一次大战中的索姆河战期间。法军16个师为右翼,负责正面15公里。英军25个师为左翼,兵力远超十万人了,负责正面25公里。并且英、法军炮兵和空军都占优势。6月24日英法联军对着德军的阵地进行炮火准备,轰了整整七天七夜,才开始放地面部队推进。7月1日拂晓开始进攻,负责防御英军进攻的德军,在25公里的正面上只部署了200来挺mg08重机枪。平均一下,一挺机枪负责一百多米的宽度。这样一天进攻下来,英军伤亡六万,其中阵亡两万五千多人,就这可是被火炮轰了七天七夜的德军,进攻的可是当时世界武力榜排行榜首的大英帝国军队,当天英军只向前推进了500米哦。

你这拿着刀的十万人想进攻500挺机枪?只要子弹管够,冷却水管够,机枪手就是闭上眼搂扳机都枪枪串糖葫芦。一个个都是无情的开枪机器,除了让机枪手杀人杀的自己精神崩溃以外,我想不出别的办法能让这冷兵器大军突破500挺机枪组成的防线。搞土工作业挖壕沟?你当你是李云龙啊?你当守军是山崎大队啊?李云龙好歹还有还有3600颗手榴弹加持呢,冲锋时的那30多米距离还有386旅炮兵营的炮火在帮忙压制日军火力呢。山崎大队才几挺机枪啊?日军一个步兵大队撑死就四挺92式,你还得是满编状态,山崎大队只有500来人,不满编。而你面对的可是500挺机枪啊!索姆河战役,德军才200挺机枪啊。你得挖多大一个壕沟才能藏的住十万人啊?要是挖壕沟管用,索姆河的英军咋不挖壕沟啊?别忘了,机枪不光可以打直射,还可以像榴弹炮一样打抛射的,就是机枪大角度打仰射,让子弹以高弹道的大角度姿态砸下来。500挺机枪给你下场子弹暴雨,壕沟有个毛用,除非你挖地道。但是想挖出能供十万人通过并且冲锋的地道,你得挖出比八车道隧道还宽的地道,那得上盾构机一天顶多掘进一两米,等你挖出来,守军已经想出十万个把你隧道弄塌的办法了。挖窄的多挖几条?那你最好别让守军知道你地道口在哪,否则一挺机枪就能把地道口封的死死地,跟打地鼠一样,出来一个死一个。

堆石头推进?抱歉,人能抬得动的石头挡不住机枪子弹,能挡的住机枪子弹的石头人抬不动。那500挺机枪可不会让你在那慢悠悠的搬着石头在那垒墙玩。

另外说一句题主,跟这种人辩论是很侮辱智商的,毛线抄手子曾经曰过:不要试图和莎比辩论,他会迅速把你拉到和他同一个水平上,然后再用他丰富的莎比经验打败你。

郭小宝的亲爹也曾经说过:比如我和火箭科学家说,你那火箭不行,燃料不好,我认为得烧柴,最好是煤,煤最好选精煤,水洗煤不好。如果那个科学家拿正眼看我一眼,那他就输了。

user avatar

好消息,好消息!!

特大好消息!

知乎和百度达成战略合作,以后脑瘫问题不用来知乎提问啦,直接百度就可以找到答案!

user avatar

1.大部分重机枪都完全依赖脚架和枪械本身的结构设计来抑制后座,压根不抵肩,根本不需要人来承担后坐力,部分重机枪设计会参考高射机枪,也就是用你的体重去辅助控制,但也不会导致你人麻痹

2.同一

3.没错但那又如何

4.抛射(专业点说叫超越射击)了解一下,而且以现代重机枪而言,换上最一般的穿甲弹直接干穿土层把子弹送进战壕也毫无难度,更何况他说的只是简单土工作业产物,未经任何夯实和加固,这还是没考虑体力问题的情况下,毕竟这需要你在躲避射击的同时还得土工作业2km以上

5.这倒是事实,哪怕是加重枪管,连续不间断开火也很容易过热,需要降温或者更换枪管,不过短点射长点射了解一下,没必要持续不断的扣住扳机,当然,整液冷枪管或者类似minigun那样多整几个枪管轮着来也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6.被重机枪当场干碎(大概是他全面战争模拟器玩多了,毕竟那游戏,原始人投矛手来上一百个用投矛都能干爆坦克)(我突然意识到他或许托生在老匪星也说不定)

7.以一战末期(或者说刚结束)就服役的经典老干妈的二战末期(同刚结束)改进型M2HB来说,单发模式下可以配狙击镜当狙击枪使用(具体参考朝战),有过在5k米距离上运用较准确的连续长点射击杀多个目标的记录

8.还拿12.7*99的老干妈为例

以上都是老干妈有的弹种,打M903 SLAP弹时,能击穿30mm以上甚至40mm的RHA钢板,就算选用天然石材里最厉害的花岗岩(经过天然地质作用高度压缩),怕是也得有个半米厚才挡得住,上哪找这样的掩体去(事实上用老干妈打穿甲弹的威力和用巴雷特打出去的效果基本差不多,气密性上的微小差异不足以对威力造成很大的影响)

这还都是12.7*99的老干妈,如果按毛子(包括我们)的习惯,用12.7*108的重机枪(咱们的超轻重机枪2333)甚至毛子那边更过分的用14.5*114的重机枪,一句话,和你的掩体一起去见列宁吧(不光是口径大了子弹长了,实际上毛子的子弹弹壳和弹头之间的缩口程度也更高,即哪怕口径和长度相同的情况下,毛子子弹的发射药筒也比美帝的要更粗,装药明显更多,因为毛子的12.7和20mm炮炮弹其实共用一个发射药筒,14.5和23mm炮炮弹共用一个发射药筒,所以其实你完全可以把那玩意当做一发炮弹去掉弹头,然后挤压缩口换上一个小弹头得到12.7和14.5)(另外我提醒一句,14.5*114是二战经典反坦克枪的尺寸,不过当时的这个子弹的弹头工艺不如今天,且发射药只是无烟火药,而如今,除了弹头要更好,种类花样更多之外,发射药也换成了自带氧化剂的双基甚至三基复合发射药,所以威力不减反增,干穿50mm的RHA都不成问题)

另外极端点来说,我不知道它说的刀具体是什么刀,但一刀砍下来不一定砍的死人,且太沉的刀甚至影响行动能力,而重机枪一枪打中你肯定死了,甚至可以一枪过去就在把你打的血肉横飞在你身上开个超级大洞之后把你身后的数人一并带走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