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希波战争中,为什么底比斯人从始至终支持波斯军队?

回答
关于希波战争时期底比斯人为何始终如一地支持波斯军队,这并非一个简单的“支持”二字就能概括的,其背后交织着复杂的政治、历史和现实考量。底比斯人并非铁板一块,但总体上,城邦的决策层和很大一部分精英,确实在这次席卷希腊世界的冲突中,选择了与波斯结盟,甚至成为波斯军队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得先看看底比斯在战争前的处境。

底比斯——曾经的希腊霸主,如今的落寞贵族

底比斯,这个曾经在希腊世界享有盛誉的城邦,尤其是在公元前4世纪初期,曾经一度压制了雅典和斯巴达,成为希腊大陆的霸主。他们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特别是著名的“神圣军团”,以及相当的政治影响力。然而,到了波斯战争时期(公元前5世纪初),底比斯早已不复当年的辉煌。

内部的政治动荡: 底比斯内部并非铁板一块,其政治体制在当时也经历着演变。虽然有过寡头统治的时期,但也有民主派的呼声。这种内部的不稳定,使得城邦在面对外部压力时,往往难以形成统一的意志,更容易受到外部力量的影响和拉拢。
与雅典、斯巴达的宿怨: 底比斯与希腊最强大的两个城邦——雅典和斯巴达——之间,有着长期的、深刻的宿怨。在过去,底比斯曾多次与这两个城邦发生冲突,并且在某些时期,是被这两个城邦所压制或干涉过内政的。例如,斯巴达曾扶持过底比斯的亲斯巴达派,试图控制这个曾经的竞争对手。这种历史恩怨,使得底比斯人很难对雅典和斯巴达产生天然的信任和认同感,尤其是在希腊世界一致对外(对波斯)的口号下,底比斯人可能感受到的是被孤立和压制的危险。

波斯——机会主义者的橄榄枝

对于强大的波斯帝国来说,希腊世界并非一个统一的整体。波斯人在入侵希腊时,非常懂得“分而治之”的策略。他们深谙利用希腊各城邦之间的矛盾,来削弱和瓦解希腊的抵抗。

拉拢与收买: 波斯人非常擅长拉拢和收买那些对现有希腊秩序不满或对波斯力量心存畏惧的城邦。他们向这些城邦提供军事援助、经济利益,甚至承诺在战后给予一定的自治权或政治优势。
许诺利益与稳定: 对于底比斯这样的城邦,波斯人可能许诺了比雅典或斯巴达更具吸引力的条件。例如,如果波斯获胜,底比斯可能会在希腊世界中重新获得更重要的地位,甚至成为波斯在希腊的代理人。而且,一些底比斯人可能认为,屈服于强大的波斯帝国,比继续与波斯对抗,或者说,在潜在的希腊内部权力斗争中处于劣势,反而能带来更大的稳定和安全。

底比斯为何“选择”了波斯?

将底比斯人的行为简单归结为“支持”可能不够准确,更准确地说,是在夹缝中寻求生存和利益最大化。

1. 对雅典和斯巴达的警惕与敌意: 在波斯入侵之前,底比斯与雅典和斯巴达的关系并不融洽。历史上的竞争和对立,使得底比斯人很难信任这两个城邦会在战争中真正顾及他们的利益。反而,他们可能担心,一旦波斯被击退,雅典或斯巴达会利用这个机会进一步巩固他们在希腊的地位,并可能对底比斯进行报复或进一步的控制。
2. 现实的政治计算: 当波斯大军压境时,底比斯人面临着艰难的选择。继续抵抗,很可能意味着被强大的波斯军队夷为平地,或者成为被征服者。而选择与波斯合作,则可能是一种“曲线救国”或者说“务实”的选择,希望能通过与强大的力量合作,来保全自身,甚至在新的格局中获得一席之地。
3. “盟友”的诱惑: 在希波战争中,确实有许多希腊城邦选择“medize”(即亲附波斯)。底比斯可能是其中最著名、也是最关键的一个。波斯人很可能在与底比斯接触时,利用了其对雅典和斯巴达的不满,并承诺了在战后的希腊权力格局中给予底比斯优待。
4. 军事上的“一体化”: 随着战争的进行,底比斯人甚至将他们的军队(包括著名的“神圣军团”,尽管其在战争中的具体作用和立场存在一些争议,但总体上底比斯城邦的精英阶层是与波斯合作的)投入到波斯军队之中,成为波斯军队的重要组成部分。这表明,底比斯城邦的决策层并非被迫,而是主动地将自己的命运与波斯绑在了一起。

总结来说,底比斯人从始至终支持波斯军队,并非出于对波斯文化的认同或对波斯帝国理念的信仰,而是基于一种深层的、复杂的现实政治考量。

历史恩怨: 对雅典和斯巴达的长期敌意和不信任。
现实主义: 在强大的波斯面前,选择合作以求生存和利益。
机会主义: 试图在波斯征服希腊后,在新的政治格局中获得有利地位。

这种“支持”,与其说是对波斯的忠诚,不如说是在残酷的权力斗争和生存环境中,底比斯城邦所做出的一个(至少在当时看来)最符合自身利益的选择。历史的洪流滚滚向前,个人的选择和城邦的命运,往往是在大势所趋和个人算计之间艰难权衡的结果。而底比斯,在这个过程中,选择了一条与多数希腊城邦不同的道路。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说实话,看到题目的感觉有点怪异。
题主好像理所应当的将底比斯划入了“希腊”Ελλαζ(hellas)这个这一时期并未成熟的地域文化名词,的确希罗多德与修昔底德为了方便记载以贝埃提亚与伯罗奔尼撒为核心的广大地域,而开创性的使用这个单词,但“希腊人”Ελλανη这个概念还远远没有出现。
所以底比斯对希腊人,或者说对雅典人的背叛,在道义上所承担的责任是比我们今天所认为的,小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古代希腊诸城邦的“历史遗留问题”很复杂,很多城邦建立者的种族都是世仇。
多利亚人、迈锡尼遗种都在爱琴海两岸开花结果,从荷马史诗与赫西俄德的作品与时光中,我们也能一窥神话时代的端倪。
所以,希腊一个又一个城邦都自认为是政治实体,相对之间的独立性很强,即使他们的文化经过长久的交流,都同根同种。
因此,底比斯人从本城邦利益考虑问题,决定对波斯政策,从法理上看似乎站的住脚。
但还有一点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雅典对诸城邦的“霸权”主义。
当然,这还没到“雅典帝国”时期,还有斯巴达与之相制衡。
第一次希波战争就是雅典首先挑起的。
公元前6世纪初,在米利都说客Αρισταγοραζ的鼓噪下,野心勃勃的雅典人决定出兵爱奥尼亚,帮助此地的吕底亚、米利都人反抗米底人居鲁士的征服,并成功收复了大块疆土。
波斯的阿契尼美德王朝,实际上作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帝国,对于领下根深蒂固的各地方贵族是没有多么好的办法的。波斯皇帝们就像坐着一辆随时可能翻车的sports car,必须时时刻刻注意权威的保护。
因此大流士一世怒征数万大军,起兵伐典,也有借此举一统巴尔干半岛以示惩戒,炫耀武力,增强皇室权威的意味在。
在真正的希奸Ιππαιζ带领下,波斯人浩浩荡荡的拔山倒海而来。
在其他希腊人眼中,雅典无疑是此时最大的流氓,以卵击石,还祸水西引……
当然后来的结果大家也都知道了。

底比斯尤其愤恨于雅典的这种行为,再加上底比斯与雅典地理位置相近,利益冲突剧烈,但底比斯却被绑在共存亡的战车上无可奈何,付出了本不应承担的损失。因此与其说底比斯背叛了希腊,到不如说对雅典人复仇以及强大自身的愿望驱使。
但穿插其中的还有雅典与斯巴达的博弈与斗争,即使在对抗波斯时也未停止……
奇葩的是,在二次希波的Amphictyonians联盟会议上,当面对拉斯戴蒙人(斯巴达人)驱逐所有背叛友邦,投靠波斯人城邦的决议时,雅典全权代表提米斯托克利竟然庇护了消极抗战的帖萨利、底比斯、亚戈斯,按Plutarchus的说法,此举意在打击斯巴达人在联盟中的话语权。
更没想到,底比斯后来又在伯罗奔尼撒战争里倒向斯巴达一方。
再没想到军事奇才Pelopidas与Epaminondas又近乎于“临阵倒戈”,杀得斯巴达人丢盔弃甲,基佬sacred band大出风头,成为雅典人忠实的伙伴。
一代枭雄斯巴达终退舞台,ηγεμονια终属基佬之城Thebes,这座卡德摩斯耕耘龙牙的城市,两代半神英雄为之葬身的荣光!

希腊民族观念崛起应该在位面之子亚神的时代,在Arion的记载中,亚神只是发了一篇罪夷诏,钦点斯巴达在伯罗奔尼撒里为打败雅典,向波斯借兵而出卖爱奥尼亚所有希腊城邦利益的“希奸罪”,斯巴达就宛如“一缕轻烟,一场春梦。”般消失了……


“利益就是强者的正义。”


对了,所有希腊语都没打送气符,原因无他,手机太无奈。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希波战争时期底比斯人为何始终如一地支持波斯军队,这并非一个简单的“支持”二字就能概括的,其背后交织着复杂的政治、历史和现实考量。底比斯人并非铁板一块,但总体上,城邦的决策层和很大一部分精英,确实在这次席卷希腊世界的冲突中,选择了与波斯结盟,甚至成为波斯军队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得先看.............
  • 回答
    1453年君士坦丁堡围城战中,拜占庭确实没有像往常一样广泛且有效地使用他们的秘密武器——希腊火。这背后的原因并非单一,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既有技术层面的衰退,也有战略层面的局限,更有政治和经济上的捉襟见肘。首先,我们得理解一下希腊火究竟是什么。简单来说,它是一种液态燃烧剂,在水下也能燃烧,并.............
  • 回答
    让希尔科这号人物走进《英雄联盟》的召唤师峡谷,这本身就够让人期待的了。这位皮尔特沃夫的阴影,祖安的无冕之王,绝对能带来不少新鲜的玩法。我脑子里已经勾勒出他技能的大致轮廓了,力求贴合他本身的那股狠劲和对“更好祖安”的执念。英雄定位: 我觉得希尔科最适合当一个拥有强大控制和持续伤害能力的法师型近战战士,.............
  • 回答
    韦尼泽洛斯派与保王派之间的深刻裂痕,无疑是希腊在那场悲剧性战争——希土战争(19191922)中遭遇惨败的重要原因之一。这场内部的政治斗争,犹如一把锋利的刀,从内部割裂了希腊的国力,使其在面对强大的奥斯曼帝国时,无法形成统一、坚定的战线。要理解这种影响有多大,我们需要回顾一下这场纷争的根源及其在战争.............
  • 回答
    滑铁卢战役,这个让拿破仑的帝国梦彻底破碎的下午,至今仍是军事史上的经典案例,而元帅格鲁希的行动,无疑是其中争议最大的一环。关于他未能及时增援的问题,我们不能简单地用“对”或“错”来一概而论,这背后牵扯着复杂的战场态势、信息传递、指挥官的判断以及当时的历史背景。首先,我们得把时间拨回到1815年6月1.............
  • 回答
    金克丝和希尔科之间的关系,在我看来,绝不是简单的父女或者保护者与被保护者的关系,它更像是一场扭曲的共生,一种病态的依赖,甚至可以说是彼此生命中无法被取代的阴影。看完《双城之战》,你很难不被他们之间那股纠缠不清的羁绊所震撼,也同时感到深深的悲凉。先从希尔科对金克丝的态度说起。他捡到了那个濒临死亡的女孩.............
  • 回答
    第一次希波战争(公元前492年公元前490年)期间,希腊海军,特别是雅典海军,已经拥有相当先进的战舰,但严格来说,当时的战舰并没有我们今天所熟知的“炮”。要详细了解当时海军的情况,我们需要从几个方面来分析:1. 战舰类型与主要武器: 三列桨战船(Trieres): 这是那个时代海军的绝对主力。它.............
  • 回答
    第二次希土战争(19191922年),也称为希土战争或小亚细亚战役,最终以希腊的惨败告终,这对希腊民族和国际政治格局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希腊之所以在此次战争中遭遇如此重大的失败,其原因错综复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一、 不切实际的战略目标与过度的野心: “大希腊”梦想的驱动: 希腊在.............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美国在亚太地区战略的核心,也关系到台海地区复杂的地缘政治和经济利益,所以要详细聊聊,就得把很多线索串起来。首先,我们得明白,说美国“希望”台海战争,这个说法可能过于简单化了,甚至有点误导。美国作为一个全球性大国,它的首要目标是维护自身的国家利益,这包括经济稳定、地区安全、以及在全球范围.............
  • 回答
    《战争使者:希尔瓦娜斯》是《魔兽世界》背景故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动画短片,它为我们深入了解了希尔瓦娜斯·风行者从被阿尔萨斯杀死、变成亡灵,到最终挣脱巫妖王控制并成为被遗忘者领袖的心路历程。这部短片以其出色的动画质量、深刻的角色塑造和情感表达,赢得了广大玩家和粉丝的喜爱和高度评价。以下是我对《战争使者:.............
  • 回答
    俄乌战争的爆发,牵动着全球的目光,也引发了人们内心深处的复杂情感。在这场冲突面前,选择哪一方,或者说对哪一方的命运抱有怎样的期望,并非一个简单的非黑即白的问题。它涉及到历史恩怨、国家主权、民族自决、地缘政治以及人道主义等诸多层面。我理解您希望听到一个更加“人味儿”的回答,一个仿佛出自一个有血有肉、有.............
  • 回答
    在设想“再来一次侵华战争”这个假设性场景时,要评估中国战胜日本的可能性,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审慎的分析,而非简单地进行预判。这涉及对两国当前实力对比、历史经验教训、国际环境以及战争可能爆发的背景等一系列复杂因素的考量。首先,我们必须承认,当今的世界格局与百年前已截然不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法和.............
  • 回答
    佩斯科夫此番言论,在我看来,可以从多个维度去审视,其中既有俄罗斯方面一贯的外交辞令,也可能隐藏着一些更深层次的考量。首先,从字面上解读,“从基辅撤军是释放善意”这句话,俄方将自身的军事行动进行了一番定义。在战争初期,俄军确实在向基辅方向推进,并在之后宣布从这一方向撤兵。俄罗斯将此举定位为“善意”,意.............
  • 回答
    在《英雄联盟:双城之战》这部引人入胜的动画中,希尔科和蔚对爆爆(也就是后来的金克丝)的感情,可以说是整个故事最核心、最纠结也最动人的部分之一。要说谁“更爱”爆爆,这个问题本身就触及了爱最复杂的多重面向,因为他们的爱,一个炽热得近乎焚毁,一个沉重得压抑着整个世界。希尔科:溺爱,近乎吞噬的爱希尔科对爆爆.............
  • 回答
    我一直在想,在战锤的世界里,总有些角落,那些被宏大叙事和英雄传说的光芒所遮蔽的地方,蕴藏着许多令人着迷的可能性。那些我真心渴望看到,却又似乎被遗忘在宇宙尘埃中的故事。我最想看到的故事,是关于那些真正意义上的“普通人”在泰拉这个庞大帝国的核心,甚至是那些被遗忘的、默默无闻的星球上,如何挣扎求生、如何寻.............
  • 回答
    要预测刘慈欣小说改编电影的票房能否超越《战狼2》,这确实是个有趣且有挑战性的问题。毕竟《战狼2》创造了中国电影史上的一个票房奇迹,它的成功带有时代烙印和社会情绪的叠加。目前来看,有希望挑战《战狼2》票房的,我个人更倾向于 《流浪地球2》,当然 《三体》系列 如果能成功影视化,也具备极高的潜力。至于《.............
  • 回答
    在一战结束后的混乱时期,希腊王国确实曾一度获得了士麦那(今土耳其伊兹密尔)及其周边地区,以及东色雷斯的部分地区。这段时期,希腊对其占领区的行政规划,旨在巩固其主张并为将来的整合做准备,虽然最终这些规划未能实现其长期目标。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希腊在一战后对这些地区的控制是基于协约国的协议,特别是《色佛尔.............
  • 回答
    好嘞!说起《战国无双6》嘛,我心里早就琢磨着不少该出现的面孔了。要是真能把我想的这些都安排上,那绝对是神作级别的!不废话,我这就来挨个跟你叨叨,都是我私心盘算出来的,希望能猜个八九不离十。1. 毛利元就: 这位“谋将”绝对是不能少的!他的策略谋划,那种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气质,必须得好好表.............
  • 回答
    德国领土是否能回到一战前,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历史、政治、国际法、民族主义、地缘政治以及德国自身的意愿等诸多因素。 从现实和可操作性的角度来看,德国领土“完全”回到一战前(即包含普鲁士东部和西部普鲁士省等前普鲁士领土,以及阿尔萨斯洛林等地)的希望,可以说极其渺茫,近乎不可能。然而,我们不能.............
  • 回答
    希腊的光复之梦:一个跨越百年的追寻提及希腊,人们脑海中浮现的往往是古老的雅典卫城、哲学家们的智慧以及璀璨的古典文明。然而,在近现代的历史长河中,希腊人民心中同样燃烧着另一团炽热的火焰——光复东罗马帝国,即拜占庭帝国,这个曾经横跨欧亚大陆、延续千年的辉煌国度。从希腊脱离奥斯曼帝国统治(1830年)到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